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賽跑!他們是首都戰「疫」排頭兵

2020-12-10 央視網

  首都戰「疫」排頭兵

  ——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郭 晶 羅國金 記者 郭 晨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每天都在與死神賽跑——年均接診患者20多萬人次,搶救危重患者2萬餘人次。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他們始終堅守戰位,科學救治,擔當盡責,為做好首都北京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剛在發熱門診接診患者。李悠攝

  隨時準備打仗才能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雖然已過去1個多月,但提起確診的第一例患者,主任醫師劉剛依然能回憶起每一個細節。

  「一看檢查結果,就感到情況不好。」反覆查看患者的檢查報告後,劉剛和同事們決定馬上將其隔離,同時申請核酸檢測。4個小時後,該患者被確診。

  「這一仗,有驚無險。」劉剛說,「幸好我們提前做了準備。」

  1月中旬,他們要求所有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上崗,設置好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按照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戰鬥常常是在毫無察覺時打響的。」急診科主任黎檀實說,「隨時準備打仗才能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疫情發生後,該中心急診科迅速召開黨支部會議,研判防控態勢,及時作出停止休假、加強發熱門診力量、分區分級安置患者的決定,緊鑼密鼓做好準備。黎檀實這樣對同事說:「我們的工作必須細之又細,一定要嚴守首都北京疫情防控陣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黎檀實的底氣,與他所在的急診科分不開。科室黨支部成員中,一多半都參加過抗擊非典疫情、抗震救災和援非抗埃等重大醫療救援任務。

  黎檀實的底氣,與總醫院這個強大的團隊分不開。總醫院黨委把疫情防控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牢固樹立軍地聯防聯控的大局觀,一系列舉措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第一醫學中心提前抽調100餘名醫護人員支援急診科發熱門診,採購核酸檢測試劑盒,落實疑似患者隔離病房,設置一線人員集中隔離生活區,做好健全組織、建章立制、業務培訓和檢查督導等工作。

  春節期間,總醫院僅用5天時間就建起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新發熱門診,建成次日即運行接診。

黎檀實(左四)和同事在發熱門診查房。李靜軒攝

  既要救命救急又要做好疫情防控

  戰「疫」之初,總醫院領導向第一醫學中心提出要求——

  「所有疑似患者快速識別,在檢測期間全程隔離,防止病毒再次流入社會。」

  病毒檢測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細節決定成敗。

  核酸檢測、拍CT、看胸片,是確認病例的重要手段。醫生每天要做床邊胸片數百人次,每個CT看300多幀圖片,有的要2到3遍才能形成報告……

  一次,劉剛接診一名患者,因其核酸檢測結果難以確定,他堅持說服患者留在發熱門診隔離了4天,直到第5次檢測徹底排除嫌疑為止。

  「除了發熱門診外,急診患者的篩查也是重中之重。」科室副主任陳威說,急診科每天接診患者近千人,要篩查出其中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無疑是艱巨的任務。如有遺漏,後果將無法想像。

  為此,科室把急診搶救區的疫情篩查作為重中之重,醫生和分診護士要在短時間內鑑別患者症狀,既要救命救急,又要做好疫情防控。

  2月12日夜間,發熱門診一名患者突發急性腸梗阻,急需實施手術。此時,CT顯示其雙肺散發片狀影,不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在核酸檢測結果一時出不來的情況下,專家會診當機立斷,決定按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急診手術流程連夜實施手術。

  為確保萬無一失,急診科啟用專用通道和備用手術室。手術中,疾控科專家現場全程指導感染防控工作。1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危為安。除此之外,他們還成功救治了疑似感染的高危產婦、高齡腦出血等數十例急危重症患者。

  疫情期間,他們採取遠程會診、網上諮詢、設置觀察過渡病房等多種方式,在保證正常醫療不斷線的同時,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危難面前,他們用實際行動再一次詮釋了人民軍醫的擔當。

  每個人都在用行動溫暖著他人

  「醫生,我怎麼會得這種病?」面對疑似患者的緊張焦慮,醫生陳驊耐心安慰說:「別緊張,相信我們,配合治療。」

  陳驊告訴記者,疑似患者在隔離期間多有急躁恐懼心理,不利於疾病診治,需要及時進行疏導。

  幾天後,這名疑似患者被排除新冠肺炎,臨走時感動地對陳驊說:「雖然只能看到你的眼睛,但你的身影會深印在我心中。」

  一次,一名患重症肌無力的小夥子被隔離觀察,他全身使不上勁,護士們背著他上下病床。為防止壓瘡,護士們還定時給他翻身。患者母親看到護士們悉心照顧兒子的場景,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無論患者,還是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每一個人都不孤單——

  一個多月來,主任黎檀實往返於各個點位,幾乎沒有離開過發熱門診。退休後被返聘的老專家劉剛,是當年科裡第一個申請去抗擊非典一線的人,這一次老將出馬再擔重任……

  急診科就是一個溫暖的家庭,每一個人都在用行動溫暖著他人。

  從風溼病科前來支援的護士長張亞美,一個多月來,帶領40多名護士日夜奮戰在一線。每班工作下來,她防護服裡的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

  「獻給最美的你,祝生日快樂。」2月20日深夜,護士徐夢琳下班後回到房間,看到桌上放著一份精美的生日蛋糕,附帶一張小紙條。「這麼忙的時候,大家還記得我的生日。」寒夜中,她的心頭湧上一股暖流。

  採訪結束時,這些戰「疫」勇士們表示,他們將繼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當好首都戰「疫」排頭兵。

相關焦點

  • 鄧烈華:與死神賽跑為生命接力
    原標題:鄧烈華:與死神賽跑為生命接力 庚子新春,大江南北,全民戰「疫」。湛江也不能獨善其身,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責無旁貸地擔起了抗擊新冠肺炎「領頭羊」的重任,ICU的全體醫護人員首當其衝,不畏艱難衝在戰「疫」最前沿。
  • 同濟醫院黨員的戰「疫」答卷:勇做抗「疫」排頭兵
    新華社武漢3月23日電 題:勇做抗「疫」排頭兵——同濟醫院黨員的戰「疫」答卷新華社記者黎昌政、樂文婉「最危險的,我們上。」「作為黨員,我責無旁貸。」……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武漢戰「疫」最前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三個院區的2025張重症病床旁,這樣堅定的聲音,不斷給人以信心和力量。挺身而出帶頭「逆行」在同濟醫院主院區發熱門診,一封臨時黨支部成立的請戰書上,密密麻麻籤著前來支援的共產黨員的名字。
  • 泰安市人民政府 醫者風採 張愛華:戰「疫」排頭兵
    張愛華:戰「疫」排頭兵 發布日期:2020-02-09 21:06 瀏覽次數
  • 北辰區青(廣)源街舉辦戰「疫」英雄事跡報告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天津戰「疫」英雄遠赴武漢參加抗疫救治病患工作,並圓滿完成了任務。他們是病人們眼中的「天使」,更是心懷使命的「逆行者」。日前,青(廣)源街舉辦戰「疫」英雄事跡報告會,邀請天津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為到場的雙青幹部、群眾代表,講述他們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 【抗擊疫情】武漢戰「疫」 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  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
  • 【首都紅領巾戰「疫」行動】東城區史家少先隊防疫集結
    疫」先鋒以少年先鋒之名致敬那些逆行的醫護人員祝福親愛的祖國母親更以實際行動讓現在的我們,長大後成為報效祖國的「你們」!為生命接力,與病毒賽跑。作為少年先鋒,我們要做到:第一,主動服從統一安排。自覺進行居家自我保護,積極配合排查,如實向老師匯報自己的情況,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組織、不參與同學聚會等集體活動。第二,樹立信心相信科學。堅決抵制謠言,實時關注權威部門發布的真實疫情信息與科學正確的防控措施。
  • 他用30幅素描,再現武漢戰「疫」中英雄的瞬間
    6.醫護人員一邊給病人治病,一邊分析病理,這是生命與死神在賽跑,是健康與病魔的較量。7.疫情防控中,全國各地的解放軍指戰員援馳武漢。每次在各種危機關頭,總能看到這些英雄的身影。8.解放軍醫護人員抵達武漢,同時帶來大量防疫物資,助力武漢打贏這場人民戰「疫」。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他們為了更多的人生命安全,以這樣的方式過了一個「動」的年,卻不抱怨,不懈怠,竟然還有人主動「請纓出戰」,是真正的英勇大無畏精神。眾志成城,防控疫情。近日網絡平臺,各種航拍的一座座萬人空城,緊緊觸動著每個人的心弦。「我們的城市病了」,醫護人員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仍然奮進在一線。他們在與時間賽跑,在與生命狂奔,在與死神搶人。
  • 《瞭望》:大疫出良方!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當屬『寒溼疫』,是感受寒溼疫毒而發病。」葛又文根據此次疫情發病的時間特點、人群的共性、區域等三因制宜,深入辨證,結合從疫情前線發回的患者詳細病情資料,驗證對本次疫病核心病機和應對方法的判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王永炎院士,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薛伯壽都有多年抗疫經驗,也把這次疫情性質定為寒溼疫。
  • 一名黨員一面旗 普正黨員勇做戰「疫」排頭兵
    面對疫情,江西普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多名黨員幹部,義無反顧,衝鋒在前,勇做戰「疫」排頭兵,成為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一面面鮮豔的旗幟。  疫情暴發後,江西普正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肖軍平董事長的指示下,緊急啟動援助方案,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肖軍平董事長為組長,全國勞模、有30多年黨齡的吳永忠任副組長,負責防疫具體部署工作,其他6名成員也有一半是黨員。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戰「疫」綻芳華,青春別樣紅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鼓勵他們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這次戰「疫」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青年,一直被當成孩子的他們,在「戰場」上用責任和擔當獻青春、致青春!
  • 【地評線】以「義」戰「疫」彰顯中國力量
    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切實做好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中國在疫情防控中的舉措,得到了世界稱讚「中方的努力有效防止了疫情向其他國家蔓延」。
  • 系列紀實故事《我的戰「疫」》溫暖上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疫」中,人們不論身份、不分年齡,都在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成為戰「疫」防線中緊密相扣的一環。在這場與病毒賽跑、與死神競速的戰役中,他一直堅守一線。而他自己,也在同「漸凍症」進行著頑強鬥爭。李立斌,浙大二院外科重症醫學科主任。他臨危受命,馳援武漢,面對一個個逝去的生命,他的心被數次撕扯。在一次電視直播中,他幾度哽咽、流淚,直至泣不成聲。蔡毅,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
  • 元宵過後大地回暖 戰「疫」勝利的春天還有多遠?
    元宵過後大地回暖 戰「疫」勝利的春天還有多遠?因此,與其「幻想」依靠天氣,不如堅守自己的責任田,少外出不扎堆,才有可能儘早迎來戰「疫」勝利。  目前是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防範社區傳播的重要時期:一線抗疫者24小時與死神賽跑,而居家的市民仍需堅守好「大後方」。不妨多點耐心,待到疫情結束時,何愁繁花不自來?
  • 浙江省三門縣健跳市場監管分局:戰「疫」一線上的「硬核」戰隊
    他們深入農貿市場查禁野生動物交易;他們深入藥店和醫療機構確保防疫用品價穩質優;他們深入餐飲店商超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他們檢查生產流通環節打擊囤積居奇;他們深入企業一線指導全力確保復工復產平穩推進……截至目前,該分局已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59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場所211個,其中農貿市場47家次、商場超市106家次、其他經營戶556家次。
  • 【戰「疫」說理】傳承南丁格爾精神 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
    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離不開白衣天使們的日夜堅守,離不開白衣天使們黎明星夜的辛勤付出和救死扶傷的無私奉獻,離不開南丁格爾精神的大力弘揚和積極踐行。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是南丁格爾精神的基本內涵,不畏艱險、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勇於獻身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精神實質,無私奉獻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精髓與核心。豐碑無語,行勝於言。
  • 這部「8+1」小時的當代青年戰「疫」圖鑑,書寫著他們最美的青春
    是奮戰在抗「疫」一線,不畏艱險衝鋒陷陣的勇敢;是用音樂傳遞溫暖,振奮人心的決心;是當代青年人眾志成城,展現家國情懷與努力奮鬥的精神面貌。在這場長達「8+1」小時奏響青春旋律的特別節目中,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的戰「疫」圖鑑,也看到何謂真正的最美青春。
  • 台州市立醫院急診科醫生李皖生 與死神賽跑的「生命衛士」
    這位無數次與死神賽跑,挽救生命於危難的「急診先鋒」說。李皖生臥床期間,妻子日夜陪護。  「那4個工人怎麼樣了?」  李皖生是台州市立醫院急診科的副主任。3月6日傍晚,他在醫院裡已連續工作了20多個小時。當天下午,醫院120急救電話接到報警:椒江區1號碼頭,有4名船員在給漁船噴漆時發生中毒事故,情況危急。
  • 武漢戰「疫」紀錄片《英雄之城》|英雄之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王...
    首部武漢戰「疫」2個月全景紀錄片一部感天動地的中國抗「疫」群英譜新華社記者勇闖「紅區」 60多位記者「疫」線拍攝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 戰「疫」時刻 這裡的黨旗分外紅——雞澤縣檢察院突出黨建引領作用...
    機關黨支部及全體黨員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同疫情較量。疫情期間,雞澤縣檢察院實行網絡視頻,遠程庭審等「無接觸」辦案方式。史國強 攝黨支部持續在線。一是精心謀劃組織。積極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制定詳實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青年突擊隊奔赴戰「疫」一線。二是規範黨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