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虛假宣傳,處罰不能隔靴搔癢

2021-01-10 房產每日觀察

資料圖

山東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6月3日通報,因虛假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綠地北展濟南置業有限公司被罰44萬元。結合相關報導,近期關於「濟南市政府將搬遷至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說法在當地甚囂塵上,儘管濟南市政府後來回應「將濟南市政府搬遷至先行區無事實依據,信息不實」,但綠地北展濟南置業一早「敏感」地抓住了這一概念,在「五一」節前的某單位團購促銷材料中加入了市政府將搬遷的消息,被認定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商業促銷中的虛假宣傳並非新鮮事,但具體到房地產領域卻是民生消費「痛點」之一,套路多得眼花繚亂。常見的有虛構賣點的,把八字沒一撇的學位、地鐵規劃說得如板上釘釘一樣;有宣傳與實際貨不對板的,如樣板間跟交樓戶型不一致、修個池塘水坑就吹噓成「湖景水景」的;還有壓根就是違背了廣告法最基本規定的,如去年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的2019年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其中就有某房企因使用「城市關注度最高的樓盤、投資居家的最佳選擇」「低調開盤,當天去化五成」等以絕對性用語、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被罰款。

房地產領域的虛假宣傳之所以招人痛恨,除了其欺騙屬性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德外,關鍵還是房子本身對購房者具有重要意義。對很多人來說,房子是用來住的,銷售方宣傳的內容與事實不一致,比如承諾的「省重點」變成了「村小」、「一層價格,雙倍收益」要對房屋進行隔層才能實現等,除了讓人心理上添堵外,還直接影響到居住體驗。另外,房子是大宗商品,動輒花費數百萬元,買到的東西貨不對板,跟帶貨直播裡幾十塊錢買到假冒商品,對當事人的價值損失完全不在一個量級。日常中買到了假冒商品,如果維權麻煩又損失小,權當買個教訓;可買個房子發現被欺騙、被誤導了,豈能當作小事一樁?

正因為如此,對房企的虛假宣傳,監管部門不但要零容忍,加大查處力度,而且為了以儆效尤,在處罰上不能隔靴搔癢。要看到,即便都是涉及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虛假宣傳,因為不同商品價值蘊含的違法機會成本不同,同樣金額的罰款,對受罰者的約束力及其社會效果也會迥然不同。

以濟南的這起案例為例,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給出的處罰依據之一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依照該條規定,經營者違反該法第八條,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比照之下,44萬元的罰款金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這個區間都算輕的了,更何況借著這樣的虛假宣傳,只要多賣出兩三套房,其潛在的收益不知高出違法成本多少倍?

除了直接處罰不能隔靴搔癢,不妨還可以考慮,在依法予以罰款的有限經濟懲罰力度之外,將相關企業的虛假宣傳違法行為納入企業信用,加大公開公示力度,強化其違法的社會成本。概言之,只有違法者的切膚之痛深了,消費者的「痛點」才會少了。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因涉虛假宣傳 「漁禮記」大閘蟹被處罰
    封面新聞記者 申夢芸10月14日,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發布了一則處罰書。根據處罰書,「漁禮記"品牌在售賣陽澄湖大閘蟹中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行為被處罰。經查實,該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行為,所發售的螃蟹未佩戴官方防偽鎖扣,並且該公司新開設實體門店未經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授權、登記備案,擅自對外銷售。
  • 如何區分虛假宣傳與虛假廣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第八條第二款規定:「以明顯的誇張方式宣傳商品,不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不屬於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一些明顯的過度宣傳,未能引起「欺騙、誤導消費者」後果的,也不能認定為虛假宣傳。如某化妝品宣傳:「用某牌化妝品,使您50變18。」
  • 花旗松素服用後病情加重 曾因虛假宣傳、涉嫌傳銷被處罰
    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被宣稱能治療癌症等多種疾病和具有保健作用的「花旗松素」:既不是藥品又不是保健品,不僅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還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此外,花旗松素的生產公司健維公司曾因虛假宣傳、涉嫌傳銷被處罰多次,但目前仍然在非法生產、經營。01「啥都能治」的「食品」誰也不管6月19日,張女士向記者介紹了她購買花旗松素的始末。
  • 「天空之境」虛假宣傳被罰:廣告營銷不能肆意妄為鏡
    郴州「天空之鏡」因為唯美景象、好聽的名字、大規模宣傳,實現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可當遊客實地到景區之後所看到的景象卻與宣傳照片有著天差地別,形成巨大的期望落差。新品略認為,虛假廣告違法,不僅是涉事主體自找「打臉」,影響自身的企業品牌形象和品牌聲譽,更會影響其商業表現。每一位消費者對虛假廣告永遠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會用自己的消費行為來做出回應。
  • 格董明珠實名舉報隔靴搔癢,奧克斯空調能效虛假宣傳才罰10萬元
    睿財經訊(文/王蕾)4月11日,據中國質量總監大會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昨天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判定奧克斯存在利用能源效率標識進行虛假宣傳,並對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給出了罰款十萬元並責令改正的處罰決定。格力實名舉報奧克斯事件以格力空調勝利告一段落。
  • 又一直銷巨頭出事:涉虛假宣傳被處罰
    又一直銷巨頭出事:涉虛假宣傳被處罰,還有這些神產品  權健之後,又一直銷巨頭被罰。  號稱天價床墊能治癌、一件內衣治19種病、一瓶藥酒45萬……南京中脈科技不僅用能量石、紅外線、磁場等各種神乎其神的詞宣傳產品功效,甚至還承諾買產品達到一定級別送港股,並招攬一眾巨星為其代言。劉嘉玲、郭富城、劉國梁都做過代言人。
  • 「御嘉源」中老年配方羊奶粉「涉嫌虛假宣傳」遭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記者 熙恩)今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新一批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查處紫金縣城羊之家羊奶店虛假宣傳案、廣西桂林市查處興安縣佰匯康百貨店虛假宣傳案 、海南三亞市查處三亞康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虛假宣傳案等10家企業的案例。
  • 「頭條」多特瑞精油因虛假宣傳屢遭處罰、警告,「全國董事」人均月...
    據相關處罰決定書披露,當事人為提升公司所售精油品牌形象和達到宣傳的目的,於2016年3月由當事人市場部工作人員根據美國原版宣傳材料直接翻譯的內容自行編輯了2016多特瑞產品目錄宣傳冊,並與上海泉速印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業務聯繫,委託印製了20000本2016多特瑞產品目錄宣傳冊。
  • 小米電動滑板車疑似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連四大發明都被驚動了?
    1月22日午間,知名博主@萬能的大熊轉發的一條微博中顯示,小米電動滑板車在天貓旗艦店的銷售中被工商部門進行了處罰,處罰的原因疑似是對於產品獲獎信息的虛假宣傳。相關微博的主要內容是一張工商對於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書的截圖,
  • 百樂麥嬰幼兒輔食再次被檢出鈉含量不合格 曾兩次因虛假宣傳被處罰
    2次因虛假宣傳被行政處罰經查,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曾因發布虛假廣告被青島市市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行政處罰5400元。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構成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責令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停止發布廣告,並給予罰款5400元。另外,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曾因虛假宣傳被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昌邑分局處以10萬元行政處罰。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對此向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被駁回。
  • 聚焦315:超10%醫美企業曾受行政處罰,虛假宣傳等現象泛濫
    但由於缺乏統一監管標準,醫美行業亂象頻生,成為了醫療糾紛、虛假宣傳「重災區」。全國每天新增約70家「衛生」企業四川相關企業數排名第一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醫療衛生行業共有313,641家相關企業。並且,近幾年相關企業成立數量也呈現增長態勢。
  • 虛假宣傳!李佳琦被罰了
    李佳琦名下店鋪虛假宣傳洗髮水防脫髮功能,被罰一萬元 11月30日,天眼查顯示,李佳琦持股49%的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於今年6月10日受到上海市崇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原因為「發布虛假廣告」,罰款1萬元。
  • 直銷領域虛假商業宣傳特點及規制分析(上)
    同時,直銷市場競爭加劇,不少直銷企業、經銷商為了增加收益,在商業活動中大量進行虛假宣傳,牟取不正當利益,非法直銷團隊更是利用虛假宣傳「賺快錢」。直銷領域虛假商業宣傳數量快速上升,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 懲治「超標辦公樓」不能隔靴搔癢
    而這種「放在馬路上的腐敗」,卻經常囿於罰酒三杯式的處罰。  不過,這次江蘇省鹽城市鹽東鎮的超標辦公樓是有官員被擔責任了。因為這棟超標辦公樓,該鎮鎮黨委書記李新仁和鎮長鬱榮進行停職調查,據說大年三十還在接受問訊。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再看鹽東鎮這棟引來非議的超標辦公樓,有十層,但該鎮在編的工作人員也才120人,還有部分是在附屬樓辦公。
  • 柯建華代表:建議對保健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案以詐騙罪定罪
    正值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市鹿城區松臺街道桂柑社區黨委書記柯建華提交了《關於對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類案件以詐騙罪定罪處罰的建議》。近年來,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虛假宣傳、欺詐銷售保健食品案件潛滋暗長,頻頻被曝光,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的人身、財產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破壞了政府公信力,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 虛假宣傳!網紅景點「天空之境」被罰12萬
    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第二十五條之規定,2020年8月26日,邵陽市綏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發布虛假廣告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處罰款人民幣300000元,並責令在相應範圍內通過適當形式消除影響。
  • 湖南「天空之鏡」虛假宣傳 你以為的「鏡子」其實真的...
    2020年8月7日,郴州市臨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虛假廣告,在相應範圍內消除影響,並處罰款人民幣12萬元。  「天空之鏡」一層薄水與鹽結晶形成海天一色   這一處罰結果,為「天空之鏡」項目虛假誇大宣傳事件劃上句號,也引來遊客對眾多網紅景點是否有虛假宣傳的討論。
  • 這些保健品涉虛假宣傳傳銷和非法經營
    法律依據及處罰: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 屬於虛假宣傳行為。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20萬元的罰款。法律依據及處罰:該公司在經銷床墊、玉磁枕過程中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 處以30萬元罰款。
  • 產品質量-廣告虛假宣傳
    法學院畢業的莫莉告訴查書文,根據法律的規定,廣告宣傳是不能使用類似"最佳""最高級"等用語的。聽到妻子這麼一說, 查書文想起自己就是被這幾個字眼吸引了才選購了"紅海"啤酒。隨後, 查書文便向當地工商管理局舉報購多多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工商局依法向購多多公司發出了《責令整改通知書》。
  • 這些保健產品涉虛假宣傳、傳銷和非法經營
    河北定州市查處定州市吉康醫療器械經銷處發布虛假廣告及非法經營醫療器械案基本案情: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有多名老人正在體驗溫熱理療儀,並有「老師」介紹產品。同時店內張貼多張溫熱理療儀、健康淨水器的宣傳牌、宣傳畫。經調查,該場所經營的溫熱理療儀屬於二類醫療器械;該場所負責人宋翠娟只能提供營業執照,不能提供二類醫療器械備案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