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建國初曾為專署駐地

2020-12-18 魅力時尚穿搭

山東省,位於我國大陸東部沿海北端,地處黃河下遊,渤海、黃海之濱,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東,因地處太行山以東而得名,春秋戰國時期分屬齊魯兩個,因此被稱為「齊魯大地」,簡稱「魯」。

山東之名最早為地理名詞,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地區,金代時設山東東路、山東西路成為政區名,明朝正式建省。現在,山東是我國千年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單字縣也有六個,其中單縣就為其一,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兩千多年古縣,歷史上曾為州,建國初也曾為專署駐地。

單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現為菏澤市轄縣,是一縣連四省之地。單縣,古稱單父,因遠古時期舜帝的老師單卷居於此而得名,其秦朝設縣,唐末置州,抗日戰爭時期是湖西根據地中心,建國初曾為湖西專區專署駐地,為我國著名的「楹聯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武術之鄉」、「長壽之鄉」。

單縣,古為單子國,春秋戰國曾屬宋、魯、齊等國,秦滅六國後置單父縣,隸屬於碭郡,有兩千多年的建縣史。兩漢時期,單縣曾為侯國且隸屬多變,曾為梁國、山陽國、山陰國、昌邑國、山陽郡、濟陰郡等,三國時為魏國濟陰郡單父縣。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單父縣喬置於江淮之間,原單父縣地曾喬置離狐縣,隋朝時復設單父縣,曾屬濟陰郡、戴州,唐朝時曾為宋州、戴州、輝州等所轄,其中輝州為唐末朱溫所設,碭山是朱溫的老家,公元899年其於碭山設輝州,900年徙治單父縣,五代後唐時改稱單州。

北宋時,單州轄單父、成武、魚臺、碭山四縣,隸屬於京東西路,金時屬南京路,元朝時單州為「腹裡」之地,曾為濟寧府、東平府、濟寧路等所轄。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單父縣入單州,第二年又降州為縣稱單縣,此為單縣之名的開始。單縣成立時隸屬於濟寧府,洪武十八年改屬兗州府,清雍正時改屬曹州府。

民國初廢府存縣,單縣曾直屬於山東省,抗日戰爭時期單縣為湖西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蘇魯豫支隊、黃河支隊等於此縱橫捭闔,沉重打擊了日偽勢力。湖西根據地最初屬山東區,1942年劃屬冀魯豫區,解放戰爭時期隸屬於冀魯豫第三專署,專署駐單縣。

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冀魯豫第三專署改為湖西專區,專署仍駐單縣,轄單縣、城武、金鄉、巨野、嘉祥、魚臺、復程等七縣。1952年平原省撤銷後,單縣隨湖西專區劃歸山東省,1953年湖西專區撤銷,單縣劃歸菏澤專區,此後除1958年至1959年間菏澤專區撤銷隸屬於濟寧專區外,單縣一直為菏澤專區、菏澤地區、菏澤市所轄。

相關焦點

  • 甘肅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曾為「徽州」
    隴南位於甘肅省東南部,位於秦巴的山嶽地帶,不僅市區環境優美,歷史文化也十分深厚,歷史上,隴南是秦族、秦文化的發祥地,其東接陝西、南通四川,扼住陝西甘川三省要衝,原稱「秦隴鑰匙,吞咽巴蜀咽喉」,現在隴南是甘肅省地級市,管轄1區8縣,這8個縣中有5個單字縣,也許是中國單字縣最多的地級市。
  • 新世紀,四川這個縣撤銷,歷史悠久且一分為二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部內陸,與重慶、貴州、雲南、西藏、青海、甘肅、陝西等省市區相鄰,自古為富饒之地,有「天府之國」之譽,現在也是我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四川歷史悠久,古為巴蜀之地,因兩宋設「川峽四路」而得名,元朝正式建省。
  •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齊魯上九縣」之一,是劉徽故裡
    山東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北端,地處黃河下遊,瀕臨渤海、黃海,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不僅為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最早為地理名詞,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地區,金代時設山東東、西兩路,始為政區名稱,山東正式設省於明初。
  • 建國初,川東行署區轄有哪些地方,僅這幾個縣現屬四川?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部內陸,地處長江、黃河上遊,為連接華中、西北及西南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不僅歷史悠久,自古為「天府之國」,現在也是我國資源大省、人口大省及經濟大省。四川,古為巴、蜀,因兩宋有「川峽四路」而得名「四川」,元朝正式建省。
  • 建國後的滕縣專區,比現在大太多,有1市13縣
    山東設省後省域較為穩定,但在建國初期,由於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特殊的形勢,山東轄區與現在及明清時差別較大,這一時期就有一滕縣專區,轄有今山東、江蘇兩省的十多個縣。 滕縣為滕州改為縣級市之前的舊稱,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悠久建制史的古縣,現在也是山東省人口大縣、經濟大縣,為縣級滕州市,由棗莊市代管。
  • 安徽一縣,歷史悠久為徐州「老八縣」之一,建國後由江蘇劃入
    安徽省,位於我國華東地區內陸,地跨長江、淮河,是長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且文化多元,今省境歷史上長期分屬不同的地理、文化單元,也未處於同一政區,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才與今江蘇、上海同屬南直隸。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分設為安徽、江蘇兩省,安徽正式設省,省名取自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安徽、江蘇兩省分設後省境較為穩定,當時省境與今省境僅有四個縣的區別,此為建國後為加強洪澤湖管理而互換了兩個縣,其中蕭縣由江蘇劃入了安徽。
  • 煙臺萊陽,千年古縣山東篇之六,曾為膠東中心
    山東歷史悠久,其地處黃河下遊,自古就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不僅孕育了孔子、孟子、孫子等先賢,境內名城、古縣也眾多,自秦代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以來就為縣治密集之地。
  • 千年古縣滕州,山東名氣最大的縣之一
    山東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裡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誕生地之一。山東地處黃河下遊,自古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省境內誕生了眾多的名城、古縣,其中滕州市就為其中優秀的代表。
  • 廣東一市,歷史悠久現以州為名,歷史上還曾有兩個州名
    廣東省,位於我國大陸最南端,古屬百越,秦始皇平定嶺南後納入華夏版圖,因位於古廣信之東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南東路,明初正式設廣東省,省會為廣州。廣東歷史悠久,自秦朝納入華夏版圖並廣設郡縣以來,經過兩千多年移民、開發不僅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現在也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
  • 四川設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均由地區改設而來,其一曾為省會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內陸,是我國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大省,省會為成都市。四川歷史悠久,古為巴、蜀,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歷來為經濟、文化繁榮之地。現在,四川省共有18地級市及3自治州,這十八個地級市中,設立最晚的是雅安、巴中、眉山及資陽四市。
  • 新世紀,山東這個縣撤銷,歷史上曾為「天下之中」
    山東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東方大國齊國、魯國之地,又有「齊魯大地」之稱,簡稱「魯」,自古就為華夏腹心,現在也是我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山東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多個地市撤縣設為市轄區以擴大城區範圍,其中就有菏澤定陶。
  • 山東這兩個以陰為名的縣,一為和聖故裡,一為算聖故裡
    山東自古為孔孟之鄉、東嶽泰山之所在,現在黃河也由此入海,是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均十分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孕育了眾多的名城、古縣。我國古代地名多以山川、河流為名,其中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我國以「陽」為名的地名眾多,著名的有瀋陽、安陽、洛陽、南陽等,山東省以「陽」為名的縣也有萊陽、海陽、寧陽等縣,相對來說以「陰」為名的地名就較少,山東省以「陰」為名的縣僅兩個,歷史也都非常悠久,其中一個為「和聖」柳下惠故裡,一個為「算聖」劉洪故裡、「中華第一勇士」蒙恬的故鄉。
  • 山東的起源和悠久歷史!
    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山東遂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明代山東布政司(又稱行省)管轄6府、104縣,大致奠定了今山東省行政區域範圍。 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基本沿襲明代山東的版圖,稱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名。古人以左為東,故又稱山東為「山左」。
  • 建國後,山東消失的古縣清平縣,為季羨林故裡
    山東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孕育了眾多的名城、古縣,民國時曾有「一百單八縣」,而今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有歷史悠久的古縣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其中建國後消失的數量不少,如齊東、長山、蒲臺、德平、堂邑、恩縣以及清平等縣。
  • 建國後,江西最大行政區,比現贛州市大70%,吉安、贛州為一家
    江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為名人、才子輩出之地,近代以來是我國革命的中心之一,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後,江西省行政區劃變遷頻繁,經過近七十年演變,江西省形成了十一地級市的格局。現在,江西最大的行政區為贛州市,面積3.94萬平方公裡,但建國後江西曾有一行政區比現贛州市大近70%,面積約6.6萬平方公裡,它就是贛西南行署區。
  • 山西這兩個以關為名的縣,均歷史悠久,其一為千年古縣
    山西省位於中國華北內陸,黃河中遊東岸,位於太行山西邊,因此被稱為「河東」,名為「山西」, 山西省區域像東北斜西南的四邊形,國內群山重疊,丘陵起伏,溝縱橫,稱為「表裡山河」,重要關口很多,現在山西省有兩個縣以「關」聞名,分別是壺關縣、偏關縣,山西這兩個以關為名的縣,均歷史悠久,其一為千年古縣。
  • 由昌濰專區到濰坊市,這些縣曾劃出,有你家鄉嗎?
    濰坊市,位於山東省中東部、山東半島西部,是山東省面積大市、人口大市及經濟大市,也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不僅是世界著名的「鳶都」,境內青州、壽光、諸城、高密等也均為在我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名城、古縣,其中青州更是曾為山東長達千年的「省會」。
  • 千年古縣之青州,舊稱益都,山東篇之十
    青州歷史悠久,為「古九州」之一,東方屬木,其色為青,青州在「古九州」之東因此得名,漢武帝時將全國分為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為名,青州刺史部就為其一,到東漢末刺史部已經由監察區演變為正式政區,今青州為青州刺史部治所,而到隋唐時「州制」正式取代「郡制」,明初山東正式建省,青州(益都)就為省會,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山東中心才由青州遷到濟南。
  • 湖南益陽最北的縣,是中國唯一以方向命名的單字縣
    北京、南京、東京……以方向命名的地名有很多,但是以方向命名的且是「單字縣」的,卻僅有一個,它就是湖南省益陽市的南縣。南縣是中國唯一以方向命名的單字縣,除了南縣,並沒有「東縣」「西縣」「北縣」。南縣的歷史並不悠久,在清代之前,這片區域還是一片澤國,地處洞庭湖下,僅有一些山體浮出水面。到了清代鹹豐年間,湖北省石首縣藕池江堤潰決,又因常年失修,過了幾年,長江洪水泛濫,夾雜著大量泥沙流入洞庭湖。
  • 山東一縣,為陳規故裡,千年古縣山東篇之十三
    山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僅孕育了眾多的名人先賢,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古縣。遠古時期,安丘就有人類居住,如今境內古文化遺址眾多,西漢漢景帝時安丘就已置縣,歷史上縣名、區劃及建制更易頻繁,現為山東省縣級市,由地級濰坊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