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舊約故事梗概

2021-02-07 每日靈糧

微信號:biblewords

【關注後即可每日收到新鮮靈糧。】

聖經是神自己的故事,其中也記載了他如何尋找我們。這個故事分為四個部分:神的創造、人類的墮落、神的救贖和最終的結局。聖經中的每卷書都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我們也期待你自問,在這個故事中你自己置身何處。


《創世記》是聖經故事的開始,神是創造主,人是按照神的形象造的,但是墮落了。神通過救贖「創造」了一個被揀選的民族。他們雖然有過失,但是神借著各種環境(順境和逆境),展開了救贖的工作。

《出埃及記》在後面的聖經故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講述了神救贖百姓脫離奴役地位並將律法賜給他們,好讓他們成為他的百姓這一基本的故事。《出埃及記》也是《以賽亞書》(特別是40—66章)應許的「第二次出埃及」的模式,為此耶穌自己「離世」(出埃及),這件事將成就在耶路撒冷(路9:30,與摩西和以利亞在一起時談論的)。

《利未記》是神的故事的一部分,在這個故事中,以色列人得到指示,知道了如何保持聖潔,如何蒙神悅納,如何保持相互之間美好的關係——若沒有神特別的預備,他們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們發現記載在《民數記》中的故事是以色列故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以色列人的記憶中(申1—4;尼9;詩78;105;106;135;徒7)有著悠久的歷史。故事強調,儘管百姓有諸多的過犯,但是神對他們是信實的。如今,這個故事在基督的教會中仍在繼續傳唱——「哦,偉大的耶和華,引導我」。

《申命記》為摩西五經畫上了句號。雖然百姓不斷地悖逆神,但這卷書不斷地提醒世人神的慈愛和信實。最後的話給人以盼望,神最終會得著他的百姓。

《約書亞記》為《創世記》中(並貫穿整個摩西五經)神立約要賜土地的應許畫上了句號,構成了神救贖故事的一部分,也為故事的下一階段做好了預備。

《士師記》中富有悲劇色彩的敘事模式將我們的視線引向了神救贖故事的下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借著路得和她的曾孫大衛的故事開始大步向前邁進。

《路得記》講述了在一個特殊情境下神對他百姓的信實的故事。其中,一位摩押女子成為神救贖故事的一個部分。

《撒母耳記》將神的故事,特別是借著有信心同時也有弱點的大衛王的故事,帶進了君主政權時期。神與大衛所立的約是猶太人彌賽亞信仰的基礎,最後成就在大衛的子孫拿撒勒人耶穌的身上。

《列王紀》最後回答了 「從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土地)和與大衛所立的約(永遠做王)來看,這些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呢?」 這個問題。答案就是:神沒有辜負他的百姓;而他的百姓在列王的帶領下,辜負了他們的神。畢竟,聖約中也列入了以色列要對神忠心這個附加的條件。但是聖約也應許那些歸向耶和華的人將要從被擄之地回來(申30:1—10)。

通過重述神百姓的故事,《歷代志》作者提醒我們敬拜的核心作用。對新約讀者而言,這也指向耶穌,他親自「潔淨」聖殿,受死然後復活,取代了聖殿——神同在之所(約2:19—22)。

《以斯拉記—尼希米記》通過描述在耶路撒冷的改革是如何啟動的,將聖經故事大大向前推動了一步。耶路撒冷的改革是後來猶太教的基礎,耶穌和早期教會均出於猶太教。

《以斯帖記》講述了在波斯帝國境內毫無指望的一段時間之內,神保護自己百姓的故事,他使這些人存活,為將來賜彌賽亞做了預備。

《約伯記》這卷書在聖經故事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它不僅呼籲我們即使在最艱難的情境中也要全心信靠神,而且也為耶穌基督預備了道路。作為道成肉身的神,他以「義人受苦」的角色,對約伯的問題提供了最終的答案——也惟有他,能夠背負全世界的罪。

《詩篇》是耶和華的百姓發出的讚美和禱告中獻給神的頌歌。這些詩集提醒他們,也提醒我們,敬拜在聖經故事中的核心作用,借著回顧神的良善、慈愛以及他為他們行過的神跡,敬拜永活的神。

《箴言》作為聖經故事的一部分,對年輕人(以及一切能聽進去這些教導的人)提供了關於實際生活的教導,以幫助他們行耶和華的道路,在世上過一個有益而豐盛的生活。

《傳道書》作為聖經故事的一部分,不斷提醒人們生命在永恆中的短暫,強調我們需要敬畏神,同時為我們借著耶穌基督必然復活這個更加偉大的啟示做了預備。

《雅歌》作為聖經故事的一部分,提醒人們神所創造的性愛是美好的,對待性愛要聖潔,要忠貞,當懷喜悅之情擁抱它。

《以賽亞書》在舊約中間的位置,提醒世人耶和華是永活的神,他將按照公義審判世界,並在憐憫中借著他「受苦的僕人」彌賽亞拯救他的百姓和列國。因此這卷書概括了舊約的故事,為新約預備了道路。

《耶利米書》不斷地提醒我們,神信守他在《申命記》中說過的話,揀選的百姓若不忠於耶和華,就會受到咒詛,遭到被擄的命運,但是日後他們將借著對一個新約的盼望而得以復興——這個約借著大衛「公義的苗裔」(耶 23:5)耶穌基督已經成就。

《耶利米哀歌》反映了耶路撒冷淪陷這一聖經歷史上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從而提醒我們,神信守自己要審判百姓不忠的話,沒有動搖,同時,他的性情也使人對將來持有盼望。

《以西結書》講述了神百姓最終的失敗,正如第一個約所制定的一樣,但是展望未來,神將與百姓重新立約,這新立的約中,包括真正的牧人和神所賜的聖靈。《以西結書》是神的故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雖然《但以理書》主要集中在以色列歷史上的一個時期之內,但是卻展望了耶穌基督即將開創的神那偉大而永恆的統治時代。鑑於此,這卷書對約翰所著《啟示錄》中的意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何西阿書》燃燒著神對百姓熾烈的愛情,提醒我們聖經故事中的神會審判我們的不忠,正如他在審判之後也會給我們盼望一樣。

《約珥書》除了預言神的靈將大大地澆灌下來之外,還對聖經故事的偉大主題極為關注,包括神對人類罪的審判、悔改的需要以及神的憐憫和恩典,因此所有呼求他名的人都將得到拯救。

《阿摩司書》鮮明地宣告了聖經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即真正的宗教信仰和社會公正必須結合在一起,不能偏廢。否則便是違背與神所定的約。

《俄巴底亞書》提醒我們神是公義的,他要審判人類的罪;還提醒我們,在與地上強國的爭戰中,最後的勝利屬於神。

《約拿書》繼續講述了作為創造主和救贖主的神的故事。他不僅憐憫屬他的人,而且憐憫他所創造的萬物;聖經中的神愛他的仇敵,也愛我們的仇敵。

《彌迦書》是一卷非凡的先知書,表現了聖經故事在舊約及其預表新約中的各個要點,應許了彌賽亞的到來和神百姓的復興。

《那鴻書》提醒我們,聖經故事中講述的神的主要性情是什麼。他是公義的神,審判的神,也是一位良善的神,一位施行拯救的神。他的這些性情並列在一起,以同樣的方式,最後在耶穌基督十架受死一事上展現出來。

《哈巴谷書》以極其宏偉的風格繼續講述聖經的故事:神是創造主,是救贖主;針對人類的邪惡,他會採取行動,而他的百姓將生活在盼望中,並且信靠他。

《西番雅書》這卷小書非常有力地宣講了神對罪的審判和他的憐憫,他要拯救謙卑人和不配得憐憫的人,以此預示了新約中的福音。

《哈該書》提醒我們,神的百姓將被分別出來,成為一族,神將與他們同在(聖殿的角色),當耶穌基督和聖靈到來的時候,這預言最後得到了應驗。

《撒迦利亞書》提前講述了聖經故事中發生的事,提醒我們神借聖靈與我們同在是以色列復興後最重要的部分;同時也預示了將要來到的彌賽亞,他將受死,成為犧牲祭。

《瑪拉基書》提醒神的百姓,他們必須嚴肅地對待與神立約的關係,隨著以利亞(施洗約翰)在主(耶穌基督)之前到來,一個偉大的新的日子將要出現。

【本文摘自《聖經導讀:按卷讀經》各卷書介紹的結尾部分。】

相關焦點

  • 《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故事梗概,你值得擁有!
    原創:PhoenixLou愛與傾聽今天眾所周知,《聖經》是 一本很厚很厚的書,密密麻麻全是白紙黑字!既然聖經如此難以看一遍,給你一份《聖經》新舊約66卷之各書卷的故事梗概的大禮包,要不要?聖經中的祭祀和儒家文化中的祭祀不同,是舊約時代按著耶和華神的禮節做禮拜的表現。
  • 微版聖經故事(舊約篇)
    對新約讀者而言,這也指向耶穌,他親自「潔淨」聖殿,受死然後復活,取代了聖殿——神同在之所(約2:19—22)。《以斯拉記—尼希米記》通過描述在耶路撒冷的改革是如何啟動的,將聖經故事大大向前推動了一步。耶路撒冷的改革是後來猶太教的基礎,耶穌和早期教會均出於猶太教。
  • 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首先就是聖經本身,其次是對於經文所屬的文化背景有所認識。新約思想最重要的古代背景,就是舊約聖經。因此,我們需要並讀新舊約注釋。 今日的世界和聖經時代的希臘、羅馬與猶太世界差異很大。學者們為了要更明白聖經和其所屬的文化,窮畢生之力研究語言、考古學和歷史,但他們的心血常常只能在大學圖書館裡看到。這套注釋首開創舉把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用便於查找的按經文逐節編排方式彙整成冊,並涵蓋整本聖經。
  • 舊約概論第一講:舊約聖經的主題
    (節選)大家都知道舊約聖經總共39卷,有摩西五經、大小先知書......最後一卷是瑪拉基書。舊約聖經所有書卷的主題就是耶穌基督,39卷的聖經當中雖然耶穌的名字一次也沒有提到,但是聖經中所有的話語焦點都放在耶穌基督身上。
  • 古希伯來文學 《聖經·舊約》
    《聖經·舊約》(《塔納赫》)實際上是一部有關猶太人早期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完整地展示了猶太民族的發展史,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猶太人民廣闊的生活畫面,詳盡地記載了他們在各個領域的傑出成就,反映了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為了解和研究古代猶太人社會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歷史資料。
  • 舊約聖經無用,舊約聖經不適合我們的時代,這是真的嗎?揭露謊言
    很多基督徒,在與他的言論中是不能提及舊約聖經的。因為一提舊約聖經就跟律法主義,就跟守舊約的相關信息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呢?我們不去談及舊約聖經的十條誡命,不去談及舊約中的飲食文化,不去談及預表耶穌的儀文,就說說舊約聖經對於今天的我們還需要不需要,還有沒有用?
  • 《聖經故事》第二季 (共12集)
    本劇起始於「耶穌殉難」(Crucifixion)和「耶穌重生」(Resurrection),故事主要描述耶穌的使徒用耶穌傳授的信心解救世人,建立一個全新的教會,並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本劇劇情大致符合《聖經》原文,部分細節有所簡化。此外本劇情梗概參考了相關歷史和宗教資料。聖經是大約在1600年的時間裡記錄的,從公元前1494年左右開始,到公元後100年左右為止。
  • 研究舊約聖經對當代人有何意義?
    研究舊約聖經對當代人有何意義?今天我們回答一位聽友的問題:「舊約聖經離開我們現在非常的遙遠,但是如果我們用了很多的時間來研讀舊約聖經,到底對我們現今的生活有何意義呢?」舊約聖經是對古代猶太人歷史的記錄,它包含了猶太人的法規(摩西五經)、智慧、希望、傳說和文學的表述。它描述了一個古代民族試圖領悟上帝旨意而做的努力。
  • 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原文資料,供傳道人、宣教士、聖經導師、作家和有意深入研究聖經的信徒使用。  《新約背景注釋》本書全沒有僵硬的學術味道,每節經文都經過小心解釋,配合豐富的研經默想,帶領讀者與神建立深入的靈命關係。  此外,還引述多位深受信徒愛戴的神僕的著作,如奧古斯丁、路得、加爾文、衛斯理、達秘、賴爾、司布真、邁耳、艾朗賽、羅伯遜、摩根等等。
  • 《聖經》為什麼會分為「舊約」和「新約」?
    自中世紀以來,《聖經》有「唯一的書」和「書中之書」之稱。作為基督教的經典,它是一部偉大的巨著。《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共66卷。所謂的「約」就是「誓約」,指上帝和他的百姓之間的約定。其中《舊約全書》是猶太人的經書,共39卷。
  • 舊約聖經有了甘彝文版本
    3月13日,雲南省基督教兩會於楚雄州武定縣黑納吉教堂舉行了甘彝文舊約聖經試讀本發行儀式。據中國基督教兩會網站消息,發行儀式有300多人參加,甘彝文聖經翻譯組組長付連興牧師等同工介紹了《甘彝文舊約聖經》翻譯歷史和翻譯工作中的屬靈感悟。
  • 舊約聖經的誕生、流傳和定典
    舊約原稿當然已失傳,但抄本卻一代代的流傳下來,直到印刷術的發明。(第一本舊約是在1488年在義大利印刷的。)在古代的著作中,保存得最好,當推舊約聖經了。究其原因,是因為猶太人對耶和華的敬虔,以致他們尊重自己的手抄經卷,近乎迷信程度。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先知
    希伯來歷史中先知的地位1.舊約聖經中的男女先知都是靈性超過同時代其他人的屬神偉人。舊約聖經對先知的刻劃鮮明矚目,遠勝在以色列歷史上佔據顯要地位的其它任何類型的人物——包括祭司、士師、君王、策士和詩人在內,這些人都不能起到先知的重要作用,也不如先知那樣對其後的救贖歷史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2.先知對舊約聖經成書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 基督教刊|聖經中舊約與新約的關係?
    希伯來書8-10章描述了舊約中的許多事宜,比如敬拜,會幕中的規條和獻祭儀式等,也討論了舊約敬拜聖所的布局和擺設。舊約聖經中獻祭有三個主要目的: (1)使神子民知道罪的嚴重性。罪把人和聖潔的神分開,人只有藉著流血才能與神和好,得到赦免(出12:3-14;利16章;17:11;來9:22;參利1:2-3注;4:3注;9:8注)。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聖靈
    )和五旬節(參徒2章)以後才向神子民完全彰顯出來,但是舊約聖經早已提到聖靈及其工作。本文旨在探討舊約中有關聖靈的教導。 有關聖靈的不同用語 「聖靈」的希伯來文中是ruah,有時也可譯為「風」和「氣息」。
  • 基督教刊|聖經舊約中的酒是發酵的嗎?
    「酒」的希伯來詞語有以下兩個: 1.第一個,也是最常用的一個詞語yayin,是舊約中各種發酵或未經發酵之酒的總稱,在舊約中一共出現過141次(參尼5:18,提到「各樣的酒(yayin)」)。舊約聖經多處提到這種發酵的酒可能產生的悲劇性後果,其中尤以箴言23:29-35的描述最為發人深省(參下一部分)。 (2)另一方面,yayin既可指未經發酵的甜葡萄汁,也可指直接從葡萄中壓榨而得的新鮮汁液。
  • 聖經舊約與新約有衝突嗎?
    最近有讀者在我的文章中吐槽稱:舊約與新約是有衝突的,也就是說,聖經前後是有矛盾的。介於這個問題,小編特詳細寫一篇文章予以辯駁,同時也歡迎弟兄姊妹一起來查考聖經。我們讀經不是讀字句,乃是讀精意。若聖經前後要是有衝突和矛盾的話,神豈能默示聖經來教導人學義呢?
  • 暑期讀書推薦:《聖經》舊約全書+新約全書
    請下載附件:    暑期讀書推薦:《聖經》舊約全書+新約全書   《聖經》是一本古老而不陳舊的書。它的信息教導適合每一個時代,也包括現如今科技經濟蓬勃的當代社會,而且適合所有的讀者。聖經書寫者至少有40位, 前後歷經1600年之久。雖然記錄書寫的人很多,但作者只有一位,就是他們所共同信奉的神.相同的信仰使得聖經具有一貫性的主題:那就是耶穌基督和他的救 恩.
  • 劉振農教授對讀《聖經》舊約與儒家早期經典
    劉振農教授對儒家早期經典中的人物、故事及地理歷史背景等見解獨到。他從文學角度對聖經故事與中國古代故事進行了對比,主要強調了八個大字:同形異質,各有擅場。劉教授首先提到,聖經中令他印象最深的女子,不是夏娃,不是馬利亞,而是路得。「這個普通對外邦女子為何被記入聖經?」
  • 聖經故事009-雅各的故事
    【lamlam原創粵語有聲書】大家好,我系lamlam,今日開始,由我同大家講一本書,這本書是有史以來發行量最大的一本書,是世界文化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很多文學、藝術,尤其中世紀的作品,很多都選材於這本書,書裡面很多的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