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您知道哪個電視節目最火嗎?毋庸置疑就是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2》。節目中,您知道哪個參賽選手最火嗎?毋庸置疑就是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16歲美少女武亦姝:身高1米8,眉眼清秀,還滿腹詩書!
比賽中,她斬獲罕見高分!擊敗北大女博士!技驚四座!談吐不俗!一票小夥伴驚呼:她滿足了大家「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不少觀眾表示,自己的孩子看完節目後,自覺地開始背古詩詞了。 這年頭,有顏值、小尖臉不新鮮,重要的是這位小姑娘還有實力、有才情、有心態,套用句時髦話——「厲害了,Word姝」!
在第一環節的個人追逐戰中,武亦姝9道題全部答對,戰勝百人團中的308人次,因為戰勝一人獲一分,她也成為了《中國詩詞大會2》播出以來,這個環節的最高分獲得者。
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中,小姑娘的表現更出色。
當時武亦姝與對手圍繞「月」字吟詩,她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之後,被提醒這句詩重複了。
飛花令有時間限制,非常考驗參與者的詩詞積累和心態,上一場選手王婷婷落敗,就是因為被提醒重複之後,腦袋瞬間空白。
同樣的情況出現,沒想到武亦姝不僅沒慌,還迅速地微笑著脫口而出《詩經》裡《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飛花令:作為《中國詩詞大會2》新增的環節,「飛花令」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節目總導演顏芳介紹,每場比賽的「飛花令」環節,關鍵字不再僅用「花」字,而是增加了「雲」、「春」、「月」、「夜」等詩詞中的高頻字,「這是真正高手的較量,挑戰者必須在極短時間內完整說出一聯詩句,不僅考察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的較量。」
武亦姝和北大理工科女博士陳更對戰中。最終武亦姝以5比3戰勝了原擂主陳更。被武亦姝擊敗之後,陳更說了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回看了比賽的完整版錄像後,小編也開始喜歡上這位身高180的武同學了。跟小時候追星一樣,在網上搜一搜,發現這位小才女還寫得一手好字↓↓給小夥伴們分享一下
這麼工整的字要和詩詞配起來,想想都美!
那麼,再來個八卦的問題——
正值妙齡的武同學她的偶像會是誰呢?
不同於其他00後,武亦姝的偶像並非那些耳熟能詳的「小鮮肉「,而是詩人陸遊。她在節目中說,古詩詞能讓她興奮,「我的書柜上只有一本書,就是陸遊的詩詞,我覺得古詩詞裡有很多現代人給不了我的東西。」
事實上,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像武亦姝這樣的高手還有很多:
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
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是好幾場比賽擂主↓
但這些「行走的詩詞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詩詞當做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呵呵,隨身只帶著一把家門鑰匙和一張公交卡……小編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