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頂!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主體建成

2020-12-15 荔枝網新聞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揚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工程。28日下午,揚城首座「鋼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最後一塊鋼結構頂吊裝成功,成功封頂,主體建成,大運塔百米高鋼結構「身骨」呈現。

  成功「封頂」

  100多米高空精準安裝

  記者28日下午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這裡塔吊林立,機歡人忙,一派火熱的施工場景。經過施工人員的奮戰,大運河博物館施工快速推進,博物館主體結構完工,全景呈現,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室內、室外的裝飾、裝修。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工程另外一道景觀——「大運塔」建設迎來新的節點:大運塔最後一個大部件塔頂吊裝,進行「封頂」。

  據揚州邗建集團鋼結構公司現場負責同志介紹,這次吊裝的鋼結構塔頂,是最後一件鋼結構部件,這一塔頂重8噸,16米高,是在下面製作好油漆之後,再吊裝上去的。這一鋼結構塔頂的吊裝完成,也預示著整個「大運塔」主體建成。

  記者看到,塔頂安裝成功後,百米高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的鋼結構「身骨」高高聳立,直入雲端,開始與旁邊的博物館一道,雛形展現。

  揚州首座鋼結構景觀塔

  2200多噸鋼構件打造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總共有多高?這座景觀塔有什麼樣的特點?

  「揚州的寶塔,大多是磚木結構。大運塔也是揚州首座以鋼結構為主體建設的寶塔,共用去鋼構建2200多噸,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鋼塔。大運塔為平面正方形,地下1層,地上明層9層,同時有兩個暗層,其建築面積為4935平米,其中地上4427平米,地下508平米。結構型式為鋼框架支撐結構。」現場負責同志介紹,作為主要景觀的大運塔,今年年初開建,在完成大運塔基礎澆築、地下室施工後,5月份開始進行上部鋼結構吊裝施工,經過3個多月的奮戰,目前已經完成了鋼結構主體吊裝施工。

  「三塔映三灣」景觀將呈現

  大運塔將成為最高點

  「大運塔全部建成後,三塔映三灣景觀將呈現,而大運塔也將成為三塔中的最高點。」據施工人員介紹,大運塔主體建築高度103米,加上頂部塔尖,總高度達到了112.3米。

  據介紹,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79373.59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博物館整體基調為唐代建築風格,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領銜設計。大運河博物館整體館型採用了巨型船隻造型,同時融入風帆元素,其在運河邊,就像一隻即將揚帆起航的船隻,停靠在岸邊。整個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也是預示著揚州與運河的關係,猶如船隻與水一樣,相互離不開、相輔相成、相依相偎。在館旁建造一座高塔,名為大運塔,塔高百米,可通過館頂建設的長虹臥波式長廊進入高塔。大運塔以唐塔的風格設計,將重現唐風古韻。大運塔距離文峰寺的文峰塔大概1.2公裡,距離高旻寺天中塔大概4公裡,站在三灣風景區最高的觀景臺遠眺,南北兩方分別可以看到一座塔尖:北邊是文峰塔,曾是唐代高僧鑑真東渡日本的起點;南邊是天中塔,曾是清朝皇帝的行宮所在。文峰塔、大運塔、天中塔,將在運河邊連成了一條線,形成「三塔映三灣」的景觀。

  「文峰塔為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磚木混合式結構。而高旻寺天中塔,高72米,共9層,呈八角形。因此,明9層暗兩層的大運塔高112.3米,便是三塔中最高的建築,成為一個最高點。未來站在這一塔頂,可以俯瞰三灣及東南片區,欣賞揚州的運河風光。」專家介紹說。

  「目前大運塔已經完成整個工程量的95%左右,力爭春節前後完工。屆時,『三塔映三灣』景觀將全景呈現。」施工負責同志介紹說。

  (來源:揚州發布 編輯/沈源)

相關焦點

  • 打造永恆城市經典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塔本月底封頂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揚州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工程。目前,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基本建成,高度超過百米的大運塔也將在本月底封頂。大運河博物館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從空中俯瞰,博物館的整體輪廓一覽無餘。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鋼結構主體已基本建成,上部的五座景觀亭開始施工。博物館西側,九層高的大運塔拔地而起,吊機正在對塔頂的外部結構進行吊裝,本月底將封頂,將和文峰寺的文峰塔 高旻寺的天中塔一起構成「三塔映三灣」的景觀印象。
  • 2200餘噸鋼造就揚州首座「鋼塔」大運塔精準封頂
    大運塔主體建成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效果圖大運塔塔頂吊裝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工程。昨天下午,揚州首座「鋼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最後一塊鋼結構頂吊裝成功,成功封頂。成功封頂8噸重塔頂高空精準安裝「起吊!」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成 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
    這是正在建設中的大運河博物館,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停靠在岸邊。孟德龍 攝中新網揚州11月16日電 (記者 崔佳明)16日,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籌),看到該館的主體大運塔和博物館的建築已建設完成,整個博物館建築群呈長方形,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的航船,停靠在岸邊。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已建成 明年7月前開館迎客
    孟德龍 攝中新網揚州8月1日電 (記者 崔佳明)8月1日,經過建設者一年多的奮鬥和努力,位於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已經建成。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吊裝即將完工,由1.85萬噸鋼構件打造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金屬身」開始全景呈現。
  • 大運塔本月底即將封頂 空中俯瞰氣勢十足
    助力大運河保護,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如火如荼。今天(8月26日)上午,記者了解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建成,今月橋橋面混凝土澆築完成,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吊裝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博物館外立面石材吊裝工作,內裝飾工程正同步推進。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已建成 位於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
    8月1日,經過建設者一年多的奮鬥和努力,位於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已經建成。主體建築上部的景觀構築物吊裝即將完工,由1.85萬噸鋼構件打造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金屬身」開始全景呈現。
  • 國辦: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國辦: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孟德龍 攝中新網揚州11月19日電 (記者 崔佳明)19日,據中國政府網站消息,國務院辦公廳公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2019年5月5日,揚州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開工建設大運河博物館。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頂部細節曝光 博物館頂上也有五亭
    記者昨天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看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鋼結構主體建成後,上部景觀開始進行頂部施工,大運河博物館上部建築出現了新的「五亭」。1頂部「五亭」4個方亭環拱圓亭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其中博物館主體部分設置多個主題展廳和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功能區,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昨天,博物館施工現場已經開啟室內外裝飾裝修,上部景觀建築鋼結構主體吊裝也基本完成。
  • 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初露真容
    經過建設者一年多的奮戰,位於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外圍配套項目施工,「巨船」造型初露真容,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其中博物館主體部分設置多個主題展廳和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功能區,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計劃於2021年6月建成。 孟德龍/IC photo
  • 「巨輪」揭開面紗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全景」亮相
    經過施工人員一年多的奮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完工,即將進場布展。目前,整個主建築的施工圍擋全部拆除,猶如一艘「巨輪」的博物館已揭開面紗,讓我們一起去「一探芳容」。目前,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工程主體外部的腳手架已全部拆除
  •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定名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政府網公開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同意將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運河三灣風景區,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79373.59平方米,主體由博物館和大運塔兩部分組成。
  •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芳容初現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設目前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昨天,整個主建築施工圍擋全部拆除主體建築博物館揭開面紗,芳容初現博物館穿上「漂亮外衣」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首次採用單元式石材幕牆工藝造型如巨船的鋼結構主建築穿上漂亮
  • 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揭開面紗 預計2021年年中完工
    江蘇揚州,經過建設者一年多的奮戰,位於江蘇揚州運河三灣風景區內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工程已完工,進入內部裝修階段,「巨船」造型逐步揭開面紗,從空中俯瞰,蔚為壯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體由大運塔和博物館兩部分組成,其中博物館主體部分設置多個主題展廳和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功能區,是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計劃於2021年6月建成。
  • 文峰塔、大運塔、天中塔「三塔一線」 未來請看「三塔映三灣」
    昨日,作為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重要活動之一,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籌)在此奠基。未來,這一展示運河文化的新地標將與文峰寺的文峰塔、高旻寺的天中塔一起,形成「三塔映三灣」的文化景觀。含一塔一館形成「三塔映三灣」景觀從效果圖上可以看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籌)由博物館和主塔組成。主塔名為大運塔,塔高百米,以現代材料演繹唐風古韻,纖細秀美,具有揚州特色。
  •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啟景觀打造工程
    正在建設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親自規劃設計。目前,大運河博物館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完工,室內裝修工程接近尾聲。記者今天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築基本建成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周邊景觀打造也全面展開,未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有山有水。
  • 城市綠心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開始主體結構施工 大運河...
    原標題:城市綠心內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開始主體結構施工 大運河畔2022年崛起新地標  坐落於城市綠心西北部的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副中心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將拔地而起。
  • 山水相伴入畫來,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周邊景觀工程全面開啟
    核心提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揚州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標誌性工程。目前,大運河博物館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完工,室內裝修工程接近尾聲。記者昨在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在該館主體建築基本建成後,周邊景觀的打造也全面展開,未來,大運河博物館將有山有水。
  •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一起「搶鮮」去體驗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同意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為「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將在2021年7月1日前開館迎客。博大精深的運河文化,將被如何收藏並呈現於世人面前?也引發關注。
  • 探訪在建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這裡裝了揚州最大的幕牆玻璃
    這座高塔,正是在建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築群其中之一的大運塔。△位於揚州三灣公園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初現芳容去年 10 月底,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建設。未來,文峰塔、大運塔、天中塔,將在運河邊連成一條線,形成 " 三塔映三灣 " 的壯麗景觀。△揚州最大的玻璃幕牆安裝在展館大廳北側這個博物館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