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熱氣球:監管空白,「飛行員」培訓2天上崗

2020-12-13 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訊 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員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死亡。包括此次在內,今年國內10月與11月就發生了三起類似事故,導致兩名地勤人員死亡。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載客熱氣球除了運行規範問題,還有不少「黑飛」亂象——從器材、俱樂部、到飛行員等都存在「山寨」問題,但多個部門對這個領域的監管仍是一個空白。

全國僅有3家廠商可合法生產自由飛熱氣球

據劉翔介紹,在國內想要合法合規生產「自由飛熱氣球」,必須要有民航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型號認可》。而這樣的廠家,全國僅有3家。分別為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襄陽宏偉航空器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宏光通用航空裝備技術有限公司,與雁翔合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這三個公司生產出來的熱氣球,如果取得了民航局頒發註冊的《國籍登記證》和《標準適航證》,才能叫航空器。

然而據劉翔介紹,三家廠商生產的熱氣球加在一起的年銷量僅為200個左右,且基本是屬於定製。

而記者在電商平臺上以「熱氣球」進行檢索,發現還有多家廠商也在生產。如「江蘇某航空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不同型號的熱氣球每個月可賣出99個,「泰興市某航模俱樂部」則為218個。後者一家一個月的銷量已超過了上述三家正規廠商一年的總銷量。

山寨熱氣球廠商每賣出一個球都會在朋友圈展示

有一些廠商自稱擁有民航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和《型號認可》,可以拿著自己廠生產的熱氣球辦《標準適航證》,有一些則明確表示,自己廠正在申請資質,只能賣「系留熱氣球」。

熱氣球分為自由飛和系留兩種。「自由飛熱氣球」即熱氣球脫離纜繩的束縛,可以在空中隨風而動、自由前行;「系留熱氣球」指的是有纜繩拴在地面固定物上並可控制飄浮高度的熱氣球。相較於自由飛,系留熱氣球難度沒那麼大,因此後者在國內民間熱氣球項目裡更為常見。

「無證」球與正規球有什麼區別呢?以AX-7級的熱氣球為例,這種型號的熱氣球可以承載三四個人,在三個正規廠商購買需要7萬多元,購買一個帶有民航局頒發的《標準適航證》、可以進行自由飛的熱氣球則需要近9萬元。而同類型普通球,最低的可達兩三萬元。

一些山寨廠商的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廠商的一半

在價格懸殊的情況下,很多個人、小俱樂部會採購更便宜的「無證」熱氣球進行系留載客。「他們每賣出一個球就會在朋友圈發,沒有證件的熱氣球因為價格低,每年銷量相比有資質廠家的會賣得多幾倍。」一位業內人士介紹道,一個山寨小廠一年賣幾百個熱氣球很正常。

記者在網絡平臺上看到一些控訴山寨球質量的帖子,比如風機不轉,燃燒器噴嘴漏氣,差點把人燒傷等。

據劉翔介紹,也有的生產廠的材料進貨渠道與正規廠相同,材料也相同,但也比正規熱氣球價格的一半還要低。「他們包括生產和檢驗程序比正規廠簡單很多,所以成本低。因為如果按照民航局的熱氣球《生產許可證》和《型號認可》的標準進行,會增加生產成本。但如果缺少了這些把關環節,隱患肯定會增大。」

「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

熱氣球行業內,「山寨」的不止熱氣球,還有飛行員。

泰興市某航模俱樂部一孫姓工作人員表示,「你買我們一隻熱氣球,我們工廠免費給你培訓兩名操作人員,考試合格並頒發證書,我們工廠頒發的證書,在系留飛領域全國通用。時間為兩三天,隨到隨學,包教包會,學會為止。」

山寨熱氣球廠商自稱,買熱氣球免費培訓兩名飛行員,證書全國系留飛通用

該工作人員聲稱,正常情況下在景區做活動,直接憑他們頒發的證書去景區登記一下就可以了。如在城市廣場上升空,直接去當地派出所和城管備案。

當記者詢問其培訓的操作人員負責什麼時,該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操作人員是帶著乘客駕駛熱氣球的飛行員。在其朋友圈,記者也看到了多張關於培訓飛行員的照片。

然而據記者了解,一個駕駛熱氣球的飛行員其實應該經過一系列正規培訓。首先申請人應該在民航局報名,通過體檢,進行40個小時的理論培訓與16個小時的實操培訓,通過理論筆試和飛行考試後才能取得飛行執照。

民航局信息中心官方微信平臺「雲執照」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0日,自由氣球駕駛員執照數量為837本,相比2016年增加了239本。據劉翔介紹,民航局頒發給熱氣球飛行員的飛行執照只有「自由氣球」一種,已有的飛行員也很少去做熱氣球載客工作。「他們主要參加比賽、表演、廣告等活動。」

同樣「山寨」的還有俱樂部。

劉翔告訴記者,現在對於熱氣球的一般商業飛行已經放寬了,只要取得了民航局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和飛行員、熱氣球等必需的證件,就可以進行商業飛行和培訓,可以進行廣告、慶典等。

山寨熱氣球廠商正在為俱樂部培訓「飛行員」

在增加了空中遊覽的時候,因為大量載人飛行,還需要獲得民航局的《運行合格證》。據劉翔了解,北京約有六七十家獲得這兩個證書的俱樂部。

「山寨俱樂部不可能拿到民航局頒發的證書,他們多是用自己出具一個出廠許可證或者合格證,拿著證書辦下來工商執照。」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證書,一般工商部門、景區很難辨別。

「現在全國沒有資質就隨便飛的俱樂部更多,少說也有上百。誰也不知道有多少個無任何資質的熱氣球在天上飛。」

系留熱氣球活動監管空白 準入門檻低

早在2016年,民航局、交通運輸部、國家體育總局就頒布或重新發布了《熱氣球運行指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熱氣球運動管理辦法》。一系列法規與指南對熱氣球飛行員標準、熱氣球適航證、飛行和著陸要求、熱氣球俱樂部運營標準等進行了規定。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熱氣球經營者在熱氣球升空前,應向有關飛行管制部門提出劃設臨時飛行空域的申請,臨時空域最長申請1年。

但實際上這些規定主要針對自由飛熱氣球,對系留飛熱氣球沒有約束力。

記者查詢發現,民航規章第91部《一般運行和飛行規則》(簡稱民航局91部)的適用範圍並不包括系留熱氣球。《熱氣球運行指南》中也寫明,該指南適用於「民航局91部」從事熱氣球運行的運營人和駕駛員,不適用於其他類型氣球。交通運輸部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則是直接將系留熱氣球排除在外。

民航局信息中心官方微信平臺「雲執照」顯示,截至2020年10月20日,自由氣球駕駛員執照數量為837本

也就是說,這兩家單位主要監管的是飛行項目。系留飛熱氣球有繫繩固定,並不算飛行項目,也不在民用航空器的範圍。

據劉翔介紹,空軍則監管的是所有離開地面的飛行物,監管的是人們是否使用他們監管範圍內的空域。航空器飛行之間是否有衝突。

而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熱氣球運動管理辦法》屬於一個指導辦法,監管的是航空體育運動。該《辦法》寫明:適用於在中國境內開展的熱氣球訓練、競賽、表演、休閒、宣傳、探險等飛行活動。系留飛熱氣球只屬於升降旅遊工具,不算體育運動。

劉翔表示,《辦法》雖然規定了熱氣球俱樂部應在國家體育總局註冊為會員,申請航空飛行營地。但是即便這些俱樂部不申請,也沒有強制辦法。如果出現事故,國家體育總局只能處罰入會的會員,或者撤銷其登記過的航空飛行營地。

劉翔舉例說,湖南株洲的事故當時飛行人員並沒有飛行駕照,但民航局沒有介入調查,因為系留熱氣球並不屬於「民航局91部」管轄範圍內。而國家體育總局唯一的處理方法,是吊銷株洲事故發生的航空飛行營地資質,但處理不了涉嫌違規經營的人,因為沒有執法權。

劉翔告訴記者,如果在北京放飛熱氣球,熱氣球屬於「低慢小」航空器具,歸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管理,各區縣治安支隊也有專門管理「低慢小」的部門。

記者查詢到,上海公安等九部門今年5月也曾發布加強民用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通告,其中提到,擅自進行民用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飛行活動的,相關主管部門將按照各自職責依法處理,必要時依法採取緊急處置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但業內人士表示,因為權責不清,「相關主管部門」最終可能淪為沒有部門來管理。

中國民航局自由氣球飛行檢查委任代表程鵬表示,民航局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規定,有熱氣球運行指南,但都沒有明確文字表述系留熱氣球運營需要什麼資質,有什麼規範。「在對於熱氣球的監管實際操作中,公安、工商等部門都會按照民航局的規定進行監督,但民航對此沒有具體條文,導致一些人鑽了空子。」

行業陣痛期如何過渡?

據劉翔了解,今年,國內熱氣球的載客量要超過熱氣球在1983年進入中國至去年的總載客量,截至今年國慶,中國就有上百個俱樂部有系留熱氣球活動。程鵬則表示,在國內系留飛任務數量遠遠超過自由飛,甚至實施比例超過8:2。

然而這個市場,很大一部分都被「山寨」擠佔了。

視頻中險些出事故的系留熱氣球

「我們和出資方談活動,後來被山寨球低價拿下。七天的活動,兩套熱氣球,我們購買一套全新的AX-8級球,活動結束球歸出資方,我們報價20萬,被山寨8萬的價格拿下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另一位業內人士曾將「黑飛」的人舉報給當地公安局、應急管理局、城管局、氣象局,但是依舊讓「黑飛」的人飛了一天才被禁止。「正規俱樂部出場一次成本至少一萬,而『黑飛』報價3500元一天。」

「山寨的球和俱樂部太多了,劣幣驅逐良幣,導致一些正規合法的俱樂部經營困難。」 一位資深飛行員告訴記者。同時,他認為這也是熱氣球行業在中國發展緩慢的原因。「如果不飛沒影響力,大家不知道這項運動;山寨貨飛了又容易出事,形成了行業內的惡性循環。」

那麼,比自由飛難度更低的系留熱氣球,在氣球質量和飛行員的要求上,是否準入原本就不需要這麼高呢?

「如果有繩索拴住系留熱氣球,飛行高度不超過周邊固定物它就不算是一種航空器,但如果系留熱氣球的繩子斷了,或被人錯誤釋放了,當它變成自由飛狀態了,不就是航空器嗎?」程鵬認為,只要是熱氣球,就應該嚴格按照航空器的管理標準來監管。

「現在已經有更多熱氣球廠商在向民航局申請資質了,但是民航局的手續繁多很難申請下來。很多山寨廠進料的途徑和有資質的廠商一致,同樣的布料、氣瓶、燃燒器,差的就是手續。」劉翔告訴記者,但民航局的手續又是必要的,因為熱氣球屬於民用航空器,需要嚴格要求。「民航局對於熱氣球製造商的標準要求甚至與飛機相同。」

劉翔和程鵬都認為,載人熱氣球領域因為批量載客,且是商業取酬行為,無論是系留還是自由飛,各項政策規定都應較比賽和表演更為規範、嚴格,這樣才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這個行業正在處於上升期和陣痛期,所以出現問題是正常的。」劉翔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同時,他希望相關配套政策能夠及時跟進,讓熱氣球在民間真正成為一項熱門又安全的活動。

相關焦點

  • 「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一半 「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員被帶到空中後發生墜落死亡。包括此次在內,今年國內10月與11月就發生了三起類似事故,導致兩名地勤人員死亡。
  • 「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飛行員」培訓兩天即上崗
    騰衝一景區工作人員從高空熱氣球上墜落紅星新聞進一步調查發現,載客熱氣球除了運行規範問題,還有不少「黑飛」亂象——從器材、俱樂部、到飛行員等都存在「山寨」問題,但多個部門對這個領域的監管仍是一個空白。「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 熱氣球行業內,「山寨」的不止熱氣球,還有飛行員。泰興市某航模俱樂部一孫姓工作人員表示,「你買我們一隻熱氣球,我們工廠免費給你培訓兩名操作人員,考試合格並頒發證書,我們工廠頒發的證書,在系留飛領域全國通用。時間為兩三天,隨到隨學,包教包會,學會為止。」
  • 載人熱氣球活動事故頻發 「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
    「山寨」熱氣球亟須「真監管」據媒體報導,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的載人熱氣球,在近2個月內,已發生3起人員墜落事故,引發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仍是空白,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 熱氣球上有人墜落身亡,是山寨產品,「飛行員」兩天培訓即可上崗
    而根據已經有著25年熱氣球飛行經驗的專家劉翔表示,現在隨著低空領域的開放,熱氣球作為一個體育項目逐漸發展為了一個商業旅遊的活動,甚至成為了方便旅客觀光旅遊的交通工具。但是在國內對於這個熱氣球並沒有一個準確的運行限制和規定規範。
  • 「山寨」的熱氣球: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 「飛行員」培訓兩天...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別讓「脫韁」熱氣球再次成為「奪命利器」
    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仍是空白,這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 小兒推拿監管存空白,16天培訓後就能拿證上崗
    記者調查發現火爆的小兒推拿市場「魚龍混雜」,存在行業門檻低、從業人員資質不一等行業亂象,且小兒推拿從業人員未明確區分保健推拿與醫療推拿,對於小兒推拿師是否需要持證上崗沒有明確規定,行業監管存在空白。嬰兒死亡和小兒推拿之間究竟有無關係,目前尚無官方結論,但小兒推拿市場的亂象卻值得關注。
  • 熱氣球墜亡事故頻發,行業存在監管漏洞
    今年10月,湖南株洲飛行營地一名打工大學生在操作熱氣球起飛時,因未及時離開弔籃,被熱氣球帶上半空,不幸墜亡。據紅星新聞報導,該學生上崗前只接受了一個多小時的崗前培訓。 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
  •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認為,事故並不應由熱氣球來「背鍋」。▲當地時間12月2日,烏克蘭基輔舉行熱氣球節。圖據視覺中國「目前行業內只有針對運動、比賽競技的熱氣球規範,並沒有針對載客熱氣球的規範。」
  • 熱氣球墜亡事件頻發,究竟是意外還是必然?|周到數讀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發表的一篇論文,在2000年至2011年的12年中,美國境內一共發生了78起熱氣球墜毀事故,涉及乘客人數518名,其中91人重傷,5人死亡,重傷和死亡的比例接近20%。 和國際航聯的判斷不同,研究者認為,熱氣球是飛行器中受到監管最少的類別,也造成了飛行事故中主要的墜毀和死亡率。
  • 土耳其最火爆的熱氣球活動安全嗎?乘坐熱氣球需要注意什麼?
    熱氣球作為土耳其最熱門的遊玩項目,深受遊客歡迎,又因其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較大,所以「乘坐熱氣球安全嗎?」也成為一些遊客最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說,熱氣球的不安全性不在飛行中,而在於硬著陸。如果遭遇到強風,熱氣球下面的籃子將無法降落到拖車上的,為了避免熱氣球因為強風被刮出指定區域,造成更大的危險,飛行員此時只能引導立刻下降硬著陸。這時可能會降落在地面或者山坡上,總之一個相對適合降落的地點,因為風力大,籃子會被上面的氣球拽著傾倒,或者拽著撞到某處,所以硬著陸充滿了意外和危險。
  • 國內持證生產熱氣球的企業僅3家,熱氣球也需持證起飛
    今年10月至11月連續發生了3起熱氣球意外事故: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名大學生兼職地勤時被熱氣球帶至空中,墜落身亡;10月7日,陝西白鹿原白鹿倉景區在執行熱氣球活動飛行時突遇瞬間強陣風,熱氣球離地,一名地勤人員被帶起,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11月30日,雲南騰衝市火山景區又有一名地勤人員被離地的熱氣球帶到高空,墜落死亡。
  • 騰衝「熱氣球意外墜亡事件」官方發布事故通報!涉事景區停業整頓
    要求應急管理局牽頭做好調查處置工作;文旅局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認真履行旅遊安全監管職責,加大景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景區企業落實安全責任,嚴防類似情況發生;全力做好社會穩定及善後處置工作。目前,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死者家屬情緒穩定,對火山景區進行停業整頓。
  •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
    騰衝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雲南省騰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昨天上午,當地火山景區內熱氣球活動結束後,地面工作人員準備收起熱氣球時突颳大風,致熱氣球被風吹起再次升空,1名工作人員未及時放手,被帶到空中後墜落身亡。目前,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該景區停業整頓。
  • 越危險越「網紅」,「網紅」熱氣球項目能否保障安全?
    乘坐熱氣球觀光,就是典型的「網紅」娛樂項目。隨著熱氣球緩緩上升,在高空中觀光遊覽的確是一種美好的體驗。但是這類項目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旦發生意外,消費者的損失無法挽回。一熱氣球安全事故頻繁出現近年來,熱氣球出現安全事故的事件並不少見。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國家公園內發生一起熱氣球墜亡事故。一名工作人員順著熱氣球安全繩滑下,墜落地面身亡。
  • 美得州熱氣球墜毀至少造成16人死亡
    7月30日發生熱氣球起火墜毀事故。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起熱氣球墜毀事故。美聯社披露,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兩年前曾建議聯邦航空局加強對熱氣球運營商的監管,卻被拒絕採納。熱氣球上似乎無人倖存熱氣球起火墜毀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7月30日早7時40分許。考德威爾縣警長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熱氣球上似乎無人倖存,當局也沒有公布熱氣球上人員的姓名。
  • 雲南一景區工作人員因熱氣球故障墜亡!
    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熱氣球發生故障,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下當場身亡。對此,騰衝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道,當時是工作結束,工作人員在收氣球,就在這個時候突然起風了。在起風之後,該工作人員還來不及放手就被帶到空中,之後就發生墜亡。事發時吊籃裡沒有其他人。
  • 雲南騰衝一景區發生熱氣球墜亡事故,高風險項目該如何避免人禍?
    據了解,事發於2020年11月30日上午11時25分,騰衝境內火山景區,在熱氣球活動結束時,地面工作人員正準備收熱氣球,卻突颳大風。原本落地的熱氣球再次被風吹起升空,1名地勤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放手,連帶一起被熱氣球帶到空中後,地勤人員體力不支發生墜落。
  • 雲南騰衝一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墜亡 乘坐熱氣球要注意這些...
    僅十一期間,就發生了兩起熱氣球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熱氣球這項新興、新鮮而又刺激時尚的運動,再次引發人們熱議。熱氣球運動究竟安全嗎?乘坐熱氣球又要做好哪些準備?2020年「十一」期間接連發生兩起事故 10月2日,湖南省株洲市的一個熱氣球飛行營出現了一次意外事故,在那裡兼職的一名大學生李某由於放飛熱氣球的時候沒有及時鬆手,隨著熱氣球升到了10米以上的空中並且墜落身亡。
  • 熱氣球地勤人員被意外帶上天空墜落,景區停業整頓
    要求應急管理局牽頭做好調查處置工作;文旅局要舉一反三,認真履行旅遊安全監管職責,加大景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景區企業落實安全責任,嚴防類似情況發生;全力做好社會穩定及善後處置工作。 今年以來,熱氣球事故頻發。僅十一期間,就發生了兩起熱氣球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熱氣球這項新興、新鮮而又刺激時尚的運動,再次引發人們熱議。熱氣球運動究竟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