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支付寶與中國聯通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打通用戶體系並聯合推出手機號碼品牌「螞蟻寶卡」,用戶將獲得手機流量贈送、專屬套餐、專屬靚號等優惠。螞蟻寶卡還引入了芝麻信用,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按時履約行為將有助於改善信用。
對於聯通老用戶而言,以後使用支付寶在每一筆線下付款,都能獲得聯通贈送的10MB流量,每月最多10次,積攢到100MB即可兌換到手機號裡。非聯通用戶可以在支付寶上申請辦理「螞蟻寶卡」,獲得中國聯通為支付寶用戶定製的專屬套餐、高額流量贈送、靚號等優惠。
螞蟻寶卡分為大寶卡、小寶卡兩種,前者的月費為36元,後者的月費為6元。大寶卡中包含2GB的國內流量和100分鐘國內語音,套餐外的全國流量為10元/GB。
非聯通用戶在支付寶上提交開卡信息後,聯通將快遞螞蟻寶卡的SIM卡給用戶。相比於聯通老用戶,螞蟻寶卡的用戶除了能獲得2G額外流量等優惠之外,每筆線下支付能夠獲得20MB流量。
為什麼二者會走到一起?
支付寶和聯通,一個是網際網路公司,一個是電信運營商;同時,一個是民企,一個是央企,二者為什麼走到一起,合作有什麼協同效應?
其實在之前的11月12日,中國聯通就與阿里巴巴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稱,將圍繞「相互賦能、共同擴展、聯合創新」主題,在基礎通信服務、移動網際網路及產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加快面向移動網際網路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支付寶與聯通的合作,應該是雙方戰略合作的一個具體落實。雖然支付寶目前在螞蟻金服體系內,不屬於阿里集團,但畢竟與阿里集團關係密切。
對於支付寶來說,很顯然,這次合作與之前螞蟻金服入股百勝中國一樣,是拓展線下支付的一種手段。截止2016年10月,中國聯通移動出帳用戶累計達到26258.1萬戶,可能這些用戶中有一部分用戶習慣了在線下使用微信支付,畢竟微信現在的使用如此高頻。支付寶與聯通合作,在流量上給用戶一些補貼,會吸引一部分用戶使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支付,算是對微信支付的一次狙擊。
聯通用戶基數龐大,每月還有新增用戶,即使只有一部分用戶使用「螞蟻寶卡」,在數量上應該也是可觀的。每月線下支付10次可獲得100M流量,對一些移動流量使用不多的用戶而言已經夠用一個月了,對這部分用戶會有吸引力。
此外,支付寶此舉也有獲得更多用戶數據從而促進徵信業務的意圖。用戶在使用手機卡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價值的數據,如每月的消費情況、用戶的社交情況、經常使用的應用、按時付費履約情況等,對於判斷一個人的資信狀況有借鑑意義,可以豐富信用判斷的維度,使信用評價效果更加精準。
對於聯通而言,這樣的合作活動有可能幫助其獲得一部分高頻使用支付寶的非聯通用戶。支付寶有幾億註冊用戶,其中有很多用戶已經習慣了使用支付寶在線下進行小額支付。對於高頻用戶而言一個月10次的線下支付很容易完成,如果這部分用戶有換卡需求,或者對於流量價格很敏感,使用「螞蟻寶卡」也就會是比較順理成章的事。
因此,這樣的合作對於支付寶和聯通雙方都有拓展用戶、增強粘性與競爭力的作用。
大公司的戰略合作多得很,不必過度解讀
當然,螞蟻金服與聯通都是大公司,這樣的合作是他們的諸多戰略合作的其中一個。就在10月下旬,中國聯通還聯合騰訊發布了一款「騰訊大王卡」,針對騰訊應用提供定向流量優惠。該套餐用戶在使用騰訊應用,比如、QQ、騰訊視頻、QQ音樂、騰訊遊戲時產生的流量,全部免費。
對於支付寶與聯通的合作,作用也不必高估,不會實質性影響支付寶與微信支付、聯通與移動、電信的競爭格局。電話卡很大程度上是存量市場了,對於存量用戶而言,換卡是件麻煩事,很難有大量用戶為了流量優惠而選擇換卡。
競爭壓力下聯通在與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上表現積極
在三大運營商之中,聯通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比較積極。2013年初,羽翼漸豐的微信活躍度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運營商的簡訊業務。電信行業關於微信收費的呼聲高漲。聯通則在此時率先與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沃卡」,該卡用戶可擁有群組特權、表情特權、支付特權、流量特權、遊戲特權、高清特權等優惠。
今年,聯通集團陸續與BAT等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了戰略合作。
3月,通信世界網報導稱,中國聯通與騰訊籤署戰略協議,雙方在基礎通信服務基礎上,將重點在網際網路+與創新業務上展開合作。
5月,滴滴出行宣布與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出司機專屬聯名卡---沃4G滴滴卡。
11月2日,中國聯通與百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通信基礎業務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加快推進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企業變革與發展。
11月12日,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集團在杭州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通過與網際網路公司的一系列合作,聯通試圖在4G用戶拓展、數據業務、前沿技術應用等方面藉助合作夥伴的資源和能力,加強業務競爭力,增強自身實力。
另外,聯通集團正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排除未來吸收BAT入股的可能性。
這一切的背後,是聯通在與移動、電信的競爭中處於較為不利的局面。
在財務數據上,2016年1-9月,中國移動實現營收為人民幣5427億元,同比增長4.3%。淨利潤881億元,同比增長3.1%;中國電信實現經營收入2638.16億元,同比上升7.1%。實現淨利潤175.43億元,同比上升7.2%;中國聯通實現服務收入為1827.52億元,同比上漲1.7%。淨利潤為人民幣15.88億元,同比下降80.6%。在營收和淨利潤上,聯通都落後於移動和電信。
在4G用戶規模上,聯通與移動、電信也有一定差距。
基於此,聯通加強了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合作,並試圖在資本層面引進民營資本,增強企業活力。網際網路企業的用戶資源、創新活力等對於聯通會有不錯的幫助,聯通在業務合作、資本層面的積極探索,也顯示了積極變革的態度。當然,電信行業的競爭是品牌、服務、技術等全方位的競爭,聯通能否扭轉不利的市場局面,還有待於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