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2年,由中港合拍的功夫電影《少林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那個電影票價只有1毛錢的年代,這部電影取得了1.6億元的票房,如果按照現在的票價計算的話,大約相當於480億票房,大約等於2.5個《阿凡達》、9個《戰狼2》的票房。
這部合拍的影片不僅取得了驚人的票房,也捧紅了18歲的武術運動員李連杰,讓他成為了內地家喻戶曉的功夫明星。這讓萬千習武的武術運動員看到了自己職業未來方向的另外一種可能,在《少林寺》之後,李連杰就成了很多武術運動員的偶像,其中就包括廣西的武術運動員熊欣欣,不過怎麼也令他想不到的是,以後會和自己的偶像發生密切的關係。
2.
熊欣欣1962年出生於廣西柳州,說起來比李連杰還要大一歲,不同的是李連杰7歲就開始習武,熊欣欣開始習武的時間要晚很多。家中姐弟4個,熊欣欣排行第3,並且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自幼淘氣,上樹掏鳥,下河摸魚,是附近農村名副其實的「孩子王」。熊欣欣的父親是一名轉業軍人,當兵之前是一名大學生,不願看到孩子荒廢,於是,弄來古典名著給熊欣欣看。
開始時,看這些名著很吃力,不過很快就迷上了,陸續讀了《西遊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書中的孫悟空、武松、趙子龍成了幼年熊欣欣心目中的偶像。
在熊欣欣12歲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學校的體育老師替廣西省體工大隊挑選武術運動員的苗子,看中了熊欣欣。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熊欣欣接受了基本的武術訓練,而後逐步深入,練習初級拳術和基本功。而在此時,的李連杰已經開始拿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了。
和熊欣欣一同選中的還有一些同學,不過熊欣欣練習最為刻苦、素質出色,進步也是最快的一個。兩個月之後,省隊派人下來挑選隊員,一眼就相中了熊欣欣,從此,熊欣欣就進入了省武術隊,這是熊欣欣命運的第一次重大轉折。
3.
在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熱,不斷有功夫題材額電影湧現出來,想複製《少林寺》的成功,無數的武術運動員也投身功夫電影的拍攝,誰不想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啊!但是《少林寺》只有一個,李連杰也只有一個,不是誰都能成為明星的。
雖然不能成為功夫明星,但是武術運動員得到了很多工作的機會。拍攝功夫影片需要大量武術運動員,因此武術運動員成了緊俏的搶手貨,很多專業武術運動員參與到了電影的拍攝,在熒幕上大秀英姿。熊欣欣也得到了一個進電影攝製組工作的機會,這個劇組就是《南北少林》。
《南北少林》是由李連杰主演,原劇的功夫指導劉家良擔任導演的電影,風格延續了《少林寺》,意圖很明顯,趁著《少林寺》的餘熱,繼續延續《少林寺》的神話。熊欣欣初涉影壇就遇到了自己的偶像李連杰和著名的功夫指導劉家良先生,不得不說他十分幸運。
電影《南北少林》的武行班底是劉家良帶領的劉家班,全部來自香港,除此之外還有國內專業武術運動員組成的武術演員隊伍,熊欣欣在其中並不佔優勢,但是熊欣欣有一個重要的強項,就是會說廣東話,這樣和香港武行溝通起來就十分方便,有活的時候會最先想到熊欣欣。
在影片拍攝中,李連杰腰部受傷,需要替身演員,副導演找打了熊欣欣,讓他做了這個動作,熊欣欣紮實的功底得到了副導演的肯定,當即決定讓熊欣欣做李連杰的替身。就這樣,熊欣欣進入影壇的第一個鏡頭,就是為他的偶像李連杰做替身。由於出色的工作,也被導演劉家良記在心底。並在分手時相約有機會到香港一起合作,當時熊欣欣以為是導演的客套話,沒想到三年後真的接到了來自香港的長途電話。
4.
電話來自香港的劉家良劇組,當時在拍攝周潤發和李元霸主演的《老虎出更》,劉家良想起了當年《南北少林》劇組中敬業的熊欣欣,於是打電話到熊欣欣的單位,邀請熊欣欣赴香港參加電影《老虎出更》的拍攝,但是並不是以演員身份,而是替身。
在《老虎出更》劇組,熊欣欣擔任過周潤發和李元霸的替身,也跑龍套,依然敬業。從武術隊到電影劇組,熊欣欣沒能成為夢想的武術電影明星,卻成為了一個專業的武行,和香港的武行朋友一起,奔赴於各個劇組之間,如同北漂一樣,成了一個飄在香港的電影民工。
5.
1990年,徐克與李連杰合作拍攝影片《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是香港電影史上的一個大IP,很多演員出演過黃飛鴻,比如成龍的代表作《醉拳》飾演的就是黃飛鴻,而老演員關德興儼然是黃飛鴻的化身,一生出演過70多部黃飛鴻電影。看似已經拍無可拍的黃飛鴻題材,不知道徐克能拍出什麼新意來。
徐克黃飛鴻系列的英文名叫做《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翻譯過來就是《中國往事》,從名字可以看出來徐克的野心,想表達的並不只是一部簡單的動作片,徐克想借黃飛鴻的故事,來表現清末民初那一段動蕩的歷史歲月。
影片的武術指導最先邀請的是劉家良,劉家良是黃飛鴻的曾徒孫,是真正的黃飛鴻傳人,看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由於和徐克動作設計上的理念不合,不能接受黃飛鴻在影片中飛來飛去的動作設計,於是動作設計交給了他的弟弟劉家榮。
劉家榮知道熊欣欣和李連杰一樣以前曾是武術運動員,並且擔任過李連杰的替身,於是帶著熊欣欣一同前往徐克的電影劇組,就這樣,時隔多年之後,熊欣欣又一次擔任李連杰的替身,好像冥冥中真的有天意。
6.
電影開拍沒有多長時間,李連杰在拍攝腿踢竹梯的動作時摔斷了腿,很多動作無法再做,但是影片的進度不能耽擱,這時劇組的另一個武術指導袁祥仁問熊欣欣,這個動作你能不能做。熊欣欣當時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替身王」,很多高難動作都不在話下,當即回答「能做」。試過動作之後很成功,自然而然的成了李連杰的替身。
李連杰在腿斷之後的動作全都由熊欣欣代替,其實不單單是李連杰,在劇中,熊欣欣還擔任了元彪、任世官、袁祥仁的替身,出色的動作和敬業精神引起了導演徐克的注意。有一次徐克問正在片場休息的熊欣欣,「做替身很辛苦,想不想做演員」。熊欣欣立刻回答,「想啊,不然這麼辛苦為了什麼」。
如同第一次劉家良和熊欣欣的香港之約,熊欣欣以為這次也是徐克導演和他的一些閒聊,沒想到徐克導演真的給了熊欣欣一個角色,雖然是個龍套性質的角色,且只有一句臺詞,不過能在這麼重要的一部電影中露臉,熊欣欣已經很開心了。這一切都是熊欣欣努力的結果,從此之後,熊欣欣慢慢從幕後走到臺前。
7.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放映之後大獲成功,當時的關德興老爺子親自買票到電影院觀看,看看自己拍了一輩子的黃飛鴻還能被徐克拍成什麼樣,結果看完之後久久說不出話來,沒想到黃飛鴻還能這樣拍。
有了第一部《黃飛鴻》的成功,第二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很快進行了拍攝,這部黃飛鴻的格局比第一部更為宏大,出演的演員有李連杰、莫少聰、甄子丹、張鐵林、姜大衛等,劇情也更為複雜,牽扯了清末的白蓮教和辛亥革命的主要人物,是徐克黃飛鴻系列主題最為宏大的一部。
熊欣欣這個「替身王」除了替身工作之外,還擔任了白蓮教「九宮真人」這一角色,比第一部的龍套角色強多了,但是這個角色本身是個工具人,沒有發揮的空間,在劇中雖然很多戲份,但是連清晰的正面鏡頭都沒有,所以,時至今日,很多人也不知道扮演「九宮真人」的是熊欣欣。
到了黃飛鴻第三部《獅王爭霸》中,熊欣欣才得到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角色,故事的背景由廣東挪到了北京紫禁城,熊欣欣扮演鬼腳七,這個角色好像是為熊欣欣量身定做的一樣,一出場就驚豔了所有人,兇狠的招數、霸氣凌厲的腿功,一度讓人覺得鬼腳七的功夫要強過黃飛鴻。
除了出眾的動作戲,熊欣欣在電影中的文戲感動了很多人,特別是鬼腳七腿斷了之後被黃飛鴻救治,鬼腳七不領情,在雨夜爬出大門這一段戲。當時徐克並沒有給熊欣欣仔細說怎麼演,讓其自由發揮,那一刻,熊欣欣與鬼腳七合二為一,在大門口略作停頓,眼神中閃過種種過往,然後頭不回的爬到雨地裡,在雨裡打李連杰耳光也是兩人的即興之作,結果使鬼腳七這個角色豐滿立體了起來,熊欣欣的母親在電影院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嚎啕大哭,說明熊欣欣的表演感情十分到位,至此,徐克黃飛鴻系列最為成功配角誕生了。
從《獅王爭霸》之後,鬼腳七就成了熊欣欣的代名詞,從此之後,熊欣欣7次扮演鬼腳七,而黃飛鴻則由李連杰換成了趙文卓,可謂流水的「黃飛鴻」,鐵打的「鬼腳七」。以後,圈內人都稱熊欣欣「七哥」或者「七爺」。
8.
熊欣欣最後一次扮演「鬼腳七」,實在洪金寶指導的電影《西域雄獅》中,黃飛鴻的扮演者依然是李連杰,在這場電影之後,熊欣欣逐漸轉入幕後做武術指導去了。命運真的很奇妙,熊欣欣第一次面對攝影機就是當李連杰的替身,而到了最後一次扮演「鬼腳七」,也是和李連杰合作,可謂是有始有終啊。
雖然經過了多年的努力打拼,熊欣欣沒有成為李連杰那樣家喻戶曉的明星,不過對於芸芸眾生來說,普通才是人生常態,熊欣欣憑著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尊重,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