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裡「審美畸形」現狀。|百家故事

2020-12-05 視覺志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本文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 | 半菀

那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當下社會裡,有哪些審美畸形的現象?

在這個問題下面的留言高達幾百萬。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人的回答:

短短幾句話,基本概括了當代社會裡的幾大「審美畸形」。

01

瘋狂追隨「網紅同款」

到處打卡「網紅景點」

打開任意一個網站,

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

一些沒聽過名字的彩妝護膚,

不知道哪裡工廠生產的衣服,

只要被小有名氣的網紅穿過用過推薦過,

就會變得一件難求。

真的好用嗎?

真的適合你嗎?

真的對得起那個價格嗎?

沒人在乎。

大家在乎的是,

你看,這是「xxx」同款,

我有,你沒有。

我潮,你low。

而只要是網紅去過的景點,

隨便拍幾張照片,

就會吸引無數人前來打卡。

隨著網紅經濟的崛起,

一個網紅在一場直播裡,

可以輕輕鬆鬆賺個幾百萬。

而如今,不僅僅只是外表的追隨。

年輕人的夢想都變成了:當網紅。

之前我們總說,

如果不重視真正的演員,

那麼未來孩子的夢想都是當明星,

而不是當演員了。

而現在,

當明星太累了,

還不如當網紅。

你還記得90後網紅「芙伊伊」在網絡上直播撕書嗎?

她一邊撕一邊說:

「我不讀書照樣開跑車,大學生也得來給我打工。」

「我覺得傻子才讀書,光顧著賺錢了,哪來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啊?」

「我覺得沒讀書,一樣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

我還是可以去大學裡演講啊,上課啊!」

這就是所謂的「網紅效應」。

這個效應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

對於未成年人及年輕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網紅來錢快,不用費力,

不用努力讀書,只要美美的就可以。

在如今這個直播賣貨的時代裡,

各路網紅炫富炫到飛起的時代裡,

在很多人眼裡,

好像踏踏實實讀書認認真真做事,

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於是你會看到無數網紅,

在一夜之間崛起,爆紅全網。

但不知道哪天就銷聲匿跡了。

就像是一場場煙花,

閃耀一陣卻無法長久。

可是人人都想做煙花。

02

審美逐漸「芭比化」

整容越來越普遍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整容遍布在我們身邊每個角落。

其實自己的臉自己做主,

這倒無可厚非。

但可怕是審美統一化導致的後果。

還記得有位一線城市整形醫生接受採訪:

「只要是誰火了,大家都拿著她的照片來找我,

訴求只有一個:我要整成她這樣。」

前些年,受歐美文化的影響,

大家開始瘋狂的割雙眼皮,

必須是芭比眼大歐雙。

適不適合我不管,

反正越寬越好。

於是你會發現,

好像一夜之間,

滿大街都是雙眼皮。

後來發展到,只有大雙眼皮還不夠,

還必須高鼻梁,尖下巴,嘟嘟唇,巴掌臉。

體重不過百,童顏還巨乳,

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美女」。

還有很多人會整容上癮,

總覺得對自己哪裡還不滿意,

在身上花幾十萬幾百萬的大有人在。

但在天然美女面前,

還是會一秒被打回原形。

很多妹子上了大學,

第一件事情就是攢錢甚至借錢去整容。

家人朋友不好開口,

就去找各種借貸軟體。

為了圖便宜,不敢去大醫院。

就去些打著整容名義的小作坊,

結果整出來的又醜又假,千篇一律。

拍照放在一起,根本認不出來誰是誰。

前段時間,

一位25歲的小麗女士就向警方報了警。

為了整容她借了5萬塊錢,

結果嚴重失敗,下巴變形,

而整容工作室拒不認帳。

整容也沒整好,錢也花了還不上。

這種例子每天都太多了。

03

永遠追求「少女感」

老去仿佛是一種罪過

現在形容和誇獎一個女人,

已經不再流行用「大氣」、「優雅」這種詞語。

而永遠都是「少女感」。

形容六十多歲的趙雅芝和劉曉慶,用「少女感」;

形容四五十歲的秦嵐和俞飛鴻,還是用「少女感」;

仿佛一個女人,無論已經多少歲,

只要努力保持少女感,就成功了。

有人說,中國女人是不敢老的。

一旦老了,就被人說「人老珠黃」,

真的是這樣嗎?

我看到關於全民追求「少女感」最好的解釋就是:

大眾這麼強調少女感,少女感到底能用來幹什麼?

不過是長得好看,年輕,生育能力強罷了,

所以女性的價值,好像還停留在一個低水平。@半碗檸檬茶

說得沒錯,

如果評判一個女人,

不是擁有多少智慧,

不是有過什麼成就,

不是說過怎樣的話做過怎樣的事,

只是單純的從外貌和有錢來看,

未免太淺薄了。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社會,

大家都瘋狂的追求外在美,

沒幾個人在乎一個人的內在美了。

之前我看過一個現在很火的流量明星的採訪。

記者問她:內在美和外在美你覺得哪個重要?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

當然是外在美,你的外在不美,沒人關注你的內在。

有人說她見識短淺,

但也有人說她真敢說大實話。

根據《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的數據顯示,

近半數90後依靠貸款消費。

中國近1.7億「90後」中:

平均每4個「90後」,

就有1個人在用借貸軟體進行信用消費。

有很多人因為超前消費,走上了「網貸」的不歸路。

也有人說,這就是現在的現狀,

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

都會像大海裡的一條小魚兒,

被浪推著走向同一個方向。

我想我們沒法改變大眾的看法,

但可以保證自己不被徹底同化。

當同學同事要帶你去整容抽脂隆胸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當大家都在搶購網紅同款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當朋友都在借錢買大牌包包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真有必要買嗎?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但一定要清晰的看清,

自己堅決不要什麼。

相關焦點

  • 是誰在侮辱中國女孩的「性感」審美?|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丨羅發財01最近,上海動漫展發生一件挺轟動的事兒。底下留言翻車了,大多數人持同一個觀點:「姑娘,你可能對「性感」有一些誤解……」有人說:「現代社會我們都擁有穿衣自由。很多人知道香奈兒五號香水是因為她出名,卻不知道這段故事的來歷。一個記者色眯眯地問瑪麗蓮:「請問您夜裡穿睡衣嗎?」
  • 王者榮耀「冰山下」|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他們努力呈現的,依然是一個關於選擇的世界。是選擇俠義,還是選擇理想,或是追隨自己的王族,都是個人的選擇。每個人所信奉和選擇的,最終會造就自己的命運。長在成都,林亦舒聽著三國的故事長大,他記不清楚自己去過多少次武侯祠,對他來說,「蜀」不只是三國時期的一個歷史稱謂,也不只是民間傳說,「蜀」也是當下,桃花的靈感來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一張照片,一位三峽庫區的移民,在永別自己的家鄉前,用背簍背上了自家院子裡的一株盛放的桃樹。同事將這張照片發到工作群中的時候,林亦舒一下子就被擊中。
  • 「拼顏值」也是一種社會審美畸形
    大眾對這些愛整容的女孩子起了一個共同的稱呼叫「蛇精臉」,因為她們清一色都是大眼睛、尖下巴、小嘴唇,看起來就像葫蘆娃裡的蛇精一般。每個看見她們的人都嫌棄的皺起眉,有的還嘲諷幾句。但是這些女孩不以為然,她們熱愛自己整容後的臉,覺得現在的自己已經是最完美的了。所謂「蛇精臉」又何嘗不是一種社會審美畸形?
  • 「一個女孩的非正常死亡」|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不一2014年,身高167cm的男孩亞諾,因為身高而自卑,於是說服父母,前前後後花了16萬,通過「斷骨增高」成功「長高」了7.2cm。什麼是「斷骨增高」?
  • 「我,莫裡康內,去世了」|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義大利作曲家埃利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在上周一去世了,終年91歲。經紀人給守在醫院門口的記者每人發了一張紙,上面印著作曲家為自己所寫的訃文——「我,莫裡康內,去世了。」他是一個靦腆的老頭兒,總喜歡一個人呆著。
  • 法國瘋女人的美麗傳奇|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於佩爾曾經說過:「如果我們都住在精神病醫院,那麼我在分裂症病房,她(阿佳妮)在狂想症病房。」這兩個「瘋子」,既是法國電影工業最美的收穫,也是正在進行中的當代活態傳奇。文|安小慶在關於女性審美的「地圖炮」裡,說一個女人有法國女人的氣質,大概是一種普遍性的恭維。在這個名詞作形容詞的用法裡,包含世人長久以來對法國女人的多重審美認同。那是混合了自信,懶散,隨性以及「不費力的時尚」在內的一種複合式氣質。
  • 顧佳的結局:女人的「二次斷奶」,都是婚姻給的。|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這是我們說的「二次斷奶」《斷奶》真實地反映了現在80後年輕人,在社會、結婚、生活、家庭倫理中,所經歷的各種問題。剛從父母的陰蔽中走出來的小夫妻,他們都拿自己當寶寶。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突圍高端市場,做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在「AROMAG」創始人曾鴻看來,中國的香水市場潛力極大。伴隨消費者的「味覺審美」不斷升級,中國香水品牌正在引來黃金髮展期。「氣味」在品牌營銷、家具生活、休閒娛樂中的創新應用,更為香水開發在2B和2C路經中開啟了新通路。
  • 《過把癮》:絕版的90年代美人、風俗錄與浪漫愛|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這裡是《人物》的新欄目,「浮一大白」。在這個將要不定期發布的欄目裡,我們會回到老電視劇,回到在真正的電視熒幕前度過的好時光。那些老電視劇所創造的不僅是共同回憶,某種程度上來說,劇裡的細節、氣氛與情緒,也是時代風貌的真實還原。
  • 別忙著罵綠茶了,現在都在找「紅茶女孩」!|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作者| 半菀今年夏天,一部《三十而已》把綠茶女孩進行了全國性的教科書級別的科普。讓人想起了都氣得牙痒痒。但你聽過「紅茶女孩」嗎?說真的,我也是在最近,第一次聽說。
  • 淵廬話畫「第七十五期」「當代」審美應該是大趨勢
    經常與朋友聊當代收藏,發現年齡小於60後的審美還是偏向當代的多,特別不局限於中國畫,也許還是偏愛西畫的更多。對於收藏書畫,古代近現代固然好,但審美的趨勢肯定是不停地在變,這個不應該是問題。多數喜歡古代的可能與偏愛老東西有點關係,而真正能看懂「老東西」的人其實很少,中國人對「包漿」和「古舊」就天生喜歡,有那股「戀古情結」,問題是我們其實並沒有多少機會好好地欣賞古代「名畫」,就是博物館有「專題名作展」,也是人頭攢動,在那個擁擠不堪的、昏暗的、還隔著一米距離玻璃櫥窗的展區裡,怎麼能夠知道那些東西有多好(去過幾次基本看不清什麼)?
  • 如果林有有開一個「綠茶培訓班」……|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丨半菀最近每天晚上,我都在家對著電視狂吼亂罵,都是因為這個女人——林有有。見過不少綠茶,沒見過這麼綠茶的綠茶。03「了解他老婆的情況,反其道而行之」她會在一次次聊天裡,窺探到許幻山的老婆顧佳是什麼性格的人。然後對症下藥。
  • 畸形的審美,從嘲諷100斤開始
    什麼時候開始,社會的審美只是一昧追求體型瘦,仿佛胖就是極大的罪惡。在相遇一個人時,首先感受到視覺衝擊的就是這個人的體型。對於男性還好,畢竟社會對男性胖瘦的包容性很高,可是對於女性來說,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我不為了取悅別人,我就是我自己」|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創業之初,完美日記體會了一把身為國貨的艱難。草莽並起的2016年,電商行業的熱錢紛湧而至,人人赤膊上陣,想分一杯網際網路紅利的羹。國產彩妝品牌的質量也參差不齊,多以模仿國外大牌為主。「偏見不是天生就有的。」
  • 「從前我是被姐姐保護的妹妹,今天我要成為姐姐」|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姐姐來了。這個聲音從未像現在這樣響亮過。最近發生的事件,讓我們明白女性互相支撐的重要性。有些無助和無奈的瞬間,只有在女性和女性之間才能產生共振。《人物》曾經對話過許多這樣的女性,她們說,當我們作為姐妹出現,同為女性,才發現原來有些東西你不用說,我就能懂,我就願意為你去做。
  • 在這個TVB男神身上,我找到了安全感|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 |柚子圖片來源:@馬浚偉微博誰能想到「時間管理大師」的風評,被馬浚偉一個人扭轉了。對,就是那個TVB演員馬浚偉。再比如他去年自導自演了一部叫《生前約死後》的電影,拿到了電影節「最佳新導演」。幹啥啥都行,看完我只想把「牛逼」兩個字打在公屏上。
  • 340萬份「不計成本」的禮物|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疫情期間,僅僅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40天就有2207個新生兒降生。日均分娩量77人,最多的一天有108個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這些與疫情同時到來的孩子們,面臨了新生兒物資的緊缺,和被感染的風險。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突圍高端市場,做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在「AROMAG」創始人曾鴻看來,中國的香水市場潛力極大。伴隨消費者的「味覺審美」不斷升級,中國香水品牌正在引來黃金髮展期。在品牌明確調性、講好故事之後,「AROMAG」還想利用具有「中國式審美」的香水品牌突出重圍,走向高品牌溢價的產品生產。「AROMAG」在品牌定位中明確了三點: 強調品牌文化屬性,面向泛文化消費者而非資深香水愛好者。
  • 萬千首旋律背後,流動的世界,真實的「人」|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沮喪的時候,孤獨的時候,彼此隔絕的時候,不被了解的時候,是音樂給了所有人重啟生活的勇氣與可能。文|許言編輯|金石光著腳丫,在樹下唱歌 推開演播廳的門,袁婭維看見了一片小森林。
  • 《像霧像雨又像風》:愛的提醒與迴響|百家故事
    比起早幾年完成的《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和《永不瞑目》,這次的準備工作沒做那麼充分。劇本原打算講上海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系列變革,但不太成熟,已經放了幾年。到了那個時間點,趙寶剛覺得自己「也不能老不做事」,又把這個劇本撿起來,改巴改巴,改成了一部愛情戲。不像原來,拍之前一幫編劇在酒店裡封閉會議,劇本寫得完完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