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打造烏山9個景觀單元 建設冶山遺址博物館

2020-09-15 海峽網

福州新聞網9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記者14日獲悉,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一城七線」、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城鄉環境面貌品質「兩個新提升」的部署要求,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和冶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工程在確保工程質量效果的前提下,緊盯目標任務和序時進度,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全力以赴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其中,烏山歷史風貌區烏山冠亞廣場、天皇嶺入口、紫清園入口、靈響路入口景觀改造及北坡登山步道的修築工作已完成;冶山文化公園東入口、西入口及馬球場遺址周邊綠化補植修復工作和武氏名居華僑樓修繕工程計劃本月底完工。

烏山:打造雙驂園、羅浮嶺、石天等9個景觀單元

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北起道山路、西至白馬河、南到東西河及烏山路(含黎明湖)、東接烏山一期。將以省氣象局搬遷為契機,綜合石刻文化、道教文化、名人文化、榕樹文化、農耕文化,打造雙驂園、半嶺園、通德園、西園、紫青園、羅浮嶺、石天、天皇嶺、烏塔等9個景觀單元,將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展現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目前,已完成烏山冠亞廣場、天皇嶺入口、紫清園入口、靈響路入口景觀改造及北坡登山步道的修築,正在進行省廣電宿舍羅浮嶺水景景觀節點施工及山上蒙泉庵的改造施工。據市城鄉建總負責人介紹,當前正加緊施工,力爭於今年12月底前完成羅浮嶺區域景觀改造工作,其他景觀單元預計明年陸續完成改造。

據悉,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以「大烏山」為概念,以更全面展現烏山風採、更有效推動名城保護工作、更好傳承福州記憶為要求,市政府組織鼓樓區、市城鄉建總、市規劃院等單位對「大烏山」概念進行方案研究,通過兩條腿走路的辦法,進一步擴大烏山保護修復範圍,形成了具體的設計方案及工作任務清單。

冶山:建設冶山遺址博物館

根據《福州市冶山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冶山歷史風貌區西至鼓屏路,東至觀風亭路,南至湖東路,北至冶山路,現存6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林則徐出生地暨幼年讀書處、泉山仁壽堂、福州中山堂、歐冶池、泉山摩崖題刻、冶山古蹟石刻;7處鼓樓區不可移動文物點。

根據規劃,一期建設規模15267平方米,初步打通歐冶池與泉山之間的景觀廊道。二期建設規模17810平方米,重點打通冶山文化公園西入口、東入口、南入口,提升北入口,通過冶山遺址博物館、唐代馬球場考古遺址、武氏民居華僑樓及歐冶亭、「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項目的實施,展示冶山在漢、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連接城市歷史中軸,保留歷史文化「原味」。

目前,已完成屏山地鐵口900平方米綠植景牆,冶山路南側1200平方米綠化,歐冶池北側劍光亭、喜雨軒修繕及對聯牌匾修復,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歐冶池水體疏浚及周邊護欄修繕保護,歐冶池西南側歐冶子雕像、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泉山摩崖題刻和仁壽堂保護修復,唐代馬球場遺址考古勘探發掘及遺址展示場地基礎建設,泉山北側園路鋪設和景觀營造,亭榭修建等。

據了解,冶山歷史風貌區是福州漢代時期無諸建造都城——「冶城」的所在地,是福州歷史上最早的城池,也是福州古城傳統中軸線的北段節點和重要組成部分,福州歷代古城的中心,歷經2200多年,見證了福州歷代的變遷、演替和發展,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福州名城價值與特色的重要名片和體現。

來源:福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福州烏山與冶山,古韻增顏值
    據了解,冶山公園、烏山公園的修復提升作為世遺「雙提升」的重點項目,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冶山公園馬球場遺址及周邊修復工作將於9月底完成,烏山公園新增四個入口的景觀改造已全部完成。新一輪的古厝保護提升啟動了冶山歷史風貌區春秋園二期工程,重點是打通冶山文化公園西入口、東入口、南入口,提升北入口,通過冶山遺址博物館、唐代馬球場考古遺址、武氏民居華僑樓及歐冶亭、「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項目的實施,展示冶山在漢、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風貌,連接城市歷史中軸,修復完善歷史文化。
  • 福州新添一座公園!就在烏山腳下!
    微型遺址公園展示福州古城2000多年演變史烏山路口明代古城牆遺址殘段分上下兩層,規格從下往上逐層內收,佔地100平方米左右。「烏山明城牆遺址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局限,長期以來『大隱隱於市』,不為人所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明城牆遺址保護工作,去年12月以來,市文物局精心組織,在加強該文物本體保護的同時,對遺址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並進行景觀提升,以大草坪擴大遺址輻射範圍,採用福州傳統條石鋪裝等工藝,統一設置遺址範圍店招等多種方式,突出明代城牆遺址的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微型遺址公園。
  • 福州這處公園將添遺址博物館、70米長浮雕景牆!
    此次拆除了居民樓,將土地平整出來,打造東入口小廣場,打開仁壽堂的視線通廊。我們將在廣場上打造景牆,結合唐代馬球場遺址,成為入口標誌。這些山石將根據山勢進行堆疊,同時恢復冶山部分景點,打造與山勢相融合的自然景觀。仁壽堂資料圖。池遠/攝據《冶山史話》記載,唐元和八年,裴次元任福州刺史兼福建觀察使,在冶山及其周圍闢二十九景,並題詩詠景二十首。
  • 烏山北入口廣場月底動建 歷史風貌區年底完工
    200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啟動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工程,今年底將基本完工,將形成「四大景區」,與三坊七巷連為一體,申報國家5A級景區。其中,烏山北入口景觀廣場,將於本月底開建,5·18前建成。  今後山上辦公單位將陸續搬離,實現「還山於民」。
  • 福州烏山地塊徵收補償方案公布,烏山九巷鼓樓金茂府安置房供挑選
    實際上烏山舊改地塊徵收工作早在一兩個月前就已經開展,拆遷辦早已進駐烏山腳下的省氣象局大院並貼出這份補償方案,只不過外人難以入內,無法看到文件原文。儘管沒能提前看到文件,但近段時間以來也有不少朋友在後臺諮詢過我,關於烏山舊改項目的徵收補償標準,此前我估計應與3月份的冶山舊改項目相當。
  • 福州烏山即將華麗轉身
    一座烏山,半部書法史。熟悉烏山的福州人,對這處福州地標,最深的感受就是登山路上,可以看到上百處唐宋至今的摩崖石刻。其實在烏山上,還有不少摩崖石刻位於山坡、懸崖,難以企及,遊客無法感受它們的獨特魅力。本月開始,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提升項目全面啟動,北麓多個上山路口,已有施工隊伍進場。園林專家告訴記者,經過梳理,原先烏山的4個主入口將拓展至8個;同時新增羅浮嶺登山路,方便遊客近距離欣賞書法,感受烏山的歷史文化底蘊。按照計劃,5個月內,烏山將完成華麗轉身。
  • 福州500萬打造烏山南麓新面貌
    昨日,從福州市鼓樓區園林局傳來消息,鼓樓區今年4月投資500多萬元改造烏山南麓整體景觀,「冰壺」新景區、胡也頻故居、澹廬等古建築等都將以新面貌面世,目前除南入口廣場外,其他主體工程基本完成。   昨日,從福州
  • 烏山,將大變樣!
    烏山歷史風貌區保護建設項目,自2007年以來,已拆遷了一大批有礙於展示風貌區的建築物、構築物,完成了一系列景點、登山道及基礎設施建設,景區面貌煥然一新。而此次省氣象局遷出烏山,對擴展烏山歷史風貌區的公共空間進一步彰顯烏山歷史風貌區的歷史格局,有著積極推進作用。
  • 福州烏山路口公交站遮陽篷即將恢復 將建新式站臺(圖)
    所涉奢侈品牌和商場均表示,當初拆遮陽篷與己無關;福州場站公司表示將儘快施工,建新式站臺光禿禿的烏山路口公交站即將恢復遮陽篷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9月13日訊(記者 邱也栩 王烽/文 包華/圖)  關注理由
  • 福州烏山風景區附近5個「烏山」公交站 你繞暈了嗎
    福州烏山風景區附近,有五個「孿生」公交站臺名,分別是烏山站、烏山西路站、烏山路站、烏山路口站、烏山橋西站。這五個站點分布在烏山西路、烏山路、白馬路,不僅弄暈不少外地人,連一些福州人也搞不明白。市民建議有關部門將這些「孿生」公交站另行命名,以示區別。
  • 福州有座2400多年「劍池」,歐冶子在此鑄劍,只有老福州人才知道
    當年越王勾踐的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在福州的冶山這裡興建「冶」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兩千多年前,鑄劍大師歐冶子就曾在冶山鑄造寶劍,留下了「歐冶池」等歷史古蹟。歐冶池,位於鼓樓區冶山路旁,也稱為「劍池」,具有2400多年歷史,被認為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口池。
  • 福州烏山與三坊七巷將打通相連 打造5A景區
    烏山東麓歷史文化街區及其主入口效果圖  本報訊(記者 鍾巧花 實習生 賴秋虹 通訊員 張勇/文 記者 李劍準/圖)未來遊玩福州市三坊七巷,除了逛坊巷,還可以順便逛公園,並可以便利地穿過南后街、澳門路直接登上烏山
  • 福州這座古城遺址要建公園!一期建設已全面啟動!【區縣頭條】
    新店古城遺址公園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位於新店鎮新店村,根據此前福州市發改委的相關批覆,項目建設內容包含以下方面:傳統建築保護修繕(老建築修繕面積2820m²、改造提升建築面積3800m²、建築外立面提升面積5500m²、配套公廁建築面積300m²)、新建博物館(建築面積7500m²
  • 陳元春——「冶山堂主人」,二十年堅守 點亮冶城之光
    ,對這個福州漢文化發祥地產生了濃厚興趣。冶山現存有泉山仁壽堂、歐冶池、福州中山堂、林則徐出生地、泉山摩崖題刻、冶山古蹟石刻6處文物保護單位。冶山不大,四條街巷就能框住,許多遊客來冶山觀光,大都只能走馬觀花,無法進一步了解其中歷史建築、景點典故,於是陳元春萌生了培養一支冶山志願者講解隊的想法。
  • 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迎來「首秀」 羅浮嶺景區開放迎客
    記者 葉義斌 攝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作為「三山兩塔」的福州名片之一,烏山是福州市民心中的重要記憶。為更好彰顯烏山的美與記憶,福州市啟動了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工程建設。4日,記者從市城鄉建總獲悉,重點打造的三大片區之一的羅浮嶺景區保護修復已基本完成,正式開放。在添景的同時,還有出行的便利。
  • 福州又一「文化打卡地」將重新開放
    文化福州榕城身邊事【文脈貫古今!福州又一「文化打卡地」將重新開放】日前,福州冶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建設工程已啟動,包括修建冶山遺址博物館、歐冶亭、觀海亭、「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將展示冶山在漢、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風貌。其中,民國時期建造的老建築——「泉山仁壽堂」已於近期完成修繕。據介紹,「泉山仁壽堂」是中國近代著名海軍將領薩鎮冰晚年居住的場所。
  • 福州閩侯將打造世界級閩越文化旅遊目的地
    福州晚報   其中,「閩江花月夜」城市中央遊憩區是龍頭項目,項目範圍包括閩越水鎮、曇石山遺址公園、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閩侯縣博物館、閩都民俗園、橫嶼村、曇石山、洽浦村,並涵蓋閩江及濱江溼地區域。其發展思路是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目標,通過結合閩越水鎮、曇石山遺址公園、閩都民俗園、閩江等重點文化旅遊資源特色,以「閩江花月夜」為主題,塑造閩侯縣全域旅遊吸引核,打造以閩越文化深度體驗為核心特色的城市旅遊。同時,打造以閩江生態、花園城市、月光經濟、夜間娛樂為亮點的閩越文化集中展示地與核心體驗地,最終使其成為閩侯城市中央遊憩區、世界級閩越文化旅遊目的地。
  • 望城烏山:龍王嶺村建設美麗屋場 成就幸福生活
    (望城區烏山街道龍王嶺村)  「我們這裡山水相連,景色宜人,將依託溈水河南岸,按照『自然生態優美、鄉風文明純樸』的理念,打造一個農民休閒、文旅相結合的場所。這三年通過打造和建設,我們村的鄉村人居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正在推進的美麗屋場建設,將讓鄉村更美麗、群眾更幸福。」龍王嶺村黨總支書記王立志說。
  • 在福州,一日看盡生態之美!
    福州,一座濱江濱海的生態園林城市,依山傍水。在高樓林立的時代,這裡依舊古韻悠悠,治山春秋園雕梁畫棟,屏山、於山古樹參天,走上福道覽城觀景,一日享盡福州的生態之美。 冶山春秋園 福州「冶山春秋園」藏在鼓樓區的鬧市中,冶山為閩越國都多次發現的宮殿遺址,至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