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年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今年這兩個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

2021-03-02 西安科普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

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置閏」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農曆以十二個中氣分別作為十二個月的標誌,即各個月都有一定的中氣。如果一個月裡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這個月就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

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

來源: 科普中國、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浙江新聞、新浪微博等

相關焦點

  • 今年這些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
    今年這些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但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 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 今年這兩個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罕見在一個月
    怎麼會出現兩個四月初二呢?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壬辰年),再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有朋友想了解兩個四月,對咱們生活有何影響?影響可大著呢!公曆2020年為閏年,全年366天。
  • 本世紀僅有8次的閏四月來了!今年國慶中秋推遲18天!
    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 今年這兩個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今起進入罕見...
    怎麼會出現兩個四月初二呢?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384天,為2020年1月25日-2021年2月11日。也就是說,2020是雙閏年。所有節日向後推遲18天國慶、中秋「雙節合一」受「閏四月」影響自此以後庚子鼠年內的農曆節日如端午節
  • 今年端午節、重陽節都將推遲18天,國慶中秋同一天
    原標題:今年端午節、重陽節都將推遲18天,國慶中秋同一天細心的小夥伴翻日曆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轉天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
  • 今年這些節日要推遲18天,國慶和中秋……
    >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過慣了陽曆可能並沒覺得兩個四月會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可翻看日曆後就會明白了受「閏四月」影響自此以後庚子鼠年內的農曆節日如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在陽曆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來說都將向後推遲18天!
  • 今年端午節、重陽節都將推遲18天,國慶中秋同一天……
    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
  • 今年端午節、中秋節為什麼推遲了18天,國慶和中秋為何在同一天?
    一年之中,大家盼望的傳統佳節有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當然五一和國慶也是大家期待的節日。今天是5月26日,陰曆四月在5月22日就過完了 ,貌似5月27日就是陰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還要過一個四月(閏四月)。
  • 今年端午節、重陽節都將推遲18天,國慶中秋同一天……
    細心的小夥伴翻日曆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轉天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 今年端午節、重陽節都將推遲18天,國慶中秋同一天
    細心的小夥伴翻日曆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 今年端午、七夕推遲18天,中秋國慶同一天
    「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推遲18天 中秋、國慶同一天 鼠年多上一個月的班 」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
  • 今年「閏四月」極為罕見 如果沒有,可能……
    據安徽商報報導,5月25日是農曆閏四月的第三天,四月結束後為何又來一個四月,而且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閏四月」較罕見,但屬正常曆法現象,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一次。今年由於受「閏四月」影響,接下來的端午、七夕、重陽等農曆節日的陽曆對應日期比去年推遲18天。假如農曆沒有閏月會怎樣?專家表示,如果沒有閏月,春節可能跑到了夏天。加一個閏月之後,公曆和農曆就可以同在一個跑線。
  • 這些節日推遲18天!
    原來問題出在這裡5月23日,是閏四月第一天為什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2020年5月20日,農曆四月二十八,是中氣「小滿」,再隔一個月後,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個中氣「夏至」,而當中這一個月(5月23日至6月20日)只有一個節氣「芒種」,就定為「閏月」。因為它跟在四月後面,所以叫「閏四月」。
  • 今日迎來農曆閏四月
    繼4月21日迎來農曆四月之後,5月21日又迎來農曆龍年的第二個農曆四月,即「閏四月」。專家表示,「閏四月」系正常曆法演變所致,公眾不要被民間一些說法誤導。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夏曆(農曆)兩種曆法。
  • 今年有13個月,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周知!這些節日推遲18天!
    細心的小夥伴在翻日曆時可能會發現,5月23日,我們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的第一天從來沒覺得兩個四月會對生活有啥影響可翻看日曆後傻眼了:我錯了,影響大著呢!都將向後推遲18天!這意味著與去年相比我們心心念念的端午節假期要推後18天……不過,遲到的快樂它也是快樂呀
  • 8天連休已經在路上了!今年七夕節推遲18天!
    下一個假期就是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這兩個節日將會在同一天哦國慶節+中秋節 8天連休節+中秋8天連休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受「閏四月」影響七夕節、重陽節等推遲18天受「閏四月」影響庚子鼠年內的農曆節日
  • 四月,再見……哦,四月,你好!網友:究竟啥是閏四月?多發工資嗎?
    今天,細心的小夥伴翻日曆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轉天,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原來問題出在這裡今天,5月23日是閏四月第一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
  • 今年這些節日要推遲18天
    細心的小夥伴在翻日曆時可能會發現,5月23日,我們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的第一天。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
  • 8天連休已經在路上!還有這幾個節日要推遲18天
    下一個假期就是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這兩個節日,將會在同一天哦。國慶節+中秋節8天連休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受「閏四月」影響七夕節、重陽節等推遲18天受「
  • 閏四月來了!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等都將推遲18天
    新華社天津5月23日消息,人們翻日曆牌數日子時會發現,5月22日是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轉天,即5月23日並沒有迎來農曆五月,而是「閏四月」。這是怎麼回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