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姓和豬諧音?那明朝的豬叫什麼?明朝人還敢吃豬肉嗎?

2020-12-07 胡侃文史

豬在中國大地上歷來是重要的肉食來源,在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在華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就已開始飼養。豬是我國五畜(牛、犬、羊、豬、雞)之一,也是中華十二生肖之一,在古代經常用豬代表財富和生育,豬不像牛、羊、狗那樣適合遊牧遷徙,在遊牧民族的畜牧經濟中,豬是難養的動物,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農耕民族卻是天然的肉食提供者,因此豬在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具有重要地位,甚至是古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問題來了,在封建社會是需要避諱的,也就是在帝制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表尊重,「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這是古代避諱的一條總原則,在明朝無疑最應該避諱的就是國姓朱,那麼朱和豬諧音,應該怎麼辦呢?皇姓和豬諧音,明朝的豬應該叫什麼?明朝人還有豬肉吃嗎?

在明朝歷史上其實還是有很多文字獄的,尤其是在朱元璋時期更是嚴酷,朱元璋出生草根,在當上皇帝之前為了生活當過和尚、參加義軍,不幸的青少年生活讓朱元璋心裡其實還是自卑的,所以登基以後凡是有賊,禿等字眼的句子都會被嚴查,一旦發現情況核實,立馬就是大開殺戒。

不過,話說回來,朱元璋因為出生貧苦也知道老百姓的不易,所以在對人們的日常主要肉食來源——豬上反倒不是很在意,據說朱元璋還曾經為了不為難百姓而給可愛的豬賜名「肥肥」。由於朱明政權的寬容,在明朝大部分時間,豬肉是可以叫豬肉的,明朝時期大多數皇帝也都不會在意「朱」與「豬」諧音,朱元璋在位時還曾寫過一幅對聯送給宰豬的人,由此可見明朝並沒有嚴令禁止吃豬肉,而且豬肉也是皇帝們愛吃的,一日三餐全部都有豬肉。不過,百姓因為敬畏皇權,還是稱豬肉為豚肉或彘肉,而且在古代,豬還是有別稱的,被稱作「豚」或「彘」。

不過,凡事也有例外,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時,因為自己不僅姓朱還生肖屬豬,於是立下規矩,要求民間皆不可以屠殺和食用豬肉,要求用羊肉替代。然而,此規定還沒實行多久,第二年,為了祭祀祖宗,滿城官員四處奔走,卻始終找不到可以宰殺的豬來孝敬祖宗,這種行為無疑是對老祖宗的冒犯。面對此種尷尬局面,明武宗自知是自己政策的緣故,心有愧疚,最終,為了不怠慢祖宗,順應民意,明武宗還是廢除了這條規定。因此,明朝再也沒有關於民間不可養豬的奇葩規定了。

在民間,豬還有一個十分霸氣的名字叫「萬裡哼」,豬肉也被稱為萬裡哼的肉。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由於我們是農耕民族,和耕牛的感情自然很深,耕牛是人們的重要勞動力,所以歷朝歷代對牛的宰割都是禁止的,就算牛死了也不能吃的,而是要到官府報備。所以說雖然中國人很講避諱,但是中國人也是實用主義者和講感情的民族,並非迂腐、食古不化。

相關焦點

  • 明朝皇姓朱與豬諧音,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明朝皇姓朱與豬諧音,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眾所周知,古代皇室忌諱諧音字,百姓家裡都不允許出現諧音。那麼在明朝時皇帝姓「朱」與「豬」諧音,百姓是怎麼叫豬肉來避開諧音字的呢?第一種叫法,在明朝,豬被稱作「豚」或「彘」,所以豬肉就被稱為豚肉或彘肉。在明朝是可以叫豬肉的,但是,百姓因為敬畏皇權,就稱豬肉為豚肉或彘肉。
  •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所以什麼時候叫名,什麼時候叫字也是很有講究。如果當皇帝跟動物諧音之時,必須得避開。否則你過年了說「殺豬了」,那麼就是說「殺朱了」,在明朝時期,這是要造反的節奏了。那麼明朝時期,古人如何避開「朱」、「豬」這個詞勒?根據文獻記載,特別在明朝的時候,「豬」一般用「彘(zhi)」、「豕(shi)」等字眼代替。所以問題就解決了。
  •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那明朝人怎麼叫豬肉呢?要造反的節奏?
    明朝時期,古人如何避開「朱」、「豬」這個詞勒?根據文獻記載,特別在明朝的時候,「豬」一般用「彘(zhi)」、「豕(shi)」等字眼代替。所以問題就解決了。當然對於大部分明朝皇帝而言,只要不是諧音其實也無關緊要,但是傳說朱厚照在這件事情上就有點誇張了。
  • 「豬」和「朱」諧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豬」和「朱」諧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老祖宗太有智慧了平時觀看古代影視作的小夥伴們肯定見過這樣一個情節,就是避諱名字。而朱又和豬諧音,在古代的農耕社會,這就讓人頭疼了,像其他皇帝都是像劉、趙、宋之類的,除了在姓當中用到,也沒其他的用途了,但朱字與豬諧音,難道以後就不提豬字了?這顯然不現實。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需要耕地犁地的,牛是主要勞動力。所以在古代我國民眾是很少吃牛肉的,在有些朝代屠宰牛甚至是違法的事情,牛作為主要勞動力,如果不充足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糧食產量。
  • 探秘|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漢高祖名叫劉恆,皇帝就把北嶽恆山改成了北嶽常山;漢光武帝名叫劉秀,於是就把秀才這個稱號改成了茂才;唐太宗名叫李世民,太宗皇帝就把六部中的民部改為了「戶部」;明朝皇帝都姓朱,朱和豬兩個字諧音,豬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牲畜,那麼生活中如何規避名諱呢?
  • 明朝皇帝姓「朱」於「豬」諧音,在當時明朝人怎麼稱豬肉?
    明朝朱元璋做皇帝的時期,就不讓老百姓叫豬,不過後來到了明武宗時期,就頒布了《禁豬令》,這讓家家戶戶都不能養豬,大家知道為什麼嗎?為什麼直接不讓養,之前還只是不能叫。明武宗朱厚熙過27歲生日的時候,因為是皇帝,所以布置的特別風光,滿朝文武大臣全部都拿著禮品來賀壽,朱厚熙也是坐在最當中最豪華的位置上,餐桌上面的菜香氣撲鼻,而且朱厚熙特別喜歡吃肉,於是用筷子夾了一塊肉,咬上一口,結果發現是豬肉。想到自己姓朱,而且生於辛亥年,屬相也是豬,這樣直接讓朱厚熙大怒。吃豬肉不就是吃朱肉嗎?而且朱厚熙認為在他生日那天,竟然有人殺豬肉吃。
  • 「朱」和「豬」諧音,明朝百姓可以吃豬肉?又如何稱呼「殺豬」?
    「朱」和「豬」諧音,明朝百姓可以吃豬肉?又如何稱呼「殺豬」?文/晨兒說歷史本文關鍵詞:朱厚照,豬肉。全文共計1200餘字,閱讀約需4分鐘。明朝的皇帝都是姓朱,那不是明朝276年內,都是不準百姓吃豬肉嗎?若是在菜市場中,屠夫要是說了一聲「殺豬」,那豈不是就是要被大家認為是「造反」的節奏嗎?那麼明朝的百姓是如何對待「豬肉」和「殺豬」?其實咱們都是幫明朝的百姓多操心了,還請諸位將剛剛為明朝百姓出的汗都抹去。
  •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說來挺有意思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避諱」分為「國諱」和「家諱」,在明朝的時候,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說來挺有意思。明朝皇帝的姓朱,這時候,凡是與」朱「同音的字都是需要避諱的,這就是要避國諱。
  •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之人避諱,管豬肉叫什麼呢?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之人避諱,管豬肉叫什麼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君主制度往往會有許多規章制度需要天下人去遵守,而小編今天要講的是古時說的「避諱」。其實在以前,皇族的名字並不是平民百姓就可以隨便接觸並且同名的,甚至連一個字相同了都可能面臨隨時掉腦袋的風險,因此一般人都是避而遠之,就算沒有這輩子都不可能會見到當朝的皇帝。明朝皇帝姓「朱」與「豬」同音,明朝之人避諱,管豬肉叫什麼呢?小編查閱了史料後發現,歷史上記載著的是,明代當時並沒有對「豬」進行避諱。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朱元璋認為自己的姓氏可以和家畜共稱嗎?
  • 明朝「朱」姓與「豬」諧音!當時的叫法令人笑掉大牙!網友:666
    當然對於大部分明朝皇帝而言,只要不是諧音其實也無關緊要,但是傳說朱厚照在這件事情上就有點誇張了。一次過生日,宴請百官,一起慶賀,宴會上自然少不了豬肉,當香噴噴的豬肉端上來之後,大臣們吃的很香,但是朱厚照心裡發毛了,想著自己姓「朱」,自己的生肖也是屬豬,越想越毛,越毛越怕,看著大臣們吃的正香的豬肉,朱厚照憤然離席,搞得一群大臣風中凌亂。自此之後,規定民間禁止養豬。
  • 與「豬」同音的明朝皇帝姓氏,明朝百姓又管豬叫什麼呢?
    但是,到了明武宗時代,明朝皇帝竟然發布了《禁豬令》每家每戶都不允許養豬,這裡面又有什麼原因呢?明武宗為什麼不讓養豬呢?在明武宗過27歲生日的時候,可以說是極度的風光濃鬱奢華,眾大臣都拿著自己的禮品前來祝賀。對於皇帝而言自然會坐在最豪華的位置上,皇帝夾了一塊肉,放在嘴裡才發現是豬肉。這時皇帝想到自己的姓氏為朱,自己的屬相也是豬,於是他就生氣了。
  • 朱元璋姓朱,那麼明朝的豬叫什麼?看完讓你哭笑不得
    朱元璋姓朱,那麼明朝的豬叫什麼?看完讓你哭笑不得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了十二世,歷經十六個皇帝,建國二百七十六年,相信看過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的人,一定還記得裡面很多奇葩的事,就連皇帝也不例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裡面一件奇葩的事。
  • 朱是明朝國姓,那麼明朝的人管豬叫什麼?逗趣的名字讓你猜不到
    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比較避諱自己的姓氏,普通老百姓通常也不敢直呼皇帝姓氏,甚至一切與皇帝姓氏有關的名字都要格外注意。更有甚者,皇帝還會下令,除了皇族之外,任何和他同姓的人全部更改自己的姓氏,這更能凸顯古時統治者對自己姓氏的看重。
  • 明朝叫「豬」是大忌,朱元璋取了一個名字,至今還有很多人用!
    自古王權更替,老百姓也會產生新的忌諱,例如不能跟皇家姓或是不能與皇帝的名字相似或者是同音字諧音字等,朱元璋的姓氏卻非常巧合的和「豬」相對。所以更是要避諱豬這個字眼了。在古代普通人能吃的肉只有豬雞魚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豬肉了,那麼在明朝的時候普通人怎麼稱呼豬呢?
  • 明朝皇帝姓「朱」,那麼為了避諱,明朝人管『豬』叫什麼?
    避諱一詞起源於西周,將其細細劃分為「國諱」和「家諱」,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的是「國諱」。「國諱」強調的就是避諱帝王名字,如果一人不幸冒犯到皇帝,一般用以下的方法化解。用同義字或者近義字替代帝王名諱,找同音字,同音不同字,書寫時留出空白或是刪字。明朝時候,皇帝姓朱,這可是不得了,與「豬」同音,販夫走卒如果說上一句「殺豬了」那豈不是會被認為要造反。那怎麼辦?難道要做啞巴不說話?
  • 「朱」與「豬」同音,那麼明朝人把豬叫什麼?
    「朱」與「豬」同音,那麼明朝人把豬叫什麼?文|小楠趣談古代的中國,由於達官貴人和平民之間的階級分化,這兩類人之間的差距也很大。並且這兩類人之間存在的不公平現象也是非常多的。如果名會有一樣的,或者是發音一樣的,那麼很可能這個平民階級的老百姓就會被這個達官貴人敢用其他名字。所以很多時候,一些平民階級的老百姓們發現自己的名字跟一些達官貴人的名諱有所衝突的時候,就會自動選擇放棄自己原來的名諱而去選擇一些與之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其他名諱。
  • 「朱」與「豬」同音,那麼明朝人管豬叫什麼?古人太聰明了
    「朱」與「豬」同音,那麼明朝人管豬叫什麼?古人太聰明了今天的話題是一個令人值得深思的話題,「朱」與「豬」同音,那麼明朝人管豬叫什麼?其實「豬」這只不過是個平常的字,只不過到的明朝的時候這個字的讀音和當朝皇帝的姓長衝突,所以這個字也隨著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忌諱的字眼,那麼我們知道,如果不能隨意說了,那麼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管「豬」叫什麼呢?古人真的太聰明了,我們都知道古人其實說話都會用到文言文,而在我們書中的文言文中的豬是不叫做豬的,豬因此被賦予了另外兩個名字,一個叫做「豚」,而令一個叫做「彘」不得不說,這就是古人的聰明所在。
  • 明朝國姓是「朱」,為了避諱,明朝人叫「豬」什麼?叫法很難讀
    然而,「朱」和「豬」作為同音字,日常生活中「豬」又難以避免會被提及,要是百姓說個「殺豬了」,搞不好被誤以為是要造反,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為了避免「國諱」,官兵對此管控相當厲害。朱只是,如果連「豬」都不能提,那麼人民日常養豬吃豬等活動該如何進行呢?
  • 明朝皇帝姓朱,那百姓如何稱呼「豬」呢?答案出乎意料
    明朝的開國皇帝叫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古代人很忌諱稱謂,尤其是皇帝的稱謂都需要避諱,比如李世民的四兒子本叫李玄霸,為避諱清朝康熙帝玄燁的字,就改成了李元霸,同樣在明朝時期,開國皇帝姓朱,一般人自然不能亂叫「朱」這個字了。
  • 朱是明朝國姓,與「豬」同音,殺豬吃豬肉,避諱方式留下千古笑談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朱」姓是明朝的國姓,可這個姓氏與「豬」同音,怎麼辦?禁止老百姓吃豬肉?顯然不可能。眾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赤貧,對底層老百姓報以深深同情,老百姓吃豬肉沒有任何問題。可避諱還是需要的,於是朱元璋改字「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