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心理學專家:3歲前不陪伴,再努力也白搭

2020-12-19 騰訊網

"有哪個媽媽不陪孩子睡的?"

幾年前,聽家裡的長輩說過這樣一句話。

表姐白天工作忙,為了晚上能休息好,就把半歲的寶寶單獨放到兒童房去睡,卻引來一眾親戚的指責。

當時我聽到那句吐槽,還覺得特彆氣憤:為什麼一定要媽媽陪?媽媽就該這麼辛苦嗎?

如今才知道,當年我的想法還是太幼稚

馬伊琍就曾自我反省過"育兒方式"不對,很後悔逼大寶"自己睡",結果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年初還有一件負面消息,也讓當父母的人心裡一痛:一個才3個月的嬰兒,在無知父母的錯誤的育兒方式下窒息死亡。

原因是孩子媽媽聽信了所謂的"睡眠培訓",讓還沒有自主睡眠能力的嬰兒獨自入睡。當孩子被床褥捂住鼻口,大聲啼哭求救時,愚蠢的媽媽不僅"不敢"進嬰兒房幫孩子一把,居然還在朋友圈和群裡去求助。最後因為救助不及時,孩子被活活"悶死"。

孩子跟誰睡就跟誰親?心理學家表示:確實如此

除了一些悲劇事件,孩子跟誰睡,也影響著親子關係的建立。

也就是經常聽人說的,"孩子跟誰睡,就和誰更親。"

還別說,這事還真有科學依據。

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曾跟蹤拍攝過一群嬰兒。這群嬰兒由託管所的護士照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都缺乏媽媽的長期照顧。

由於在0-3歲期間,缺乏和媽媽的親密接觸,無法建立良性的依戀關係,這些孩子跟媽媽感情都不親密。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把這種情況說得更清楚:

"在孩子最初幾年,誰帶得多就跟誰親。對長期照顧的人,心理依賴更大。"

在很多中國家庭,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孩子時間更長。不光白天要填補父母上班的空白,晚上也還要"加班"帶孩子。

孩子幾乎24小時都跟老人待在一起,怎麼可能和父母親得起來?

3歲前父母不陪伴,再努力也白搭

根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早的心理發展會經歷3個階段,對周圍人的關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丨0-1歲,親子依賴關係

這個階段的小寶寶,最需要父母的親密接觸。父母的擁抱、撫摸、親暱的說話,都能和孩子形成情感的締結。媽媽晚上親力親為照顧孩子,能讓更好地建立這種依賴關係。

如果父母及時回應孩子的哭聲,孩子就會越有安全感。反之,就像馬伊琍的反思,對孩子的哭不聞不問,反而是一種錯誤的育兒方式。

丨1-3歲,親子遊戲關係

這時的孩子嫩走能跑,不再是躺在床上不會動彈的小寶寶了。心理上的依賴需求不僅僅是肌膚接觸了,而更在意遊戲玩伴。

換句話說,就是誰陪著玩得多,孩子就喜歡跟誰玩,更依賴誰。

如果父母白天要上班,晚上回來還不能擠時間陪孩子,也就不能怪孩子和爺爺奶奶更親了。

丨3歲以後,受同伴效應影響

孩子上了幼兒園,就開始交朋友了。這時候父母不再是孩子唯一的世界。

如果等到這個時候,才想起來建立親密關係,恐怕為時已晚。因為孩子越大,受到同伴的影響也就越多。

所以這個現象就告訴我們:在孩子3歲以前,父母若不抓緊時間多陪伴,以後做再多努力也白搭。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當然"。

孩子也不會"理所當然"地就和父母更親密。只會因為父母給予了足夠的陪伴和愛,一切的回饋才會"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對嗎?心理學的解釋讓人服氣
    她很無奈地說,孩子媽媽因為聽說「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最親」,因此心裡犯嘀咕。因為怕孩子長大不跟自己親,所以才這麼抱來抱去的。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種說法我常聽。就連我自己,跟奶奶的關係都要比媽媽更親,聽奶奶說,她就是從小摟著我睡,把我摟大的。孩子從小跟誰睡,就跟誰親,這話到底對嗎?難道陪孩子睡真的有這麼神奇?
  • 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一旦錯過關鍵期,再努力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寶寶晚上和奶奶睡,出了哺乳期連奶都不用喂,可這樣真的好麼鄰居小白的寶寶果果2歲了,本應該是粘媽媽的時候,但果果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樣,比起媽媽,她更喜歡奶奶,總愛跟在奶奶身後,寸步不離。為了此事,寶媽心裡也很不是滋味,受到了自己孩子的冷漠,換做哪個媽媽應該也不好受。
  • 孩子大了跟誰最親?看這3點不用問也知道,不一定就是媽媽!
    最近,鄰居家的寶媽慧慧下了班回到家就問小寶:「寶寶,你是親媽媽還是親奶奶啊?」小寶說:「親奶奶」,慧慧就有點不開心,覺得肯定是自己每天上班,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鍋」。那麼問題來了,小孩子究竟跟誰親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 「你跟奶奶親還是跟姥姥親?」6歲男孩給出的答案,很現實
    「你是跟姥姥親還是跟奶奶親呀?」肖旭的女兒已經3歲了,平日裡都由孩子姥姥來照顧。這天正好放假休息,肖旭看家裡的好多生活必需品東西都快用完了,於是就準備去買點回來,坐上超市班車的她,意外發現同小區裡的劉奶奶也帶著兒子、孫子也在車上。
  • 孩子3歲之前,奶奶和爸媽誰帶好?這篇給你答案
    昨晚,群裡又討論得熱火朝天,起因是姍姍媽發消息諮詢:「孩子上幼兒園前,是爺爺奶奶帶好,還是爸爸媽媽帶好?」 @妞妞媽 當然是爸爸媽媽帶好,孩子自己帶跟自己親,交給爺爺奶奶帶,孩子跟你不親,不是白生了。
  • 心理學:女人50歲以後,誰才是最親的人?只有一個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隨著日漸的衰老,他們害怕感情中的得失,她們覺得自己越來越無助,隨著孩子長大忙於事業,丈夫也越來越不愛回家,她們脾氣也就越發焦躁不安。焦慮和缺乏安全感,是50歲女人的通病。
  • 孩子跟奶奶親還是姥姥親,不是看誰帶得多,關鍵是這個人的態度
    文|好孕姐前兩天回娘家,聽我隔壁嬸子跟我媽討論,孩子到底是跟奶奶親還是姥姥親?我媽說:「肯定是看誰帶得多啊,你看我的倆外孫從小都是我帶大的,現在都十幾歲了還是一到周末就來看我。」我嬸子說:「那也不一定,俗話說『外孫是姥姥家的狗,吃完就走』,你看我孫子,天天住姥姥家,回來還是跟我親,有啥好吃的都先想到我。」然後,兩位老人你一句「奶奶親」我一句「姥姥親」,慢慢聲音越來越大。我一看勢頭不對,趕緊去打圓場,這才沒讓倆人吵起來。
  • 三歲前,寶寶誰帶就親誰,現在省下的心以後都是要還的!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在加快,許多父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因此迫於無奈,或者想更加專注於工作上面,就把剛出生的孩子放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哪裡 。然後,想等三歲以後再把孩子帶回來。他們覺得,三歲前的孩子能懂什麼呢?誰帶不是一樣?
  • 嬰兒經常被奶奶抱不跟媽媽親?別擔心,你跟寶寶的關係會扭轉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在這世間最親密的一對就是媽媽和孩子,尤其是對於媽媽而言,一輩子都掛念著自己的孩子。然而在事實上,有時跟孩子關係最親密的不一定是媽媽,有時候是奶奶。尤其是從2個月月齡到2歲的孩子,有時候不見得跟媽媽最親。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對於小孩子來說,睡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特別是小孩子跟誰睡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習慣了媽媽的的心跳,所以孩子天生就對母親有著特別的依戀。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和孩子睡在一起,等到孩子3歲了之後,再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作特別忙,不能盡心照顧小孩,就把小孩給老人照顧,就連晚上陪小孩睡覺的也是老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經常和誰一起睡覺,就會和誰比較親密,甚至也會模仿他的行為和性格。
  • 孩子小時候和誰睡,竟決定他一生的性格!父母一定要看
    特別是到了晚上,非要跟奶奶一起睡,甚至連床都不給丹丹躺。 「這是我跟奶奶的床,你不能睡。」 聽到這句話,丹丹是又好笑又好氣。 無奈,她只能等孩子睡著了,再把孩子抱回自己屋。 可第二天一早孩子醒來,哭著喊著找奶奶。
  • 寶寶跟誰最親?不是媽媽,而是家裡這兩個人!
    在我們傳統觀念中,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對於許多年輕父母來說,為什麼寧願自己辭職在家全職帶娃,也不想讓老人家帶呢?寶媽娜娜抱怨:她跟老公在外地打工,寶寶由奶奶照看。現在孩子三歲,娜娜想把孩子接回身邊,但寶寶卻死活不肯,最後雖然硬抱回來,可一天到晚就要找奶奶,讓娜娜很頭痛。還有的寶媽,發現孩子交給老人帶後,不光跟自己不親,而且會養成很多壞習慣。特別是過分溺愛孩子的老人,帶出來的娃簡直是熊孩子,又叛逆又不服管,讓家長很扎心。作為孩子的家長,見到這樣的情景難免會擔憂。
  • 「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堂妹雯雯,孩子1歲多了,平時白天婆婆帶,晚上她回去自己帶。但是,最近她發現孩子跟她不親了,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習慣喊「奶奶」,哭了也總要找奶奶,不要媽媽哄。而且,晚上讓孩子跟她睡越來越難了,要哄好半天他才不情不願地跟媽媽睡。所以,堂妹很苦惱,問我:「婆婆白天帶娃,我晚上下班回來帶,現在孩子不跟我親怎麼辦?」
  • 二胎跟誰姓引發婚姻危機,專家:孩子跟誰信,法律有規定!
    對於孩子跟誰姓的爭論,尤其是開放二胎後,就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孩子就應該隨父姓。他們甚至直接把矛頭對準這位調解男律師,向他發問:請問這位滔滔不絕,理直氣壯的男律師,他的孩子是隨母姓嗎?支持隨父姓的人,還勸男方離婚,說兩個孩子都給女方,都跟她姓,再找一個就是了。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傳統就是父系社會,將來追蹤自己的祖先就是在男方家族譜裡尋找,女方一般進不了女方的家族譜。這其中有一些女性認為,自己願意遵循隨父姓的傳統。
  •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些毛病,孩子3歲前一定要改掉!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習性很多時候是從小的時候就開始了.雖然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開朗,懂事,自信,學霸,氣質等等的好孩子,但是孩子的成長並不會像家長希望的一樣,所有都是往好的方面發展的.而孩子也不會成長為父母所「希望的樣子」,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不斷的引導
  • 跟誰學教師秉持熱愛,幫助更多孩子更多家庭
    跟誰學成立至今一直在以優質的教學服務幫助每一個中小學生,在致力於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使他們以更加自律、獨立的心態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在跟誰學陪伴學員這麼多年的歷程中,收穫了不少感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記錄著跟誰學課堂背後的教育經驗和成長經歷,也包括許許多多的跟誰學學子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 孩子三歲前跟誰睡,影響他的未來!千萬別睡錯!
    現在很多父母由於工作忙碌,不得不請爺爺奶奶幫忙照看孩子,睡覺也是爺爺奶奶陪著,時間一長,孩子跟老人的感情更深,連性格也跟爺爺奶奶相似了,長期發展孩子對父母就不親了。那麼問題來了,孩子到底是跟父母睡好還是跟爺爺奶奶呢?怎麼睡才到孩子好呢?1.
  • 3歲前孩子心裡更親近誰?這兩個下意識的舉動很清楚
    文|文兒好友甜甜打電話向我哭訴,說女兒現在一點都不和我親近,晚上睡覺的時候死活不願意和我睡,婆婆把孩子放在我身邊了,孩子哭著鬧著要和奶奶睡。有好幾次趁著女兒睡著時,我把女兒抱到我床上,女兒醒來就要找奶奶,我的心真是哇涼哇涼啊。
  • 孩子和家裡的誰最親,裡面大有講究,看看你家是哪類
    文|慢媽你家孩子跟誰最親?是家裡經常帶他的奶奶外婆,還是平時上班忙,下班才有空帶的媽媽?又或者,家裡的人他都不怎麼親近,偏偏對「外人」格外熱情?其實,孩子和家裡的誰最親,這裡面大有講究,往往是孩子安全感是否充足的表現。記得之前假期裡,帶著樂樂回娘家。家裡兩歲多的小侄特別黏我,連我去衛生間也要跟著。白天玩耍的時候只要看不到我就四處找,找到之後把我拉到他身邊才肯繼續玩。手指上的傷疤不知道讓我看了多少回,每次我都要安慰安慰他,假裝給他吹一吹。
  • 從血緣講,父母、兄弟姐妹、孩子誰是我們最親的人?答案很意外
    老媽一聽,立馬假裝生氣:「真是嫁人之後就忘了娘,到底我跟你親,還是老公和孩子跟你親啊?」這一問,把心直口快的妹妹問懵了,隨口答道「孩子親」,然後她一看老媽要變臉,趕緊補充道:「孩子親,也比不上老媽最親!」有了這機智的求生欲,她這才順利脫險,高高興興拿著一大堆東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