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還未完全結束,20的考研學子已全面進入備戰狀態。考研和高考的不一樣在於高考對於數學是沒得選,必須要學,而考研則不同,考研有一定的選擇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的學科,這無非是給一些「數學盲」的一份厚禮。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考數學自然也有些許不利之處,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面窄
高考選擇的專業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從業方向,大學四年修什麼專業在考研選擇的時候就更傾向於它。
(一)、因為跨專業對我們挑戰很大,一年時間吃透一門新的科目,時間根本不允許我們;
(二)、因為競爭力,當我們覺得那個專業更有吸引力的時候,大多數人也這麼認為;
(三)、能力不同,我們要跨考這門專業,就要面對一群有著四年素養的競爭者,我們要突出的不只是專業課,還有英語和政治,所以能力方面是起決定性因素。
考研課程的選擇,數學是一門重要的科目,可能很多老師都會建議在數學方面不感冒,在考研路上要避開數學,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式通過考研選拔。不考數學選擇學科,相信20的學子們已經仔細查閱過。選擇面比較窄,會有不要求數學的學校,但選擇範圍比較小,難以和自己心儀的學校對口。
二、專業性不突出
每一類專業從業方向不同,大學同學一部分選擇籤工作,步入社會,一部分選擇考公務員,進入政府機構,還有一部分選擇繼續深造。考研學科的選擇會讓「選擇疑難雜症「病狀凸顯出來,大多數人選擇避開數學,制服不了它,那就躲開。不考數學減輕了一大半的壓力,但專業性不突出,很多學校並沒有對發展這種專業投入很大。
三、只是延緩學數學
相信高中大家都聽老師說話,考上大學就可以不用學數學,但是,結果呢?不學數學,學高等數學!考研也一樣,你可以暫時性選擇逃避,可以暫時性的迴避它,但大多數專業在研究生期間也會重修數學。數學鍛鍊我們的邏輯思維,怎麼可能避開,與其在以後要繼續受到數學的「虐待」,不如現在趁還有一點點基礎就「制服」它。
四、學校限制要求高
避開了數學,很多學校更注重其他幾門主課的成績,學校錄取要求也會相應的提高,報考人數過多也會推動學校進一步提高限制要求,對我們來說競爭力很大,也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夠順利「上岸」。
選擇數學還是避開數學都是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未來就業等綜合情況來評定的,不管選擇與否都需要我們努力拼搏,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每一分收成都需要汗水澆灌。以上幾點希望可以供你們參考。最後,祝所有20考研學子「一戰成碩」。
作者: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