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蒙古族服飾,你認為是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嗎?

2020-12-04 流泉說旅遊

內蒙古有著壯美的自然景觀,有著大美的歷史文化,有著絢美的民族風情和唯美的音樂藝術,當然更有著美輪美奐的民族服裝服飾!美就在內蒙古,美更是在一年一度的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的中心,這裡風光秀麗,資源豐富,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大避暑城市,也是自治區最大的旅遊集散中心。呼和浩特不僅有著風光秀美的旅遊資源,文化旅遊產業,特別是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更是蓬勃發展。

為了深入的挖掘弘揚傳承蒙古族服裝服飾文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和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提升內蒙古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以打造內蒙古精品文化和旅遊項目作為目標,推動蒙古族服裝服飾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呼和浩特每年都會舉辦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

呼和浩特不只是內蒙古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北上草原西行大漠難關,黃河燈條筋經的重要旅遊集散中心之一。那麼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中,各參賽隊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深度融合,充分發掘並且迎合市場的需求,吸引更多人群接受並且喜愛民族服飾,同時也使得民族服裝服飾文化成為一種流行時尚,打造獨具特色的內蒙古名片。

蒙古族服裝服飾始終貫穿其中極濃鬱的草原風格,豔麗的色彩,精美的款式,更像是到流動的風景,吸引著國內外的賓客蒙古族服裝服飾是蒙古族生產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上蒙古族不同部落族群的服飾風格各不相同,同一個部落引起居住的地域不同,自然環境差異,服飾也各有千秋。隨著時代的發展,蒙古族服裝服飾的種類風格面料色彩和工藝等都在不斷的完善。為了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蒙古族服裝服飾,推動內蒙古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應運而生了,內蒙古自2003年第一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舉辦以來,充分利用蒙古族服裝服飾這張靚麗名片,將服裝服飾文化以及旅遊產品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蒙古族服裝服飾的文化內涵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內蒙古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隨之提升。

15年來的探索和堅持,內蒙古走出了一條民族文化,促進旅遊發展旅遊發展,弘揚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動發展之路。蒙古族服裝服飾保護傳承效果顯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目前傳承人達到70多人,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進行有機結合,蒙古族服裝服飾已經走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並且成功登上了中國時裝周巴黎時裝周等國內外的舞臺,與此同時,蒙古族服裝服飾產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產業鏈不斷延伸,民族服裝服飾文創產品非遺手工製品等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內蒙古民族服飾企業超過3000家,成為帶動農牧民就業和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而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也成為知名的節慶品牌,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參與其中,規模效應不斷擴大,品牌價值日益提升,為促進文化交流和旅遊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的主要活動有蒙古族服裝服飾設計製作大賽以及精品展,在全區的各個盟市設置了14個分賽場,先進行初賽,在總決賽期間,會邀請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甘肅寧夏雲南,以及蒙古國,俄羅斯布裡亞特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等國內外多支參賽隊伍來展現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蒙古族各部落擁有了獨立的發展空間,而蒙古族服裝服飾的類型和種類也在不斷增多,形成了各個部落服飾的不同特色,並且延續至今。蒙古族各個部落的服飾均有男女老幼已婚,未婚四季服飾禮儀服飾,日常服飾等等的區別,主要包含了像狍子比如說單炮甲跑棉袍吊麵皮袍白茬皮袍以及燻皮皮袍坎肩,那麼坎肩也包含了像敖集合嗷嗷積木格靴子主要包含了像氈靴香牛皮靴馬海頭飾以及配飾,包含了像達利爾香荷包等等這樣的部分內容。

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在北草原,嚴酷寒冷的高原氣候加之以遊牧為特徵的生產生活方式,馬上活動時間較長,因此服飾必須有較強的防寒作用,並且又便於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為了首選的服飾,因而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格。蒙古族服飾的長袍多為皮毛,棉綢,這樣的面料製成因季節而定,那麼袍身多半是肥大,袖長下擺均不開叉,蒙古袍的領口袖口一邊都用錦緞花邊所相是,那麼袍色根據男女長幼而一,他們都喜愛紅色,白色藍色,黃色和綠色色彩搭配相對比較強烈,同時也鮮明熱烈,或者是淡雅協調,含蓄溫婉,袋子一般會很長,那麼腰帶男子的腰帶上多掛一些像刀子火鼻煙壺等等這樣的事物,而婦女的頭飾多用的是珠寶金銀玉器製成琳琅璀璨富貴堂皇。

從服裝的款式上看,蒙古族服裝服飾包衣博帶,雍容華貴,典雅端莊,既能夠體現蒙古族女性的曲線美,又能體現牧人的這種勇武彪悍,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蒙古族服飾也是集裁剪縫紉貴金屬加工食品製作於一體,是蒙古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凝聚著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彰顯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具有歷史學民族學美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蒙古族服裝服飾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昭示出了蒙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關焦點

  • 蒙古族服飾文化展
    連日來,蒙古族服飾文化展在內蒙古展覽館正在進行。11月11日,記者看到,該展因容納全區各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飾文化、元素,吸引了許多民族服飾設計者、民族文化傳播人爭相觀展。展覽按內蒙古境內不同蒙古族部落聚居的地域特徵,分為6個特色鮮明的服飾文化圈,展示清代以來形成的28個部族95套(件)蒙古族傳統服飾,充分展現了蒙古族服飾文化的傳承性與多樣性。據悉,此展覽將在內蒙古展覽館長期設展。
  • 蒙古族民族服飾,不僅美麗,低調還實用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鬱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2014年11月,「蒙古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民族風服飾美不勝收,我被一個民族服飾驚豔了!你喜歡哪個民族?
    ,而蒙古族服飾就是代表草原文化的最主要的表現之一。蒙古族服飾也常被稱為為蒙古袍,主要是以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搭配而成。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非常濃鬱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於騎馬。蒙古族一直都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民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為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子長,多以紅、黃、深藍色為主。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
  • 蒙古族服飾首次邂逅巴黎時裝周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7日電 題:蒙古族服飾首次邂逅巴黎時裝周  作者 張林虎  「作為一名學生,能把家鄉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飾穿到時尚之都巴黎,我覺得驕傲自豪,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事了。」談起在巴黎秋季時裝周上的感受,19歲的王巍諺話語中難掩喜悅。圖為19歲的王巍諺。
  • 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樹立蒙古族服飾「國際範兒」
    【解說】9月26日,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開幕。來自俄羅斯布裡亞特共和國、蒙古國、卡爾梅克共和國等國外蒙古族服服飾裝代表隊以及國內多地少數民族代表隊,在這裡共同展示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為蒙古族服裝服飾邁向國際前沿時裝領域助力。同時繽紛多樣的蒙古族服飾也吸引著各國嘉賓的目光,並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 北方遊牧民族——蒙古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的演變
    內蒙古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歷代北方民族活動的大舞臺,近三千年來,東胡、匈奴、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族前後相繼承接,創造了極具特色的草原遊牧文化,其中服飾文化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方面。 關於明代蒙古族服飾的款式、色彩和用料,主要反映在《阿拉坦汗法典》、《衛拉特蒙古法典》和明代《北虜風俗》等著述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呼市美岱召明清壁畫,其色彩紛呈的男女蒙古服飾,提供了最直觀的形象數據。
  • 北方遊牧民族——蒙古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的演變
    內蒙古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歷代北方民族活動的大舞臺,近三千年來,東胡、匈奴、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族前後相繼承接,創造了極具特色的草原遊牧文化,其中服飾文化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呼市美岱召明清壁畫,其色彩紛呈的男女蒙古服飾,提供了最直觀的形象數據。在《阿拉坦汗法典》中記載北元時期蒙古人穿用的服飾有:各種獸皮製作的皮袍、馬褂、鬥篷、領衣,還有金帽、銀絲帶、額箍、玉飾、褡褳等飾物;《衛拉特蒙古法典》全書120條法規中,有20多條記載當時蒙古族的生活服飾、軍戎服飾和服飾材料等內容。
  • 帶你走進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 領略華麗民族服飾T臺秀
    11月19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開幕,來自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雲南等地區的156支代表隊、2004套服裝參賽。中國三少民族(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及蒙古國、俄羅斯布裡亞特共和國、圖瓦共和國和卡爾梅克共和國的7支表演隊、148套服裝參加服裝服飾展演。
  • 非遺|察哈爾蒙古族服飾
    服飾,對於任何一個民族,永遠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載體和文化符號。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作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察哈爾部的形象標誌,是察哈爾古老文化的縮影。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歷史淵源,積澱深厚,它反映了察哈爾蒙古人的心理素質、自然環境、民族節慶、婚喪嫁娶、宗教信仰、禮儀習俗、審美追求。它是察哈爾蒙古人特殊智慧、特殊技巧創造出來的生活必需品,是草原文化的集中展示,蘊含著蒙古族歷史、文化、風情、禮儀,似一部原生態的百科全書,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察哈爾蒙古族服飾是正藍旗蒙古族服飾的典型代表。
  • 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開幕 近2000套民族服飾登臺
    圖為身著蒙古族服裝服飾的國際友人合影。 張瑋 攝中新網烏蘭察布9月26日電 (記者 張瑋)26日,第十六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開幕,國內外68支代表隊的近2000套民族服飾上演霓裳大秀。
  • 理敬七十年.70講:蒙古族服飾的風情
    今天推出第六十四講:蒙古族服飾的風情。蒙古族服飾的風情蒙古族服飾是我國北方遊牧民族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飾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變、改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草原服飾文化。蒙古高原氣候高寒、天氣多變,蒙古族服飾以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等組成,可以起到御風寒、適騎射的作用。同時,蒙古族服飾具有種類繁多的配飾,男子配飾主要包括蒙古刀、火鐮、碗袋、菸袋、鼻煙壺等,女子配飾主要以不同紋飾、材質的頭飾為主。
  • 中外蒙古族服飾「齊聚」內蒙古
    中新網通遼8月24日電 (張瑋 程薇薇)24日,第十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內蒙古通遼市開幕,來自俄羅斯、蒙古國,中國的新疆、青海、吉林、北京、內蒙古等地的58支代表隊、8支表演隊,共1100餘人在內蒙古草原上分別秀出中國傳統蒙古服飾,以及加入國際時尚元素的蒙古服飾共1600餘套。
  • 蒙古族服飾的特點 蒙古族服飾——袍類有哪些
    蒙古族服飾的特點 蒙古族服飾——袍類有哪些 2018-05-17 11:25:41 來源:全球紡織網 蒙古族服飾的特點,蒙古族服飾——袍類有哪些?
  • 雪山蒙古族繡娘:改良傳統服飾 一針一線傳承民族文化
    【解說】今年60歲的娜仁其其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肅北蒙古族服飾」的傳承人,自小跟隨奶奶做傳統蒙古族服飾的她,已經是第四代傳承人了。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的肅北縣,是甘肅省國土面積最大,也是唯一以蒙古族為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肅北蒙古族服飾又稱為「雪山蒙古族服飾」, 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霓裳|烏拉特蒙古族服飾
    烏拉特,一個能工巧匠的蒙古族部落,在360多年前,由呼倫貝爾大草原遷徙至封賞之地烏拉特草原,在漫長的歲月裡,用他們的勤勞、智慧創造了獨特、優秀而燦爛的民俗文化。烏拉特蒙古族服飾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中華民族服飾林裡獨佔一席。
  • 新時代蒙古族服飾文化:創新+生活+時尚=未來
    8月13日晚間,內蒙古體育館美輪美奐、燈光璀璨,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展演暨頒獎活動正在進行,融合了設計師們無限深情與辛勤汗水的作品相繼被展示,奉獻出一場流動的服飾文化盛宴。   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內蒙古日報社、內蒙古文化產業促進會、內蒙古民族服飾協會承辦。
  • 蒙古族的服飾,在冬天尤其華麗而溫暖
    每次冬天到內蒙古,除了感嘆茫茫雪原的遼闊,最讓我心動的,還是蒙古人的服飾。馬背上的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即使冬天的內蒙古,室外大部分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一旦穿上它們,就洋溢起滿滿的幸福感。
  • 蒙古族服飾文化
    蒙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其豐富多彩的服飾,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也是該民族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長期逐水草而居,遷徙遊牧,因受地理環境,生產方式與生活條件的影響,他們的服裝多以皮料為主。款式主要有長皮袍,蒙古語稱「德五裡」。除袖口呈馬蹄形外,其他式樣與藏袍基本相同。長皮袍分兩種=一種是光板不掛麵子,另一種是以綢緞或棉布為其面。
  • 充滿異域風情的民族傳統服飾,你能分得清嗎?
    充滿異域風情的民族傳統服飾,你能分得清嗎?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因為生存環境和氣候的影響,不同民族的傳統服飾也因為各自的原因,從而呈現出千差萬別味道。所以,今天小編繼續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國有哪些民族的傳統服飾是充滿了異域風情的。
  • 田斯琴:科爾沁蒙古族服飾的守護者
    她就是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科爾沁服飾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通遼市斯琴高娃民族服裝廠企業創辦人,廠長田斯琴。  田斯琴在民族服飾產品研發工作中擅於把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融合,設計出既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又不失民族傳統特色的藝術精品,她設計製作的多款科爾沁民族服飾先後在多種民族服飾文化比賽中榮獲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