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文物科學研究與物證鑑定研討會在普陀山召開
「佛教文物科學研究與物證鑑定研討會」會議現場。大公網訊 由普陀山佛教協會主辦、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承辦的「佛教文物科學研究與物證鑑定研討會」,近日在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舉行。與會者認為,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鑑定方法的結合,將極大地提高文物鑑定的準確性,有利於開啟文物收藏正本清源的新局面,進一步推動佛教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
中共領導人的佛教情緣_大公網
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領域中有著非凡的影響力。佛教作為一種充滿了智慧,充滿了理性的宗教,它的訴求對促進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亦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他說,自1995年金瓶掣籤和坐床以來,系統學習了藏傳佛教的五部大論,接受了900多項密宗灌頂,先後到全國20個省市參觀學習,去年列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年3月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班禪表示,一定繼承和發揚歷世班禪愛國愛教的光榮傳統,牢記責任,服務信眾,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殷切期望。
-
覺醒大和尚:佛教發展應重視新媒體_大公資訊_大公網
2014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覺醒大和尚接受大公網記者史利偉
-
傳承梵唄藝術,發展佛教文化 ——記第十八屆吳越佛教研討會
梵唄是佛教用以歌詠法言,讚嘆三寶的聲調,是佛教法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佛教中國化的具體表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最終成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種類。為進一步傳承和發展佛教梵唄藝術,杭州佛學院舉辦了以「佛教梵唄研究」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11月1日,研討會圓滿落下帷幕。本次研討會取得了四個方面的學術成果:一、理論研究的多層和深入。就梵唄的歷史發展、種類、南北方差異,學者們展開了專題理論研究。
-
《中國佛教音樂文化大典》開啟了宏偉的佛教藝術長城工程
事實上,隋唐以後中國已成為世界佛教與佛教音樂文化的發展中心。這些派系與法事音樂的存在與發展,不僅構成了中國佛教音樂文化獨特的藝術框架,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一筆不可忽視的重要遺產與瑰寶;而且,也是世界宗教音樂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
大公報、大公網聯合香港觀音講堂共同舉辦"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寬運法師帶領大家感恩回向佛教在線香港訊 2017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在回歸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2月27日,大公報、大公網聯合香港觀音講堂共同舉辦"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海上放生報恩祈福法會",以祈香港安定繁榮、社會和諧
-
崇德寺與韓國真覺宗共同舉辦中韓佛教學術研討會
中韓佛教學術研討會現場10月28日下午,護國崇德寺向韓國大韓佛教真覺宗贈送藏文版《大藏經》交接儀式在北京銀帝藝術館舉行。真覺宗代表齊誦三皈依禮讚之後,我寺三學講修院主持噶陀仲巴仁波切按照藏傳佛教的儀軌進行了誦經祈願。誦經聲此起彼伏,朗朗迴響在藝術館大廳,場面莊嚴而且隆重。為表彰我寺首席顧問韓方明博士為中韓兩國佛教交流所作貢獻並促成我寺與真覺宗締結友好合作關係,真覺宗聘任韓方明博士為真覺宗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長,統理院長悔淨正師親自向韓方明博士頒發了聘書。中國僑聯副主席朱奕龍應邀出席交接儀式。
-
職業書法家李海霞參加第18屆吳越佛教研討會
10月31日,由杭州市佛教協會、杭州市宗教研究會、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主辦,杭州佛學院承辦的以佛教梵唄研究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在靈隱寺舉行。職業書法家李海霞在此次研討會中
-
專訪臺灣明海法師:佛教是一種教育,音樂是一個載體
大公網7月9日訊(記者:李婷瑜) 昨日臺灣明海法師「仲夏佛曲音樂禪」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合館圓滿舉辦。 音樂天賦 明海法師兒時便展現出音樂天賦,而後又學習了鋼琴。讀書時期,就去piano bar打工,做了記者工作後,晚上依然會做和音樂相關的工作。到後來不做記者後,專心從事音樂工作超過10年。 在出家之後,就在思考儘自己所能傳揚佛法,考慮到自己所擁有的音樂才能和經驗,就決定以音樂作為載體向大眾弘法。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舉行2019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
2019年12月23日,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主辦,以「法治化與現代化視野下的佛教制度建設」為主題的「2019人間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召開。他表示,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成立以來,高度重視佛教教義教規闡釋工作,連續五年召開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積極推動佛教思想建設,歷經五年發展,佛教思想建設研討會已成為開展新時代佛教教義教規闡釋,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的有力抓手,加強佛教思想建設的有效機制,促進佛教界與學術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
中國佛教音樂亟待搶救和保護——韓軍
但在傳播過程中由於語言問題而「金言有譯,梵響無授」,1因此佛教音樂必然「本土化」。「華化」了的佛教音樂在近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植根於中國傳統音樂之中並隨著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而傳承。中國的佛教音樂實際上是中國傳統音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
大公網啟動宣傳語徵集活動
秀出你的 Slogan -- 秀創意,拼巧思 全新的大公網等你來詮釋! 北京2012年8月1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大公網宣傳語徵集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從即日起只要用戶關注大公網新浪或騰訊微博(@大公報-大公網),轉發活動信息並 @ 三位好友,就有機會獲得大公網專屬禮品。同時秀出你為大公網創意 Slogan,更有機會贏得3000元現金大獎。你還在等什麼?
-
「現代佛教教育向何處去?」——佛教教育研討會在京圓滿舉行
——佛教教育研討會在京圓滿舉行研討會現場研討會現場 圖/佛教慧日與會人員合影 圖/佛教慧日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6年5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與佛教義學研究會合辦的佛教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暨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會召開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在無錫千年古剎惠山寺召開。(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臺灣千華寺、萬佛寺住持,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法藏法師發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近日,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在無錫千年古剎惠山寺召開。本屆研討會的主題為「印順法師佛學思想:反思與探討」。今年是現代佛學大師印順法師(1906-2016)誕辰110周年,本屆研討會旨在紀念印順法師為中國佛教所做的貢獻,緬懷佛門先賢深入經藏、闡揚佛法的豐功,同時也對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予以探討、反思和抉擇,希望藉此對新時期佛教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使之能更好地護國佑民,造福世界。
-
第三屆天台佛教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臺灣)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聯合舉辦的第三屆天台佛教學術研討會在七塔禪寺圓滿舉行。11月10日上午,最後一場討論結束後,第三屆天台佛教學術研討會閉幕式在報恩大講堂舉行。閉幕式由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浙東佛教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凱博士主持。蘇州大學哲學系主任吳忠偉教授作學術總結髮言。
-
「佛教教育研討會」圓滿閉幕
2016年5月28日,「佛教教育研討會」在北京釣魚臺召開。此次會議由「戰略與管理·學習俱樂部」與「佛教義學研究會」聯合主辦。僧俗兩界共2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大家圍繞「現代佛教教育向何處去?」
-
第五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圓滿閉幕
2019年11月23日,以「佛陀經教中的聖道」為主題的第五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在江蘇南通海門市紹隆寺舉行。這次研討會由南通市佛教協會指導,海門市紹隆寺主辦並承辦,由浙江天台翠屏寺、佛教義學研究會、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海門市佛教協會、海門雲門書院協辦,是繼第一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會議、第二屆無錫惠山寺會議、第三屆寶雞金頂寺會議、第四屆邯鄲西古寺會議之後的又一次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共收到論文36篇,有來自全國各地寺院、高校、研究機構40餘位法師、學者出席會議,另有數十位佛學愛好者前來旁聽會議。
-
佛教三大語系人士與各界香港共探現代佛教弘揚的新思維新形式
《大公報》董事、大公網總裁林學飛先生就「如何走出世界」做了簡單的分析,他提出弘揚任何一種文化都需講究 「天時、地利、人和」,充分利用香港這個自由港,看準時機,尋求策略。他認為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播都要有它的載體,譬如美國以「好萊塢大片」、「蘋果手機」這些產品作為載體向世界傳播他們的文化理念,而弘揚中華佛教文化更是如此。
-
第六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本次大會由上海大學文學院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聯合主辦,共安排有3場研討會和2場主題論壇。來自海峽兩岸的近40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從各個層面研究、探討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在6月2日上午的開幕式和主題論壇結束後,下午進行了兩場研討會,每場研討會各有A、B兩個會場。
-
大公網2014兩會專訪吳良好_大公網
吳良好:大公網的網友們,大家好。主持人:歡迎吳委員來到節目當中作客,首先聽了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髮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不知道您的感想是怎樣的? 吳良好:今天上午聽了李克強總理做了一小時五十分鐘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五十幾次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