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什麼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2020-12-12 騰訊網

文/農夫也瘋狂

近些年雖然有不少農村人進城買房了,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在農村裡建房子,畢竟城裡的房子只是一個住所,而農村的房子才是家。年輕的時候因為外出打工,有收入來源在城裡居住沒什麼壓力。可是到老了以後,不能繼續外出打工了,農民又沒有退休金,繼續在城裡居住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也是考慮到這些原因,很多人才會毫不猶豫選擇在農村建房子。哪怕已經在城裡買房子了,也會想辦法在農村建一棟房子。

可是建房子對於農村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很重大的事情。每一個事情都爭取要做到完美,為了建一棟讓全家人都滿意的房子,所以要考慮的事情也是比較多的。雖然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多講究了,但是有些事情還是挺忌諱的,古人也把這些忌諱的事情總結成為了俗語,就是給後人一個參考,避免走彎路!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是迷信還是有科學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先來看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其說的是在建房子的時候,儘量不要靠近一些墳墓。也就是建房選址時,不要選擇在一些有墳墓的地方。這樣對子孫後代不好,如果已經選擇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了,那就要儘早搬遷到其他的地方。在大多數地區,一般房子四周是沒有墳墓的,但是有些人建房子就是在墳地附近。那這句老俗語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有些人認為這個是迷信的說法,是不足為信的。其實這句俗語是有道理的,首先在一些墳地附近建房子,這樣對一家人的成長不利。雖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魂的,但是在墳地附近居住,人總是會有點害怕的。尤其是家中如果大人都不在家,而只有小孩子在家中。那就會相當害怕,在大晚上害怕就會睡不著覺,長時間睡眠質量不好,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不利於其成長。相信不少人小時候也看過鬼片,看完以後有些人就連睡覺都不敢去了。

其次是墳地一般都是在一些比較貧瘠的地方。在過去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十分重要的,像一些肥沃的、陽光充足的土地,是捨不得用來做墳地的,只有那些採光不好,並且非常貧瘠的土地才會這樣。所以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那環境就比較陰暗、潮溼,這樣同樣不利於家裡人的身體健康。有些墳地還是比較偏僻的,就連路都沒有。把房子建在這裡,不僅建築過程中要多花費一些人力、物理,就算是建好了以後,親朋好友也可能會因為害怕而不敢來你家。人是群居動物,長期不和別人打交道,那對後代的事業發展是不利的。

最後一點,那就是墳地一般都是很潮溼的,有些還比較陰暗,在這樣的地方建房子,自然房子內的採光不好,長時間沒有太陽照射,人住在這樣的環境也是容易生病的。尤其是對於老人和小孩等抵抗力弱的人群來說。同時還有一點,墳地到了清明節、中元節、春節期間,還常會祭祖、掃墓,就會燃放煙花爆竹,而這樣也會影響到一家人的生活。

由此可見,古人這句俗語在今天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其是在提醒我們建房子選址的時候要慎重一些,儘量選址在陽光充足,對家裡人健康有利的位置。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古人長期觀察之後經驗的總結,其能一代代傳下來,有很多還是有道理的。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補充!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老祖宗的話確實發人深省
    農村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老祖宗的話確實發人深省。在華夏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一直生活著淳樸善良、勤勞能幹的勞動人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繁衍著一代又一代的生息。他們在不斷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許許多多的經驗教訓,並且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保存和流傳下來,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獨特的民間文化農村俗語。俗語言簡意賅、發人深省,被農民當作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也常常被文人墨客稱之為民俗文化瑰寶。比如這句農村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就非常有道理!他的意思是說:當房子和墳墓摻雜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的兒孫後代就要出去尋找活路了。
  • 農村有一俗語,房子望見墳墓,兒孫應尋活路,是什麼意思呢?
    還有的人因為工作太忙,在過年的時候都是看不見人影,讓那些老人們心裡是非常的傷心,所以如果有時間的話,那些在外面工作的人還是要多多聯繫一些自己的父母,不要讓父母擔心。而現在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因為生活是非常的無聊,於是就會其他的老人們聚在一起聊天,從他們的口中我們可以聽到不少的農村俗語。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兩個哭」,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滴淚屋指的是大房子的窗戶處所連接的小房子。相傳,滴淚屋傷人,如果出現在右邊,這戶人家必然會遭遇災禍。關於這句俗語,其實有一首民謠:「建房若成滴淚房,爹哭兒來兒哭娘」。為什麼這樣的房子會給人帶去災禍,這裡面有什麼說道?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正如小編標題所說的那句俗語,這句話究竟是何意思呢?其實大概意思就是一座房屋修建好之後,門前若是有墳墓,後院若是有積水的情況,那麼這就是不吉利的徵兆,暗示著整個家庭都會遭遇巨大的變故,甚至是家破人亡,後代也不得不遠走他鄉,遠離此地。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財子不歸」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這句俗語說的是關於房屋選地址上的一些問題,有人覺得這種說法是老思想,也有人覺得這種說法是過去人們迂腐的風水學說,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這句俗語仔細品味,也有科學道理。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其實,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表明,墳墓不僅影響著當代人,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房墳相望,兒孫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彰顯了祖先的智慧
    農民有了錢後,第一件事就是翻新舊房子,並希望儘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甚至墳墓也在追尋氣派,修建的越來越大。但是,有這樣一句話,與祖屋和墓地有關,就是:「房墳相望,兒孫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看,當房子和墳墓對面時,就別指望兒孫膝前纏繞了,哪個孩子喜歡打開門窗,一眼看到墳墓?
  • 老祖宗的告誡: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都有什麼道理
    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好像上不了大臺面,但是細品一下的話,還是能得出一些大道理來的。本文我們要跟大家介紹的俗語,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想必不少人都曾經聽過這句俗語,尤其是對於那些家裡有老人的人而言,這句話估計會經常聽到。不過你知道嗎?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哦!而且這句俗語的精華,其實就在它的下半句的內容中!老祖宗的告誡究竟啥道理?如果你對此感興趣的話,就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關於農村選地址、建房子的風水可真是多,小編整理了幾天都沒整理完。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站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還有一些就有點帶有迷信、恐嚇的色彩,之所以寫這個系列不是為了宣傳封建迷信,而是讓大家辨別清楚這些究竟是糟粕還是精華。
  • 農村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關於建房選址和風水的講究更多,其中不乏充滿道理的農村老話和風水俗語,即使放在現在,也可以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句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 農村俗語「房前山屋後水,這樣的房屋難富貴」有道理嗎?
    蓋房子既要考慮到房子的實用性,又要美觀,而修墳墓就更是得慎重。從風水的角度來說,甚至會影響到富貴榮華和子孫後代的運勢,所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今天,老農就說下農村這些關於房子、墳墓的一些風俗。一、房前山屋後水,這樣的房屋難富貴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房子面前是一座山,後面又有水的話,房子主人肯定很難發家致富。
  • 農村俗語「屋門望見墳,子孫恐擔憂」,什麼意思,有何深意?
    而每次在交談的高潮時,總會聽到一些有趣的短句從老農口中說出,而此時,眾人多如沉思狀,這或許就是俗語的魅力,雖用詞不甚講究,卻引人深思,尤其是以下三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一、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個俗語,我聽後也不知所云,在深入了解後才知道,老農的意思是,在民間「天空」與「地空」是具體的一個日期,也就是民間的「天空日」與「地空日」,這兩天是諸事不宜,不適合作為挑選的好日子,來「起屋」和「葬墳」的!
  • 清明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何講究?老祖宗的警世良言
    於是就裡流傳出了如此一句話:「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房墳相望,兒孫無人老人的一些話語往往也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而老人這裡主要就是為了勸誡那些個貪婪之人,在佔據了別人的墳地蓋房子,有錢反倒是更成為了他的軟肋,這種欺霸行為可見他本人的品行就是錯誤的,在這裡蓋房子更是對死者的不敬
  • 農村俗語:「墳前有大扇,子孫不愁錢」,啥意思?有道理嗎?
    去年清明回老家祭拜,家裡老大哥說:「要不是家裡窮,早該把父母墳墓修葺一下,不然窮根永遠拔不掉,要知道墳前有大扇,子孫不愁錢」。祭拜完,大哥就叮囑三弟耕地時不要離墳墓太近,距離太近別人會說家裡孩子不孝順。眾所周知,土葬佔用土地一直都是人們詬病的問題。家裡三弟耕地時基本都是擦著雙親墳墓耕種,因此墳墓變得越來越小,都有塌陷的跡象。
  • 在農村,老人說「門開看見墓,兒孫多跑路」,什麼意思?
    其中,有不少俗語有所涉及,比如說「有錢不住東廂房」,再比如說「門朝南,子不寒」,還有一些俗語對院內綠化也有規定,如「當院不栽鬼拍手」!其實,在老農眼裡,這些俗語多是先人的總結,有著一定的道理!也常作為農村房屋建造時不成文的規範!今天我們就簡單說一些俗語,關乎農村房屋建造的!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尋死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尋死路」是啥意思?有道理嗎?很多俗語就是提醒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就該有不同作為,這可以讓我們人生更容易成功。如「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在很多人的身邊,應該都有一些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那麼你們應該會發現一般來說,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會比較懂事,而且都普遍會比較早熟一點,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好。
  • 「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農村的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我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多古人的一句俗語就蘊藏著大智慧,可惜這些俗語在城市裡已經聽不到了,不過這些俗語在廣大的農村,很多老人還口口相傳著。在農村就有一句關於蓋房子的俗語,「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話每當有人家蓋房時,就有老人在口中說道,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現在還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