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奶茶的現狀與未來

2020-12-05 茶餐廳老劉

隨著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新中式茶飲的崛起,本來就是小眾飲品的港式奶茶,其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如果說2015年之前國內奶茶市場佔比,7成是臺式、2成是港式、1成是新中式的話;到了2019年底,這個數據就變成了5成臺式,4成新中式,0.7成泰式印式馬來式之和;至於港式奶茶,頂天只剩下0.3成,小眾中的小眾。

明明貴為非遺傳承項目,為什麼會這樣?難道說在當前競爭激烈的飲品市場,真材實料的港式奶茶就要被拋棄了嗎?

非遺傳承港式奶茶

一. 港式奶茶的第一印象:茶味濃,奶味重

顏值即是正義,港式奶茶在門店的視覺設計上,無時不刻都在傳達著濃濃的港式風味:鮮豔醒目的霓虹燈、紅藍字體海報……甚至還標有「經典港式」的字樣。

如果你細心觀察,還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港奶店鋪,都會在門店顯眼的地方張貼海報,提醒顧客小心「醉茶」:一種像醉酒一樣造成身體不適的感覺,通常是由於空腹飲用過多過濃的茶引起的。雖然醉茶不會對身體造成實質上的傷害(由茶鹼引起的大腦皮層短時間興奮),但這種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現象的確不受人待見,儘管只有極少數人才會出現醉茶的情況。而以絲襪奶茶為代表的港式奶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茶味濃、奶味重。

港式奶茶店的代表風格

我在之前的文章介紹過,港式奶茶源自於英式下午茶,誕生在以售賣飲料和點心為主的香港冰室(類似於大陸的奶茶街飲店,著名的蘭芳園也是冰室)。伴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的春風,以翠華餐廳為代表的港式茶餐廳不斷普及,而港式奶茶、鴛鴦、檸檬紅茶作為茶餐廳的配套飲品,也在這一時期一飛沖天,成為香港文化的一個標誌。

這種自上而下,由貴族生活方式逐漸平民化的產品演進所帶來的好處是,使用原葉茶和全脂淡奶的港式奶茶,從一開始在原材料上就比臺灣奶茶品質高。缺點在於產品高度標準化,可操作的空間極小。

翠華餐廳獨有的京劇臉譜瓷杯

港式飲品的標準化跟臺式/新中式的標準化又有很大的不同:

任何一家正規港式奶茶店的菜單上面,最醒目的地方必然是經典港式奶茶,下面自然而來羅列著鴛鴦、凍檸茶、鹹寧七、阿華田、好立克、芭樂等飲品,這些都是從港式茶餐廳裡改造而來的傳統飲品。但是總共也就這麼十幾種飲品了,每種飲品的主要原材料早已固定,除了不斷地提升飲品品質之外,幾乎沒有別的出路。

而誕生於街邊攤的臺式奶茶,天然地接地氣、具有包容氣質。珍珠、芋圓、燒仙草等等配料,搭配如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茶湯,可以研發出豐富多彩的產品線。再加上近年來興起的水果茶,不同水果的變化,不同輔料的變化,這些元素的排列組合,其變化非常多,產品庫非常大。

在產品融合常態化的當下,臺式奶茶、新中式果飲的相互借鑑變得越來越常見;從嚴格意義上界定一家奶茶店的歸屬,變得越來越模糊。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它屬於什麼品類並不重要;而飲品是否有品牌標識度、顏值是否有擔當、廣告營銷做得是否到位、飲品本身是否合口味,這些才是影響消費決策的關鍵。

顏值擔當新中式果飲

二. 市場份額暴跌,港式奶茶麵臨危機

在港式奶茶的黃金年代,國內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還是看著TVB長大的80後。依靠成熟的港式文化影響,和與臺式奶茶與眾不同的產品特色,港式奶茶在全國迅速發展。據相當資料記載,在2011至2015年期間,全國誕生的港式奶茶品牌有幾十個,店鋪數量超過了2萬家。

但當港式奶茶的第一波市場紅利在2015年年底結束時,危機開始浮現水面:大家發現港奶根本沒有新品可上,產品庫總共就那麼十幾款,還有一些是在餐廳裡面簡單操作的飲料,根本不適合在街頭售賣。同時港式奶茶濃鬱的茶味,讓大部分年輕消費者難以接受,這也成為阻礙港式奶茶發展的原因之一。

TVB經典劇照

2015年,新中式茶飲崛起速度迅猛,清新的奶蓋茶和鮮果茶成為大眾的新寵,而經典的港式奶茶遭遇強勢擠壓,掉頭直下,其店鋪擴張速度從高峰期的30%跌落至5%以內。曾經湧現出的諸多港式奶茶品牌,如大通冰室、地下鐵、米芝蓮、桂源鋪、樂堂口、廣芳園等幾十個知名品牌,經過幾輪產品迭代和市場洗牌後,在內地消費者心中的光環逐漸褪散。

如果說2015年之前國內奶茶市場佔比,7成是臺式、2成是港式、1成是新中式的話;到了2019年底,這個數據就變成了5成臺式,4成新中式,0.7成泰式印式馬來式之和;至於港式奶茶,頂天只剩下0.3成,實至名歸,小眾中的小眾。

三. 部分「港奶品牌」正在臺式化

2018年4月下旬,「港式奶茶」品牌廣芳園推出了一款新品「多肉葡萄脆啵啵」,這款飲品集合了當下流行的芝士奶蓋、新鮮水果、脆啵啵(就是珍珠)等元素。這一完全不屬於傳統港式奶茶品類的產品,從門店外的推廣海報,到菜單的新品推薦,甚至點單時的吧員引導,都給予了諸多精力進行推廣。

「港奶品牌」廣芳園

廣芳園創始人楊希龍在講到港式奶茶的產品邏輯時表示「以港奶為標籤,樹立品牌形象。以品類做融合,以品牌做區分,借鑑臺奶的研發趨勢,以港奶為基底做創新」。廣芳園的多款奶茶,都是以港式奶茶作為基底,在保留其核心元素的前提下,與臺式奶茶進行的融合型創新。

另外一家港奶品牌桂源鋪的創始人鄭志禹表示「桂源鋪的招牌奶茶本來就不是港式奶茶,在當前的形勢下,桂源鋪必須有一款茶味比較淡、奶味濃的產品去迎合市場」。而這款以牛奶煉乳為主、茶味比較淡的新的招牌奶茶,跟臺灣的珍珠奶茶也有比較大的區別,對此鄭志禹說「這個奶茶賣得比絲襪奶茶還要好」。

「港奶品牌」桂源鋪

桂源鋪的產品策略是:保留清晰的港式標籤,同時不斷地推陳出新,給顧客更多選擇。2018年5月中下旬,桂源鋪先後推出了4款新品,其中還有兩款鮮果茶。鄭志禹說「我們只是增加新品的形式,主營的核心產品都還是港式的」。

借鑑臺式奶茶以及新中式果飲進行產品研發和創新,確實是港式奶茶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四. 淡化品類標籤,凸顯品牌價值

曾經依靠以絲襪奶茶為顯著標誌建立起的差異化標籤,如今正在被品牌們主動淡化。港式奶茶品牌在升級自救的過程中,產品結構逐漸演變成擁有豐富飲品加小吃的集合店。據廣芳園創始人楊希龍介紹,廣芳園的產品多達50多款,其中40%是小吃。傳統的港味小吃如雞蛋仔、魚蛋牛丸、菠蘿油等,也都開發出更加豐富的口味選擇。

這樣做的目的顯而易見:顧客點一杯茶飲加一份小吃,客單價通常在30元左右,遠高過普通的臺式奶茶店十幾塊錢的水平,既使客流量較臺式奶茶少一些,總體的利潤還是能夠保證的。

廣芳園菜單實拍

從剛開始堅決不賣珍珠奶茶,到順應市場上架新品,這些變化讓這些港奶品牌的大佬們認識到「絕大多數顧客並不會很介意你這個品牌是港奶,所以你就不能賣珍珠奶茶,他們沒有這麼強烈的認知和概念,所以最終的重點還是怎麼把奶茶做得順應主流市場。」

五. 港奶未來的發展方向

1. 大數據分析

從樹立產品壁壘到建立品牌認知,市場競爭的核心在轉移。今天大多數人在消費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品牌,在選定一個品牌後,然後在這個品牌中去做挑選。

無論是港式奶茶,還是臺式奶茶,以及正在興起的新中式果飲,其市場格局已然初定。進入茶飲競爭的下半場,更多的是在品類融合的基礎上,拼產品和品牌競爭力。

2. 我自己的觀點

小老百姓一個,雖然看得懂部分宏觀戰略,但是看得懂並不代表做得到。

「既然港式奶茶本身的定位就是小眾人群,那就盡全力將它做到精緻」,憑的就是熱愛、玩的就是情懷、走的就是精品路線,至於別人怎麼認為,與我何幹?把我自己的路走好就行了,對吧?

我入行港式茶飲有一年多了,除了自已努力煮茶之外,閒暇時間也會去各地品鑑各種品牌的港式飲品。客觀地來講,目前內地市場上的所謂港式奶茶店,超過95%的質量都非常一般。跟香港的海安啡室、金寶冰廳、蘭芳園、查餐廳、九龍冰室相比,那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很特別的港奶燈泡杯

沒有高質量的產品,讓客戶產生港式奶茶就是茶澀味重的固定觀感;言必稱港奶就是要拉茶多、論必提必須要用這個那個的才正宗...如此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言論層出不窮。

正是因為缺少了品質的前提,擴張越快越會讓這個品類被冠以不外乎如此的固有印象,從而使消費者對產品失去信心,最終大家都無力回天。可以說一味求快求擴張而把質量踩在腳下的各大所謂的港奶品牌才是元兇首惡!

永遠信奉一句:假的真不了,正確的東西永遠都不會過時。

相關焦點

  • 港式奶茶的主要流派
    ,按照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那必須分門列派,港式奶茶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市面上的港式奶茶主要分為依靠火力的傳統流派,以及依靠多次反覆拉茶的新式流派兩個。一. 傳統流派傳統流派顧名思義,是香港早期就成立的一些港奶門派。蘭芳園作為開宗立派之祖,自然不必多說了,餘下來的比如金寶冰廳、海安啡室、豪華咖啡等等,都是擁有50年以上歷史的老店面,對於港式奶茶也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啦!
  • 港式焦糖奶茶港式焦糖奶茶具體做法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奶茶焦糖牛奶港式焦糖奶茶可以說是一種冬季養生的甜茶,窗外冬雨綿綿,喝上一杯熱騰騰的奶茶,入口絲滑,豈不樂哉!關於港式焦糖奶茶小編也沒有什麼好介紹的,總之味道甜甜的,要比一般的奶茶好喝很多,做法的話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難,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港式焦糖奶茶具體做法。港式焦糖奶茶食材:純牛奶,紅茶輔料:白砂糖操作步驟:1、準備好純牛奶和紅茶。2、在奶鍋中放入2勺白砂糖,用小火融化白砂糖。
  • 港式奶茶的做法
    「要衝一杯奶茶,一個小時就可以學會,但要衝一杯好的奶茶,十年功夫也未必得。」出生於餐飲世家的黃家和說,港式奶茶背後有很多學問,所以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複雜。  要衝一杯港式奶茶,除了衝茶基本動作,還有焗茶、撞茶、撞奶等步驟。師傅拿著兩隻茶壼把紅茶衝來衝去如表演魔術般,衝茶過程茶香四溢,已令人唾涎。
  • 港式奶茶為什麼會敗給臺式奶茶?
    為何現在奶茶市場如此火爆,而曾同樣身為港式奶茶的她,卻火不起來,正在漸行漸遠?港式奶茶區別於臺式奶茶,第一在於茶味過重,現代許多人喝奶茶是因為裡面的茶能夠讓奶茶變得更好喝,然後過重的茶味不太適用於現在的年輕人的口感。
  • 臺式奶茶為何能打敗港式奶茶
    如果我們要追根溯源,那麼在奶茶的史上,有兩股強勁的力量驅使著奶茶發展到現今這樣。這兩股力量就是港式和臺式奶茶。我們要知道臺式奶茶這幾年的興起是十分明顯的,市場上響噹噹的奶茶店,絕大多數都是臺式茶飲,隨著臺式茶飲越來越繁盛,港式奶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 關於港式奶茶,你不知道的事,正宗港式奶茶深度剖析
    香港的絲襪奶茶和鴛鴦奶茶並沒有所謂統一的配方,每家的招牌奶茶和鴛鴦口感都是不盡相同的。如果說有「港式」成分在裡面,那也應該是90年代那時香港人對於日常生活的集體回憶吧。港式絲襪奶茶之所以叫絲襪奶茶,是因為當時奶茶師傅用棉袋撞茶時,客人看見被紅茶染成棕色的茶袋,覺得很像女人穿的絲襪,便把它叫做絲襪奶茶,後來香港人亦一直延用絲襪奶茶這個叫法。其實,茶袋原本是白色的棉袋,經過不斷衝煮浸泡,使棉袋顏色與絲襪非常接近,。現在講起絲襪奶茶,人們常常想到的是它口感香滑如絲絹。港式奶茶對茶底原料極其講究。
  • 為什麼我們不再喝港式奶茶?
    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賀哲馨編輯|鍾睿你有多久沒喝港式奶茶了?近日,港式奶茶連鎖店桂源鋪因「使用過期淡奶油」被市場監管局點名。不少網友才發覺,以前每天必喝的絲襪奶茶,已經被各種多肉XX冰,芝芝XX冰等所替代。港式奶茶是怎麼過氣的?
  • 一杯港式奶茶的前世今生
    本文嘗試回顧「港式奶茶」的發展歷史,藉以分析飲「港式奶茶」如何成為香港人的文化象徵,以及這項本土文化對香港人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探討飲「港式奶茶」與香港人對文化身份認同的問題。不過「港式奶茶」依然是這些食肆的主線,毋須特別推廣或強調有「港式奶茶」供應,「港式奶茶」自然又平淡地成為香港人生活和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八十至九十年代快餐店的興起無疑為冰室和茶餐廳帶來衝擊,雖然在一般快餐店都可以喝到「港式奶茶」,但不少快餐店以更便捷省時的拼配茶取代自行「溝茶」等程序,令「港式奶茶」的質素變得參差。
  • 港式奶茶做法進階版
    港式奶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茶葉濃!濃!濃!
  • 自製一杯港式奶茶暖暖秋
    一、說說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很講究,並不是所有的奶茶都可以叫做港式奶茶,也並不是我草草一做就叫做正宗港式奶茶,港式奶茶從原材料到製作工藝都很特別。原材料最重要的就是淡奶、紅茶和糖。何為淡奶?黑白淡奶的奶脂和奶固體含量更高,質感更濃稠,70年代許多香港茶餐廳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黑白淡奶,從而成就了黑白淡奶作為港式奶茶最為經典的口味。港式奶茶都用什麼紅茶?港式奶茶的紅茶大多都是斯裡蘭卡進口的紅茶,也就是錫蘭紅茶。
  • 揭秘:你喝的究竟是臺式奶茶還是港式奶茶(一)!
    奶茶是市面上很受吃貨們歡迎的一種美食。作為街頭零食,可謂是有些獨領風騷了。那麼作為一枚標準的吃貨,在你喝奶茶的時候你分得清你到底喝的是港式奶茶還是臺式奶茶嗎?正在低頭猛吸奶茶的吃貨猛地抬頭,一臉懵逼:「啥?這玩意還有這些區分?」當然有區分!
  • 秘制港式奶茶,獨家配方
    港式奶茶:黑白淡奶、茶湯的比例一般為1:3(視口味可調節比例)例如:50ml奶+茶湯150ml+(10g左右)糖(通常200ml的奶茶加10g左右的糖)港式奶茶,茶要夠濃,奶也要夠濃,奶茶的厚度主要由淡奶及茶湯的濃淡決定,淡奶所含的奶脂一定要夠濃,奶茶才能在表面凝結一層奶啡色的奶衣,成為掛杯奶茶。
  • 黑白淡奶,港式奶茶的靈魂
    2012 年 11 月 22 日對奶茶狂熱愛好者來說是個值得被紀念的日子,這是首個港式奶茶日。2014 年,港式奶茶的衝調手法更躋身於香港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港式奶茶能做到如此醇香,最大的功臣我認為是這罐紅白相間、印有奶牛圖案的黑白牌淡奶,而今年已是黑白牌成立的第 78 個年頭了。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式奶茶的秘密
    最難想到的是,大家日日飲用、習以為常的港式奶茶,其製作技藝竟也是其中之一。文:Trista Luo  拍攝、剪輯:陳文樺2010年,香港咖啡紅茶協會向政府申請「港式奶茶製作技藝」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它正式被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其中一項。
  • 沒有經過拉茶的港式奶茶是沒有靈魂的
    說到奶茶,那就不得不提臺式奶茶,畢竟現在市面上我們喝到的基本都是臺式奶茶,真的是太熟悉了,而與臺式奶茶相對的港式奶茶因為相比臺式奶茶更為複雜的製作手法而比較少見。作為香港獨有的飲品,那跟所用的原料是密不可分的,說到原料不得不提一下黑白淡奶。
  • 港式奶茶,你不得不知道的由來和特色
    港式奶茶,顧名思義是起源於香港的奶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港式奶茶的起源和特色是什麼。在香港被英國殖民期間,此種英式奶茶自然被傳入香港。讓人有喝下午茶的習慣,但卻不習慣英式奶茶過於清淡的味道,於是部分善於洞察商機的茶餐廳老闆率先對英式奶茶進行改造,加重其茶味,在其基礎上也不斷研發,更適合香港人口味的奶茶,最終形成了偏重茶味口感爽滑醇厚的港式奶茶,並由廣東傳入中國大陸。
  • 只喝過港式奶茶和鴛鴦?那太Out了!各種港式地道飲品介紹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其飲食文化同樣博大精深,尤其是其飲品,現在市面上的奶茶店,有兩大地道飲品的派別,一是主打臺灣珍珠奶茶的,另一個則是主打香港港式飲品的,可見港式飲品的受歡迎程度,但是,對於一些對港式飲品陌生的朋友來說,可能以為就是港式奶茶和檸檬茶,那就大錯特錯了,香港風味的地道飲品有許多,作為港飲愛好者,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地道的港式飲品。
  • 你知道臺式奶茶和港式奶茶的這三個區別嗎
    二、什麼是港式奶茶港式奶茶是中國香港獨有飲品,茶味重偏苦澀,口感爽滑,且以香醇濃厚為特點。製作方法較大陸奶茶複雜,經過老茶衝茶居茶撞茶,再聚茶中茶六道工序,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港式奶茶衝制技藝在2014年成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 呷一口港式奶茶,品一品背後的學問
    一杯絲襪奶茶,配客西多士,跟夥計與茶客聊聊,像老朋友般無話不談。有時候忘記帶錢,沒問題,下次一起算帳。一杯奶茶,也喝出了一份獨特的情感。黃先生說,那時是五十年代的香港,而奶茶也正是那個時候開始盛行。經過半個世紀的演變,港式奶茶不單成為港人摯愛,一杯出色的奶茶甚至成為不少茶餐廳的「鎮店之寶」。
  • 什麼是正宗的港式奶茶,蘭芳園告訴你答案
    香港人對味道深深的執念,從一杯奶茶中就能看出。如果有一天你去香港,拿起一杯港式奶茶,又該如何品鑑呢?港式奶茶始祖蘭芳園告訴你,認識食物其實跟人一樣,要了解它的性格。一杯港式奶茶的魅力,就在於茶、香、奶、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