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本文圖片來源 網絡
作者 | 半菀
那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當下社會裡,有哪些審美畸形的現象?
在這個問題下面的留言高達幾百萬。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人的回答:
短短幾句話,基本概括了當代社會裡的幾大「審美畸形」。
01
瘋狂追隨「網紅同款」
到處打卡「網紅景點」
打開任意一個網站,
你都會看到有無數網紅正在賣各種各樣的「網紅產品」。
一些沒聽過名字的彩妝護膚,
不知道哪裡工廠生產的衣服,
只要被小有名氣的網紅穿過用過推薦過,
就會變得一件難求。
真的好用嗎?
真的適合你嗎?
真的對得起那個價格嗎?
沒人在乎。
大家在乎的是,
你看,這是「xxx」同款,
我有,你沒有。
我潮,你low。
而只要是網紅去過的景點,
隨便拍幾張照片,
就會吸引無數人前來打卡。
隨著網紅經濟的崛起,
一個網紅在一場直播裡,
可以輕輕鬆鬆賺個幾百萬。
而如今,不僅僅只是外表的追隨。
年輕人的夢想都變成了:當網紅。
之前我們總說,
如果不重視真正的演員,
那麼未來孩子的夢想都是當明星,
而不是當演員了。
而現在,
當明星太累了,
還不如當網紅。
你還記得90後網紅「芙伊伊」在網絡上直播撕書嗎?
她一邊撕一邊說:
「我不讀書照樣開跑車,大學生也得來給我打工。」
「我覺得傻子才讀書,光顧著賺錢了,哪來那麼多時間去讀書啊?」
「我覺得沒讀書,一樣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
我還是可以去大學裡演講啊,上課啊!」
這就是所謂的「網紅效應」。
這個效應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
對於未成年人及年輕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網紅來錢快,不用費力,
不用努力讀書,只要美美的就可以。
在如今這個直播賣貨的時代裡,
各路網紅炫富炫到飛起的時代裡,
在很多人眼裡,
好像踏踏實實讀書認認真真做事,
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於是你會看到無數網紅,
在一夜之間崛起,爆紅全網。
但不知道哪天就銷聲匿跡了。
就像是一場場煙花,
閃耀一陣卻無法長久。
可是人人都想做煙花。
02
審美逐漸「芭比化」
整容越來越普遍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整容遍布在我們身邊每個角落。
其實自己的臉自己做主,
這倒無可厚非。
但可怕是審美統一化導致的後果。
還記得有位一線城市整形醫生接受採訪:
「只要是誰火了,大家都拿著她的照片來找我,
訴求只有一個:我要整成她這樣。」
前些年,受歐美文化的影響,
大家開始瘋狂的割雙眼皮,
必須是芭比眼大歐雙。
適不適合我不管,
反正越寬越好。
於是你會發現,
好像一夜之間,
滿大街都是雙眼皮。
後來發展到,只有大雙眼皮還不夠,
還必須高鼻梁,尖下巴,嘟嘟唇,巴掌臉。
體重不過百,童顏還巨乳,
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美女」。
還有很多人會整容上癮,
總覺得對自己哪裡還不滿意,
在身上花幾十萬幾百萬的大有人在。
但在天然美女面前,
還是會一秒被打回原形。
很多妹子上了大學,
第一件事情就是攢錢甚至借錢去整容。
家人朋友不好開口,
就去找各種借貸軟體。
為了圖便宜,不敢去大醫院。
就去些打著整容名義的小作坊,
結果整出來的又醜又假,千篇一律。
拍照放在一起,根本認不出來誰是誰。
前段時間,
一位25歲的小麗女士就向警方報了警。
為了整容她借了5萬塊錢,
結果嚴重失敗,下巴變形,
而整容工作室拒不認帳。
整容也沒整好,錢也花了還不上。
這種例子每天都太多了。
03
永遠追求「少女感」
老去仿佛是一種罪過
現在形容和誇獎一個女人,
已經不再流行用「大氣」、「優雅」這種詞語。
而永遠都是「少女感」。
形容六十多歲的趙雅芝和劉曉慶,用「少女感」;
形容四五十歲的秦嵐和俞飛鴻,還是用「少女感」;
仿佛一個女人,無論已經多少歲,
只要努力保持少女感,就成功了。
有人說,中國女人是不敢老的。
一旦老了,就被人說「人老珠黃」,
真的是這樣嗎?
我看到關於全民追求「少女感」最好的解釋就是:
大眾這麼強調少女感,少女感到底能用來幹什麼?
不過是長得好看,年輕,生育能力強罷了,
所以女性的價值,好像還停留在一個低水平。@半碗檸檬茶
說得沒錯,
如果評判一個女人,
不是擁有多少智慧,
不是有過什麼成就,
不是說過怎樣的話做過怎樣的事,
只是單純的從外貌和有錢來看,
未免太淺薄了。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的社會,
大家都瘋狂的追求外在美,
沒幾個人在乎一個人的內在美了。
之前我看過一個現在很火的流量明星的採訪。
記者問她:內在美和外在美你覺得哪個重要?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
當然是外在美,你的外在不美,沒人關注你的內在。
有人說她見識短淺,
但也有人說她真敢說大實話。
根據《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的數據顯示,
近半數90後依靠貸款消費。
中國近1.7億「90後」中:
平均每4個「90後」,
就有1個人在用借貸軟體進行信用消費。
有很多人因為超前消費,走上了「網貸」的不歸路。
也有人說,這就是現在的現狀,
不管你喜不喜歡接不接受,
都會像大海裡的一條小魚兒,
被浪推著走向同一個方向。
我想我們沒法改變大眾的看法,
但可以保證自己不被徹底同化。
當同學同事要帶你去整容抽脂隆胸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當大家都在搶購網紅同款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到底喜不喜歡?
當朋友都在借錢買大牌包包的時候,
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真有必要買嗎?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但一定要清晰的看清,
自己堅決不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