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交12萬日元!91歲老人養老院去世2周才被發現

2020-12-19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月交12萬日元!91歲老人養老院去世2周才被發現

日本兵庫縣明石市附帶護理服務的收費養老院「PALMARY INN明石」5月22日發現,在該院單間裡生活的一名91歲男性死亡,發現時距離死亡已經過了10多天,當地政府已介入調查。

通過監控攝像頭影像發現,該老人在5月9日出去購物之後從未外出。5月22日上午,事務職員注意到老人一直未走出2樓的房間,對室內進行確認,發現該其已經倒地死亡。經過醫生的檢查,老人死因不明,但據稱死亡時間為5月10日前後。

老人2000年與妻子一起入住養老院,其妻子2004年死亡。家屬5月4日告知養老院稱老人身體狀況欠佳。不過,之後數日老人多次騎自行車外出,職員等認為其的健康狀態沒有問題。

老人所入住的這所養老院,是民營付費的養老院,約90個房間裡入住了約100人,有護理人員常駐。每月的基本費用約12萬日元,其它介護、醫生問診、夥食等還要另外算錢。該老人沒有接受醫生的診治,養老院方面並未掌握其是否患有老毛病等。同時,老人也沒有接受提供飲食的服務和訂報紙等,缺乏確認其是否平安的機會。

養老院負責人對此表示,未來將由櫃檯職員徹底確認住戶是否從居室進出,努力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明石市相關單位也針對院方是否有疏失進行調查中。

相關焦點

  • 91歲老人哭訴被子女「關」在養老院:我不是犯人!
    周某某與陳某良婚後共育有陳某福、陳某偉等5個子女,丈夫陳某良早年去世後,周某某便隨兒子陳某偉一起生活。現陳某偉家庭經濟困難,無力獨自贍養周某某,兄妹5人因為母親養老問題多次發生爭吵。2020年6月,鐵橋村村民委員會組織5子女進行調解未果,老人還一度被送進了老危房居住。老危房旁邊便是陳某福新建的房屋,但陳某福已外出務工,其家人拒絕老人進入新房居住。
  • 養老院亂象:最高月交上萬 老人還要擠進無證養老院
    違規養老院被要求關停依然堅持營業沙坪垻土灣社區76歲的傅一川,每次經過土灣勝利村100號鴻禧養老院,都要抬頭望一望鐵門,他希望住進去,但對於月領2000多元退休工資的他來說,這個養老院每個月3500元至4500元的收費太高了。
  • 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小...
    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老人如此痛苦呢?原來都是為了出養老院誰做主的問題。
  • 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想回家!
    「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馬德裡養老院1065名老人去世,而100歲院士吳孟超是這樣長壽延年的
    今天要說的,實在是讓社會震驚,也讓我非常的揪心,就是關於西班牙馬德裡養老院千位老人逝世的事。一個令社會震驚的消息!3月26日,據西班牙衛生部,3月疫情暴發後馬德裡各養老院共1065名老人逝世。官員稱由於缺乏檢測,無法確定因新冠肺炎死亡比例,但補充說去年同期馬德裡去世老人約為200人。
  • 92歲「編花環的女孩」?上海有座神奇養老院,老人扮演世界名畫人物...
    記者走進上海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在這裡遇見了92歲「編花環的女孩」、91歲「吃蘋果的瑪格麗特」、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92歲,「編花環的女孩」周六是探訪日,一早,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就迎來了一波波看望老人的家屬,院子裡異常熱鬧。
  • 死於養老院的102歲老人:被護工綁在床上7天,死前一直在掙扎
    2019年4月7日22時40分左右,102歲老人高仔死在了南昌市一家養老院內的床上,直至去世前,她還是沒能掙脫綁在右腋下的約束帶。待屍體被火化、安葬後,家人在收拾遺物時向院方提出,想看下老人去世前的監控錄像,以確定去世準確時間及去世前的狀態。在看監控錄像的過程中,高仔的子女開始懷疑老人的死亡原因。
  • 你如何看待養老院老人的「夕陽戀」?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大多數老人不願意跟子女住,選擇了養老院。一個條件較好的養老院可以接受上千個家庭的老人。裡面有很多娛樂場所,供老人玩遊。最近常聽養老院劉某某與張某某有了黃昏戀,周某某與盧某某在一起親熱……根據這些情況筆者去走訪了三個老人的子女。
  • 廣東泰成逸園養老院推「12年期產品」頻遭投訴,廣東消委:違法又悖德
    2018年12月,葉均林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檢查身體出來,被自稱廣東泰成逸園養老院的張姓銷售人員拉住推銷養老產品,並先後工交了19.2萬元,購買了該院的「12年期產品」。按照推銷人員的說法,一支付這筆款項後可以一直在該院住12年。
  • 日本「宇宙級配置」養老院和鑽石葬禮服務,驚到你下巴掉下來
    特別照顧養老院、老人之家、老年認知障礙集體住宅、養護養老院、看護老人保健設施、收費養老院、小規模多功能住家看護、小規模多功能住家看護等等……
  • 撫順望花區鶴緣養老院老人院內燒傷身亡 事發4月調查無果
    3月17號,梅大爺去世。據梅介紹,他四叔今年才57歲,一輩子沒結過婚,無兒無女,這些年都是親屬們幫著照顧著,直到去年5月份,四叔才被送到了撫順市新撫區老來福養老院。梅大哥就是四叔的緊急聯繫人。4月24號上午,梅大哥帶著熱線記者一起找到了撫順市望花區鶴緣養老院。撫順市望花區鶴緣養老院工作人員稱,當時光合計救火了,沒有報警。在家屬的一再要求下,直到事發後10天,養老院才到屬地派出所做了備案。梅大哥發現,四叔生前所住的房間,已經被重新颳了大白,屋內的設施已經全部更換。
  • 巡邏民警發現老人茫然四顧,原來是一位91歲老人忘了回家的路
    楚天都市報9月9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孫遜)昨日,武昌首義警務站民警巡邏中發現一位老人站在路邊茫然四顧,主動上前詢問,得知這位91歲老人忘了回家的路。民警查到老人的住址後,把老人送回家。9月8日上午11時許,武昌區公安分局首義警務站110民警韓永慧、輔警方曉亮駕警車巡邏途中,經過武昌區烈士街牌坊處時,發現路邊有一位老人在張望,疑似迷路。民警立即下車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助。原來,這位老人姓周,今年91歲,當天獨自外出散步,沒走多遠,卻記不得回家的路,也不記得自己住在哪小小區、哪個樓棟。
  • 西班牙馬德裡養老院1065名老人去世:無法判斷是否因為新冠
    3月26日,據西班牙衛生部,3月疫情暴發後馬德裡各養老院共1065名老人逝世。官員稱由於缺乏檢測,無法確定因新冠肺炎死亡比例,但補充說去年同期馬德裡去世老人約為200人。目前馬德裡死亡病例佔全國51%,養老院為疫情暴發點。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幼兒時期的學習、老人的照料、疾病的治療、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會體現在這些方面,但是隨著我國年齡結構的變化,幼子化、老齡化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獨居老人越來越多,近日昆明一位63歲的獨居老人臥床不歸,廚房水龍頭未關,一直滲漏到樓下鄰居才發現老人出事。
  • 88歲老人在妻子忌日這天,用房子做低保抵押,換來福利院的一張床
    01在日本琦玉縣有個88歲的老人,叫大井四郎。之前是從事運輸行業的,因為工作負責又守時,客戶對他很信賴,所以他一直工作到快80歲才退休。他和妻子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生活,用我們今天的話說,他們是丁克一族,沒有孩子,兩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很喜歡旅遊。
  • 獨居老人在家去世無人知,2年後才被發現……
    獨居老人,一個繞不過的社會問題獨居老人養老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難題,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人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的住所因為跌打或疾病等原因過世,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屍體才被發現。前幾天,新加坡某處公寓發現,一位老婦和她的愛犬,疑似去世2年後才被人發現。真的是太可怕了!
  • 住了3個月養老院,見到4個老人離世,65歲的我搬回了農村老家
    故土難離,舊巢難棄,養老院也不是萬能的居所,有人住得慣,有人住不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今天就是一個老人因為住不慣養老院而選擇回老家獨居的故事,希望大家讀了能有所感悟。自述人:王阿姨,65歲,寡居老人。
  • 揭秘交120萬元才能入住的養老院 20萬元押金小巫見大巫
    2015年9月7日訊,現在一些養老院的入住門檻是越來越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合同三年一籤,老人離開山莊時,押金可全額退還。交納押金、成為會員的老人,每月無需再支付床位費,但需交餐費和水電費。工作人員自稱,養老院現在住滿了,前面有200多人在排隊…… 記者在山莊內參觀時,一位已在此住了5年的老人說,太申祥和山莊已開業10多年了。「當年開業時,一次性繳納會員費最低才20萬元。這幾年,會費水漲船高,有的房間甚至要交近200萬元的會員費。」
  • 老人去世9個月還沒火化至今躺殯儀館 無家屬過問
    河南商報記者高雲王文凱 2009年11月9日,鄭州頤和老年公寓,老人李貴友被送到公寓,之後他的兒子再也未出現。 現在老人去世了,但一直沒有火葬。有熱心網友在微博上義賣畫作,籌錢給老人安排後事。 但是,因為找不到老人的家人,火葬仍然無法進行。 微博拍畫,義葬老人 「賣畫義葬一老人。
  • 花錢進養老院 卻遭遇「話把子」護工……
    2017年11月24日,浙江一位六旬老人,被發現死於家中。因為老人兩個月電費沒交,電力公司打電話給業主,業主聯繫不上老人家,報警之後警察翻進老人家中才發現,老人已去世多時……他是怎麼死的、什麼時候死的,皆無人知曉……子女慢慢長大,忙於工作,忙於事務,而逐漸老去的父母,該如何度過他們的晚年,才不至於晚景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