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聖母百花大教堂

2021-01-18 雅集書苑

關於文藝復興的起源,眾說紛紜,但無論哪一種說法 ,都繞不開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一般稱為「主教座堂」,顧名思義就是天主教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這也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更是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內。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實和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一樣都是俗稱,確切的叫法還是應該叫佛羅倫斯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義大利的普通街巷道路逼仄,而走進百花聖母大教堂的廣場頓覺豁然開朗。從下面一組攝影師和遊客拍攝的照片裡可見一斑。


Photo by John Ormerod


Photo by chemik




整個聖母百花大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託鐘樓構成, 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紛至踏來,是託斯卡納地區的旅遊勝地。




但是,這三個建築的建成時間是有先後的。最先建成的是洗禮堂,位於主教座堂西邊數米,7世紀即已建成,11世紀改建成現在的模樣。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築。佛羅倫斯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禮堂三扇銅門上刻有《舊約》故事的青銅浮雕,其中二扇為吉貝爾蒂(Ghiberti)所作,被米開朗基羅贊為「天國之門」。


Photo by @越楚吳 新浪博客


吉貝爾蒂花費21年的時間完成的傑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現今的門上的作品是複製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



文藝復興開始的時間正是以1401年洛倫佐·吉貝爾蒂和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這兩位天才雕塑家競爭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洗禮堂銅門的合約為標誌。



教堂的右側有高85米的鐘樓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用託斯卡那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於哥德式建築,這在義大利並不多見。樓內有370級臺階,可登高俯瞰全城。鐘樓的設計者,正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一位與詩人但丁同時代的大壁畫家喬託,故又名喬託鐘樓。如此高的鐘樓,在中世紀教堂建築中實屬罕見。


Photo by jebob


Photo by IrenaS


Photo by Bao Loi




由阿諾爾福.迪.坎比奧設計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部分,始建於1296年,當時正是佛羅倫斯的繁盛時期。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狀,本堂寬闊,長達82.3米,由4個18.3米見方的間跨組成,形制特殊。教堂的南、北、東三面各出半八角形巨室,巨室的外圍包容有5個成放射狀布置的小禮拜堂。




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上建造圓頂。1418年佛羅倫斯市政府公開徵集能夠設計並建造大圓頂的方案。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魯內列斯基勝出。在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拱頂時,沒有採用當時流行的「拱鷹架」圓拱木架,而是採用了新穎的「魚刺式」的建造方式,從下往上逐次砌成。




百年之後,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類似的大圓頂,卻自嘆不如:「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


Photo by Smo_Q


這個偉大的圓頂被稱為「文藝復興的報春花」!編輯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這是一個公開比稿招標的工程;其二,「總工程師」是一位普通的工匠;其三,創新的建造技術。



雖然主教座堂於1436年3月25日,舉行獻堂典禮。但教堂的外立面到1587年仍未完成,為完成這一工程,舉辦了多次競賽招標,約三個世紀後才於1871年選中建築師埃米利奧·德法布裡的方案,於1887年竣工。


Photo by imagina

世界上莊嚴雄偉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嫵媚。這座用白色,粉紅,綠色的大理石按幾何圖案裝飾起來的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



這也正是這座建築被稱之為「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由來。



編輯覺得這組建築在晚上顯得尤為漂亮,所以特地搜羅了一組夜景照片給大家欣賞。


Photo by bs3egl


Photo by Digitaler Lumpensammler


Photo by Luca Zappacosta


Photo by M. Llorens


Photo by rajdebroy


Photo by Incredible Pictures




大穹頂內部為16世紀佛羅倫斯畫家喬爾喬·瓦薩裡所繪巨幅天頂畫《末日審判》。藝術上崇拜米開朗基羅,以其門生自居。但他的藝術風格雜蕪,追求形式主義,屬於樣式主義流派。


Photo by Shots For Passion



1568年,瓦薩裡接下了美第奇家族交給他的一項3600平方米的大型穹頂畫工程——《末日審判》,他完成了壁畫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展現了精湛的溼壁畫技術。六年後,瓦薩裡溘然長逝,此後由費多利柯·祖卡利等人又用了五年時間,1579年才告竣工。


喬爾喬·瓦薩裡 | Giorgio Vasari | 1511~1574


但是瓦薩裡的成就不止於此,他也是出色的建築師,烏菲茲宮(現在的烏菲茲美術館)就是他的傑作;另外,瓦薩裡在美術史研究方面的建樹,優於其藝術創作。所著《藝苑名人傳》(1550)一書,長達100餘萬言,詳述了自契馬布耶以來的畫家、建築師及雕刻家;書中正式使用「文藝復興」一詞,並提出可按14、15、16世紀劃分新美術發展的3個階段,是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的最重要的資料,對後世影響很大;同時,他因在1562年創立了迪亞諾學院(今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被譽為世界美術教育奠基人。



百花聖母大教堂的內庭沒有聖彼得大教堂這般的金碧輝煌,顯得莊嚴肅穆,卻又十分接地氣。




最後上一組小品,供欣賞。




Photo by hello it's joe


Photo by Bryan Geli



相關焦點

  •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這是一座哥德式的建築,高106米,其外部以綠、白、紅三色大理石裝飾,應用建築學、幾何學原理設計修建。杜奧莫大教堂、喬託鐘樓和八角形的聖喬瓦尼洗禮堂同在一個大廣場上,三座大的建築構成一體,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 聖母百花大教堂
    地 址:奉賢海馬路5702-5722號(壹號營地)電 話:13321823868歡迎投稿,郵箱:1095494694@qq.com翡冷翠的花之聖母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聖母這也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更是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內。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實和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一樣都是俗稱,確切的叫法還是應該叫佛羅倫斯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哥德式的建築美
    有人說,如果佛羅倫斯整座城市是一件藝術品,那麼聖母百花大教堂便是藝術中的點睛之筆,始建於1296年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一所真正有著古老歷史的教堂。1、 「聖母百花大教堂」之美聖母百花大教堂建於十三世紀,原是雷帕拉塔教堂,後來在原址上繼續建造,以直線為主。
  • A·p 聖母百花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一般稱為「主教座堂」,顧名思義就是天主教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這也是義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更是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內。聖母百花大教堂其實和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一樣都是俗稱,確切的叫法還是應該叫佛羅倫斯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標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是佛羅倫斯的標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1982年大教堂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毗鄰聖喬萬尼洗禮堂,建築風格與聖母百花教堂極為相似。
  • 花之聖母大教堂——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斯"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花之聖母大教堂也叫:佛羅倫斯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Salvatore Ferragamo Aldo Gucci的老家都在這裡。
  • 文藝復興的見證者——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
    矗立在城中最顯眼的地方 講述歷史,記錄當下 寄託人們的愛和榮光 在歐洲文藝復興的腹地——古老的佛羅倫斯 聖母百花大教堂就是這樣一座 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
  • 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穹頂
    3600平方米的《末日審判》全圖2019年4月中下旬,在義大利自駕旅行過程中曾兩度遊覽託斯卡納大區的核心城市佛羅倫斯,停留了3天,重點參觀了市中心的百花聖母大教堂等景點。名列世界四大教堂之一的佛羅倫斯百花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始建於1296年。教堂穹頂不單建築結構巧妙,內部的超大壁畫《末日審判》更聞名於世。
  • 歐洲的第四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
    大教堂旁的獨立式鐘樓是中世紀義大利少有的哥德式建築,八角形洗禮堂則是佛羅倫斯最古老的建築,教堂內部空間寬闊,各種裝飾和壁畫也極其精美。主座教堂四周美術館、購物市場豐富,是佛羅倫斯的精華所在。聖喬瓦尼洗禮堂位於主教座堂西邊數米,在公元7世紀便已建成,在11-12世紀期間改建成如今的八角形大理石羅曼式建築,建築直徑27.5米,內部由穹頂覆蓋,高約31米多,佛羅倫斯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其中包括但丁、馬基雅弗利等名人。
  • 一度夭折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在義大利建築的瑰寶,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面前,我們見證了一個家族的衰敗,同時也見證了一個傳奇的誕生。
  • 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故事
    ,這就是世界聞名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又名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全球遊客公認的網紅打卡點。作為總工程師,他的名字與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一樣名揚天下。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建築師的認知。 超越極限的巨大潛力 像古代中國一樣,西方人也很少會關注那些偉大建築的設計者和修建者。現在,布魯內萊斯基卻成功地讓無數民眾銘記在心。套用莊子對庖丁的稱讚,布魯內萊斯基將建築從「技」提升到「道」的高度。
  • 遊記:步行來到百花聖母大教堂
    接著,步行來到百花聖母大教堂,佛羅倫斯的地標,又稱「聖母寺」。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MariadelFiore)。與羅馬帝國的萬神殿、文藝復興盛期的聖彼得大教堂,並稱古代歐洲的三大穹頂。百花聖母大教堂穹頂上的巨型壁畫《最後的審判》是16世紀藝術巨匠瓦薩利的心血之作。
  • 比巴黎聖母院地位更高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又名花之聖母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遠眺聖母百花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佛羅倫斯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市內最高的建築
  •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又名花之聖母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
    聖瑪麗百花大教堂代表著兩個奇蹟:修造巨大穹頂而不用梯架,通過一座教堂就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是建築史上偉大的奇蹟,布魯涅內斯基在建造聖瑪麗百花大教堂的時候,沒有畫一張草圖,也沒有寫下一組計算數據,仿佛整座圓頂已經在心裡建好了,這是人的奇蹟。
  • 義大利: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斯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佛羅倫斯在義大利語中意味花之都。大詩人徐志摩把它譯作「翡冷翠」,這個譯名遠遠比另一個譯名「佛羅倫斯」來的更富詩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氣質。教堂位於義大利佛羅倫斯歷史中心城區,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歐洲教堂系列 之 聖母百花大教堂
    Jacques Wiener最著名的作品系列聖母百花大教堂材料:紅銅大小:59mm關於雕刻師和這套系列章牌的介紹各位可點擊以下連結進行了解這裡不再贅述正面聖母百花大教堂外觀1417年-1437年所以筆者推斷他在這裡寫錯了一個數字 2關鍵詞:聖母百花大教堂
  • 義大利:比薩斜塔和聖母百花大教堂
    比薩斜塔比薩斜塔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曾被評為世界最美教堂。是天主教 佛羅倫斯 總教區的主教堂,也是市內最高的建築,登上教堂的463級臺階可俯瞰 佛羅倫斯 的全景。是整個文藝復興初期的代表性建築。紅、綠、白外觀裝飾精美。建築群由主教堂、鐘樓和洗禮堂構成。
  • 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花之聖母大教堂也叫:佛羅倫斯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在那些狹窄的街道裡,仿佛還能聽到文藝復興時期那輝煌的馬蹄聲。
  •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
    喬託鐘樓坐落於佛羅倫斯的大教堂廣場之上,緊挨著聖母百花教堂,毗鄰聖喬萬尼洗禮堂,建築風格與聖母百花教堂極為相似。高聳的喬託鐘樓、氣質優雅的聖母百花教堂、擁有「天堂之門」的聖喬萬尼洗禮堂這組建築群,已經成為佛羅倫斯的地標之一。
  • 一起去探訪聖母百花大教堂
    掃墓結束,後花園裡玩一下,然後教堂廣場轉兩圈,想拍照,就別在乎別人像看外星人一樣看你的目光。回聖母百花大教堂的路上稍微一拐,先到但丁故居打個卡,沒啥可看的,來這純是因為五年前來過一次,特意來懷懷舊,拍一張就匆匆離開,我們需要站排進聖母百花大教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