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10日消息 綜合臺灣「中央社」報導,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125屆年會今晚將投票產生新任主席,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吳經國先前在網絡票選上取得先機,能不能擊敗其他對手成為下屆主席,將在北京時間晚11時30分揭曉。
本次主席候選人共有6人,吳經國最大的對手,預料將是德國人巴哈。
新主席任期8年
據報,125屆年會舉辦地為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現任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將出席投票。
選舉的方式將採全體委員以秘密投票多數決方式進行,獲選的新任主席任期將是8年,任期屆滿時,可爭取連任,連任的任期則是4年。
本次競選參與者包括臺灣人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兼國際拳擊總會主席吳經國、奧委會副主席巴哈(Thomas Bach)、國際奧委會副主席黃思綿、體壇人士歐斯華(Denis Oswald)、奧委會財政審計委員會主席卡利昂(Richard Carrion)及烏克蘭撐竿跳遠傳奇人物布卡(Sergei Bubka)。
吳經國與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Juan AntonioSamaranch )關係良好,因此可望承接其相關人脈,而這將是他可能出線的關鍵因素。
在這次會議中,還會另外選出1位副主席、1位奧委會執行委員。
選舉爆口水戰
新任國際奧委會(IOC)主席的角逐戰昨天也公開化,當選希望不大的候選人歐斯華對聲勢領先的巴哈嚴詞抨擊。
曾長期擔任國際划船總會主席而受人敬重的歐斯華(Denis Oswald)指責巴哈(Thomas Bach),利用職務謀利,並要求德國政府施壓以助他當選主席。
他承認,自己當選主席的希望不大,但當記者詢問他是否會退出競選以轉而幫助巴哈時,他火氣大發。他說:「如果是巴哈,我當然不會幫,我不認為他的價值觀念與我相同」。
歐斯華去年曾擔任倫敦奧運協調委員會主席,他說,他對國際奧委會主席及其應有角色的看法,與巴哈大異其趣。「我認為,國際奧委會主席應地位超然,不會僅仰仗與他人結盟,同時只會利用職位來捍衛體育而沒有其他圖謀」。
現年59歲的巴哈已擔任3屆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也是國際奧委會司法委員會主席。他說,他並未聽說歐斯華的上述談話。「過去幾天來的謠言太多了,所以我也懶得聽,只專注在與同僚溝通,這方面進展狀況良好。」
巴哈被爆比賽作弊
繼英國《衛報》(Guardian)8日刊登德國奧委會主席巴哈(Thomas Bach)作弊疑雲,報導引述德國電視臺指出,有證據顯示巴哈40多年前參加擊劍金牌戰時故意把手套弄溼以至於分數判讀有誤,靠作弊贏得了金牌。對此,巴哈表示不願多做評論,他的發言人則反擊這類指控「子虛烏有」。
年會現賭盤魔咒
據指,今天登場的是主席改選是1894年以來選情最激烈的一次。吳經國說,他的參選就像是運動員破了紀錄、寫下了歷史,剩下的就交給其他委員選擇與決定。
不過,這次年會國際間卻出現了「賭盤魔咒」,運動賭盤已經成功預測東京申奧成功與角力重返奧運會。
至於奧委會主席改選,賭盤則預測德國籍的巴哈(Thomas Bach)將勝出。選情後續發展有待觀察。
兩輪投票像百米競技
1位要求匿名的委員說,會在第1輪把票投給吳經國,之後再支持巴哈。這位委員的談話凸顯第一輪投票的重要性。
另有委員強烈暗示,波多黎各籍的國際奧委會財政審計委員會主席卡利昂(Richard Carrion)肯定是一匹大黑馬。
在2020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與運動種類的投票中,第1輪投票票數分散,顯示投票者心中各有支持者,首輪出局者的原有選票會移轉到其他候選人身上,如果首輪沒有人得票過半出線,第二輪後的選情會較為明朗。
第1輪投票結果是看各候選人的基本盤,第2輪以後,則是看未出局者能從已出局者的支持者中獲取多少票。選舉過程就如田徑百米競技,誰能一直撐到最後,誰就是贏家。(中國臺灣網 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