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殺毒曾是一代人的記憶,在十幾年前,幾乎國內的每臺電腦都安裝過瑞星殺毒。相信瑞星殺毒的卡通獅子,以及它那「魔性」的呼嚕聲讓很多人記憶深刻,因為其聲音像陌生男子在家的打鼾聲,所以瑞星殺毒還被網友們戲稱是「離婚軟體」。
總之,瑞星殺毒在那個年代是十分受歡迎的。其在最輝煌的時候,僅靠軟體就能賣7個億,市場佔有率一度超過60%,是不可不扣的「殺毒之王」。不過現如今瑞星卻幾乎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甚至被傳出破產的消息。當然這只是謠言,瑞星目前還在運營當中。
前幾日,也就是2020年12月4日,瑞星就傳來了「再獲統信認證」的消息。而在今年9月28日,瑞星還在「2020年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品發展峰會」上,獲得了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優秀應用軟體的稱號。
由此來看,瑞星目前還在繼續深耕殺毒領域,並在技術上下了不少「苦工」。但不得不說的是,現在的瑞星想革新技術,重新回到過去的會輝煌,恐怕已經是為時已晚。
曾經的「殺毒之王」瑞星
早在1991年,瑞星品牌就在中關村誕生,在那個電腦病毒四起、國內殺毒軟體還未「成型」的年代,瑞星創始人王莘抓住了這片「藍海」,致力於信息安全領域,幫助國人有效應對網絡安全威脅。
事實證明,王莘的選擇是正確的。1993年3月,成立僅2年的瑞星達到了自己的「小巔峰」,在那一個月裡,瑞星防病毒卡創造了日銷量1000套、月銷量1萬套的記錄,更令人興奮的是,其一個月的毛利率達到了20萬元。
這個成績,顯然讓瑞星在殺毒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耀眼的存在。雖然到了1998年,瑞星防病毒卡的銷量大不如以往,而且他們推出的殺毒軟體也不被用戶認可。但王莘通過與聯想、方正等十幾家廠商合作,利用「OEM銷售」的方式,讓大眾認識到了瑞星殺毒軟體的作用。
自此,瑞星殺毒軟體迅速「走紅」,幾個月內就達到了三四十萬套的銷量,之後其更是再進一步,成為殺毒市場中的「領軍者」。
雷軍入局殺毒市場,瑞星「分裂」
同在1998年,正值瑞星「春風得意」之時,雷軍攜帶「金山毒霸」進入了殺毒市場。彼時的金山雖然在辦公軟體領域中不敵微軟,但金山的實力也是不可小覷,令瑞星如臨大敵。
創始人王莘認為,應該與金山打價格戰,而瑞星總工程師劉旭則認為應以技術為先,這樣才能穩住用戶,最終王莘採用了劉旭的決定。不得不說,劉旭的想法並沒有問題,但從結果上來看,瑞星在幾個月中的銷量驟減,局面極為被動。
也許是因為這次決策上的「失敗」,令王莘與劉旭產生了分歧,劉旭之後便離開了瑞星,並在2年後創辦了微點信息技術公司。王莘不僅損失了一員「大將」,還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強敵。
周鴻禕放出「免費王炸」,殺毒市場「變天」
2007年,殺毒市場中雖然有金山毒霸這個強敵,但瑞星還是暫時穩住了殺毒市場,繼續霸佔著「第1名」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4月份,瑞星為了慶祝殺毒軟體連續6年佔據銷量冠軍,還讓利1.2億元舉辦了名為「獅舞天下」的大型市場活動。
但此時的瑞星卻沒想到,自己將迎來一個「災難性」大敵,他就是周鴻禕。
2008年,周鴻禕帶領奇虎360推出了「永久免費」的殺毒產品——360殺毒,引起了殺毒界的地震。眾所周知,包括瑞星在內,當時的殺毒軟體基本都是收費的,而且在多年的運營當中,已經使用戶養成了付費殺毒的習慣。
可是周鴻禕的出現,居然一下就改寫了殺毒市場規則,除了令人震驚以外,也使得他們疑惑,那就是360靠什麼賺錢呢?當然,那時沒人能看懂周鴻禕的想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市場份額被360「搶走」,而瑞星的用戶也在不斷流失。
看到「一哥」地位不保,瑞星站出來與360開始了對掐,不僅指責其免費等於流氓,而且還抹黑360私自盜取用戶隱私。結果360將瑞星告上法院,並勝訴獲得了瑞星的20萬元賠償。
更糟糕的是,緊接著在2009年,瑞星公司花千萬元賄賂有關官員打壓微點公司一事,被曝光並引起了國內轟動,而瑞星公司的副總裁趙四章也被批捕。從此之後,瑞星名譽嚴重受損,再加上360、騰訊電腦管家和金山毒霸等殺毒軟體的「圍攻」,瑞星業績嚴重下滑,從此便在殺毒市場中「隱退」了。
根據瑞星網安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公司在上半年總收入僅為1860萬元,同比下降42.82%,而淨利潤則為負3187萬元,同比下降223.14%。
不得不說,瑞星現在的狀況極為糟糕。據了解,現在瑞星只能依靠政府採購,獲得微薄的利潤來維持經營。
總的來看,瑞星雖然在十幾年前「無限風光」,但在後來的發展當中,卻被兩位網際網路「大佬」攪黃,其結局不禁令人唏噓。
對於瑞星殺毒的故事,大家有什麼看法,你現在還會用它來殺毒嗎?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