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槐蔭樹下的老曹 圖\曹建明提供 編輯\黨培周
都說我們是龍的傳人,但是,龍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有的人說,龍是圖騰,現實中不存在。
有的人說,真的有龍,有人見過,有人養過,有人殺過。
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讓考古發現,來告訴你吧。
從考古的角度,最早的龍,出現在8000年前的東北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
興隆窪文化遺址石塊堆塑龍
這條龍,長約19.7米,是用紅褐色的石塊堆砌、擺放而成的,頭部最寬處約有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
看到這條龍,我們,會不會想起遠古時代的一種大型生物——恐龍呢?
恐龍
當然,相對於幾千萬年前的遠古時代,8000年前,就和我們的現在差不多,是不可能有恐龍存在的。
但是,保不住,也會有恐龍的骨架出現,而讓當時的人們,展開想像呀。
然後,還是東北,到了距今7000年左右,興隆窪文化,變成了趙寶溝文化。
這時,龍,就變成了豬首蛇身狀。
趙寶溝文化豬首蛇身堆塑龍
這時候,龍,有用豬頭骨和石塊擺放成的,也有在陶尊等器物上畫出來的。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形式,卻是同一種形象,具有同一種祭祀與崇拜的用途。
再然後,龍,就到了中原地區。
在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一座距今6400年的「天蓋墓」裡,就出現了中原地區最早的龍。
濮陽西水坡「天蓋墓」
但是,這一條龍,與興隆窪文化遺址和趙寶溝文化遺址出土的龍,又不相同。
它是揚子鱷與馬的形狀的混合。這就不免讓我們想起,「龍馬負圖」和「龍馬精神海鶴姿」中的「龍馬」。
揚子鱷是水中霸主,馬是古代戰爭的致勝法寶。那麼,這個「龍馬」形象的意義,就和前面的「恐龍」以及「豬首蛇身」之龍的意義,大不一樣哦。
而幾乎同時期由趙寶溝文化轉變成的紅山文化中,龍,就不是這個形象。紅山文化遺址中,出現大量的玉龍。
而玉龍的形象,很明顯,是由趙寶溝文化的「豬首蛇身」之龍轉變而來的。
紅山文化玉豬龍
不過,在距今5800-5300的安徽含山凌家灘文化遺址,也出土有玉龍。而凌家灘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龍,和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龍,又不相同。
凌家灘文化遺址玉龍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龍,更多地保持了濮陽西水坡遺址之「龍馬」的兇狠、霸道的形象與氣質。
凌家灘文化遺址出現的這種龍,到距今4300年,又出現在了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中。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龍盤
陶寺遺址出土的龍,其頭,其嘴,其牙齒,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但是,其後的河南洛陽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又給人一種歡樂的形象。
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龍
河南洛陽二里頭出土的綠松石龍,是不是有一種給人在雲中飛翔的感覺呢?
但是,這種龍,看上去就不是那麼兇狠,而是有一種慈祥與威嚴在裡面。
所以,龍到底是一種什麼東東?她在現實中存在嗎?
從考古發現來看,龍,顯然不是真的,她不可能在現實中存在,她是一種圖騰,是出自於人們的想像。
她寄託了人們的某種情感,是一種精神的象徵。
龍,是從東北起源的。然後,她遊遍中華、遊遍天下。
問學研討團近期部分主話題預告:
一、天下與中國、文明與中華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類主題。
話題1:僅以國家看中國,夠不夠?僅以「國家」論,原來大量的蕃屬國、朝貢國該怎麼說?
話題2:「國」字,要不要打破或超越圍繞四邊的那個框?
話題3:中國與中華文明究竟是什麼關係?二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合為一體、共講一套話語?
話題4:如果以文明論,該將國家意義上的「中國」擺在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的怎樣位置上?
……
二、海外華人問題類主題。
話題1:海外華人問題,會不會是今後中國突破國家邊界的「第一份考卷」?
話題2:大道中華,此一階段應不應該包括海外的新老華人?
話題3:可不可以跳出一國國籍、「雙重國籍」的思路,搞一套新的「華夷之辨」認定系統?
……
三、新時代的大中醫改革與建設類主題。
話題1:傳統中醫,是否面臨著一種走向「大中醫」的全面變革?
話題2:新的「大中醫體系」該以怎樣的思路、如何建立?
……
四、文字、各類文化、中外文明演進史所映射出的大中華類主題。
……
設立一個「國人如何定位中國」的小小民意測驗,誠邀參與投票。結果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