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遭到了巨大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缺乏體力勞動。
缺乏體力勞動是現在很多人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甚至一些人每天行走的步數都不超過一千步,而這種不良生活習慣會促進肥胖、免疫力下降、新陳代謝緩慢等多種健康問題,尤其對中老年人群來說,更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晨練成為了現代人們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可是,晨練就一定是好事嗎?事實上,晨練有很多「坑」,若能全部避開,那自然是好事,可若是掉進「坑」裡,那麼好事可能也會變壞事。
晨練時,別做錯這5件事!
第一個「坑」:天還沒亮,就開始晨練
有一個成語叫做「聞雞起舞」,這個故事是說古代有兩個年輕人為了報效國家,所以每到凌晨3點~5點雞叫時,就起來苦練劍術和武功。
這個故事非常勵志,也使很多人產生了一個誤解,認為雞叫時開始鍛鍊是合理的。然而,現代科學我們,早上3~5點天還沒亮,這時候由於沒有日光照射,植物們還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周圍非但沒有新鮮的氧氣,相反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時候若是進行晨練的話,就會呼吸到更多的二氧化碳,對身體反而有害。
因此,晨練應該選擇天亮後進行,春夏季一般在7~8點,若在秋冬溫差較大的季節,最好在9~10點鐘進行晨練。
第二個「坑」:空腹晨練
首先,必須要說,空腹晨練是一件好事,因為空腹晨練時,身體由於無法調動食物的能量,所以就會利用囤積的脂肪來作為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但是為什麼說這又是一個「坑」呢?因為空腹晨練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三高、低血糖、貧血、體質較差和老年人群,因為空腹晨跑會使身體分泌過多的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是心臟所需的一個主要能量,但若分泌過多的話,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輕則導致心率失常,重則甚至會引發心肌梗塞。
鑑於對於某些人來講,空腹晨跑的風險要比收益大,所以安全起見,三高、低血糖、貧血、體質較差和50歲以上人群,儘量不要空腹晨跑。晨起後可以喝一杯牛奶,吃一些營養早餐,半個小時後,再進行晨跑。
第三個「坑」:晨跑前不喝水
有些人沒有起床喝水的習慣,一起床後就會進行晨練。然而,人在經過一夜睡眠後,身體的新陳代謝已經消耗掉了大量的水分,這時候身體正處於缺水狀態,急需喝一杯水來促進身體排出代謝垃圾,稀釋血液。而運動本身就會消耗大量的水分,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所以,晨練前,必須要喝一杯250毫升的白開水。
第四個「坑」:晨練不挑地點
有些人所生活的環境周邊馬路很多,公園或體育館等場所較少,所以很多人為了圖方便,多是在馬路周邊跑步。然而,由於現在有車一族越來越多,很多上班族早上7點鐘就開車去上班了,其排出的尾氣和揚起的灰塵顆粒會加大馬路周邊的空氣汙染,在這種環境下跑步就會吸入大量的有毒氣體和微塵顆粒,有害身體健康。
因此,建議鍛鍊要選擇環境優美、清淨和乾淨的地方。
第五個「坑」:運動量越大越好,最好是大量出汗
很多人覺得運動量越大越好,最好是要大量出汗,因為出汗是排毒,這樣就有益身體健康了。
但是,這裡必須要澄清一個誤會——排汗根本不是排毒。事實上,汗液中99%的成分都是水分,另外1%是鈉、氯、鈣、鉀及尿素氮等物質,而這些物質中只有尿素氮能夠和「毒」沾邊,但這種毒素的主要排出方式是「尿液」,汗液所含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出汗只是在讓水分和一些微量元素流失罷了!而運動是要講究適量的,尤其對中老人來說,更不能為了出汗而強行加大自己的運動量,這樣會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帶來負擔,有一定的危險性。可以選擇快走、太極等有氧運動,運動至微微出汗即可,建議運動半小時即可。
以上就是晨練時的5個「坑」,愛晨練的人不妨記住,以後晨練時切勿做錯這5件事,別讓好事變成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