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是張藝謀最先拍板定下的演員之一,他參加《十面埋伏》絕對不是巧合或是一時的奇想,而是具有一種歷史的必然性。這個來自香港的帥男憑著自已的努力和謙遜確立了自己在演藝圈的江湖地位,更把自己的疆土擴展到表演之外。現在,「劉德華」已經不只是一個演員,而成了一種在大寫的「娛樂」、乃至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著深遠含義的符號,一個導演和他合作,就
2003年4月,傳出消息張藝謀新片《十面埋伏》要請劉德華。
2003年10月,劉德華去烏克蘭拍攝《十面埋伏》。
2004年5月20日,劉德華隨張藝謀等人參加《十面埋伏》坎城首映。
商業考慮:橫掃亞洲 *****
如果從當下這個時代算起,華人演員在東南亞市場上的票房號召力,應該沒人可以跟劉德華相比。他的存在就像湯姆·克魯斯之於好萊塢,只要你投放的市場是大致正確的,就不可能遭遇「賠錢」二字。
在香港,他早就不僅「四大天王」時代的遺老遺少,而是與周潤發、周星馳、李連杰齊名的一代巨星;在臺灣,他蟬聯4年榮登「十大偶像」冠 軍寶座,他主演的電影賣座率之高,令大多明星望塵莫及;在日本,他名列「十大最受歡迎香港藝人」之列,有關方面每年都為他主辦一次專人電影展;在韓國,無數大明星都是伴著他的電影成長起來的,尤其《天若有情》簡直是他們心中香港電影的代表作;在新加坡,他可以在一次頒獎中囊括三項大獎,其電影錄相帶出租率記錄是最高的;在馬來西亞,在泰國,他的影響力甚至超過當地的行政長官,知道他名字的人比 知道美國總統名字的還多;在中國內地,劉德華的名字早在十幾年前就已家喻戶曉了。
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巨大票房號召力的藝人,他的片酬竟然連續八年都只穩定在800萬港幣,他說:「我不漲價是為了能讓老闆在製作上多投點錢。」所以,想繼續創造商業奇蹟的張藝謀找到最有商業保障力的劉德華,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個人氣質:久釀自醇 ****
在劉德華剛剛出道的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一個樸實、勇敢,活力四射的年輕人,留著學校女生喜歡的髮式(通常額頭上的頭髮會像黃山松一樣向前探出來),一張顴骨突出的瘦臉,扮演的通常是義膽丹心的小弟,大哥一聲令下,就能提著把菜刀衝入敵陣。正是以這種青春熱血的形象,劉德華贏得了無數年輕歡迎的喜愛。然而和很多「青春」過後就敗了的男明星不同,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例,劉德華的表演生涯就像那些從一步步拼到大哥位置上的小弟,以自己的勤奮和謙遜(甚至稱得上「謙卑」)一步步拓寬著自己的領域,提升著自己的位置。漸漸地,人們發現劉德華從扮演小弟轉為扮演大哥,演起城市感情戲也有板有眼。漸漸地,人們發現這個男人的氣質正在改變。
劉德華不是所謂「天生的演員」,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一個陌生人請進自己的身體」,然而憑著他的勤奮和謙遜,他的演技一步步提升。漸漸地,他能自如地在鏡頭前表現「自己」,而這個「自己」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變得更加富有層次和色彩。漸漸地,劉德華成了一個「不需要演技的演員」,無論他演什麼,都會帶出他在歲月中釀成的醇香。在《十面埋伏》中,劉德華扮演著一個糾纏在責任、身份和感情中的人物,他不用非常費力地去琢磨,只要有意無意地透出在歲月中經歷的奮鬥和忍耐的痕跡,就足以讓這個人物自立於銀幕之上。
綜合評定:中國阿湯哥 *****
劉德華絕不只是一個演員,他已經成了一個產業,進而成了一個商標。提起劉德華,總是容易讓人想到美國的湯姆·克魯斯,這個臉美得「可以上郵票」的男人也並非一個演技天才,然而他憑著自己的努力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同時把觸手伸到了表演以外的事業,他用自己的高額片酬投資娛樂事業,成為好萊塢最有影響的製片人之一,湯姆·克魯斯近年主演的每部片子,幾乎都自己親自擔任製片,而能邀到克魯斯擔任主演,已經成了在好萊塢資本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最好證明。劉德華也是一樣,他不但是王牌演員,而且他自組的「天幕」公司廣泛投入到電影製作之中。
而且,劉德華也是和祖國內地合作最積極的香港藝人之一,他總是敏感地把握祖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走向,從中認識自己作為娛樂人的康莊大道,成為能夠在內地發揮最廣泛影響的香港藝人。事實上,「請劉德華主演影片」不但是內地導演的商業保證,更是他們地位的一種證明,可以說,「劉德華」已經成了「名牌製造」的一個商標。
心血感言:我長得有欺騙性
「原來以為張導演找我來是為商業考慮,用我衝票房,沒想到這個角色很有挑戰性,非常鍛鍊演技,接近我心目中張藝謀最好的最好的一部電影《活著》對人物的刻畫。」特意從《天下無賊》劇組請假趕到坎城為《十面埋伏》首映造勢的劉德華一見到內地記者就實話實說,「為了證明我能演張藝謀的電影,我願意花4個月全心投入拍片,張導演的鏡頭是正對著你取鏡,會演就是會演,不會演就是不會演。我對自己的演技比較滿意。」 先後與張藝謀、馮小剛大陸兩大導演合作,華仔說,「兩個都是拍戲重屬性的導演,張藝謀較注重顏色,比較華麗,馮小剛比較簡樸,一個像穿西裝的紳士,一個是穿牛仔褲的戰士,很不相同。」而當記者問到《臥虎藏龍》和《十面埋伏》的不同時,華仔認為,《十面埋伏》不像《臥虎藏龍》走國際路線只討老外歡心,這部電影東方、西方都會喜歡。
《十面埋伏》中劉德華的角色與之《無間道》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張藝謀也正是看中這一點,選擇邀請劉德華加盟自己的影片。「導演跟我說,你演反派不錯。因為你長得很有欺騙性。」關於角色的雷同性,劉德華解釋說《無間道》中,自己只是為了個人私慾而壞,「這樣的男人,女性觀眾還能接受,甚至還會帶點同情。但《十面埋伏》就慘了,我是因為得不到心愛的人而壞,最後還殺死了自己所愛的人。這樣的形象估計很多人會不喜歡吧……」
華仔透露自己愛打保齡球,還從中悟出一套演藝圈中的「保齡哲學」--保齡球在你手裡,球瓶在前面,要想辦法擊中球瓶全倒,打不中是自己球技不好。
劉捕頭一襲深色的長衣,既顯示出捕快對朝廷的忠誠,也透出一種肅殺的氣氛。雖然劉捕頭自始至終都穿著這樣的行頭,然而觀眾對他身份和個性的認知卻會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變化,這也對演員的演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有人說華仔是東方的湯姆克魯斯,是憂鬱的王子勞倫斯奧立佛。華仔那張以鷹鉤鼻為核心的臉蛋的確有些歐美人的韻味,比起較為平板的亞洲人的臉來,確實是顯得多了些「深刻」。這張中西合璧的臉蛋能夠不斷走紅,也有他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