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不少詩人都喜歡拿梅與雪來入詩。好比在《卜算子·詠梅》當中就寫到:「飛雪迎春到」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將雪與梅都寫成了報春的使者,這裡的雪與梅也就成為了春天來到的象徵。當然,除了這一首之外,也有很多其他詩人以梅雪同時入詩,其中一位便是宋代詩人盧梅坡!
說起盧梅坡或許有很多人都不認識,其實「梅坡」並不是詩人真實的名字,只是其自號「梅坡」。這位詩人留下的事跡並不多,只知道是宋代末年的一位詩人,就連遺留下來的詩也是不多。其中尤其以兩首《雪梅》最為出名,流芳百世!而其中的一首便是今天所要分析的!
雪梅·其一宋代: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首詩的字數不多,只有短短的20字,但是卻是將雪與梅各自的特點寫的生靈活現,以對比的形式展現到了讀者的眼前。先來看下這首詩的大意:梅與雪都認為自己是春天的使者,誰也不服誰,文人雅士們對此也是難以評論高低,只能細細思量之後再說。梅花與雪相比,在晶瑩潔白上遜色三分,但是卻勝在一段香味!
可以看出,這首詩的首句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梅花與雪花爭春來引起了話題。將梅花與雪花的沒從側面展現了出來,可謂是別出心裁。但是就其而這誰更勝一籌,詩人也是難以立判高下,於是有了次句「騷人擱筆費評章」,來表示自己也需要好好考慮一番。
在詩人考慮再三之後,也是給出了答案「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言下之意也是十分明顯!在詩人看來,就純淨潔白而言,梅花是要遜色一點的。但是雪花卻是沒有梅花的香味。可謂是各有千秋。看到這裡,其實詩人要說的也是十分明顯了,也讓讀者自己有了各自的答案。其實,就像是作者所說的一樣,不管是梅花也好,雪花也罷,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喜歡哪個全靠著自己的喜好,不需要非得分個高下!
縱觀這一首詩,詩人在最後用短短十個字,將梅花與雪花的不同的特點概括了出來,寫得可謂是妙趣橫生。古往今來,以梅雪入詩的詩人大有人在,但是拿兩者特色出來作比較的卻是少之又少,盧梅坡的這一首詩,也因此是名流千古!
當然,這一首詩的也不僅僅限於這表面的意思,詩中既然寫出了梅與雪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寫出了兩者各有長短,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很是深刻的道理,那便是: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就連人也是一樣,所以,對於我們而言,就應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分清長短!
所以呢?這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0字,但是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不知道你讀的時候會不會有所感觸呢?另外,你還有沒有讀過類似的詩詞呢?歡迎分享出來,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