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化被稱為《封神榜》第一位,是否名副其實?
黃天化,是中國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又稱為「炳靈公」(神位封號)。原為凡人出身,是黃飛虎長子,母親賈氏,弟弟黃天祿、黃天爵、黃天祥、姑姑黃娘娘,黃滾之孫;闡教仙人清虛道德真君的二徒弟,師兄楊任,西周武將,為姜子牙座下四大先鋒之一,助周伐紂的玉虛三代弟子之一。
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走,性如烈火。頭戴焰烈飛金冠,體掛團龍大紅袍,身披連環金鎖鎧。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使一對八稜亮銀錘,腰挎寶劍名曰「莫邪」(乃清虛道德真君鎮山之寶,可發白光取人首級);還有法寶:火龍標(得自陳桐,投擲傷人)、攢心釘(師傳法寶之一,專門斬殺魔家四將)、收標花籃(可收取敵人暗器,火龍標就是被此寶收繳的),胯下坐騎玉麒麟,非道德(法力高深)之士不能騎乘。
在三歲時,就被清虛道德真君帶走撫養,在青峰山紫陽洞修行多年,藝成出師後奉命下山伐紂,多次在西周打仗殺敵;攻打金雞嶺時,因坐騎玉麒麟被商將高繼能使蜈蜂袋裡的蜈蜂蟄了眼睛,麒麟吃痛,將黃天化甩下鞍橋,跌落在地,被高繼能一槍正中肋下,死於非命。
姜子牙歸國封神時,黃天化為封神榜第二位,僅次於軒轅黃帝部下柏鑑,位於周朝第一位,被封為「三山正神炳靈公」之位,甚至超過其父黃飛虎。
三山,有三種說法:(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崑崙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鍊石補天);(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蕩山。
當然,封神榜絕不止三百六十五位神,還有幾位額外增加的。黃天化是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首,卻不是封神榜之首。名列封神榜第一位的正神,是黃帝麾下大帥,總兵官柏鑑。柏鑑跟隨黃帝戰蚩尤,被火器打入大海,做了千年遊魂。他得元始天尊指點,遇到了姜子牙,負責幫姜子牙建造封神臺,並掌管引魂、百靈兩寶,指引將被封神的靈魄道封神臺受封。黃天化正是在柏鑑的引領下,步入封神臺受封的。
那為什麼黃天化成為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首呢?
黃飛虎家族共有八人封神,最先死去的分別是黃飛虎之妻賈氏,妹妹黃妃。兩人之死,逼反了黃飛虎。之後,在周徵殷商之戰中,另外六位也分別死去,包括黃飛虎,以及二弟黃飛彪、三弟黃飛豹,還有三個兒子黃天化、黃天祿和黃天祥。
但要說黃天化是眾神之首卻不盡然,八部正神九天應元雷神普華天尊、泰山齊天仁聖大帝黃飛虎、清清福神柏鑑等都在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