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外星人發送過信息,還發現了水星的秘密!工作了57年的阿雷西博...

2020-12-06 瀟湘晨報

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遭遇了「中年危機」。今年以來,支撐這個900噸重設備的兩根關鍵鋼纜發生斷裂,讓整個望遠鏡都處於崩潰邊緣。

11月19日,經過專業工程評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認定,修復工作太過危險,甚至試圖穩定設備、測試鋼纜,都有可能造成整體結構崩塌。於是,NSF決定拆除該望遠鏡的大型反射面盤。這意味著,工作了57年的阿雷西博終於要「退休」了。

「中國天眼」的老前輩

阿雷西博直徑305米,建成於1963年。直到2016年被「中國天眼」(即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超過之前,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儘管遭受到含鹽熱帶空氣的鹽霧腐蝕,但阿雷西博的鋼纜過去從未發生過不同鋼纜同時斷裂的情況。

2020年8月,4號塔樓上一根輔助鋼纜跌落,在望遠鏡反射面盤上劃出了一道30米長的裂縫。用來更換的鋼纜要12月才到,維修資金還沒到位。11月6日,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同一塔樓上一根能承重544噸的主鋼纜,在承重283噸的情況下斷裂。其他主鋼纜也有部分斷裂的情況。

8月,一根輔助鋼纜跌落,在反射面盤上劃出了一道30米長的裂縫。

工作人員懷疑,2017年的瑪麗亞颶風和近期的地震襲擊,加劇了鋼纜斷裂的風險。「剩餘鋼纜中的每一根都支撐著比以前更多的重量,增加了再斷一根鋼纜的可能性,那將導致整個結構崩潰。」

曾讓科幻小說瞬間變得過時

過去的半個世紀,無論在科學界,還是流行文化中,阿雷西博望遠鏡都是當之無愧的「偶像明星」。

阿雷西博最早的發現和水星有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認為水星被太陽潮汐鎖定,永遠一面白天、一面黑夜。這個設定想來很酷,於是成了很多科幻小說家的靈感來源。

但是按照阿雷西博收集到的數據,天文學家第一次準確算出水星自轉相當於地球上59天,而非先前推測的88天(水星公轉周期)。也就是說,水星每公轉2周,同時自轉3圈,晝夜會出現更替。

這一發現「坑」了不少科幻小說作者,包括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他曾在一部太空偵探小說中將水星被太陽潮汐鎖定作為破案證據。這一核心情節在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發現面前,瞬間變得過時了。

探測近地小行星的好手

1974年,阿雷西博望遠鏡探測到一對正在發射引力波的旋轉脈衝星。這一發現成為199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2年,天文學家通過阿雷西博望遠鏡,首次發現了圍繞系外恆星運行的行星。天文學家試圖從這些類似地球的行星中,尋找外星生命的痕跡。

1995年,阿雷西博酷炫的外形,讓它成為007系列電影《黃金眼》的取景地之一。皮爾斯·布魯斯南飾演的詹姆斯·邦德,與反派埃裡克實際上在阿雷西博望遠鏡展開最後的對決。

首個可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也是通過阿雷西博望遠鏡得到證實。此前,這種神秘天文現象被許多人認為是外星文明與地球溝通的方式。而如今,我們知道的更多了——快速射電暴其實來自於宇宙中的磁坨星。

阿雷西博望遠鏡最近幾年幹得最多的,還是探測近地小行星。科學家利用它的雷達功能,來描繪出接近地球軌道的小行星,計算它們的精確位置,進而找到避免未來碰撞的方法。為此,美國宇航局(NASA)的「近地天體觀測項目」為阿雷西博望遠鏡提供了總共三分之一的財政預算。今年8月出事前,總共有250多名科學家正在利用阿雷西博望遠鏡進行各項研究。

向外星人發送過「阿雷西博信息」

阿雷西博望遠鏡反射面盤上方,有一個懸空的三角形設備平臺。它能幫助望遠鏡瞄準宇宙的不同部位。這個平臺配備了接收器、傳輸線路和一個精確聚焦無線電的複雜反射器系統。

這也正是阿雷西博最酷的地方。它不僅能接收信息,還能對外發送信息。於是,它成了最早的「外星人獵手」。

1974年,為慶祝阿雷西博改造成功,當時的負責人弗蘭克·德雷克在那裡代表全人類,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阿雷西博信息」,其中包含人類的DNA、人類所用的數字體系、太陽系和阿雷西博望遠鏡本身等信息。

向外星人發射的阿雷西博信息

而如今,德雷克坦言他一點也不想登上那個懸空平臺,回憶當年往事。「你會被卡住,無處可逃。」他說。

如何安全拆除成為最頭疼的問題

如果發生問題的4號塔樓倒塌,懸空平臺要麼會跌落到反射面盤中,要麼會墜入附近的懸崖。緊接著,其他三座承重塔可能都會倒入周圍的叢林中。

按照獨立工程公司的評估,即使不去碰阿雷西博望遠鏡,它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自行倒塌。但這種無法預料、不可控的崩塌方式可能會對附近天文臺的工作人員造成威脅。有關負責人仍沒有清晰透露阿雷西博將會被如何拆除。潛在的拆除方式,包括使用直升機,甚至是爆破拆除。

不過,NSF的官員強調了阿雷西博對于波多黎各當地的重要性——它不僅提供了工作,還帶來了大量遊客。因此,他們也不希望完全拆除,而是保留部分設施,讓阿雷西博發揮「餘熱」。

記者 金弘彬

編輯 肖旭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水星上到底有什麼秘密?看完科學家們的解釋你就明白了
    水星也是八大行星之一,離太陽是最近的。對於水星,如果說僅憑名字的話,可能以為這一顆星球上存在著水,但其實,這顆星球上一滴水也沒有,是一顆乾涸的星球。水星上到底有什麼秘密?看完科學家們的解釋你就明白了水星因為距離太陽實在是太近了,所以說它算是隱沒在太陽的光線之中的,不容易被發現,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它的研究也是非常的困難。
  • 經過57年歲月的洗禮,它還是塌了!世界只剩一隻「天眼」在中國
    一夜之間,曾在人類天文探索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一筆,被譽為地球「兩大眼睛」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 ▲經過57年歲月的洗禮,它還是塌了!
  • 失聯50年的衛星突然「復活」,還向地球發送信號,是誰在操控?
    2012年12月英國康沃爾郡的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威廉士突然接收到一個237MHZ的信號,是每隔4秒重複一次的微弱信號,但是可以明確的是:這個信號是人造物所發出的。失聯50年的衛星突然「復活」,還向地球發送信號,是誰在操控它呢?
  • 世界最大,中國天眼已發現41顆新脈衝星,尋找外星人靠他了!
    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中國天眼的構想早在1994年就被南仁東先生提出來了了,但是因為建造難度太大,一直到22年後才建成,這個世界最大的望眼鏡建成後發現了41顆新的脈衝星,為中國的天文領域貢獻極大。中國天眼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望遠鏡那樣,有一個用於觀測的目鏡,反而更像一個銀白色的大鐵鍋。
  • 阿雷西博已經倒塌,但它發送太陽系的坐標,還在宇宙中傳播
    在好萊塢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中,出現阿雷西博的身影很長一段時間它作為地球的「獨眼」,阿雷西博也有屬於它的驕傲。當時世界天文學家匯聚阿雷西博,盛況空前,只為了借用它那巨大的天眼,探尋宇宙深處的秘密。那時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意氣風發,人類借用它第一次發現脈衝雙星,第一次發現毫秒脈衝星。
  • 看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酷的10項成就,你還懷疑中國天眼嗎?
    技術的進步使阿雷西博能更清晰地看到金星。1898年,阿雷西博天文臺拍攝了4769 Castalia小行星的雷達圖像,解釋了太陽系中已知的第一塊雙段巖石。從那以後,阿雷西博發現了成對的互相環繞的太空巖石和三體巖石組。 其它奇怪的發現還包括一塊太空巖石,其陰影使阿雷西博認為它像是頭骨,以及一顆形狀酷似狗骨的小行星。
  • 給外星人發信的望遠鏡被砸壞了……
    被2020撂倒的不光是人類,還有阿雷西博(Arecibo)望遠鏡這個世界著名的「外星人聯絡站」。天文觀測重鎮雖然阿雷西博已經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了,但它自 1963 年建成以來一直是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不斷刷新著人類對外太空的理解。1994 年天文學家利用阿雷西博對脈衝星進行研究時,發現了首個系外行星存在的證據。阿雷西博還發現了首個毫秒脈衝星,這種快速旋轉的恆星可以被用作尋找引力波的天文學時鐘。
  • 中國天眼明年將向世界開放,全球科學家有望藉此繼續探索地外文明
    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先生在1994年提出了「天眼」射電望遠鏡的構想,該構想歷時22年完成,並於2016年9月25日投入使用。其綜合性能強10倍於著名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使用。到2020年11月,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 巖石還是外星人基地?外星獵人稱在水星上發現特殊結構
    然而,這並沒有阻止一些外星獵人,他們相信自己在這顆小行星上發現了一個只有地球直徑38%的結構。該結構為又長又黑,類似於機場的機庫。這導致一些陰謀理論家得出結論,認為這種結構是某種基地,而且外星人正在將其用於防禦策略。著名UFO獵人斯科特·華林(Scott C Waring)認為這百分之百證明了外星人的存在。
  • 曾被稱為世界第一的望遠鏡,多次維修後,還是決定將其拆除!
    阿雷西博望遠鏡19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慢慢的對宇宙有所了解和接觸,微波背景輻射脈衝型類星體等等,都是在當時發現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建成的時候口徑305米,歷史上的兩次偉大發現,還讓當時的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人類就是奇蹟,他們發現了什麼?
    因此從上世紀開始,我們人類就利用各種手段,直接或者間接的在聯繫外星人,例如50年代的時候我們利用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向銀河系內的球狀星團
  • 地球坐標早在120年前就已暴露,為什麼還沒有外星文明找上地球?
    人類第一次有意識的METI行為就是阿雷西博信息,但理論上從赫茲第一次發現電磁波時就開始了,當然那次並不具備任何信息,而此後如火如荼開展的無線電通訊,則毫無疑問的會從地球上以光速向宇宙空間中傳播!但很顯然「危險係數」都沒有阿雷西博信息那麼大,甚至超過了後期美國向深空探測器旅行者發射的測控信號,因為阿雷西博中包含了大量人類科技等級的信息,也就是把人類處在什麼水平告訴人家外星人了了!
  • 地球在呼叫:盤點人類發給外星人的無線電信息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為了向外星人傳遞信息,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研究人員甚至為此發明了稱為「宇宙語言」(Lincos)的人工語言,只是迄今為止,這種語言在任何真正的信息中從未使用過。為紀念人類尋找外星生命50周年,《新科學家》雜誌盤點了迄今人類向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