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的師父究竟是誰?

2020-12-12 武極

形意拳祖師李能然先生(又稱老能、老農)字飛羽,他的師父是戴氏心意拳代表名家戴龍邦先生。這在民國時早已是定論,且山西宋氏形意拳門一直傳言李老農師戴龍邦。然自文革以後,有些人撰文說李能然師戴文雄。此說先見於祁縣戴奎先生的異姓傳人,後又見太谷縣車氏形意拳部分異姓傳人。如今有些外省同志寫文著書也從此說。此說有誤,應當糾正。

圖片

按太谷縣存有《車君毅齋紀念碑記》,有的車派朋友說此碑記載李老農師承戴文雄,然而我細觀此碑文,並無李老農師戴文雄之明確記載。此碑立於1925年,距車毅齋先生去世已過十一年了。據碑文看,作者孫丕基與宋世榮宋虎臣父子較熟,兩家有合作(鍾錶)生意,文中言:宋氏「述毅齋事絕詳」。知孫丕基與車毅齋似不太熟,所言之事多從宋氏間接而來,敘述也較含糊。碑中有云:「王長樂弟子……戴文雄弟子」等語,是就車毅齋等平輩人而言,並未指李老農。車毅齋早年曾拜師王長樂,後拜師當時在太谷孟家任武師的李老農,老農晚年還河北後,老農弟子車毅齋、李廣亨、賀運亨、張小平等師兄弟他們又曾跟從戴文雄繼續練拳。這是大家熟知的。至於誰傳李老農?碑文只言「戴氏傳李老農」,並未言明是誰傳老農。當時寫碑文,李老農先生早已去世數十年了,孫丕基所知大約並不確切,故文句含糊如此。

車毅齋等人自李老農先生退休回直隸後,常找戴文雄請教練拳,那是找師大爺學習,而不是找師爺學習,當時師父李老農已六十大幾近七十,師爺應是早已年老逝世了,文雄師伯應與老農先生年歲較相近,所以尚能教毅齋他們師兄弟練拳。

其實在民國時期,形意門的傳人都知道李老農的師父是戴龍邦,並無異議。目前所見民國出版之多種書中,都記載李老農拜師戴龍邦,例如:

1、民國九年出版的,劉奇蘭之子劉文華著《形意拳術抉微》之序中云:「龍邦傳其子文英文雄及郭維漢李飛羽。」

2、民國12年出版的,孫祿堂著《拳意述真》,書中「李洛能先生」小傳云:「李先生諱飛羽字能然……經商山西太谷,喜拳術。聞縣境有戴龍邦先生者,善形意拳,往訪焉。覿面一見,言談舉止,均甚文雅,不似長武術者,心異之,辭去。他日倩人介紹,拜為門下。時先生三十七歲也。自受教後,晝夜練習……」

3、民國十八年出版的,薛顛著《形意拳講義》,自序云:「山西戴龍邦盡得所傳,戴先生再傳直隸深縣李飛羽先生。」

4、民國十八年出版的,凌善清著《形意五行拳圖說》,書中「形意拳之源流」一節云:「後鹹豐間祁縣戴龍邦與其弟陵邦,俱受業於學禮,造詣俱深,名震山右。同治末,深州李(老)能,聞二戴名,特至晉訪之,好其術,學之九年而技成。」

以上四種書原版書尚在,近年又有影印本、重印本發行。書中都明確記載了李老農先生是戴龍邦的徒弟。《拳意述真》「李洛能先生」小傳,記之最詳,並講到拜師學藝的曲折經過,戴龍邦老母要龍邦認真教老農練拳等事。作者孫祿堂隨郭雲深多年,其言聽之雲深,郭雲深不會記錯自己的師爺是誰。

劉文華是劉奇蘭的兒子,劉奇蘭也不會告錯其自己師父的師父是誰。劉文華之言當然是可信的。

薛顛原是劉奇蘭之徒李存義的弟子,後到山西學形意拳十餘年,師從李老農長孫李振邦等人。他所記的應聽自李振邦等人,亦不會錯。

我的師父宋光華先生常說,他父親宋鐵麟先生告訴他,李能然先生拜師遞帖的師父是戴龍邦 ,說是上輩宋世榮、宋世德先生講的。宋世榮宋世德先生也不會不知他們的師爺是誰。

我們形意拳本門先輩本來講得很清楚,象劉奇蘭、郭雲深、宋世榮、宋世德等都是李老農親傳得意弟子,個個德藝雙馨,所言一致,李老農一定會告訴他們自已的師父是誰,他們的傳言絕不會錯。李振邦乃李老農嫡孫兼傳人,所記更不會錯。而且民國出版的各書都有切確記載。我們為什麼不相信本門先輩,而要相信祁縣戴奎先生的外姓傳人的說法呢?

自從文革以後祁縣人始有文章,說李老農拜師戴文雄,還有的人說是拜師郭維漢。而民國九年(早《車君毅齋紀念碑記》五年)出版的劉文華《形意拳術抉微》則明確記載:「龍邦傳其子文英文雄及郭維漢李飛羽。」李老農與戴文雄郭維漢都是師兄弟。當時形意門規矩很嚴,誰敢妄改師承,欺師不敬!且是公開出書發行,如果是錯誤,當時知情者在世的很多,早被當時人指責辯白了。

又戴龍邦字「爾雷」,而戴文雄小字「二閭」,父子之字讀音相近,也容易在言談中相混,把「爾雷」聽成「二閭」 ,把其父當成其子。這也是社會民眾中容易誤傳的原因之一。

總之,形意拳創始人李老農先生的師父是戴龍邦先生,而不是戴文雄先生。一些誤說應當更正。至於戴龍邦先生的生卒年月亦尚須考證研究。

關於戴龍邦先生的生卒年,文革以前人們都認為沒有記載,只說大約是生活在清代後半期。文革以後突然又有人提出:戴龍邦生卒年1713一1803。這個說法把戴龍邦生卒年提前了數十年,且並無依據材料公布。我曾問祁縣同志,此說有何憑據?祁縣同志說:根據戴龍邦家譜。為此我曾去祁縣跑了幾趟,祁縣同志一直沒有拿出家譜根據來。

我們推論,李老能先生告老還鄉後,車毅齋李廣享等人曾到祁縣找戴文雄先生(師伯)繼續練拳,當時戴文雄尚能教拳,不會太老,估計比李老農大不到十來歲。假定戴龍邦二十多歲生戴文雄,則戴龍邦比李老農年長不超過三十來歲。李老農三十七歲拜師戴龍邦,當時戴龍邦應是六、七十歲,戴龍邦的母親應是八、九十歲。

文/李德仁

相關焦點

  • 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第五代嫡系玄孫傳人李志軍
    師承關係:李洛能—李太和—李振邦—呂鳳山—李志軍,呂鳳山的祖父呂國治的大姐是李太和的夫人。李志軍為形意拳嫡系第五代傳人;7歲跟隨武術家呂鳳山學習形意拳,12歲跟隨武術家祖景才學習通背拳。2015年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獲形意拳項目第一名。2015年去全國傳統武術比賽,獲男子其他拳術一等獎。2016年黃山論劍國際武術大賽,獲傳統拳術一等獎。2016年衡水正本環保杯演武大會,獲男子劍術第一名。
  • 清朝三大高手,分別出自八卦、形意、太極,他們中到底誰更厲害?
    比如說清朝末期的三大武林高手,就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武術體系,他們的武功各有特色,那麼究竟誰更厲害呢?近代形意拳祖師,神拳李洛能李洛能是公認的近代形意拳祖師,他的著作《形意拳譜》,在近代中華武林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形意拳高手,有很多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在他和門下眾弟子的努力傳播之下,形意拳在我國發展迅速,成為了知名拳種!
  • 李洛能始創形意拳 「鐵羅漢」傳藝河洛郎
    形意拳與心意拳,看起來只有一字之別,其實還真有關聯。  武術教育家康戈武所著的《中國武術實用大全》這樣記述:形意拳脫胎於心意拳而自成一系,要求「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1856年後,河北深縣李洛能開始以「形意拳」為名,因「取其以心行意之義」,亦稱「行意拳」。  李洛能是中國武術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先祖為退役武將,家傳戰場拳法,聰穎好學,聞名師即求教益。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李洛能和形意拳
    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形意拳大體上可以分為河北、河南、山西三大流派。河南一支傳自馬學禮,山西一支傳自山西祁縣戴龍邦。
  • 深州市竇王莊成功舉辦形意拳交流會
    2019年9日21日,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在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的故鄉竇王莊村,成功舉行了形意拳交流活動。深州市教育局社會體育科科長徐建超做了重要講話並對這次形意拳交流活動給予了支持和鼓勵!深州市傳統武術協會名譽主席、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名家大講堂專家講師、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主任、形意拳第五代嫡系傳人李志軍先生的形意拳展示,引來了大家的熱烈鼓掌。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要知道形意拳是心意拳的增強版,而不是獨立出來的東西。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淺談李洛能實戰能力,心意拳一代名家巨手,死前端坐椅上一笑而終
    李洛能 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這位李洛能先生,他便是心意拳一門中的一代名家巨手。至於李洛能先生的實戰功夫到底如何,或者是他的實戰能力究竟有多強呢? 首先,從李洛能的學武履歷來看。 李洛能先生於1808年在河北深縣出生,因其先祖本就是一名退役武將,所以他從幼時起就一直有修習家傳的戰場拳法。而且,李洛能在早年時還曾學過通背拳和太祖拳等拳術。事實上他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就已經在拳術功夫上造詣非淺(那時的李洛能還沒有接觸心意拳功夫)。
  • 形意拳:大道至簡 洗髓養生
    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李洛能(河北深州人)在山西太谷博採眾家之長,融心意拳、長拳、螳螂拳等為一體,創立而成的,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李洛能所創建的形意拳,基本內容為三體式樁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
  • 李洛能八大弟子之一,形意拳高手,絕技為龍形搜骨
    老陽按:上一篇文章和您說了形意拳大家李洛能,今天和大家說說他的弟子,形意拳高手劉奇蘭先生。劉文華,字殿琛,子承父藝,著有<<形意拳抉微>>一書流傳於世。拳法理論一則形意拳術之道,體用莫分,自己練者為體,行之於彼為用。
  • 形意拳大師郭雲深,在獄中練就絕世武功,只出半步可擊飛5個壯漢
    2011年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武術內家拳拳種——形意拳,就是在晚清時期由河北深縣人李洛能習得山西戴氏心意拳後,融會貫通所創立的。 李洛能嫡傳弟子有8人,其中郭雲深自幼好武,遍訪名師,36歲才拜到李門學形意拳。他為人俠義剛直,好打抱不平,因看不慣河北正定府一個叫竇憲鈞的武舉人恃強凌弱,橫行鄉裡,於是動手除暴,被關進了監獄,隨時都有殺身之禍。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三回:痴少年辭鄉學武藝李小欣傳承形意拳
    第三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李洛能。而今只說這李洛能,公元一千七百八十八年生人,卒於公元一千八百七十六年,有史可查之著名武術家,近代形意拳宗師。李洛能生於河北省深縣,名飛羽,字能然,當年世稱「老能先生」。當初,李洛能在山西太谷經商期間,仰慕祁縣戴氏心意拳之名,遂往拜學於戴龍邦,精心練習,十年大成。藝成後,在心意六合拳基礎上,吸收道家的養生觀點和哲學思想,結合平生武術實踐,取長補短,改革創新,將「心意」改為「形意」,著有《形意拳譜》。
  • 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獄中練成絕世武功,一招打飛5壯漢
    混元形意太極掌門人馬老師拜名師,練武功,獄中創出半步崩拳1820年,郭雲深出生於直隸深縣馬莊,小時候家裡窮,他沒讀過什麼書,走的是練武這條路又在劉曉蘭的推薦下,跟隨近代形意拳祖師李洛能前輩學了12年的形意拳。出師之後,郭雲深也曾效仿那些武林大俠們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但是江湖險惡、世間不平之事太多,郭雲深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剷除了一個惡霸,犯下人命官司,被官府緝拿,投入了大牢。
  • 種了十多年菜的農民,搖身一變為形意拳師祖
    形意拳,作為內家拳術,和太極拳、八卦拳站在同一高度,這也造就了形意門中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武術大家。據資料顯示,形意拳的實戰效果是遠遠超過其他兩家,可以說,是我國知名拳種最具有影響力的。而在它的發展史上,就有一位關鍵的人物,他的身份為一名農民。
  • 淺談宋鐵麟實戰能力,專習形意90餘載,84歲爆發力仍遠超常人
    形意拳(也稱行意拳)作為我國傳統武術中一大聲名顯赫的武術拳種,其歷史可以說是非常之悠久。而且,形意拳一脈發展至今也早已是分出了許多風格迥異的拳種流派。譬如,前幾天小編剛和大家聊過的宋世榮先生,他便是「宋氏形意拳」一門的創始人。
  • 深州市擁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意拳、深州老絲弦
    形意拳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深州市是形意拳發源地,主要流傳於深州市的王家井鎮、深州鎮、穆村鄉和兵曹鄉一帶。深州市為全國武術之鄉,形意拳祖師李老能、半步崩拳打天下郭雲深等武術名家輩出。  深州形意拳是建立在道家學說基礎上的一種拳法,獨具特色。動作剛柔相兼,明快有力;嚴密緊湊,整體發力,快速嚴謹,不同於長拳的放長擊遠,大開大合;沉實穩健,以三體勢為特有樁步,上體寬舒、下肢沉實,動作不漂浮,不僵硬,莊重安逸;協調整齊,動作全身貫串,勁力協調;簡捷實用,技術無花法,重實用,有較高的技擊價值。
  • 形意實戰身法:出自嶽飛鎖喉槍,練功利用一條長凳
    他自稱是李存義弟子,國術館學員說師父沒教過這個。他說:我是薛顛。然後當眾宣布了向傅昌榮的挑戰。這種公然挑戰,傅昌榮必須得接,否則便損了名聲,但傅昌榮的友人看出了薛顛要以性命相搏,便將傅昌榮看住了(好像是八個人不讓傅昌榮出屋子),然後去北京請尚雲祥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