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幸福河庫 惠澤道縣大地——道縣2020年開展河長制工作紀實

2020-12-20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9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何麗娟 雷夥生)道縣,一片碧水浸潤的土地。這裡有65條河流、100座中小型水庫、85座小水電站、成千上萬的山塘溝渠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2020年,在道縣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位推動下,在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緊緊圍繞「讓每條(個)河(庫)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庫」的工作目標,道縣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總體要求,凝心聚力、合力攻堅,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在河庫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成效顯著,取得了國考斷面和省級水功能區水質100%達標的良好成效。2019年度,省河長辦聯合紅網開展的「美麗河湖」「最美民間河長優秀護河員」評比活動中,道縣斬獲兩項省級殊榮,瀟水河西洲公園段、民間河長何少軍雙雙入選全省「美麗河湖」「最美民間河長」。

道縣樣板河之一(瀟水河葫蘆巖段)。蔣克青/攝

高位推動,制規定矩。2020年來,道縣縣委、縣政府先後召開7次會議專題研究河長制工作,會議審議並原則同意印發《道縣2020年河長制工作要點》《道縣2020年河長制工作考核辦法》等文件。同時,進一步完善河長會議制度、督察制度、信息共享報送制度、考核問責和激懲制度等,推進河長制工作標準化規範化。建立覆蓋全縣河庫的「四長兩員一單位」工作體系(即:「官方河長+民間河長+河庫警長+河道檢察長」「鄉鎮辦事員+河庫保潔員」「後盾責任單位」),促進各類人員履職盡責。全縣共有市級河長1人,縣級河長15人,縣委書記擔任第一總河長、縣長擔任總河長;鄉級河長辦23個,專職辦事員50人;鄉(鎮)級河長154名;村級河長379人,民間河長20人,記者河長4人,河道警長490人,河道檢察長4人,河道保潔隊伍43支,河道保潔人員309人,龐大的河長制隊伍全力助推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河長制工作。

全面開花,以河施策。2020年來,道縣始終圍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這一目標,編制濂溪河、洑水河等8大河流「一河一策」實施方案,按照全水系覆蓋、全流域鋪開、全方位施治、全過程監管、全民性參與的思路進行全面治水方針。完成永明河、蚣壩河河道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完成濂溪河等20條河流河道劃界批覆、界樁埋設工作。完成專業化統防統治46萬畝、綠肥種植16.05萬畝、水肥一體化12000畝、農村廁改13010戶、公廁25座。落實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其中退捕漁民57戶,三無船隻上岸848艘。打通山塘溝渠清淤最後一公裡,完成4處河壩、18處維修骨幹山塘、89.31公裡襯砌灌溉渠道的清淤增蓄工程。

拆除非法佔用河道大棚房。

真抓實幹,改善環境。為有效解決長江經濟帶小水電生態環境影響等問題,促進小水電科學持續發展,道縣大力開展小水電清理專項整改,85座小水電環評、取水許可、用地、林地、立項手續完成100%,生態流量安裝100%,3座退出類電站已籤訂退出補償協議。縣城管局打撈河道垃圾2.2噸,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縣住建局完成白馬渡鎮、祥霖鋪鎮、壽雁鎮等3個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各鄉鎮(街道)組織清理河道、水庫、山塘、溝渠白色垃圾、漂浮物、枯爛枝葉、障礙物100餘次5200噸。投資1.2億元規範提升全縣4個砂石集散中心建設,其中環保投資1300餘萬元,已完成建設包括上砂平臺、堆場、購置灑水車、制砂加工生產線、辦公用房等生產設施。4個砂石集散中心進出道路和堆場均硬化、堆場採用倉庫密閉,生產汙水利用沉澱池和汙水塔進行循環處理,進出口設置地磅,場區布設監控設施,陸域布置滿足《砂石碼頭規範提升工作指導意見》的建設標準。

對山塘溝渠進行清淤。

重拳出擊,根治四亂。縱深推進河庫清四亂,道縣今年以來出動執法人員980餘人次,調用挖機40餘臺次,運輸車輛32餘臺次,執法船舶20餘艘,對洑水河梅花鎮貴頭村、壽雁鎮洑鯉魚壩村違法佔用河道等8座鐵皮房、白馬渡鎮等3口非法違建魚塘進行強制拆除,共清除平整土方及石方6萬餘方,恢復河道原貌。清理漁網130餘張、11120平方米,地籠86個、1730平方米,拔除竹竿420餘根。大力整治非法採砂,公布重點河段、敏感水域採砂管理河長、行政主管部門、現場監管部門和行政執法部門4個責任人名單,嚴格採砂現場監督,依法查處違法採砂案6起,處理涉砂信訪案件6起。全面清理拆除廢棄上砂碼頭4處,按照「兩斷、兩無、一綠」的要求整治到位。清理「三無」船舶848艘,其中拆解「三無」船舶699艘,移交149艘,發放「三無」船舶上岸獎補資金176.8萬元,籤訂涉漁「三無」船舶上岸協議848份,完成100%。瀟水河清理尾砂堆40餘堆。

清理河道「迷魂陣」。蔣克青/攝

公檢齊抓,法制護航。2020年,道縣公安局共破獲非法捕撈水產品案20起,刑事拘留23人,其中偵破部督案件2起,戰果全市排名第一。縣人民檢察院執行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責令非法捕撈者將價值3333.2元的3000尾共250斤草、鰱、鱅魚苗放流入瀟水河,8名代表委員,應邀見證了該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的代執行,並積極參加放流活動。

公益生態放流魚苗。蔣克青/攝

眾人拾柴,全民治水。為擴大宣傳全面推行「河長制」,2020年以來,道縣組織民間河長、志願者、各鄉鎮(街道)、縣直單位多頻次大力開展「世界水日 中國水周」等宣傳活動,通過開展進黨校、鄉村、進社區、植樹造林、河庫淨灘、「扶貧+宣傳」、水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專項執法檢查、河岸設置「河長制村規民約」等多方式多活動,大力宣傳節水護水;全縣共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萬張、宣傳冊4萬冊、印刷展板30塊、橫幅20幅,在各大主流媒體發表河長制新聞102篇,在全縣上下營造了濃鬱的河長制宣傳氛圍;全縣累計投入600餘萬元,打造23條樣板河,豎立23塊樣板河公示牌、河長制宣傳標語,以點帶面、示範引領,推動「樣板河」覆蓋全縣,實現全縣河湖高質量管護。

冬月時節,微風輕拂。瀟水河水緩緩流淌,兩岸樹木倒映水中,偶有成群白鷺飛落岸邊,魚兒不時躍出水面,河面頓時泛起片片漣漪,構成了一幅唯美的生態畫卷。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高位推動下,在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道縣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年行動,紮實推進河長制工作,出境水質連續三年穩定在Ⅱ類以上,地表水各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河庫「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已逐步實現,人民群眾共享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以顯著增強。

相關焦點

  • 守護碧水清流 潤澤道縣大地——道縣2019年開展河長制工作紀實
    號令即出 動若風發2017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道縣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嚴格按照湖南省總河長1-5號令,落實各級河長責任,深入開展河庫「殭屍船」「重點排汙源整治」「飲用水源保護整治」「清四亂」等專項行動,制定河道保潔考核辦法,加強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執法監管,全縣河流、
  • 濂溪故裡發展夢——道縣高質量發展紀實
    聚焦產業發展,跑出「新路徑」道縣堅持高質量發展,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承接大項目,培育大產業,建設大園區,做大實體經濟,產業建設紮實推進,產業發展來勢向好,產業經濟穩步提升。 新型工業增量提效。
  • 道縣召開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道縣段建設會議
    10月9日,道縣召開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道縣段建設會議,道縣縣委副書記蔣燕飛主持會議並講話,林志剛、張穆宸、黃勝賢、袁立、陳新娥、蔣建俊、何小白等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 道縣召開2020年一季度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會
    紅網時刻5月1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4月30日上午,道縣召開2020年第一季度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會,道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穆宸出席並講話。會議分析了前段意識形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對下段形勢走向進行科學研判。會上,縣委辦、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分別就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四個納入」情況作了通報;縣委統戰部、縣委網信辦等相關部門,就意識形態「六大陣地」的總體情況、形勢分析、存在問題和下步工作作了情況通報。
  • 政協道縣九屆四次會議開幕
    三大攻堅推進有力,全面小康工作連續4年保持全省先進;一批區域功能平臺發揮效用,一批高技術產業項目落地生根,陳樹湘烈士紀念園創成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基層減負、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等重點工作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前列。過去一年,我們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高標準完成省、市下達民生實事,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道縣把好「五脈」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本網訊(通訊員 王愛德 劉進 曾盼)今年來,道縣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圍繞創先爭優,把好「五脈」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來勢一片看好春節剛過,道縣相關農田建設技術人員克服新冠疫情,走村入戶、深入村落、進田下地,對2020年農田建設項目工作進行宣傳發動,實地踏勘、認真選址、精準規劃,不斷完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截至3月底,已將4.28萬畝建設任務落實到了田間地塊,為全年建設任務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著眼於高。
  • 道縣:80餘所中小學校紮實開展防溺水安全宣傳教育
    紅網時刻4月30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成求良 宋小軍 蔣正爭)連日來氣溫回升,且臨近五一小長假,為築牢防溺水安全網,確保每一名學生生命安全,道縣新車中心小學、進修附小等全縣80餘所中小學校,通過設立防溺水安全警示牌、上防溺水主題課、發放防溺水宣傳資料
  • 道縣:做好紅色文章 賡續紅色基因
    道縣精心組織,堅持把加強陳樹湘「斷腸明志」紅色基地建設作為一項重大工作深入推進,以打造全國著名黨建研學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打造省內外知名的紅色文化品牌為抓手,精心整合資源,著力打造精品。成立以縣委書記為指揮長、縣長為常務副指揮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強力推進全縣紅色文化保護和紅色基因傳承工作,確保高標準打造紅色文化品牌,確保把道縣打造成長徵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節點。
  • 道縣2020年移民美麗家園系列活動首場舉行
    華聲在線7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蔣茜 通訊員 盤林 蔣品國)7月26日,道縣2020年移民美麗家園系列活動走進該縣清塘鎮小塘村,全方位展示庫區移民後續幫扶成果,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活動現場。
  • 道縣陳樹湘黨性教育基地(道州長徵學院)建設項目開工
    10月23日上午,道縣舉行陳樹湘黨性教育基地(道州長徵學院)建設項目開工儀式,縣委書記吳恢才宣布項目開工,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天明致辭,中國電建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隨守信介紹公司情況並致辭,周良英、烏進甫、義潔、李林、林志剛、張一波、張穆宸、劉軍以及全體在家在職縣級領導出席開工儀式。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林主持開工儀式。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一波介紹了項目基本情況。
  • 道縣:重點移民村整村推進建設成效顯著 獲肯定
    紅網時刻3月24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何少志 歐陽維動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庫區移民事務中心主任秦雄飛到道縣清塘鎮小塘村調研重點移民村整村推進建設項目工作。秦雄飛強調,在整村推進的過程中,要加強組織領導,整合各項資金,抓住有利時機,集中力量攻堅,努力將小塘村建設成群眾滿意的和諧美好新家園。清塘鎮小塘村,屬於雲溪水庫移民村、省級深度貧困村,現有小塘村、大江源村和幸福洞村三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7戶641人,2014年建檔立卡82戶323人,主要居民為瑤族。
  • 道縣2020年公開招聘衛健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公告
    2、提交報名信息的時間提交報名信息時間為2020年11 月3日8:00至11月5日17:30,之後不再接受新的考生報名。6、筆試成績複查:筆試成績公布後,考生可在成績公示次日,由本人書面申請複查,填寫《道縣2020年公開招聘衛健系統專業技術人員筆試成績複查申請表》(見附件3)上交縣衛生健康局人事宣教股,逾期不再受理。申請複查的條件、範圍和內容參照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八、資格覆審1、現場資格覆審。
  • 道縣召開2020年道路交通消防工礦企業能源等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議
    紅網時刻3月1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賀武 程歡)2月28日,道縣召開2020年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礦企業安全生產、能源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議,道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林出席會議並講話,道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李良剛主持,袁立、李厚流等領導出席會議
  • 道縣法院組織黨員幹警到陳樹湘烈士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道縣法院組織黨員幹警到陳樹湘烈士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0-10-02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陳樹湘故事 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道縣分會場開幕
    9月25日,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道縣分會場活動在道縣陳樹湘烈士紀念館開幕,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紅色主題活動歌頌革命情懷,傳承紅色基因。本次節會以「斷腸明志 絕對忠誠」為主題。永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宣布活動開幕。開幕式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賀輝主持。開幕式現場。
  • 道縣舉行2020年道路運輸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
    紅網時刻6月14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何少華 唐振忠)6月12日,由道縣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年道路運輸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演練活動在道州汽車北站舉行,縣應急、交通、交警、消防、醫療、汽車站、運輸企業、客運站等相關單位,以及縣內農村主要客運班線等參加演練
  • 一江碧水向東流——東安縣河長制工作紀實
    堅持以制度管人治河工作導向,大力推進河長制由「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堅持「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一暗訪、半年一講評」工作機制。實行河長述職制度,建立健全河長工作會議制度、河長制工作督查制度、河長巡河問題銷號制度、河長制信息共享制度等20餘項400餘款。東安先後榮獲省市以上榮譽10餘項。能力建設標準化。
  • 道縣縣委宣傳部到陳樹湘烈士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10月30日,道縣縣委宣傳部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來到陳樹湘烈士紀念園,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穆宸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主題黨日活動。
  • 道縣: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
    道縣: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 法制周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李清保) 四馬橋鎮位於永州市道縣東南部,與寧遠縣接壤,轄20個村、1個居委會,共有244個村民小組,戶籍總數9653戶,總人口為40319人。
  • 清風頭條丨道縣:「過三關」 預防 「微腐敗」
    道縣紀委監委組建22個宣講小分隊,深入鄉鎮開展「普紀普法」教育宣講活動,用接地氣的語言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村一級幹部正確行使權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講解黨紀黨規和《監察法》為切入點,重點剖析了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多發、易發、常見性問題,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築牢村幹部的思想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