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中的郭嘉和荀彧,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三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絢爛的色彩。兩人皆為魏國曹操的謀士,並創下了種種的戰績。
可是同樣才華橫溢,聰明絕頂的兩人,曹操卻是不一樣的對待。
荀彧,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可見曹操對荀彧之倚重。
可是就是這般舉足輕重的人物,曹操仍舊是提防著。就是因為荀彧太過於高尚,太過於忠誠。
曹操認為,荀彧之所以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匡扶漢室的大業,並不是為了曹操的大業,所以曹操心內是兩種極其矛盾的情緒在相互折磨。曹操愛才,捨不得荀彧,再說荀彧還未曹操出謀劃策無數,於曹操來說不該對自己的謀士如此,可曹操本就生性多疑,一遍用著荀彧,又是一邊提防著荀彧的存在。
當初是荀彧提出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時的荀彧知道阻止不了曹操的步伐,所以只能換著方式來拯救漢室,到了最後,發現漢室已經無力回天,內心也是極其的痛苦。
據後來的史書記載:曹操最後還是暗示了荀彧,賜死。荀彧乃是聰明人,最後服毒自盡,一代謀士,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荀彧死後,曹操亦是悲痛萬分的。
郭嘉,曾在曹操手下任司空軍祭酒,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之一。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與荀彧乃是好友,並且郭嘉也是荀彧舉薦給曹操的。曹操召見郭嘉,與其一同討論天下局勢,兩人相見恨晚,隨後郭嘉漸漸成為曹操最倚重之人。為曹操的四方徵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曹操對郭嘉不同,對於郭嘉是百分百的信任,對於荀彧還是有所保留的。雖然後期荀彧也有舉薦司馬懿於曹操,但是郭嘉的風頭和才學正盛,沒有司馬懿的一席之地。後來有著「奉孝不死,臥龍不出」的名言。
不過郭嘉也是沒有福氣,在曹操徵戰袁紹之時,郭嘉體弱,長途奔波之中而病死。郭嘉的去世給曹操一個沉重的打擊,之後,曹操還是得看著荀彧。對著荀彧,曹操是兩種矛盾的心態在的。
所以郭嘉的死,曹操不僅僅是對他的惋惜,也是對自己大業的惋惜,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