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貴州是畫家寫生的天堂——
首先是氣候,一年四季,既冷暖分明,又相對溫和。沒有讓人不堪忍受的酷熱和嚴寒,以至於春夏秋冬都能置身戶外,以寫生來和外界對話。
其次是貴州自然環境的青山綠水和少數民族的奇風異俗,既滋養了本土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視角和藝術趣味,又年復一年,為藝術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
貴州的冬天,藝術家繼續在山水間、在村寨間寫生。一年四季的多彩、民族節日的喜慶,都融入他們的畫筆之下。他們熱愛這片土地,更理解這片土地。他們畫筆下的貴州之冬,既有藝術的美感,更有生活的溫度。
畫家簡介
潘聞丞,男,漢族,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貴州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一級美術師、貴州油畫學會副會長,貴州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貴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天眼新聞文化頻道:冬季戶外寒冷,您還會外出寫生嗎?如果有,您冬季在貴州哪些地方寫生過?
潘聞丞:會常常外出寫生的,因為我本身體質就不是特別懼怕寒冷。去過的地方比較多吧,貴州的東西南北都畫過。
天眼新聞文化頻道:能否列舉兩三幅您的寫生作品,並說說創作時間地點,以及過程中比較深刻的記憶?(附作品圖片)
《遠眺青崗坡》
《渡寨陽光》
潘聞丞:有,就拿這兩幅作品來說吧,也說不上是作品,就是寫生當時的一種狀態。第一幅是2019年年底在赤水土城作的《遠眺青崗坡》,第二幅是前幾天在貴陽烏當區渡寨畫的《渡寨陽光》。
在每一次作畫的時候都會是不一樣的心情和不一樣的狀態,其間也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畫這兩幅畫的時候恰巧都趕上了陽光明媚的日子。因為貴州冬天的陽光特別少,和其它季節的陽光是不一樣的,它會讓人覺得更加溫暖並且更加的彌足珍貴。
天眼新聞文化頻道:您是視覺藝術家,您看貴州的冬季風景,最大特色是什麼?和其他季節和對象的寫生及創作相比,畫貴州冬景有什麼不一樣的體會?
2020年11月27日潘聞丞在海南昌江棋子灣寫生
潘聞丞:形容貴州,眾所周知的一句話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不過用來形容貴州冬季天氣確實也算是比較貼切了,因為它最大的特色確實也是潮溼寒冷。中國畫裡有一句話是「冬天慘澹而如睡」,貴州的冬天也慘澹,但它和北方和江南又不一樣,它在悄悄地萌發著春意。它也有綠色,不過這種綠又不像其它季節的那麼鮮豔、嬌嫩、蒼翠,而顯深沉、穩重,像極了歷經風霜過後的豁達、包容,顯出一層濃濃的神秘感。
天眼新聞文化頻道:您最喜歡貴州哪裡的冬天?在貴州過冬的記憶裡,有什麼印象最深的故事或者景象?
潘聞丞:我最喜歡的還是黔北的冬天,貴州西部及中部地區冬季還是比較凍人的,這種冷不是皮膚外表的感覺,而是一種「凍徹心扉」的冷,冷到骨子裡面去了。而貴州北部的冬是沒有這種感受的,即使在這麼冷的天氣,它一樣會有強烈的光照,時常會烈日灼背,曬得你面紅耳赤。在這些冬季的日子裡,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在赤水的土城,當時溫暖的日光、有趣的朋友及趣事都很讓人歡愉。
欄目策劃/舒暢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舒暢
圖/受訪者提供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怡
文字編輯/向秋樾
視覺/實習生 龔拉
編輯/李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