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科6選3,不可不知的5大參考因素,新高一需注意!

2020-12-17 Note讀書

取得中考勝利,是一件讓全家人都很開心的事情。而進入高中校門則意味著全新的開始,在這三年的求學之路上,高中生會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對於新高考地區的高一新生來說,選課走班「6選3」就是高中生活的第一個考驗。

新高考改革後,考生選擇的高考科目組合,會對後續的高考分數、志願選擇都會有很直接的影響。那麼如何選擇,才能讓自己在未來的等級考試中拿到更高的分數,又能保證今後填志願的時候有足夠的選擇範圍呢?筆者認為科學的選科決策是非常重要的。

做決策,並不是追求方方面面周全的「完美」,而是通過獲取有效的經驗和信息,權衡利弊,抓住重點,達成最大價值。對於高中「6選3」而言,有5大因素需要學生和家長充分權衡考慮——

一、學科能力

學科能力是做選科決策的第一參考因素。學科能力好,相當於一個好的起點。選擇優勢學科,其意義不言而喻。學生和家長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判斷自己學科基礎的強弱:

分數——分數是權衡學科基礎的最直觀的數據,歷次考試平均得分高,就說明該學科的基礎較好。排名——由於新高考採用等級賦分制,最終賦分分數取決於名次,因此排名也是衡量學科基礎的重要依據。排名不應局限於班級或學校排名,最好能夠參考全市(區)排名進行判斷。層次越高,範圍越廣,其參考價值越大。知識掌握程度——可以根據平時學習情況或試卷分析,從各個知識點的得分率或正確率來看,知識掌握得越全面,學科基礎越牢固。

由於分數可能受試卷難易影響,排名可能受區域水平影響,知識掌握程度可能受主觀臆斷影響,以上三個方面需要綜合來看,不能片面分析,才能夠對學習基礎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的判斷。

二、學科潛力

學科潛力是影響選課後高考成績的一個X因素。有些同學可能個別學科的基礎較差,但仍有通過後續努力,後續趕超其他人的可能。一般來說,判斷學科潛力主要可以參考以下兩個方面:

學科素養——學科能力可以進一步剖析為學科核心素養,是在學習、成長過程中逐漸發展形成的,包括思維轉化、邏輯推導、人文素養等等。如果具備該學科所需要的核心素養,那麼在學習過程中會更易理解吸收和靈活應用,提升也會更快。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包括學習方法、方式、節奏等,是學生在小學、初中這9年學習過程中逐步累積形成的。不同的學習習慣應對不同學科,其學習效率也是不一樣的。

由於提升空間存在太多隱性因素,不能主觀評判,建使用權威的測評系統進行測量,參考客觀數據進行分析。

三、興趣傾向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可以增強自己學習的動力,事半功倍。興趣傾向看似很容易判斷,但實際上其幹擾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一名學生很喜歡物理,但這並不能就表明他一定是對物理學科有興趣,因為有可能該生是對物理老師有興趣,或者是因為前期學科難度不大,自己能夠考出一個不錯的分數。像這種情況是不穩定的,假如分班後換了物理老師,或者後續物理學科難度增大,都可能會導致學生對物理的態度發生極大的改變。

因此,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如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等,同時還可以藉助一些興趣測評的道具、遊戲、測試等,幫助自己更準確地判斷興趣傾向。

四、報考限制

對於新高考改革實施地區,各大學會發布各專業關於科目選擇的要求,唯有按照要求選擇了必選科目,高考時才能填報該專業。這是學生和家長必須了解的。選科時,一定要掌握準確信息,切實根據大學發布的要求進行選科,萬不可憑經驗主觀臆斷。比如,很多大學的心理學會要求選考物理,因為心理學重視邏輯思維能力,強調數據的測量、統計和推導。如果學生和家長想要報考心理學,卻未了解心理學的學科要求,很可能因此作出錯誤決策。

對於同一個專業,不同大學對於科目選擇的要求可能是不一樣的,有的大學會要求考生必須選考某一門或多門,也有的大學則不限制選考科目。

五、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可以算作是專業選擇的衍生,是在專業銜接基礎上更長遠的考慮因素。現在已不像以前那樣,大學畢業了才考慮就業問題,家長應在高中階段便開始為孩子規劃職業發展。這就要求學生和家長需要多了解職業信息,進行職業體驗,讓學生對職業有更清晰、更客觀的認識。

以上5大因素是一個整體,應該綜合考慮,不能簡單憑單一因素判斷決策。此外,以上分析都是立足於選科而言,實際上5大因素彼此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係。學生和家長在選擇選考科目時,要本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態度,多向專家諮詢,獲取專業建議,避免走彎路。

我是Note,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評論、收藏、點讚、轉發!你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堅持原創的不竭動力!

相關焦點

  • 新高考選科因素分析及決策方法來了,教你搞定選科!
    本文主要對新高考選科因素做了系統分析,對選科決策做作了方法指導。選科因素分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客觀因素三個層次,自身學科興趣、自身學科優勢、自身專業傾向、學校學科優勢、學校師資條件、學校整體安排、可選專業廣度、整體考生層次、往年招生計劃九個維度利用詳實有效的數據分析了選科中所應該考慮到的因素,以及在具體選科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 天津市新高考3+3和選科6選3
    2020年是天津高考改革後的第一年高考,天津新高考採用3+3的模式。3+3」是選考和基礎學科的考試,選考實際就是把選擇權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學生按照自己興趣、特長來選擇科目,另外一方面也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而且能夠讓學生對以後的學習目標和職業發展有一個規劃。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 什麼是「3+1+2 」? 教育部發文,確定了上述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藝術選科|3+1+2新高考藝術學門下設計學類12個專業選科要求公布
    那麼藝術類考生們都應該如何選科呢?麥麥今天就來分享下藝術學門類下【設計學類】的12個專業都選科要求。僅供3+1+2新高考地區考生參考。 藝術學類中設計學類12個專業新高考選科要求 1,陶瓷藝術設計,新媒體藝術,包裝設計專業選科要求如下:
  • 新高考選科專業選擇的10大要點,高中生必藏
    新高考實施後,統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設置,實施「3+3」高考模式或者「3+1+2」高考模式。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進行合理選擇科目,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目前實行新高考的省份都公布了院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這將成為新高考改革考生報考高校專業的依據。
  • 新高考落地,高一學生如何科學選科?老師這樣說
    2021年高考,是「3+1+2」模式(俗稱「新高考」)在我省落地實施的第一年。12月29日,《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實施方案》不僅為2021屆高三考生、家長詳細解讀了「新高考」怎麼考、志願怎麼填報等問題,也為高一年級學生即將面臨的科目選擇提供了借鑑。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
  • 能選理不選文高考數據解讀:新高一選科,不是每個蘿蔔都有坑
    有好多家長朋友通過各種途徑來詢問,高一的孩子究竟應該如何選科?第一個問題往往是:東哥,你說我家孩子是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呢?的確,這是選科要考慮的第一道關口,這條路走錯,之後的選科就失去了意義。3+1+2模式推行已經是第二年,但是,沒有經過高考以及相關錄取程序的檢驗,一切都是未知數。這個未知,其實可以推論得出。我們看到的數據,是三年來的文理生數據,我們會看到,近三年文理招生計劃差距近乎穩定在8萬人左右。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五、地理科目重難點深度解析一、上海新高考選考黃金定律經過對上海市2017~2020連續四年的高考選科情況的對比研究和數據分析,我們在趨勢中發現了上海市小三門的選考黃金定律2.政史的大學報考專業限制多,選考存在感整體較弱,低分段考生最是偏愛這兩科。3.地生天然制度優勢過於顯著,成選考「大眾情人"。但地理存在的隱藏難點太拉分,需謹慎加練。
  • 【廣東省新高考】別糾結了,這樣選科最划算!
    而在讀高一的學生,下半學期馬上要面臨選科。 不同於舊高考的「3+X」模式,新高考選科採取了「3+1+2」模式。這其中,「1」和「2」均為選考科目。這也就意味著,新高考的選科有更多選擇,但同時也有更多需要家長和學生了解的相關知識。 如果對新高考的選科一無所知,盲目地進行選擇,那很可能影響將來的考試、報考大學,甚至專業錄取及就業方向。
  •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選科?12種組合+優劣分析
    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 什麼是「3+1+2」? 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共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想學醫怎麼選科?3+1+2新高考模式下,6所醫科大學選科要求!
    6所醫學大學選科要求匯總醫學類專業一直都是高考志願填報中比較熱門的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口腔醫學等等。在傳統的文理分科中,大多數醫學類專業都只招理科生。那麼在3+1+2新高考模式下,醫學類專業對選科要求如何?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6所比較知名的醫科類大學的選科要求,僅供大家參考。醫學類專業對選科要求還是比較嚴苛的,基本對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都有要求。
  • 新高考「3+1+2」模式下,報考計算機類專業應該如何選科?
    各所高校在招錄計算機類專業考生時,對選科也提出了相關要求,今天小編就給說一說,在新高考3+1+2模式下,未來想要報考計算機專業,應該如何進行選科?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3+1+2"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3大主科不變;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作為必考科目;在生物、化學、地理、政治中選擇2門作為選考科目。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 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如何選科更合理?
    對於實行新高考省份的學生來說,升入高中後,將要面臨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選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高考3+3和3+1+2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地進行選科?3+3模式什麼是"3+3"模式?就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不變,考生再從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這6個科目中任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這種模式下一共有20種組合方式。
  • 新高考3+1+2你了解嗎?怎麼選科才是最科學的?
    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印發新高考改革,選科是爭議和焦點所在。目前,高考改革後的科目設置已基本穩定,為「3門固定科目+3門選考科目」,不分文理,其中,固定科目為語文、數學和外語,而選考科目則由考生在6門(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浙江加技術為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
  • 高中生,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提前...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文|娟娟lu教育「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新高考文理分科取消,如何選科?老師:一個科目吃香一個科目吃虧
    目前已有14個省市啟動了「新高考」,「新高考」也必然會成為全國高考的全面發展趨勢,「新高考」取消文理科,所有新高考考生都將首要面臨「選科」這一大問題,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科目組合就有12種,那麼如何選科最為合理?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 全國新高考選考現狀概覽 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2003年開始實行「3+1+1」,3是指語數外,「1+1」就是6選2,有15種組合,以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棄理從文」之風漸起。
  • 新高考選科失敗真實案例:硬選物理,高中3年飽受打擊
    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心平氣和,做一個忠實的新高考學生選科記錄者。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只用最真實的案例來說話。這裡沒有臆想,沒有猜測,沒有大道理,只有真切的現實。因為這是10季失敗案例,所以她們各有各的不幸與失意之處,請勿對號入座,一些大實話如果引起不適,還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