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接受北大校長讀錯「鴻鵠」?領導念錯字,事大!

2020-12-15 珠寶考拉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

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引發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5月5日下午,林建華校長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名為《致同學們》的公開信,原本以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但沒想到的是,這封公開信後,網友們的討論更加激烈了。

林校長的致歉信也許說的都是事實。但林校長還可能真的不知道,坊間一片譁然的原因是什麼。

林校長有沒有想過,北大在大家心目中究竟代表著什麼,是什麼樣的公眾形象。我相信,大家普遍的觀念和,北大是中國最好的文科類大學。北大是人文聖殿。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曾是眾多莘莘學子理想中的殿堂。

北大剛成立時,甚至兼著教育部的職能。人文聖殿的校長,人文素養不太過關,這才是讓大家痛心疾首的。

大家不止是在為林校長惋惜,也是在為北大惋惜。不止是在為北大惋惜,也是在為中國的大學惋惜。不止是在為中國的大學惋惜,也是... ...

其實,致歉信一出來,有不少人紛紛為校長的坦誠點讚。講真,對於Top1大學校長,我認為坦誠是一個基本的素質要求,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坦誠居然成了會被廣泛點讚的美德,怎麼看都覺著我們這些點讚有點廉價。

這封致歉信多少讓人覺得,林校長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把北大的榮譽看得太輕了。其實,所有錯誤都可以原諒,但這個觀點真的無法讓人原諒。

看過現場視頻的小夥伴會發現,當林校長念到鴻鵠志的時候,他沒有直接念出錯誤的讀音,而是卡頓了,才念出了錯誤的讀音。

說明稿子不是自己寫的,提前也沒有過一遍(但道歉信中,居然聲稱稿子都是親手所寫),而且看過完整視頻的小夥伴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林校長的發言稿,除了把北大的故事去掉,放在任何一所高校都適用。

另外,在致歉信裡,林校長把不識字、不準備歸咎於自己經歷的時代。

其實,犯錯誤是可以理解,誰都可能犯錯誤,但是無論如何,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口中說出「質疑不能創造價值」是絕不可原諒的!

隨後一位清華學子給他寫了一封回信,大致意思是表達自己不敢苟同的看法,在此,只摘其中一條:

焦慮和質疑不能創造價值?

看看,你果然水平很低,人類有了焦慮和質疑才可以產生真理。

如果沒有焦慮和質疑,人類還在山洞裡,在樹上,在大海中。

只因為覺得不安全,不合適,不方便,有了焦慮和質疑。

才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如果不質疑,太陽還是宇宙中心,地球也是宇宙中心。

甚至,地球是個烏龜背上的盤子。

人類的進步,都是基於焦慮和質疑。

只有焦慮和質疑,才會讓個體、民族、國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不知各位看後有何感想,北大校長讀錯字本來是件很小的事,倘若是智慧的人當場就能修飾談吐,避免這個小小的尷尬,出語不凡的甚至還有可能因此留下一段佳話,彰顯講話者的學識涵養和人生境界。可這件事從發生到致歉,給我們留下的卻是一連串質疑,對大學校長的質疑,更是對大學的質疑。

這不免讓我想起李敖在北大演講時說的話:「現在的大學都是孬種。」他說,北大馬寅初幹了9年的校長,後來大家鬥馬寅初,一路鬥到馬寅初床前面的牆,都貼了大字報,可是馬寅初說我不在乎,我要幹到死,我要孤軍奮戰,結果他沒有死,他活到100歲,別人都死了,他還活著。李敖感嘆說:「這才是北大精神」。

現在的大學還有精神嗎?不知道。每個上過大學、在大學教過書、正在大學混著的人才知道。

還有,很多人認為,林校長「對質疑的認知問題上犯的錯誤,要比讀了錯字更嚴重」。批判是思維的本質,質疑是科學的原動力。大學的神聖使命是質疑而非信心,信心可以交給宗教。

對此,曾是北大校長的胡適也有過一段論述,他在《東西文化之比較》中寫到:「科學之精神的處所,是抱定懷疑的態度;對於一切事物,都敢於懷疑,凡無真憑實據的,都不相信。這種態度雖是消極的,然而有很大的功勞,因為這態度可以使我們不為迷信與權威的奴隸。懷疑的態度也是建設的、創造的,是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中古的信徒基於信仰,現代的科學家則基於懷疑。」

我猜,林校長可能是正在忙於成立XXX思想學習討論會,沒有功夫理會那些封建腐朽吧。。。

最後,贈送看到的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短篇小說《委屈》

去年底經多道工序,提拔我為縣府辦秘書科長之事在縣府大院張榜公示。後不知什麼原因被擱淺了。經多方打探,是有人向組織部門舉報我業務不過關,並附上我為領導起草的講話稿,其中寫有:歡迎大家千裡條條,立臨我縣考察。

指出,還中文系畢業,一句話寫錯三個字,什麼水平的秘書。我不辯解不說明。只是晚上被老婆數落、質疑的扛不住了,才嘀咕一句:我寫錯字事小,領導念錯字,事大!

兩個月後,領導突然找我談話,說是市裡陳副市長要我去當秘書,徵求我的意見。我忐忑: "我行嗎? "

"你行,就你行。"領導肯定地說。

相關焦點

  • 北大校長念錯字致歉 :讀錯「鴻鵠」不應該 文字功底太差
    剛剛過去的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長林建華在致辭中將「鴻鵠」一詞中的「鵠」字念錯,迅速在網上引發討論。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這封近千字的致歉信處處透著真實、坦誠,受到北大師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的稱讚。
  • 北大校長都讀錯的「鴻鵠」到底是什麼鳥?原來很複雜!
    近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寄語青年: 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但把「鴻鵠」念成「鴻hao」,引起網友熱議。對此,林校長發表公開信致歉,回應讀錯「鴻鵠」發音: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講真,你們不要責怪校長讀錯字了,鴻鵠這種鳥呢,確實也是有點麻煩的鳥!
  • 北大校長為念錯字道歉,究竟有幾分誠意?
    文|李蓬國北大校長念錯字事件大概要翻篇了。北大校長居然在北大120周年校慶的重要場合念錯字,確實挺丟人的,網友們紛紛表示失望。但事後林校長為念錯字道歉,輿論大為扭轉,相當部分網友和評論員為之點讚,認為認錯態度很好,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 環球時報:北大校長為念錯字的道歉,要多深刻才行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5日下午就念錯字公開做道歉,說他把「鴻鵠志」念成「鴻浩志」讓北大的同學和朋友們失望,並且承認自己「文字功底的確不好」。他說自己上中小學趕上「文革」時期,接受的基礎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統,直到高考前幾天才知道什麼是主語和謂語。
  • 理解網友的指責和嘲諷,但北大校長讀錯字是每個人對照反思的鏡子
    5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主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講話。在講話中,林建華將「鴻鵠」的「鵠」念成「hao」,這引起了廣泛關注。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致歉信。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大校長念錯字引發的思索
    近日,北大校長在120周年的校慶演講上,把鴻鵠(hu)之志念成了鴻鵠(hao)之志。本來,這不算一件多大的事,甚至說這都不是事兒。想當年,我的數學老師還經常把臀(tun)念成(dian)呢,可他還不是一樣的把大家都教的好好的!
  • 「鴻鵠」怎麼讀?北大校長給你開個玩笑而已
    北大,中國最牛逼的大學之一,或者可以去掉之一。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把「鴻鵠(hú )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很多人都在質疑:堂堂北大校長,怎麼還讀錯字呢?夢中的北大小編有幸,16年3月,去過北大一趟。
  • 繼北大讀錯「鴻鵠」後,清華迎新會又寫錯字,網友:還配稱名校?
    兩年前,北大建校120周年,校長林建華在典禮上致辭,在致辭語當中,他將「鴻鵠(hú)之志」讀成了「鴻浩(hào)之志」,一時間引發了極大的熱議,對沒讀過書的人來說,讀錯字很常見,然而作為北大校長,輿論聲也被推向了制高點。
  • 北大校長道歉,我們的目光應該放在哪裡?
    在隆重喜慶的校慶時刻,北大校長慷慨致辭,勉勵青年學子要立志,立「鴻鵠志」。校長林建華因錯讀「鴻鵠」二字,一時之間引起巨大爭議。5月5日下午,校長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致同學們》的公開信,對本次事件進行了回應。
  • 北大校長回應「讀錯鴻鵠髮音」:文字功底的確不好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上發表了致辭。然而在致辭的過程中,林建華將鴻鵠(hú)志讀為了鴻皓(hào)志,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下文」客戶端發現,今天中午,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BBS論壇上發表道歉信稱:一、很抱歉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
  • 山東秀才念半邊,也談北大校長念錯讀音
    北大校長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把「鴻鵠(hú )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引起人們熱論,北京普思資本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王思聰也發出了質疑聲音。「鴻鵠之志」對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學習文言文時,陳勝的一句對話「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當時學文言文有個習慣,就是大家一起朗讀,這樣就知道是否讀錯了。北大校長的道歉信中,說出了自己基礎教育是處在特殊年代,沒有打好基礎,其實80年代以前,人們文化素質普遍的不高,念錯讀音也是經常的事情,在那個特殊年代,也算是情理之中。
  • 「鴻鵠」是鳥,是一種精神的象徵,而「鴻浩」只會坑人
    「鴻鵠」是鳥,是一種精神的象徵,而「鴻浩」只會「坑人」此前,我真不知道有北大校慶一事,更不知道有北大校長在校慶演講一事。當剛剛在朋友圈看見這篇北大校長道歉信,我才一頁一頁往前翻。於是,看見了他把「鴻鵠」讀成「鴻浩」的發言,看了許許多多吃瓜群眾的「焦慮」和「質疑」。我怕我眼花,又重新品讀了林建華校長的公開道歉信一遍。我究竟是看懂了,還是沒看懂?
  • 清華橫幅錯印「熱烈」北大校長錯念「鴻鵠」,何必「上綱上線」?
    更是有不少網友將此事與北大校長在發言時,錯念「鴻鵠」一詞聯繫起來,感嘆「大學辦學不嚴謹」!作為國內最頂尖的高等學府,出現如此「低級失誤」實屬不妥。各位網友發出的「聲討」,其本質還是源於清華和北大的地位和身份,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清華大學就是國內學術最嚴謹的高校,怎麼可以在迎新條幅上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
  • 北大校長為「鴻鵠」二字發千字長文道歉,卻引來更大的爭議和指責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上,北大現任校長林建華在大會致辭過程中,將「鴻鵠」二字讀成「鴻浩」,這件事很快引爆網絡,大家對林校長所犯的低級錯誤感到無法理解。「鴻鵠」二字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學過的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念出農民起義家陳勝這一千古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清華迎新寫錯熱烈,名校教授不識耄耋,翻車?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提筆忘字,對常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忘了也就忘了,查查字典,百度一下就行了,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是一個名人,在公眾場所出現這種問題,那就有點尷尬了,甚至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很大的影響。
  • 北大校長讀錯字?「低級錯誤」亦可恕?
    近日,北大120周年校慶在北大邱德拔體育館舉行,面對十多領導和海外來賓,北大校長林建華致辭時,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這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坦言,真正讓他感到失望和內疚的,是他的這個錯誤所引起的關注,使人們忽視了他希望通過致詞讓大家理解的思想:「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
  • 從北京大學林校長把鴻鵠念成鴻浩這一事件,看社會的容錯力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以「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為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林建華將「立鴻鵠志」中的「鴻鵠(hong hu)」念成「hong hao」,引發廣泛關注.網絡上的評論是一片譁然,認為堂堂北京大學的校長竟然會讀錯這麼常見的詞語,簡直不能相信。有的網友還上綱上線,要求林校長辭職。春洪說以為網友們大可不必有這麼大的反映。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清華迎新寫錯字,網友:還配稱百年名校?
    可就是這麼一個常見的詞,幾乎人人都能念對的詞,北大校長林建華居然念錯了。2018年的時候,正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在校慶會上,林建華在自己的致詞中,居然將「鴻(hóng)鵠(hú)」念成了「鴻(hóng)鵠(gào)」一時間貽笑大方,引起了輿論一片譁然。北大是何等學府?
  • 從讀錯字談起
    昨天「侯佩岑讀錯字」又上了熱搜,突然就想起來北大的120周年校慶講話中,林校長在呼籲北大學子「要立志,要鴻鵠志」時,貌似不確定發音突然停頓了兩秒,思索片刻後,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惹來了網民笑話。
  • 因讀錯字,北大校長致歉!那些年因此鬧出的大笑話,還少嗎?
    1920年,北京大學的校長蔡元培聘請魯迅為該校講師。1926年,魯迅在《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如是說。「很抱歉,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說實話,我還真的不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應當是學會了,但成本的確是太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