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 9.29 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2020-09-24 幕間戲劇

// 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19:30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由張君秋先生所創張派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初具規模,並於70年代基本定型,是繼四大名旦之後,旦行中最有影響、流播最廣的流派。張派唱腔雖定型較晚,卻是經近半個世紀的廣收博採、擷取精華,反覆凝鍊而成,其中汲取了梅蘭芳的「甜」、程硯秋的「婉」、尚小雲的「堅」、荀慧生的「綿」,合四家之長。張君秋先生音域寬廣,高低自如,早、中期剛健清新、柔俏多姿,晚年減少了高音區的行腔,在中音區增加了跌宕、險峭的旋律,節奏也趨向自由和自如,由醇美中顯示出華麗、舒展。

著名京劇藝術大師、

京劇張派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

著名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是當代最為重要的京劇旦角藝術家之一。他在繼承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演唱藝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條件,自覺創新,自成一派,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創了京劇張(君秋)派表演藝術,對京劇藝術創新性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張派藝術的創立與形成主要在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北京京劇團,張君秋先生是北京京劇院重要奠基人之一,為北京京劇院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張派藝術是北京京劇院重要的藝術血脈,在北京京劇院傳承有序,張派代表劇目《狀元媒》《詩文會》《西廂記》《望江亭》等成為劇院經典保留劇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 本次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中,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將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專場演出將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劉海苑兩位親傳弟子共同演唱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翟墨、方旭及優秀青年演員裘識也將在專場中演出折子戲片段《三關宴》《斷密澗》。

張派名家王蓉蓉1978年在中國戲曲學院學習就成為張君秋大師的弟子。她感言到:「在我的學生時代有幸被恩師選中,從此我在傳承張派藝術道路上前行了四十餘年。恩師對我在藝術上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紀念恩師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我非常懷念恩師,感恩恩師為京劇藝術留下豐富寶貴的藝術財富,還要學習繼承恩師的創新精神,為張派藝術的傳承貢獻我的力量。」

《詩文會》王蓉蓉 飾 車靜芳 ↑

《狀元媒》王蓉蓉 飾 柴郡主 →

本次「梨園雅集」折子戲演出戲迷們將看到:

《詩文會》片段

《詩文會》是京劇張(君秋)派的經典代表性劇目,由編劇沈鳳西於1960年將明代戲曲家吳炳的傳奇《綠牡丹》改編而成,並由張君秋先生於1961年首演。該劇情節曲折、不落俗套,張派唱腔華美動聽,深受戲迷觀眾所喜愛。「喜盈盈進畫堂」一段【四平調】婉轉纏綿,如鶯聲百囀,如遊絲縈迴。演員通過這段柔婉的唱腔,輔以身段動作及面部表情,將車靜芳作為少女嬌羞待嫁的心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劇中人………扮演者

車靜芳 ……… 王蓉蓉

謝瑛瑛 ……… 劉明哲

車步青 ……… 孫震震

牛斯文 ……… 包巖巖

飄香香 ……… 王曉麗

《斷密澗》片段

《斷密澗》是京劇傳統劇目,又名《雙投唐》。該劇是一出銅錘花臉和唱工老生合演的對兒戲,講述瓦崗散將,李密先投唐後反唐,死在斷密澗的故事。「這時候孤才把這寬心放」一段節奏由慢轉快,演員對唱時要精準把握節奏,具備行腔韻味,對演員唱功要求極高。末句「王伯當錯保無義的王」正宮嘎調需音質通明透亮,形成一飛沖天,響遏行雲之勢。

《斷密澗》劇照/ 方旭飾 李密

《斷密澗》/ 裘識飾 王伯當

劇中人………扮演者

李 密 ……… 方 旭

王伯當 ……… 裘 識

《祭塔》片段

《祭塔》是京劇張(君秋)派的經典代表性劇目,講得是白素貞被壓入雷峰塔下,其子許仕林得中狀元,衣錦還鄉,知母親事,乃至雷峰塔前哭祭,白素貞出見,哭訴往事,終忍痛分別的故事。此劇的特色是要唱近40句的【反二黃】,聲情並茂,繁難非常。京劇的【反二黃】板式音韻寬廣,起伏很大,高腔特別高,低腔又特別低,因而十分考驗演員唱功,需要在每字每腔中融入真摯的感情以打動觀眾。

↑《祭塔》劇照

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王蓉蓉飾 白素貞

劇中人………扮演者

白素貞 ……… 王蓉蓉

許仕林 ……… 王 超

揭諦神 ……… 於 帥

《三關宴》片段

京劇《三關宴》由著名戲劇家吳祖光改編自上黨梆子《三關排宴》,是一出老旦的重頭戲。佘太君訓楊四郎一段是《三關宴》劇情矛盾的頂點,藝術欣賞的高潮,也是演員表演最「要勁」之處。這段長達四十句的唱段,通過【倒板】【回龍】【慢板】【圓板】【跺板】【吟板】等豐富的板式變化,在十四分鐘內一氣呵成。演員以情帶聲,激昂處鏗鏹有力,悲涼處委婉低回,腔腔血、字字情,內涵豐富,生動感人。

《三關宴》劇照/ 翟墨飾 佘太君

劇中人………扮演者

佘太君 ……… 翟 墨

楊四郎 ……… 于欣澤

《狀元媒》片段

京劇《狀元媒》是深受廣大戲迷觀眾歡迎的一出張派代表劇目,是張君秋先生在北京京劇團創排的一部張派特色濃鬱的作品,亦是張派劇目演出場次最多的劇目。這齣戲妙趣橫生、喜劇效果強,人物關係設置巧妙,情節波瀾起伏。張君秋先生飾演的柴郡主有大段的唱腔,板式豐富,如【南梆子】「天波府忠良將宮中久仰」【西皮二六】「珍珠衫本來是老王遺贈」以及「宮中」一場中經典的【二黃原板】「自那日與六郎陣前相見」,張君秋先生運用了高超嫻熟的演唱技術和技巧,加之端莊、優美、華麗的扮相,細膩、委婉、柔媚的表演,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高度讚譽。同時根據該劇拍攝而成的京劇數字電影,由王蓉蓉領銜主演,深受人們的喜愛。

劇中人………扮演者

柴郡主 ……… 王蓉蓉

呂蒙正 ……… 宋昊宇

趙德芳 ……… 劉明哲

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是毛主席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徵途中徵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其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充分體現了毛主席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張腔《憶秦娥·婁山關》全部採用了長於抒情的二黃曲調,運用【導板】【回龍】【慢板】【原板】【散板】等板式,通過長短、繁簡、高低、疏密等豐富的音樂手段,把詞情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出來。本次演出將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張派名家劉海苑共同演唱該詩詞。

王蓉蓉

劉海苑

原唱者:張君秋(影像)

演唱者:王蓉蓉、劉海苑(影像)

「梨園雅集」是北京京劇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作的品牌活動,自2018年成功走進臺灣,已獲得兩岸京劇界的高度認可。2020年恰逢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北京京劇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於9月29日19:30共同主辦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屆時,歡迎廣大戲迷觀眾走進長安大戲院,觀賞張派經典折子戲片段,感受京劇張派藝術之美,一同向京劇藝術大師、京劇張派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致敬。

排練花絮《祭塔》王蓉蓉飾 白素貞

排練花絮《三關宴》翟墨飾 佘太君(左)/于欣澤飾 楊四郎(右)

排練花絮《斷密澗》裘識飾 王伯當(左)/方旭飾 李密(右)

未來,北京京劇院將始終秉承張君秋先生遺志,繼往開來,將張派藝術發揚光大,踐行北京京劇院肩負的傳承、創新、推廣、普及的歷史使命,為京劇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執排導演劉耀春(中)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

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

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

演出時間:2020年9月29日19:30

演出地點:長安大戲院

2020 梨園雅集節目單

相關焦點

  • 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隆重上演
    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晚19:30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將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專場演出將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劉海苑兩位親傳弟子共同演唱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 紀念張君秋誕辰100周年 第三屆「梨園雅集」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上演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 29日晚,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在長安大戲院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專場演出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劉海苑兩位親傳弟子共同演唱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翟墨、方旭及優秀青年演員裘識在專場中演出折子戲片段《三關宴》《斷密澗》。
  • 兩岸京劇名家以經典折子戲專場紀念張君秋誕辰百年
    近日,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傾情演出了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 | 緬懷藝術大師,傳承京劇藝術
    ·致敬緬懷藝術大師·「 「紀張」演出盛況空前 」9月29日晚,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
  • 梨園界隆重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
    昨日,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的家屬、親傳弟子、再傳弟子和各界友人在護國寺賓館共聚一堂,宣布將以《秋實滿園——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的一系列盛大活動,隆重慶祝今年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他去世後,《望江亭》《狀元媒》《秦香蓮》《西廂記》等生平傑作依舊常演不衰,至今仍為行內外傳唱的經典劇目。今年10月19日(陰曆九月初三)適逢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此次系列紀念活動內容豐富,自7月1日開始至10月舉辦的網絡演唱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截止到9月5日,已經播放了張君秋出演的5部電影作品和原唱的35部音配像作品。
  • 「張派」京劇月底進長安大戲院演出
    今年是京劇流派藝術大師張君秋誕辰85周年,專場紀念演出將於本月底舉行。  10月28日至30日,由張派傳人王蓉蓉、趙秀君和張學津、孟廣祿等京劇藝術家組成的演出將在長安大戲院上演。第一場(28日晚)是《秦香蓮》,王蓉蓉、趙秀君和張君秋的外孫女王潤菁聯袂領銜,張學津、孟廣祿、陳志清、葉金援等分別出演王延齡、包拯、陳世美、韓琪等角色;第二場(29日晚)  是久演不衰的張派經典《狀元媒》,挑梁柴郡主的是王蓉蓉、王潤菁和剛在央視大賽中取得佳績的張派新秀張笠媛,譚孝曾等「挎刀」;第三場(30日晚)是名家名段演唱會,登場的張派弟子中還有久不露面的吳吟秋、溫如華等張派男旦,梅葆玖
  • 系列活動紀念張君秋百年誕辰|張君秋|京劇|趙秀君|孟廣祿|秦香蓮|...
    10月19日適逢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誕辰100周年,《秋實滿園——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於7月至10月在京舉行。張君秋先生是京劇史上的一座豐碑,他所創立的「張派」藝術影響深遠,加之在世時熱心提攜後輩,故桃李芬芳,《望江亭》《狀元媒》《秦香蓮》《西廂記》等至今依舊常演不衰。
  • 系列活動紀念張君秋百年誕辰
    10月19日適逢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誕辰100周年,《秋實滿園——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於7月至10月在京舉行。張君秋先生是京劇史上的一座豐碑,他所創立的「張派」藝術影響深遠,加之在世時熱心提攜後輩,故桃李芬芳,《望江亭》《狀元媒》《秦香蓮》《西廂記》等至今依舊常演不衰。自7月1日開始至10月間舉辦的網絡演唱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 紀念京劇名家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 半島國粹之聲張派票友專場即將開唱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致敬經典,傳承藝術大美風範。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張派」旦角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半島國粹之聲第五場將於9月份為戲迷票友搭建「張派」唱腔專場。票友們參與度高,唱功強,我們也通過活動發現了島城有幾十個票房,票友都是常年有組織性參演節目,一群熱愛京劇的人自發性聚在一起,調嗓子、排折子戲、演出等!」
  • 紀念京劇名家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半島國粹之聲張派票友專場即將開唱
    致敬經典,傳承藝術大美風範。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張派」旦角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半島國粹之聲第五場將於9月份為戲迷票友搭建「張派」唱腔專場。票友們參與度高,唱功強,我們也通過活動發現了島城有幾十個票房,票友都是常年有組織性參演節目,一群熱愛京劇的人自發性聚在一起,調嗓子、排折子戲、演出等!」第五場演唱會共有13個節目,定於9月中旬左右播出,戲迷票友可以通過【半島視線】公眾號直播平臺參與實時互動。本次「張派」專場演唱會,收到京劇名家王蓉蓉的支持。王蓉蓉是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007年起擔任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
  • 紀念京劇名家張君秋先生百年誕辰,半島國粹之聲張派票友專場即將開唱
    半島網8月31日訊致敬經典,傳承藝術大美風範。今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張派」旦角藝術創始人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半島國粹之聲第五場將於9月份為戲迷票友搭建「張派」唱腔專場。票友們參與度高,唱功強,我們也通過活動發現了島城有幾十個票房,票友都是常年有組織性參演節目,一群熱愛京劇的人自發性聚在一起,調嗓子、排折子戲、演出等!」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12月19日上午,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京昆室主任盧展工出席座談會。
  • 青年團推出「戲韻流芳」系列演出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百年
    青年團推出「戲韻流芳」系列演出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百年 2020-11-26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讓中國戲曲氣韻永駐——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發言...
    編者按    12月19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    張君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一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 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長禮誕辰88周年專場演出將在京舉行
    8月23日,馬連良弟子、京劇名家遲金聲(右一)在發布會上回憶與馬長禮交往中的軼事。 當日,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長禮誕辰88周年專場演出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據介紹,此次紀念專場演出將於11月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
  • 紀念張君秋誕辰85周年座談會在津召開
    緬懷京劇大師振興京劇藝術《京劇大師張君秋》大型畫冊首發式同時舉行李瑞環講話張立昌萬國權戴相龍房鳳友宋平順等出席劉勝玉主持王立文張浩  李瑞環、張立昌等同志在演出結束後上臺接見演員併合影。本報記者宋子明攝  本報訊(記者王立文張浩)10月14日是京劇大師張君秋誕辰85周年紀念日。
  • 他讓中國戲曲氣韻永駐——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發言摘登
    編者按12月19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張君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一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藝術展:國粹京劇與時代共鳴
    舞臺上大放異彩,教學時兢兢業業,「音配像」工作親力親為……11月16日至22日,「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生平藝術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展出。一套套華美的戲服、400餘張代表性照片和短片《百年張君秋》,將這位京劇大師數十年的藝術生涯娓娓道來。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生平藝術展」開幕
    11月16日,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戲曲學院承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生平藝術展」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幕。
  • 京劇老旦泰鬥李多奎誕辰120周年 長安大戲院名家登臺表演紀念
    作為京劇歷史上的一座豐碑,京劇老旦泰鬥李多奎所創立的「李派」藝術至今影響深遠,《釣金龜》《遇皇后》《打龍袍》《赤桑鎮》等生平傑作仍然是京劇老旦行當的代表劇目。今年適逢李多奎先生誕辰120周年的「雙甲之約」,9月7日至9日,系列紀念演出將在長安大戲院連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