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融媒體中心記者從北部生態廊道項目部了解到,北部生態廊道二期主線道已全線完工,具備通車和投入使用條件,現已陸續對外開放。
北部生態廊道周邊美麗的濱海景色
驅車在北部生態廊道二期
北部生態廊道二期的建成,將進一步對平潭北部長江澳、海壇海峽南岸、石牌洋景區等豐富的濱海山地自然景觀和沿途南島語族文化、漁耕文化等人文資源進行有效串聯,整合平潭北部獨有的旅遊和文化資源,為遊客打造一個具有鮮明歷史文化特色、擁有組合式休閒生態遊項目的慢行系統,讓出遊更有品質。
集合資源 提升遊客體驗感
當天,記者驅車來到北部生態廊道二期主線道,眼前的廊道蜿蜒匍匐、宛若遊龍,環繞在半山腰間,四周風光旖旎,令人倍感愜意。
北部生態廊道
北部生態廊道二期包含長度約 21.72公裡的旅遊觀光主道主線、9條觀光聯絡道、3條人行觀光步道、9處休息區、11處觀景平臺和1座大橋。據平潭市政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鋒介紹,除工程主線及聯絡道已全線貫通外,各觀景平臺、休息區及遊步道也已基本建設完成,剩餘綠化補植、部分標誌標牌安裝等收尾工作。
在觀景平臺上遠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新增的羅澳步道聯絡道,正是觀賞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最佳地點,路邊的滾動方塊以中英文雙語介紹建橋的過程。「為了讓遊客能近距離欣賞大橋的風景,豐富遊客的觀景體驗,我們在原先規劃基礎上,因地制宜新增部分村落聯絡道。」陳鋒表示。
特色村落美景盡收眼底
據悉,項目將沿線現有村道進行提升改造後形成聯絡道,將沿線村落及風景區有機串聯至主線道,既充分挖掘沿線村莊的旅遊文化資源,凸顯沿線村莊的歷史文化景點、南島語族文化等,挖掘在地歷史文化底蘊,又為後期遊客驅車觀景提供交通便利。遊客在休閒之餘,不僅可以了解平潭島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特色、被海島的文化魅力所吸引,還可以在沿線村莊體驗休閒漁業、觀光農業等組合式旅遊項目。
有機串聯 打造特色慢行系統
您沒有安裝flash插件,無法播放視頻,
平潭北部生態廊道項目二期工程的建成,既是平潭旅遊加速發展的需要,更是惠及民生的需要。
為完善提升北部廊道服務能力,實驗區還在項目沿線加強旅遊配套服務,儘可能為遊客提供便利,如提供望遠鏡、建設公共廁所及物資補給站等,目前已建成的榕山驛站集合上述功能,可供遊客中轉休息使用。「除榕山驛站,其餘的驛站還在規劃選址當中。同時我們在四處休息區和兩個觀景平臺共設置了131個停車位,路側空地也可進行臨時停車,基本能夠滿足遊客的停車需求。」陳鋒補充道。
平潭北部生態廊道二期的一景
今年因疫情影響,但項目的持續推進絲毫不受影響。「我們頂著各種巨大壓力,召集了較強的施工力量進行項目的持續建設與有力收尾,這才有了項目相較原計劃提前近兩個月完工建成的成績。」陳鋒介紹道,二期工程將蘇平片區白青、平原及蘇澳沿線24個行政村有機串聯起來,打通實驗區北部縱向主動脈,橫向聯絡各大村落。這大大提升沿線基礎設施運行能力,有效緩解鄉村交通壓力。
遠眺平潭特色景區石牌洋
以路為主線,構建全域旅遊;以路為載體,實現資源集合。平潭市政開發有限公司項目業主代表鄭本枝表示,二期項目建成後,將盤活周邊村落旅遊資源,向遊客充分展現嵐島北部的原生態風景,促進平潭文化旅遊業發展,吸引更多遊客「留下來」,助推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根據一期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希望通過打造新晉網紅打卡地,為周邊村落的旅遊發展帶來動力。同時在沿線新增優質民宿,帶動群眾就業,為村民增收提供保障。」鄭本枝說。
「天地蛋」
接下來,依託北部生態廊道的旅遊帶動作用,實驗區將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致力於打造原生態、具有當地民俗特色的慢
行系統,賦予「交通+旅遊」快進慢遊新內涵,不僅為遊客提供一條上佳的遊覽、探險旅遊線路,也帶動沿途鄉村振興,打通平潭北部旅遊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