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她見證著時代變遷,承載著中華文化,她從歷史中走來,早已成為世人心中象徵家國情懷和傳統文化的建築實體。從三國時期瞭望守戍的「軍事樓」到唐代以後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再到如今年均接待海內外300萬遊客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傳承與弘揚黃鶴樓歷史文化,是每一代黃鶴樓人的歷史使命和時代任務。
穿越千年燈火璀璨的黃鶴樓
黃鶴樓曾迎送過無數騷人墨客英雄俊傑,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先後在此留下足跡、手跡和事跡,為該樓增添了濃重的文化色彩,使之不再是一處孤立的遺蹟,而成為一部歷史的讀本,一分文化的積澱。在時代的進程中,一代一代的名人名家為黃鶴樓的文化貢獻力量,讓千古名樓在長江之畔大放光芒,也讓黃鶴樓人倍感文化傳承的使命重大。
戴士和作一層半壁畫《辛氏酒樓》
孫景波作二層壁畫《孫權築城》、《周瑜設宴》
華其敏壁畫《人文薈萃.千古風流》
樓家本作五層壁畫《江天浩瀚》
周令釗先生現場為「黃鶴書社」題字
周令釗先生題字的《黃鶴書社》
黃鶴樓公園始終以「弘揚中華文化彰顯名樓經典」為使命,以「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地區龍頭精品人文景區」為願景,通過「黃鶴樓+」的方式,主動走進文化、教育、公益、體育等多個領域,向世人展現黃鶴樓的品牌魅力。
周令釗先生創作的黃鶴樓一樓大廳《白雲黃鶴》壁畫
作為「傳統文化地標」,黃鶴樓承載著詩詞、傳說、建築、楹聯、書畫、碑刻等諸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樓為載體,文化興樓,當代黃鶴樓人在文化傳承中彰顯著文化自信。出版多語種文化書籍,已有《天下絕景黃鶴樓》、《黃鶴樓史話》、《漢英雙語黃鶴樓碑廊詩注》等13本黃鶴樓文叢相繼面世,並有德文、法文版童話故事書《黃鶴樓傳說》在國外發行。這些內容在春節期間開放的「黃鶴書社」中都能看到。黃鶴樓已成功舉辦了各類文化活動:八屆「黃鶴樓詩詞大賽」和三屆「黃鶴樓歌詩匯」活動;以文化搭橋,通過承辦中法音樂節、與法國艾菲爾鐵塔締結友好塔樓、走進英國曼徹斯特開展文化藝術交流等,將黃鶴樓文化向國際傳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黃鶴樓將緊跟國家全域旅遊發展形勢,結合武漢市「一軸一心一山三城百湖」和「五色旅遊」發展規劃,立足自身歷史文化資源,將黃鶴樓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傳遞到每個人心中,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也相信,當代黃鶴樓人一定能夠握好接力棒,傳承與弘揚好黃鶴樓文化,為新時代黃鶴樓發展續寫出新的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