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豆瓣上看見,有人在看完《頭號玩家》後評論道:「並不覺得滿滿堆砌的彩蛋有什麼興奮的,遊戲宅們就是好伺候,給點彩蛋甜頭就叫人爸爸,雞湯也灑的不知所云,完全不值得這樣的高分。」
在中國,遊戲業的寒冬雖已過去,但打遊戲在大量人眼中依舊留有刻板負面的印象。「精神毒品」這個詞隨著2008年《戰網魔》系列記錄片的播出,幾乎覆蓋了當時整個中國遊戲環境,直到如今影響仍存。哪怕現在不再將遊戲看做「精神毒品」,但部分人群對遊戲玩家群體其實依舊存在著偏見。
《頭號玩家》為什麼這麼受大量遊戲宅歡迎?因為這是少有的社會對他們投出的友善。
| 「你喜歡玩遊戲 我覺得你肯定不是一個上進的人」
2017年,一則關於DNF的街頭採訪在網上掀起了熱議:「我覺得玩DNF的男生都是死肥宅。」即使事後證明該採訪有劇本嫌疑,但仍舊引起了大量遊戲玩家關心和討論。大量DNF玩家為了證明自己,組團穿西裝打領帶打遊戲,曬車曬家產曬女友的更是數不勝數,在引網友爆笑之餘,又不禁為這群玩家感到心酸。
▼淘寶上因此事件衍生出的「打團西裝」
而更令人心涼的是,不僅是DNF,在眾多遊戲中,幾乎每當一個遊戲的知名玩家爆照後,如果是個胖子,就會有大量網友評論:「果然這種遊戲玩的好的都是死肥宅。」如果是個戴眼鏡的頹廢小青年,則又會被評論說:「嘖嘖,宅男才會花這麼多時間玩遊戲。」似乎遊戲打得好已經成了一種原罪,而「宅」也徹底淪為了貶義詞。
「他遊戲玩的這麼好,現實一定是個死肥宅吧。」這句話可怕就可怕在說的人並不是當玩笑說的,他認真和你說這句話的態度,才是最可怕的。
一個手遊親友群的朋友曾在群裡吐槽過一次奇葩的相親。講的是他和親戚拉線的相親對象見面,全程都聊得挺好的,女生問他平時愛好什麼,朋友就答道說:「看看書,周末出去爬山,有空的時候喜歡打會兒遊戲。」女生也沒說啥,就隨便應了兩句。
整場相親下來,朋友都覺得氣氛挺好的,回去的時候還在想這次也許能成。結果第二天女方就發了微信給他說:「對不起,我仔細考慮了下,還是覺得愛玩遊戲的男生沒有上進心,靠不住。這次見面就當吃了個飯吧,親戚那邊我會去說的。」
朋友來群裡倒苦水的時候都是一臉懵的樣子,他剛看見的時候還以為是女方對他不滿意找的藉口,結果認真聊了下女方還真的就是這麼想的。群裡笑他和安慰他的各佔一半,笑他的說:「你這相親對象的拒絕理由都可以放到奇葩集錦裡了。」「你這場經歷就是活生生的段子啊。」當時的自己也是「哈哈黨」的一員,笑完了才去安慰了這位可憐的親友。
▼朋友並不是個例
此時此刻這場經歷放到這裡來卻突然覺得悲涼了許多。2018年福布斯榜公布騰訊CEO馬化騰成為了全球華人首富,騰訊遊戲2017年營收近千億。根據AppAnnie和IDC聯合發布的報告更是顯示了2017年全球遊戲產業光手遊市場就超4000億。但遊戲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這群為遊戲創造價值的遊戲玩家們,卻在許多人心裡被以偏概全刻上了「不上進」、「死肥宅」的標籤。
| 月薪3千的工薪族,遊戲裡表現得像月薪十萬
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朋友圈迎來了一波曬支付寶帳單的風潮,十幾萬的帳單比比皆是。許多曬出帳單的朋友都表示,自己就一月薪3千的工薪族,這大幾萬支付寶帳單究竟是怎麼花出來的?
而正當這個曬帳單曬得火熱的恰當時,某個熱門端遊的幫會裡,卻以此為導火線爆發出了一場鬧劇:幫會裡的白富美女神婉婉,原來是個用假照騙人的普通小文員。
事情就因幫會群裡幫眾曬年度支付寶帳單,互相哭窮開始。
群裡哭著窮時也不知道是誰在群裡發了張微博上轉來的土豪帳單,引起幫眾談論的同時,有人開始起鬨說婉婉不是白富美麼,想知道婉婉的支付寶年帳單花了多少,也許不比這個土豪差多少。就這個話題從下午起鬨到晚上,中間婉婉出來插科打諢了幾句,也沒說發不發帳單。
直到第二天婉婉朋友圈發了張圖,配字:今年不知不覺又花了這麼多……。赫然是一張過百萬的支付寶帳單。有婉婉微信的幫眾紛紛評論說「婉婉求包養」、「給土豪跪了」。本來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誰知一周後突然有個幫眾在群裡扔了個微博,點進去是一個漂亮女生的私人微博,頭像照片和婉婉之前的爆照一模一樣,連微博裡的日常生活環境照片和支付寶帳單也似曾相識。
▼淘寶上還有專門賣假照的商家
有幫眾問道:「這是婉婉微博?」扔微博的人又扔了一張圖,是和微博主人的私信截圖,截圖裡微博主人說根本不玩遊戲,也不知道婉婉是誰。
這張截圖一石激起千層浪,幫會群徹底炸了,許多人都在群裡@婉婉,想讓她解釋清楚怎麼回事,婉婉卻再也沒有出現過。直到聯繫到婉婉的幾個遊戲好友和遊戲裡的情侶,互相一核對,才了解到婉婉根本和白富美沾不上邊。她在遊戲裡花的大量錢全是從遊戲情侶和一個有錢的親友那兒哄來的,並且遊戲情侶還不止一個。婉婉把他們都瞞的很好,男生A給她花了錢,可能她會拿一小部分去哄男生B,然後剩下的用來炫富。男生B給她花錢,她又會轉頭去哄另一個遊戲情侶。就這麼把錢倒來倒去,最後婉婉其實沒花多少,就成了遊戲裡的知名白富美。
之後幾個遊戲情侶內心不甘,勢要找到婉婉問個明白,最後不知去哪兒了解到婉婉其實現實只是一個二線城市的普通小文員,工資一個月3000多。她每個月在遊戲裡基本上工資要投進去大半,但還是不滿足,才有了後來的盜假照白富美。
婉婉刪了所有人微信和聯繫方式,沒對這件事作出任何解釋。直到半年之後,有人在其他伺服器發現了疑似婉婉的人,才又有人去用小號加婉婉微信,微信朋友圈裡活著的,卻又是另一個精緻的女生了。
| 我想我更願意做個「肥宅」
還記得前年回老家過年,無聊的時候坐在沙發上掏出了手機玩手遊,剛上初中的小表弟看見了也想玩,我就把手機給他玩了兩把。結果被舅媽看見了,過來就把他數落了一番,拿過手機還給了我,拉著他去了其他地方。舅媽還手機的時候客氣地說著「孩子不懂事,別給他玩這種東西,弄壞了怎麼辦。」但自己其實聽見了她在出門時對小表弟的數落:「不準玩遊戲知道麼,它是精神毒品,會害了你的。媽媽都是為你好,遊戲碰不得……」
開學後的第一場考試,小表弟考得不好,班主任說是這次考試比較難,可能很多知識點小表弟沒進行過拓展,很正常。舅媽卻覺得是過年時小表弟玩的那兩把遊戲的後遺症,打電話給我媽拐彎抹角地說了一堆,話裡話外說的是「你女兒愛玩遊戲自甘墮落就算了,可不要再來禍害她們家乖乖。」
我媽聽了很氣,掛了電話和我念叨了一堆,還說今年過年不回去了。最後卻變成了自己勸她彆氣。
這件事不久,表姐像是叛逆期晚來了10年一般,和舅媽鬧了起來,不願意做一個如婉婉一般普通的文員,交了一個社會上的男友,辭了穩定的工作,在家裡大鬧一場搬了出去。舅媽怪表姐男友帶壞了她,又氣的說要和表姐斷絕母女關係。
我媽和我念叨時說了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轉頭還是沒忍住說道:「你也老大不小了,少打點遊戲,老打這些有什麼意思。」
我楞了楞,回了句:「可是我工作也需要我玩遊戲啊。」
「那你就不能換個工作?你表姐辭了的那個文員其實就不錯,女孩子家家的,考個公務員多好。」
「行了!媽!」低吼一聲結束了我媽的念叨,在臥室裡關了電腦自己莫名覺得有些許難受。
▼母親眼中的公務員是百利無一害的金飯碗
現在在不少大人眼裡,遊戲仍舊是應該堅決遠離的東西,是精神毒品。就如同遊戲打得好的人在不少人眼裡就是「死肥宅」一般。初聽時,自己還會帶有點憤憤的情緒,聽得多了,又只覺得無力。
婉婉的事微博上有人評論說:「你看這些遊戲,亂的不行,還遊戲情侶,都是該被騙的網癮傻逼。」何其可怕的想法。
想起前段時間網絡上熱傳的一張圖,叫做「渣男愛用頭像一覽」,也因此衍生出了一句話「看你微信頭像,我覺得你很渣。」
僅憑隻言片語幾張圖片就判斷一個人渣不渣,和僅憑個例和傳言就斷定遊戲是毒品,玩遊戲厲害就是肥宅何其相似。但現實哪有那麼多渣男渣女,哪有那麼多奇葩的「死肥宅」,反而是隨便評判斷定別人是死肥宅是渣男,玩遊戲就活該被騙的人,他們的樣子才難以言喻的噁心。
我願意接受一個熱愛遊戲,但在旁人看來是「肥宅」的標籤,但不想成為下一個顛倒主次,沉溺遊戲虛榮的婉婉,更不想成為一個隨便定性其他群體的「評判家」。
熱愛遊戲,同時也熱愛生活。做好自己,同時也不去隨意評論他人。
最後,再次感謝《頭號玩家》對玩家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