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楊浦區少年宮官方微信,讓藝術和人文為孩子的終身發展打下亮麗的底色!
楊浦區少年宮
「四史」學習
教育主題團日活動
7月15日, 楊浦區少年宮青年黨團員教師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從「傳承」、「交流」、「實踐」、「調研」四個維度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志願服務隊的回信,以實際行動回應總書記對青年黨團員的殷切期望。
01
傳承—— 歷史精神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團員教師代表蒲俞先以《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為題,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微團課。結合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大家一起進行《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百年回望,共同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02
交流—— 學思踐悟
在交流的環節中,吳虹怡老師率先發言。她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分享了自己對《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的理解,並表示作為青年教師應當傳承與宣揚先烈們的奮鬥與大無畏精神。
吳笑月老師緊隨其後深挖紅色人物與紅色故事,分享了陳望道先生「把墨汁當紅糖吃」的感人事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以此詮釋「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信仰的力量是偉大的」真諦。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定當像英雄前輩們學習,進一步錘鍊意志品質。
03
實踐—— 知行合一
之後,很多老師的發言將「四史」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李墨老師分享了歷時三個月創作出的一首名為《悘慦》民樂合奏作品。曲名兩個字都有「心」字底,寓意:一是歌頌白衣天使不忘初心、救死扶傷;二是表明作為團員教師,我們初心依舊,使命踐行。在創作青少年演奏的作品、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不忘傳播初心奮勇前行的正能量,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毫不退縮,在危難時刻迸發出勇敢智慧的力量!
04
調研——工作推進
7月14日,楊浦區區委常委會舉行「四史」學習會。會上區委書記謝堅鋼指出,要以史為鑑、知史明智,爭做信仰之源的忠實宣傳者、「四史」學習的模範帶頭者、人民城市的標杆建設者,為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貢獻更多楊浦智慧和力量。
自5月份「四史」學習教育活動啟動以來,楊浦區少年宮已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上周,全體黨團員教師通過「問卷星」完成「四史」知識在線測試。在本次主題團日活動中,開展了「四史」學習教育專題調研。通過新媒體手段聽取青年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確保少年宮的「四史」學習教育進一步落細、落實。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少年宮青年黨團員教師將不斷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繼續深入學習「四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青年教師的學習體會
陳密佳
學習了習總書記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的回信,頗有感觸。特別是習總書記所說的:「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作為青年教師首先就是要堅定信念,才能把握方向走得正確,人生之路才能行得正、走得遠。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我們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是我們團員政治思想的有力標杆。在教學教育中,我們更要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我會潛心學習,充實自己,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智慧和力量。
周倩雲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回信中指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四史」是我們的必修課。堅持歷史擔當,做到知行合一。作為青年團員,通過學習「四史」,要認識到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長徵,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要用青春之肩負起該負的責任,做好該做的事情,把本職工作責任擔起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沈弢
回望大道,波瀾壯闊,展望來路,其道大光,青年是一個美好的詞彙,30歲的青年馬克思寫出了《共產黨宣言》,92歲的望老翻譯出了這部偉大的著作,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對於我來講青年時代的第一粒紐扣便是學習望老的精神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百年歲月,大師既去,但望老精神將與復旦人同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身上凝聚著民族和國家未來的希望。因此面對未來無限的可能,我們必須要有「縱有疾風來,人生不言棄」的精神,要切實將「團結、服務、犧牲」的精神內化於心,外見於行,並通過理論學習輸入和理論宣講的輸出,進一步厚植我們青年一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真正的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鐵、信心如磐,綻放屬於我們青年人的光彩。
李墨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肯定我們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蓬勃姿態,為廣大青年學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確前進方向,勉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青年志存高遠,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常常鼓舞青年一代要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品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給大學生的回信,每一封都流露著他對青年樹立遠大理想的深情期許。
吳笑月
紙短情長,總書記這封300餘字的回信,使我感受頗豐。「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這八個字飽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青年後浪的殷切希望。我將從「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學習歷史中走向未來、闊步向前。以總書記的勉勵為動力,不忘初心使命,立足平凡崗位,主動深入領會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化精神力量為實踐行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朱沁藝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古人有言:史乃「述往以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而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並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思想認識,砥礪前行,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從1921年建黨至今,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99年的光輝歷程,這一路歷程是黨帶領中國走過,是黨的領導讓中國有了如今繁榮昌盛,這盛世中國夢。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這份偉大的共鳴讓我渴望,讓我共鳴,人說讀史以明志,正是在學習「四史」的過程中,我才能深刻的領會到,國家的發展,黨的偉大事業,生在如今前所未有的盛世中華,如何能不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這個國家的發展,為之奉獻青春而在所不惜!
孫穎懿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師生黨員的回信,深受鼓舞,也更加堅定了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作為青年團員教師,要時刻牢記初心,兢兢業業,堅持學習創新,保持理想的鮮活性。響應號召用心創新,將個人的學科專業與「四史」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影視資源潛移默化德育育人的作用,從歷史脈絡中挖掘光影片段,感悟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一路艱辛,傳承紅色基因,立德樹人。現階段,我們當代青年更要承擔起屬於自己的歷史使命,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以史鑑今,汲取歷史的寶貴經驗和無窮智慧,堅守崇高的信仰,用實際行動踐行回信精神,奮鬥不息揮灑我們的青春,做《共產黨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吳虹怡
「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中的這段話,充分肯定了理想信念對國家建設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地位。在2020年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之時,我們不能鬆懈,仍然要不忘初心,將這些紅色故事所蘊含的精神力量通過我們青年一代傳承下去,讓其成為我們心中理想信念的嘹亮號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傾盡全力。
蒲俞先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作為共青團員,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更要向陳望道先生學習,向復旦大學「星火」志願服務隊學習,講好紅色故事,做馬克思主義的忠實傳播者。
——END——
信息來源:楊浦區少年宮
供 稿:楊浦區少年宮團支部
設 計:文 文
原標題:《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 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楊浦區少年宮 「四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日活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