李清照,宋朝著名婉約派詩人,是古代少有的才女,著作共計49首詞,在她所有詞中,有一首詞相當的經典,它就是《醉花陰》,這是李清照詞曲代表作之一。以重陽節氣為話題,抒寫思念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薄霧濃雲愁永晝」,從早晨寫起。霧氣蒙蒙,濃雲蔽日, 一個陰霾的壞天氣,這一片「薄霧濃雲」籠罩住詞人的心,使她深深地發起愁來。愁什麼呢? 「愁永晝」。永晝,一般用來形容夏天的白晝,這首詞寫的是重陽,即農曆九月九日,已到季秋時令,白晝越來越短,還說「永晝」,顯然這只是詞人感覺白天太長,也意味著日有所思。
時間對於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在歡樂中時間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則感到時間的步履是那樣緩慢。一個人若對「薄霧濃雲」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麼,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李清照結婚不久,就與相愛至深的丈夫趙興誠分離兩地,這時她正獨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永晝。這裡雖然沒有直抒離愁,但我們仍可透過這層灰濛濛的「薄霧濃雲」,窺見女詞人的內心苦悶。
次句,「瑞腦銷金獸」。乃是描寫香爐裡面香料消失;一縷輕煙,從爐中嫋嫋 升起,百無聊奈的女詞人正枯坐一旁,對著這香爐出神。爐中那綿綿不絕的輕煙,恰似她心中悠悠無盡的情思,眼看著瑞腦一點 一點地消失,時間也一寸一寸地燒掉,而這孤寂苦悶的情思卻有增無減,難以排遣。相思的歲月,可真難熬啊!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熬過了白天,到了晚上又是輾轉反側,不能成眠。一個 「又」字,表達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使人喜歡的事物,如果「又」 出現了,則加倍欣喜,反之則不然。重陽隹節,登高賞菊,本來使人興味盎然,無奈親人不在身邊,「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年盼望,一年年失望,希望與失望交加,內心的愁苦也一年比一年更甚。一個「又」字,有惶恐,有埋怨,有無奈,道盡了心中的離愁別恨。
詞的上片主要是寫情緒的煩悶和心境的悽涼,時間是重陽的湔一天,從早起直到夜半不眠,這是無聊而慵懶的一天。下片寫第二天,也就是重陽過節的情景。
「東籬把酒黃昏後」,儘管詞人似乎還有閒心自斟自飲,對景賞花,然而這不過是重陽應景,藉此自我排遣罷了。然而借酒澆愁,只能是愁上加愁,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片日落黃昏,黃昏時分,大約是最易惹人傷懷的,古往今來,多少天涯遊子和深閨思婦面對西下的夕陽和投林的歸鳥,勾起濃烈的思鄉懷遠之情,慨嘆著人間的離合悲歡。這滋味,對於多情如李清照的人來說,只會更加苦澀。
「有暗香盈袖」。「暗香」指菊花。菊花經霜不落,傲霜而開,風標與梅花相似,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破空而來的「莫道不銷魂」,一語道破了前面那多少還是含而不露的感情,是詞人再也無法壓抑的一次情感的總爆發。更體現出詞人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