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英傑輩出,在這種混亂動蕩的戰爭年代,湧現出不少智謀超絕算無遺策的當世奇才。各方勢力為了爭奪天下都廣招人才,其中尤其以曹操在這方面做得最好,他不僅是第一個打著唯才是舉的旗號招攬人才,而且對於忠於自己的文臣武將非常寬宏大量,所以有不少人前來投靠。由於曹魏勢力日漸強盛,同時曹操又很會用人,因此一時之間人才濟濟,文臣武將更是不計其數,其中有一位謀士卻極為特殊。此人向來用計陰險狠毒,因此又被稱為三國最毒謀士,甚至還和曹操有著深仇大恨,然而非但沒有受到追究和責難,反而受到曹操信任和重用,後來更是被曹丕加官進爵,位列三公。你知道此人是誰嗎?
這個人就是有著「毒士」之稱的賈詡。賈詡出身西涼地區,早年跟著董卓的女婿牛輔效力,在董卓麾下的謀士中佔有一席之位。由於受到大將軍何進的徵召,賈詡跟隨董卓入京,但是沒過多久就發生了意外,呂布在王允的設計下殺掉了董卓。董卓死後猶如樹倒猢猻散,他的部將四散而逃,賈詡也趁機跑出了長安。
呂布和王允執政之後卻並不打算放過董卓舊部,董卓的部將李傕和郭汜等人寫信求和,想要得到朝廷的特赦,但是卻遭到呂布等人的拒絕。李傕和郭汜二人見狀不妙,於是決定偷偷從小路逃往西涼,回老家種田去,不料半路卻遇上了賈詡。賈詡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一個人肯定無法逃脫朝廷的追捕,於是就勸說李郭二人收拾殘餘兵馬反攻長安,並且得以採納。
事實證明賈詡還是很有遠見的,李郭二人本來就是董卓部下的猛將,而且麾下兵馬又都是西涼勇士,所以成功將呂布趕跑佔據了長安。可惜這兩人佔領長安後並沒有治國理政的能力,反而為非作歹禍亂朝綱,給長安百姓以及大漢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而且李傕和郭汜二人為了爭權奪利彼此攻打,賈詡知道跟著他倆人混沒有什麼好下場,不久之後就趁機溜出長安。
果然不出賈詡所料,沒過多久李傕和郭汜二人就兵敗被殺,當時和他一起攻打長安的人只有賈詡能夠安全離開。賈詡離開李郭二人後經過一番輾轉流離,逐漸來到了宛城張繡的地盤,張繡知道賈詡是一個智謀超絕的人物,所以對他非常信任,經常對其言聽計從。
曹操徵討張繡之時,正是賈詡在背後出謀劃策才能夠數次擊退曹操的進攻。雖然曹操數次失利,但是由於實力遠比張繡強大,因此賈詡經過對局勢的分析還是決定勸說張繡投降。不料曹操進入宛城之後做出了一些非常出格的舉動,張繡對此非常不滿便向賈詡問計,賈詡幫助他安排謀劃叛變之事,並且給曹操造成了巨大打擊,甚至就連曹操最看重的繼承人曹昂也戰死沙場。
按理說曹操和張繡以及賈詡等人結下了深仇大恨,雙方已經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然而賈詡卻有一雙毒辣的眼光,他認為曹操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不會追究這樣的罪責,於是再次勸說張繡投降。果不其然,由於正值曹操和袁紹決戰之時,曹操對於張繡這一雪中送炭的行為非常欣喜,非但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反而對其加以安撫和重用。賈詡也因為自己眼光和能力得到曹操的賞識,曹操拉著他的雙手說道:「能夠使我信義著於天下的人,非先生莫屬啊」。
由於賈詡之前已經數易其主,所以他在投靠曹操之後開始變得異常低調,除非曹操主動向其問計,否則的話很少主動出謀劃策。雖然賈詡很少發言,但是每次提出的建議都非常獨到而且精準,就比如赤壁之戰前曹營中只有兩人不建議和周瑜決戰,一個是程昱另一個就是賈詡。正是由於賈詡的忠心謀劃以及能力出眾,曹操對其非常敬重。
不久後曹操因為立嫡之事猶豫不決,再次向賈詡問計。由於事關重大,賈詡向來明哲保身不敢參與此事,所以面對曹操的詢問閉口不答。曹操感到好奇越發追問,賈詡眼見裝糊塗應付不過去了,於是就藉口說道自己在想袁紹和劉表兩個人。賈詡的這個回答非常精妙,雖然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但是卻給曹操提了一個醒使其醍醐灌頂,直接決定了曹操立曹丕為嗣的舉動。
正是由於賈詡在立嫡之事上的幫助,曹丕上位後對其非常感謝,因此對他加官進爵。賈詡不僅是三國時期少有能夠善終的謀士,而且在幾易其主後還能位高權重,甚至在和曹操有仇的情況下還能位列三公之位,可以說是相當精明了。你對此人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