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長城」起了風雪,主角陳平安終於要回家了。烽火的寫作手法很特殊,整篇「山水郎」,從妖族攻入浩然天下,到全書戰爭的最高潮,陳平安都被困於此,徹底被封閉了消息,成為無法「旁觀」的旁觀者。這與常見以小說主角行蹤為主線的手法迥異。「陳平安是誰,聽著很熟悉」,成了讀者們會心一笑的梗。可回頭看去,情節主線還是圍繞著「陳平安歸鄉」展開的。
妖族突破劍氣長城,一半落入妖族手中,一半由陳平安「合道」。劍氣長城太過重要,如果全落入妖族手中,不但能培養出更多妖族劍道天才,還能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天塹。有陳平安在,這塊地方就仍算浩然天下的,未來一旦戰爭進入持續階段,人族就能利用這裡,切斷妖族的補給,將浩然天下的妖族關門打狗。所以,陳平安不得不留守劍氣長城。
陳平安成為了「孤子」,「孤子」求活需要兩個「氣」,對應陳平安的兩個依仗,一個是他合道一半劍氣長城,「劍意」不盡他就不死,另一個是他的「武夫」身份,別人打他相當於給他磨礪身體,反倒促進他的武道修為。妖族要想殺死他,唯有其中的「一口氣」消失,或者是「劍意」被消耗殆盡,或者是有劍道高手,把殺人的力量控制到絕妙。妖族或者說周密,還有很多計劃要實施,暫時沒有針對陳平安,可只要周密騰出手,陳平安還是很危險。
對於浩然天下來說,無論是要利用劍氣長城,還是要救陳平安,首先要傳遞信息。大師兄「崔巉」炮製了一本遊記,相當於《盜夢空間》的夢中夢,小說裡的小說,以陳平安為原型,以他的經歷為情節,梗概符合實際,只是在微妙的地方,將他塑造成口是心非,當婊子還立牌坊的人。這本遊記迷惑了妖族,以為這是攻擊陳平安的武器,能夠用來打擊他的「道心」,這本遊記順利傳遞到陳平安手中。遊記是傳遞給陳平安的信息,只有四個字「山水顛倒」。
既然「劍氣長城」有陳平安駐守,就仍然是浩然天下的版圖,仍在浩然天下聖人「本命字」的適用範圍。老秀才跟文廟借來「水」,而崔巉本命字為「山」,兩個本命字結合之下,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山水顛倒」,將陳平安置換回來。計劃是這樣,可要真的實施,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陳平安能夠堅持下來;第二個是浩然天下至少能取得戰爭的平衡。
「遊記」順利傳遞了信息,可周密原是浩然天下的「賈生」,對文字也是爛熟於心,只要留心就能看破,而破壞計劃很簡單,只要殺死陳平安就行。殺死陳平安有難度,但只要周密或劉叉出手,仍然可以做到。如何確保陳平安的安全?崔巉的辦法簡單而粗暴,只要遠高於陳平安的人出手,那雙方就「兌子」。
這可能是崔巉的恫嚇,當然也可能是真的。周密有過一次嘗試,他安排劉叉去殺陳平安,能殺死更好,如果劉叉被「兌子」,他可以再「吃掉」一個飛升境,對自己也有利。劉叉陽奉陰違,沒有真的出手,可能是救了自己一命。當然,我們也失去了證實崔巉是否真有「兌子」計劃的機會。如果只是為救陳平安,用崔巉的死,換取陳平安的生,崔巉未必做,陳平安也未必接受,只有浩然天下能夠扛住妖族的進攻,雙方至少形成僵持,「山水顛倒」才有真實意義。實現戰略平衡的過程,就是雙方鬥智鬥勇的過程。
崔巉有一整套計劃。崔巉與楊老神君做交易,換取李柳和阮秀的合作,化海為陸,將寶瓶洲與北俱蘆洲實際連接,並建立了攻守同盟。崔巉與諸子百家做生意,諸子百家出人、出力、出錢。崔巉以「桐葉洲」作抵押,勸說鬱泮水、劉聚寶,全力支持寶瓶洲的抵抗。寶瓶洲本土力量,民間由大驪王朝組織,修士則動用楊老神君的「飛升臺」,整體提升實力。佛道兩家也全力支持崔巉的計劃,畢竟唇亡齒寒。這些都是崔巉苦心經營的結果,用來對付妖族的傾力進攻。
修仙界的戰爭,普通力量只能用來佔領,高端力量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周密設計伏擊「白也」,人族損失一個「十四境」。崔巉也有連環計回應,借周密想吃下「十四境」,進階「十五」的野心,齊靜春以「空境」的十四境,成功騙過了周密,將成就周密的書偷走,並和崔巉對調,藉此推升崔巉到十四境,崔巉在周密的身體天地,周密佔據了地利優勢,卻也變得逃無可逃,被左右、劉十六,崔巉,師兄弟三人圍攻,成功重傷了周密。而周密的受傷意義重大,標誌著妖族再也無力圍殺人族十四境,也標誌著雙方至少進入了僵持階段。
崔巉發動「山水顛倒」,以十四境的境界踏足「劍氣長城」,這是一種戰略上的進攻,其意義和陳平安駐守截然不同。陳平安只能算是「象徵」,代表這半截劍氣長城仍然是浩然天下的,崔巉則是一道「閘門」,徹底切斷蠻荒天下和進入浩然天下的妖族之間聯繫。陳平安駐守「劍氣長城」的意義實現,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歸鄉了。也許妖祖也被周密愚弄了,看周密的戰略布局,他可能只想借戰爭個人受益,並不是為了妖族的整體利益,讀書人的心思不好猜。陳平安歸鄉之前,還有一個問題亟需解決。
劍靈和陳平安有過一個約定,陳平安在六十年內成為「玉璞境」,她認陳平安為主。現在陳平安歸來,也已經是「偽玉璞」,劍靈該兌現承諾了。本來劍靈對陳平安很好,是陳平安最信任的人之一,可隨著「劍主」的曝光,劍靈是劍主的偽裝,劍主卻不是劍靈,「認主」這事就存疑了,到底是誰認誰為主?「劍主」是不是只需要「劍侍」?劍主是「持劍者」,原來天庭的至高神靈之一,可以肯定,「劍主」不可能認陳平安為主。
陳平安必須擁有「仙劍」,否則「劍來!」就成了笑話,他怎麼問劍「白玉京」?所以,「劍主」必須解決,阮秀挺胸而出。阮秀與陳平安的相識,陳平安下水捕魚,引起「以食為天」的阮秀極大「崇拜」,當時阮秀以凡人看神仙的眼光看陳平安。陳平安送給阮秀三條小魚,從此阮秀再也放不下陳平安。從神到人,唯有「感情」。阮秀說,「其實抓魚沒那麼難」,現在知道又有什麼用?她有一絲的怨念。阮秀想借「持劍者」達成兩個目標,一個是為陳平安解決「劍侍」危機,一個是藉此機會結束這次生命,和「持劍者」血拼很危險,阮秀只是火神轉世,而「持劍者」一直是「持劍者」。
阮秀和李柳,火神與水神的對決,最後兩敗俱傷,是天庭失敗的主要原因,這次阮秀以火神身份和「持劍者」的對決,又會引發什麼後果呢?「斬龍者」佔據有利位置,準備看戲了。當然,雙方也可能打不起來,無論是什麼原因,只要最後「仙劍」屬於陳平安,大家其實有得商量。不管怎樣,「劍靈認主」這事由阮秀解決。不管怎麼說,陳平安這個主角,終於可以歸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