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體、美全部進入中考,帶來一個新問題,孩子還有時間睡覺嗎?

2020-12-11 小學語數微課堂

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是繼去年9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後的又一重磅文件。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力爭2022年,全面覆蓋實行美育中考。

王登峰還提到:「目前全國有一家,雲南省已經做到了從今年開始體育中考跟語文數學外語一樣都是100分。而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截圖來自教育部官網

目前全國已經有4個省開展美育中考計分,同時還有6個省、12個地市已經開始了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到40分之間,雲南省從今年開始要增加到40分。這個試點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下一步要把美育中考的工作做的更加紮實,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王登峰還透露,就體育中考,教育部已經成立了專家組,正在進行全國各地體育中考工作的系統梳理,同時加大推廣雲南省的經驗,雲南省的體育中考是分三年分別進行,三年的成績累加,這也是教育評價體系改革文件裡面要求的,要增加過程評價。

文件要點梳理

上述兩則文件的規劃,交代了未來全國中小學生的藝、體培養大方向,文件內容太長,我們幫大家梳理出息息相關的幾個重點:

體育方面:

逐步提高中考體育分值,要達到和語數外同分值水平;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學體育,一定要參加體育競賽;鼓勵中小學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布置體育課作業;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到2022年學校需完成體育教師隊伍、器材設施建設。

美育方面:

力爭2022年,全面覆蓋實行美育中考;美育和體育一樣,都是教會、勤練、常賽,有展示、有評比;構建大中小一體化美育教材體系;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特長;制定三年行動計劃,到2022年學校需完成美育教師隊伍、器材設施建設。

那麼這些變化,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什麼呢?我翻出一些評論,上面幾乎全部是家長們的吐槽。

接下來我就分別說一下這些影響。

體育進入中考帶來了什麼

體育早已經進入了中考。以上海為例,體育中考佔30分,分4大類,分別為耐力(長跑)、爆發力或者力量(短跑,引體向上等)、柔韌性(墊上運動,單雙槓等)和球類。

體育進入中考的目的很清楚,就是為了加大學生平時的運動量,增強學生體質。對於這個目標,無論是學生和家長都不會有任何的反對意見,沒有什麼比孩子身體健康更重要。

如果一位學生耐力還可以,天天堅持長跑,他的運動量夠了嗎?顯然已經足夠了,但如果這位同學力量或者球類技能不過關呢?那他的中考體育成績一定不會好到哪兒去。

同樣,如果一位學生每天打一小時籃球,運動量也已經足夠。但這位同學如果長跑不行,那他一樣在體育考試中拿不到高分。

但現在的中考體育要求的是5項全能,只有學生在每個項目都很優秀,才能在中考體育上拿滿分。

顯然,體育的應試已經背離了將體育成績納入中考的初衷。單項體育鍛鍊可以達到鍛鍊身體,提高體質的目的,但應付不了中考應試。

只有在考試的每個項目上苦練,才能達到這個目的。現在體育佔30分,在體育考試前已經佔據了學生相當的時間用於短板訓練,如果提升到主課同樣的分數,會佔據學生多少時間用於苦練?

這種苦練能達到鍛鍊作用嗎?看看現在學校的安排就知道了。考試前一段時間突擊訓練,幾乎是每個學校都在採取的策略,而一旦考試結束呢?不會再有一個學生繼續鍛鍊,一切回到原點。

這樣的體育應試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開什麼玩笑,不過是給學生增加一個應試科目而已,特別是短期內高強度的訓練還對身體有害。

客觀地說,只要是應試,提高體育分值,除了給學生增加更大的負擔以外,起不到半點讓學生主動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文化課的學習不會因為體育納入中考而降低難度。學生依然要在文化課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增加體育應試不但起不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反而加重學生負擔。

比較合理的方式是,保證學生每天有1-2節的體育課或者體鍛課,在學校加大學生平時的運動量,每天1-2節課適當的運動量已經足以保證學生正常的鍛鍊需求了。

至於體育考試,完全可以分為合格和不合格兩項,且只考核學生擅長的科目,只要學生平時正常參與體育鍛鍊,就能夠保證合格。

這樣即起到了鍛鍊身體的作用,也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在運動時間上也有足夠的保障。

體育加入中考,是為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不是培養5項全能。而現在的體育應試模式,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和原來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

音樂和美術問題更大

無論是體育還是音樂或者美術,都相當看天賦。後二者相對而言更麻煩,畢竟體育多少還可以量化,可以用時間,數量來準確衡量。而音樂和美術根本無法量化。

你很難判斷一個人唱歌可以打幾分,畫畫又能打幾分,任何人給出的分數都含有相當的主觀意識。即使是電腦打分也是一樣,無非是個程序的設置問題。

音樂美術只要在中考佔分,必然還是要打分,只要打分,就逃不開應試模式。而一旦應試,就不可能培養出孩子的興趣,有的只能是機械式的學習。

有位媽媽,說自己孩子就是考音樂美術,雖然只有10分,但可不僅是考唱歌和畫畫,更要考樂理知識和美術知識。

僅這兩項,要背的東西就非常多,學校突擊了整整2個月才完成相關的知識背誦。這不還是典型的應試嗎?

更何況藝術類的課程,無論是音樂還是美術,大課的效果相當有限,一節課分到每個孩子身上,有沒有1分鐘呢?

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孩子們的藝術修養,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

而一旦這些東西納入中考,成為應試的一部分,只能起反作用。除了讓孩子更討厭這些東西以外,絲毫不會讓孩子對這些感興趣,除了浪費時間以外,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減負減了好多年了,中考的項目反而增加了。其直接後果是,家長花費的精力更多了,經濟壓力也更重了。

聽到不少家長吐槽:

我家倆孩子,大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各種手機詩詞打卡,故事打卡,每天都盯著手機看,生怕落下了那條信息,我都不敢給老大報培訓班,因為我不想寫作業,老師要求的作業太多了,每天各種打卡。老二幼兒園中班,老師要求的各種手工一個比一個難做,各種實踐打卡,我這個中年老母親崩潰得很。孩子這學期頭髮掉的超厲害,趁著周末跟孩子談心,才知道孩子學習上精神壓力很大。冷靜下來想想算了吧,不想期望太高,平安健康活著比啥都強。

還有的家長說,

我家報了語數英美術四個培訓班,一個月要六千,天天作業都寫不完,學校教課教的飛快,只照顧一部分同學的進度,其他不會的就去補,天天作業不會做,問培訓班老師,也得老師有時間回復。這樣寫完基本都10點了,根本沒時間去預習複習,早上又6:30起床,真的很辛苦,但又沒辦法去,逼著孩子學習,不學怎麼辦,當工人現在都沒得當了。

學生呢,要學的東西一樣沒少,反而增加了。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一點沒少,增加的項目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怎麼辦?只能壓縮睡眠時間了。

本來就睡眠不夠,本來初二,初三上課就容易打瞌睡,未來會怎樣?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判斷能力就可以得出結論。

這對學生的健康有利嗎?

培訓機構要笑了

儘管美術和音樂佔分不多,但中考屬於按比例錄取,只有50%的學生能上高中,關鍵時刻哪怕半分都能決定一個學生的未來。

為了擠入前50%,又有多少學生和家長有這個自信說,這些項目,這點分數我不在乎?更何況,這些項目納入中考,能減少學生花在文化課的時間嗎?大概率不能。

相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拿到這些分數,肯定會給孩子報更多培訓班。即使家長忍住不報,但是面對四面八方的教育焦慮,又能忍得了多久呢?

看過這樣的評論:

至於說這些音樂美術知識在學校裡都教的就省省吧,難道文化課學校都不教的?中考高考的文化課學校哪一樣沒教?那為什麼文化課的課外補習班紅紅火火呢?

在報導剛出來時,就看到朋友圈被教鋼琴班和繪畫興趣班的老師刷屏。顯然政策就是最強力的興趣班廣告。

而政策一旦落實,可以想像得到的是,家長們肯定帶領著孩子穿梭在各個培訓班裡,孩子休息時間大大壓縮。培訓機構賺到錢,是要笑了。但真正苦的卻是家長和我們的孩子。

樂觀來看:

考察重點不在藝體技巧

不過有一點是廣大家長和老師需要注意的:考試作為指揮棒越是好用,恐怕將來各種各樣的人才選拔方式就越是會不斷湧現,目的就是動搖中高考的絕對權威性。成功了固然好,但失敗的概率也很高。

無論如何,這也意味著部分孩子的機遇。所以關心教育行業的人一定要多關注這方面的新聞,對事情的發展有一個預判。

不過現在說這些可能還有點遠,有很多家長可能更加關心的是音樂美術這種科目會怎麼考,自己的孩子在啟蒙階段應該如何準備。畢竟很多人都看過網上流傳的一張某學校音樂考試試卷,上面對於視唱練耳等要求都挺高的。

其實我認為,上面展示的只是個別學校實行的音樂考試。

如果音樂和美術真的要成為將來的中考項目,那麼一定是以《音樂課程標準》和《美術課程標準》為指導的。

而在《音樂課程標準》上開篇就寫著:「音樂課程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中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家,而是要提高大家的人文素養,要讓大家熟悉人文藝術領域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考試應該不會過度強調音樂中那些專業性極強的技法,而是會讓大家學會如何深入地欣賞經典作品的美。

可能會有一些基礎性技巧必須掌握,但總的來說,這不會是考查重點。

前兩天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副司長萬麗君也在採訪中提到,並非要求2022年全部鋪開中考藝術考試,也不要求具體分值。

「學校教什麼,我們就考什麼,不會給學生增加太多負擔。2022的目標就是讓各地配足藝術教師。」

這一點,從同樣承擔著美育任務的語文科目試題變化就看得出來:現在的語文考試並不強調語法和文學鑑賞的術語考察,而是著重考查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自己閱讀的內容。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位急切地想要為孩子進行美育啟蒙的家長,配合他一起欣賞學習藝術史上的經典作品,可能比逼著他再去多學幾樣樂器可能效果會更好。

些思考

重視體育,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增加學生的藝術修養,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思路肯定是正確的,方向也沒錯。

但採用應試模式,必然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更大的可能是事與願違。反而讓學生更加厭惡這些,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教改,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坐在辦公室看看數據,幾個所謂的專家開個會,討論一下就能得出理想結果的。

無論如何,應試只能使得事情變味。體育應試增強不了學生體質,音樂美術應試同樣也不可能真正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鑑賞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簡單粗暴的「一考了之」的方式,只能把這些變成負擔。

多多調研,小心求證,從根源上解決下手,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手段,而不是通過僅僅考試的方式,不斷地把問題推給家長和孩子。

相關焦點

  • 假如音、體、美全部進入中考,將帶來一個新問題,孩子還有時間睡覺嗎?
    體育早已經進入了中考。現在體育佔30分,在體育考試前已經佔據了學生相當的時間用於短板訓練,如果提升到主課同樣的分數,會佔據學生多少時間用於苦練? 這種苦練能達到鍛鍊作用嗎?看看現在學校的安排就知道了。考試前一段時間突擊訓練,幾乎是每個學校都在採取的策略,而一旦考試結束呢?不會再有一個學生繼續鍛鍊,一切回到原點。 這樣的體育應試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 音、體、美全部進入中考,將帶來什麼新問題?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利嗎?
    01 體育進入中考帶來了什麼 體育早已經進入了中考。現在體育佔30分,在體育考試前已經佔據了學生相當的時間用於短板訓練,如果提升到主課同樣的分數,會佔據學生多少時間用於苦練? 這種苦練能達到鍛鍊作用嗎?看看現在學校的安排就知道了。考試前一段時間突擊訓練,幾乎是每個學校都在採取的策略,而一旦考試結束呢?不會再有一個學生繼續鍛鍊,一切回到原點。 這樣的體育應試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 雲南試點音體美入中考,贊聲憂聲都應「入耳」
    原標題:雲南試點音體美入中考,贊聲憂聲都應「入耳」雲南試點音體美入中考,贊聲憂聲都應「入耳」( 2020-10-30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文化·教育中考體育升至100分,與語數外分數持平,音樂、美術共計40分……10月28日,雲南省教育廳舉行「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美育考試方案聽證會」,音體美中考分數比重大幅增加成為輿論焦點
  • 音體美 不再是「副科」
    近年來,一批批未來學校、實驗學校在全國各地湧現,以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溝通與協作能力的STEAM創客教育走紅校園,國家要求開足開全音體美課程,未來教育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麼,究竟什麼是未來教育?創客教育是未來的教學模式嗎?未來美學又是什麼?未來學校是如何培養「未來人」的?
  • 文化課是為了考試,音體美讓學生終生受益,你怎麼看?
    在初中,中考是指揮棒。中考考什麼,學生們及老師們就重視。比如體育,自從體育加入到中考的科目之後,並且有的地方的分值越來越大,體育這一在小學不怎麼重視的科目到了初中變得極為重要了,體育老師的地位也提高了。再也沒有文化課的老師敢佔用體育課的時間了。有的地方中考的時候不考生物,地理。那這兩科學生學習也不用心,老師也覺得沒有啥重要的。
  • 深圳音體美納入高中學考引關注 網友:五音不全咋整?
    音體美 不斷提升的課程地位據介紹,目前深圳乃至全國的音樂教育模式與現有的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著缺口。因為各方面的因素,屬於我們國人自己的基礎音樂教育體系至今還沒能找到,我們的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的主要模式仍屬於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不少從小學習音樂的孩子漸漸隨著升學壓力的遞增而放棄了音樂的學習。
  • (圖表·漫畫)【新華視點】音體美不受重視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0年12月2日 漫畫:體音美不受重視 近日,中考強化體育美育評價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農村地區的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短缺現象嚴重,有的學校雖然裝備了相關功能齊全的教室,卻連一名專職老師都沒有,不少地方都存在音體美科目由語數英老師兼任的現象。 一名小學校長說,多年來,以分數為導向的考試目標,對教育教學工作影響很深。在教師、學生、家長的眼裡,語文、數學等考得好了就是最棒的,至於美術、音樂等副科課程,有沒有也無所謂。
  •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短缺
    近日,中考強化體育美育評價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
  • 離中考還有一個月,還有可能「逆襲」嗎?讓初三班主任來告訴你!
    距離中考的日期越來越近,所有初三的學生都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今年是見證歷史的一年,中考和高考都整整延期了一個月,這突如其來的考試延期幾乎打亂了所有學生的備考計劃。當然,就算考試延期,對於學霸和學渣也沒有什麼影響,學霸還是那個遙遙領先的學霸,而學渣無非就是再多一個月的複習折磨而已,最高興的就是學習成績還處在中遊的那一批學生了,考試的延期讓他們又看到了逆襲的希望。有學生會問:「離中考只剩一個月,平時成績平平的我,還有可能逆襲嗎?」
  • 別樣考試,韻味十足——阜南一小音體美經典誦讀等科目期末測試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2021年1月16日整理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阜南縣第一小學一直將音體美書法誦讀等教育作為常規課程開展。學期末,學校高度重視音體美等綜合課程的期末檢測工作,例會上,曹副校長做了具體安排。
  •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
    ——基層學校音體美教師缺口現象觀察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日,中考強化體育美育評價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新華視點」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農村地區的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短缺現象嚴重,有的學校雖然裝備了相關功能齊全的教室,卻連一名專職老師都沒有,不少地方都存在音體美科目由語數英老師兼任的現象。
  • 霧霾頻擾河南引家長焦慮:孩子如何鍛鍊應對體育中考
    現在,初中生基本上從初二開始,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就圍繞體育中考項目進行了,隨著體育中考難度的增加,初中生勢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備考。陳先生已經決定,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寒假結束之後,將立即在業餘時間開始體育中考項目的練習,也就是說,他家孩子體育中考的準備時間從初二提前到了初一下學期。  婁穎表示,新政策之後,體育中考的壓力無論是對考生、家長還是對學校都加大了。
  • 語數英教師有償補課是違規行為,音體美教師這樣算違規嗎?驚訝
    語數英教師有償補課是違規行為,音體美教師這樣算違規嗎?音體美老師收費補習,如果還是在職教師的話,補習對象是學生的話,當然是違反行為。16年前,一小時有150元的美聲訓練嗎?那時,我們班大多數人都是寒門學子,那時的排骨一斤最多15元,一小時吃了10斤排骨。
  • 中考前臨時抱佛腳有用嗎?古老師:好好複習,一樣上重點高中!
    中考是人生中重大的轉折點之一,其難度(這裡說的是進入下一等級的難度)和重要程度在很多方面並不亞於高考。而初中生正處在不穩定的青春期,很多學生當他們意識到要好好學習的時候,畢業已經卻已經就在眼前了。那麼,基礎不好,又即將面臨中考的畢業班學生還有辦法彌補之前的漏洞嗎?
  • 體育美育進中考引發熱議 孩子十八般武藝要樣樣俱全?
    然而,儘管每個家庭對「高分」的渴望是一樣的,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具備自費提升孩子素質的能力。有家長無奈地說:「家長的經濟實力和育兒規劃能力決定了孩子不用等到高考,中考時就有可能要被分流。」「我支持這個政策的初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多好呀。但能不能從基礎做起,公立學校的體育、美育能上點心嗎?學校能做到專業、負責嗎?能通過學校教育發展一門體育、美育特長且不需要學生另外自費補課嗎?」
  • 中體教育寒假訓練營開班招生 助力體育中考
    華聲在線1月5日訊(記者 張聖曜)幾位教練帶著自己的學員頂著寒風在嶽麓區瀟湘南大道風光足球場上奔跑,學生在教練的指導下開展中考體育項目的體能訓練和技巧訓練。1月5日上午,長沙中體教育寒假訓練營在長沙市嶽麓區瀟湘南大道風光足球場開班。
  • 【家長必讀】怎麼「罵醒」一個快中考還不好好學習的初三生?
    雖然目前綿陽教體局仍未「官宣」中考具體時間,但是距離中考所剩的時間已然不多。 最近綿學堂小編在後臺看到很多孩子抱怨說,越來越沒有信心了,不想學了,覺得未來很迷茫。 1 你還知道自己初三了?
  • 河西學院與古浪縣教育局聯合開展音體美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
    河西學院與古浪縣教育局聯合開展音體美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 2020-05-19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個問答弄清雲南初中音體美考試方案
    查看附件雲南省初中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考試方案20個問答弄清雲南初中音體美考試方案Q:為什麼要提高中考體育、音樂、美術分值?方案制定著眼於貫徹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體育美育課程標準,注重發揮考試導向作用,促進學校開足開齊音體美課程、配齊配強音體美師資隊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 國人的閒暇時間超英趕美了嗎
    中國人的閒暇時間已經超英趕美了!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魏翔博士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休息與休閒時間方面,中國人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北京晨報》9月28日)    從報導的情況來看,魏博士的研究似乎挺有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