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一首悼亡詩,寫出了痴情的最高境界,可他自己卻做不到

2020-09-16 一蓑沾衣雨

&34;——元稹

元稹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他極具詩才,一生寫下過許多經典的佳作。更難能可貴的是,元稹是唐朝為數不多的當過宰相的詩人。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詩人多少是懷才不遇、仕途坎坷,而元稹卻在詩壇和官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怪不得,元稹與白居易號稱&34;,他倆不但是同年科考的進士,還同樣在詩壇和官場都混的風生水起,當然他倆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都風流成性。

說到元稹,就不得不提到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濤。而說到薛濤又不得不提及她與元稹的那一段姐弟戀,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元稹離開薛濤後,白居易也對薛濤下手了,只是白居易表白薛濤的詩《贈薛濤》,並沒有打動這位才女而已。

千古第一悼亡詩

說起元稹和薛濤的姐弟戀,就不得不提及元稹最著名的一首詩《離思五首·其四》。這首詩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句子&34;這句詩恐怕上至八旬老翁,下到十歲孩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很多人都是通過這首詩才知道元稹的,通過這首詩也讓很多人誤認為元稹是一個非常痴情和專一的人。其實不然,在感情上元稹可以說是一個&34;到極點的人,怕是與白居易不相上下。先來看看這首詩: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元稹的第一任妻子韋叢病逝後,元稹思念妻子所作。這是元稹最痴情的一首詩,寫出了愛的最高境界,也寫出了痴情的最高境界。

這首詩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詩,可與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相媲美,不過元稹寫的是詩,而蘇軾寫的是詞。但他自己卻做不到他詩中寫的那樣,世人都被他騙了,先來看看這首詩到底說的是什麼吧!

寫的比唱的還好聽

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經歷過了非常蒼茫的大海之後,其他地方的水就再也無法打動他了。看了巫山的雲之後,其他地方的雲就都不再精彩了。元稹說,就算是一排排的美女從他面前經過,他看都不會去看她們一眼,一半是因為他修道,還有一半是因為他的眼中只有妻子韋叢。

詩中提到了兩個景象,大海和雲,這是世間最美的景象,詩人通過比喻,表面上來看是經歷了這些,就看不上別的地方的景象了,不過其實這背後要說的是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就像是這大海和烏雲,其中的美好是世間無法比擬的,他想說的就是除了自己的妻子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女子能夠打動他了。

然而我想說的是,元稹寫的比唱的還好聽,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他妻子去世他寫下這首悼亡詩的時候。遠在四川的元稹,正和比他大了11歲的才女薛濤如膠似漆,愛的死去活來。

元稹的&34;不光從他對待妻子能看出來,從他的初戀就是這樣了。元稹進京趕考以前,他認識了一個叫崔鶯鶯的美麗女子,他倆墜入愛河,愛的死去活來。但元稹因為要進京趕考所以暫時分開了,分別之際元稹對崔鶯鶯說,等我高中定會回來娶你。

誰知為了前途,元稹娶了檢校都官郎中、嶺南節度行軍司馬韋夏卿之女韋叢,實錘是當了一回陳世美,而我們熟悉的《西廂記》便是改編自元稹的《鶯鶯記》,《鶯鶯記》便是元稹親筆所寫。

但元稹的&34;到此並未結束,他不顧家中妻子,與薛濤好上了,但是沒多久元稹離開四川去江浙上任,又愛上了江浙名妓拋棄了薛濤。總之,元稹是見一個愛一個,根本就不像他寫的那樣&34;世人都被這痴情的詩騙了,這傢伙真的寫的比唱的還好聽。

鴻雁說

這首詞寫出了痴情的最高境界,道出了愛的最高境界,可他自己卻做不到。對於元稹,不知他是真的如此博愛,對每一個都深愛和痴情,還是&34;,為了寫一首詩而誇大自己的感受。

總之,詩是好詩,是否真的痴情那就見仁見智了。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元稹一首悼亡詩,寫出了痴情的最高境界,可他自己卻做不到
    千古第一悼亡詩說起元稹和薛濤的姐弟戀,就不得不提及元稹最著名的一首詩《離思五首·其四》。這首詩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句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恐怕上至八旬老翁,下到十歲孩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大唐第一悼亡詩,結尾14個字,寫出了痴情的至高境界
    能夠嫁給一個長得又帥又痴情的丈夫,是多少女性夢寐以求的,這樣的人也並非沒有。比如西晉的文學家潘嶽,容貌俊美,不僅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還非常痴情。潘安12歲時就與妻子楊容姬定親,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潘嶽並沒有因為自己長得帥就到處尋花問柳,相反對妻子非常專情,楊氏去世後,潘嶽為她寫下了三首《悼亡詩》。
  • 悼亡詩至元稹,堪稱絕唱
    元稹《遣悲懷》所以,最悲涼的詩詞,我認為應當是悼亡詩詞,而悼亡詩詞,莫過於元稹的《遣悲懷三首》,在此我們以第三首來分析一二: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無期。
  • 元稹最深情的一首詩,驚豔世人,堪稱唐朝最經典的悼亡詩歌!
    因為懷念,所以古人慣常以詩歌寄相思,這就是悼亡詩最初的來歷,早在春秋時期,《詩經》裡就出現了悼亡這一題材,但自西晉潘安用一首悼亡詩懷念妻子之後,悼亡詩一般就專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了。潘安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雖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各有,但不得不說的是,他的確是一位深情的好丈夫,哪怕放到現在來說,也絕對是痴情男子一枚。
  • 唯有痴情最風流,細看千古情痴元稹的悼亡詞——《遣悲懷三首》
    歡迎來到小紅聊文化,今天我們聊一聊千古情痴元稹的悼亡詞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元稹雖然以詩名流傳後世,但是後人對其卻是毀譽參半。
  • 元稹一首冷門悼亡詩,短短四句情真意切,令人動容
    無論如何,元稹那幾首悼亡妻子韋叢的詩,的確感人肺腑,每次讀來,不禁墮淚。陳寅恪說元稹悼亡詩之所以造詣獨絕,就是真實。是啊,若非真情實感,元稹的悼亡詩,如何能冠絕古今,感動無數人。《六年春遣懷八首·其五》元稹寫給韋叢的悼亡詩除了《遣悲懷》組詩,還有《離思》組詩同樣名動千古。
  • 就詩論情, 元稹這首悼亡詩確實乃千古愛情絕唱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對於元稹,印象不深,說起「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讓我們久久回味,讓我們黯然神傷。有一種說法是此詩是元稹為其初戀崔鶯鶯所寫,另一種說法是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悼亡詩。
  • 白居易最痴情的一首悼亡詩,悼亡的卻是個男人,柔情豔絕大唐!
    公元810年,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權貴被下令流放,白居易曾以死上書,但結果可想而知,他的憐兄之情鬥不過權力。公元815年,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緊接著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兩人就如同約定好一般一起做「天涯淪落人」。不過此後兩人見面的次數寥寥可數,只能以書信的方式繼續維持著詩歌的青春。直到十五年後,60歲的白居易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滿頭銀絲的他頓時失去了人間色彩。
  • 他是古代最帥氣也是最痴情的男子,寫下悼亡詩,影響後世無數文人
    潘安這一生仕途起起伏伏,可無論是他身處困頓還是飛黃騰達之時,他和楊氏都是不離不棄。 在楊氏去世後,親戚長輩、好友同僚都曾勸他續娶,可不論旁人如何勸告,潘安始終不為所動。 他就這樣守著對楊氏的愛,獨身一人。
  • 元稹最痴情的一首悼亡詩,寫盡哀怨,成為了世間愛情的千古絕唱
    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用它來比喻世間至美的愛情,更能表達男女之間的這種無以倫比的深情,詩人用極致的比喻寫出了自己的懷舊悼亡之情。這句詩也因其形象的比喻、悲闊的意境而被後世廣為傳頌,成為了世間男女愛情的千古絕唱。「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半緣修道」可以理解為詩人在現實中的一種感情寄託,對於自己痛失愛人的逃避。
  • 【中唐詩人】以無涯之情愛,悼不駐之光陰-元稹的悼亡詩
    他出身貧寒,卻能功成名就,一時官至宰相,成為炙手可熱的權貴;在藝術上,他的詩歌和白居易並稱為元白,並駕齊驅,還寫下了有名的傳奇作品《鶯鶯傳》,成為後代西廂文學的鼻祖;在愛情生活上,既有永世難忘的初戀,也有融和美滿的夫妻生活,更有紅顏知己的追隨。所以,元稹作為男人,或者詩人,能夠擁有這樣的人生,都應該無悔了。作為詩人,元稹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豔情詩和悼亡詩。
  • 元稹很深情的一首詩,通篇短短四句,更是寫出了愛情最大的遺憾!
    元稹是一位才子,並且人也長得風流倜儻,為此他一生也是與多位女子戀愛,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則是才女薛濤,以及後來的原配夫的韋叢,那他的這些愛情,也是被他寫進了作品裡,特別是他那一系列的悼亡詩,更是令人驚豔,特別是一首《離思.其四》,裡面有兩句經典的詩句,更是感動了無數的讀者,「曾經滄海難為水
  • 元稹為妻子寫下悼亡詩,第一句寫錯了,知名度卻最高
    這在他對妻子的《離思》五首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其中第四首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很多人認為,這第四首《離思》,應該是千古悼亡詩之冠。小珏認為,元稹應該是很愛妻子韋氏的,這與他壞不壞、渣不渣,甚至有沒有才華關係不大。因為他寫下的這些悼亡詩,流露出的感情是無法作偽的。
  • 元稹寫給妻子的悼亡詩,其中一句人人皆知,整首詩卻很少有人讀過
    元稹的詩,辭淺意哀,悲切情深,讀來動人心腸。特別是他的悼亡詩,懷念妻子的詩堪稱一絕,其中《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皆是入骨之句,言語美妙,情思婉轉、悲戚哀怨。元稹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一是人品,二是情感。
  • 元稹一首冷門桃花詩,寫出對亡妻的深情,卻成為渣男的又一佐證
    提起詩人中的「渣男」,很多人恐怕都會給元稹投上一票。元稹的多情給了好幾個女人,他最傳奇的故事留給了初戀「崔鶯鶯」,最有名的情詩留給了髮妻韋叢。滄海而且,這還只是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其中一首悼亡詩,他的深情不只記錄在這一首詩裡。
  • 元稹:渣男不懂愛?他只是把深情給了別人負了你!他的深情在詩裡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風流多情,才華卓絕。在成親之前,他也曾辜負了兩個痴情的女子,做了令人痛恨的渣男。可是在遇到自己的妻子韋叢以後,元稹變了。他愛上了韋叢,韋叢也成了他一生的摯愛。韋叢去世以後,元稹寫了很多悼亡詩來紀念她。這些悼亡詩,情感真摯,意境唯美,哀婉動人,千百年來,不知感動了多少痴情兒女?
  • 這詩人是個風流浪子,對女子始亂終棄卻寫出唐人悼亡詩的巔峰之作
    說到悼亡詩,不可不提的就是《詩經》中的《秦風·黃鳥》,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納蘭性德的「何事秋風悲畫扇」。作為我國古典詩詞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悼亡詩因為其蘊含的深情、真實的反映社會現實而備受學術界關注。尤其是上述的幾首古詩,宛若明珠一般鑲嵌在古典悼亡詩詞的文學走廊之上。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今天是中元節,詩詞君想說一說悼亡詩。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當詩人們飽含感情,寫下深情懷念妻子的悼亡詩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九位詩人,他們的妻子不知名,可因為一首詩,卻讓人深深地記住了她們。
  • 元稹一首冷門悼亡詩,短短四句令人墮淚,不輸那些千古名句
    元稹悼亡詩,非真情難動人編寫《唐詩三百首》的蘅塘退士孫洙曾說,寫悼亡詩,沒有人能比得過元稹的《無論如何,元稹那幾首悼亡妻子韋叢的詩,的確感人肺腑,每次讀來,不禁墮淚。陳寅恪說元稹悼亡詩之所以造詣獨絕,就是真實。是啊,若非真情實感,元稹的悼亡詩,如何能冠絕古今,感動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