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寶應亂針繡人才藝術館開館
12月10日,中國·寶應亂針繡人才藝術館正式開館。該館位於寶應新城體育公園,館內分為歷史傳承和工匠學院兩大板塊。歷史傳承部分,各式各樣的牛骨頭捻線駝、老式量尺等,見證了寶應刺繡發展的變遷歷程;工匠學院部分,闡述了寶應亂針繡文化的精神和內涵,展示了寶應亂針繡藝術的勃勃生機。
-
亂針繡的藝術特徵
亂針繡歷經八十餘年的發展,目前已日趨成熟,基於其獨特的針法以及極強的視覺表現力,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藝術品種,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下面了解一下亂針繡的藝術特徵。亂針繡卻移用了素描明暗法則,鋼筆畫、銅版觸刻技法,通過筆觸的交叉、重疊、疏密排列,創造物象的立體感和空間感,恰到好處地表現物象的透視變化,物象的體量和質感,以及空間位置。
-
寶應繡之亂針繡的藝術價值
寶應亂針繡是一種創作型藝術,用針繡來進行調色,使作品變得更加生動,打破了傳統刺繡的束縛,不再受規定限制,從而對事物可以進行更好的描繪,使作品的色彩有了更好的體現。如今,寶應亂針繡不斷地得到各界人士喜愛,越來越多喜愛亂針繡的人決定加入這項藝術,亂針繡正在不斷地向世界表現出它的魅力與價值。
-
什麼是寶應繡?
中國的刺繡文化歷經千年,尤其四大名繡榜首——蘇繡,享譽國內外,如今蘇繡裡的亂針繡在市場聲望頗高,亂針繡產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江蘇丹陽、是中國著名美術家、思想家及教育家呂鳳子先生和楊守玉先生他們憑藉深厚的藝術功底以及能詩能章、能畫善繡的文化修養、用多年實踐操作、改良及再創作而誕生的一種神奇的新繡種、被當今譽為中國第五大名繡.
-
中國傳統刺繡與現代「亂針繡」
中國傳統刺繡與現代"亂針繡"刺繡是中國工藝美術品的傳統形樣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發生著現代轉型.近代,在中國刺繡最繁榮的江南地區--常州出現的"亂針繡",是中國現代刺繡藝術的代表.本文通過"亂針繡"這一新技法的出現,闡釋中國傳統刺繡在現代的發展
-
中國傳統刺繡與現代"亂針繡"
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據《尚書》載,遠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戰國、兩漢的繡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繡施針勻細,設色豐富,盛行用刺繡作書畫,飾件等。
-
中華瑰寶「 亂 針 繡」
說到亂針繡,大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多稱「常州亂針繡」很少有人把亂針繡與鎮江丹陽聯繫在一起,其實,亂針繡是丹陽地道的原創文化,但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對亂針繡的歷史不了解,對亂針繡產生的原因不了解,對亂針繡本身不了解所造成的。今天我就在這裡講講我所知道的亂針繡的前世今生。
-
寶應繡歷史起源
使蘇繡涵義突破了狹義的蘇州的「蘇」繡成為江蘇的「蘇」繡。上世紀30年代末常州蘇繡刺藝術家楊守玉與國畫大師呂鳳子先生將中國傳統刺繡的技藝以及西洋油畫藝術的特色進行融合,創立了一種完全區別於傳統蘇繡的針法長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並運用分層、加色的手法,使得在色彩上更為豐富的亂針繡。
-
非遺在身邊——用繡針傳承藝術,常州亂針繡
「常州亂針繡是我國刺繡家族中綻放的一支奇葩。」這是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對常州亂針繡的最高讚賞,亂針繡是常州人引以為傲的民間藝術。亂針繡創始於上世紀30年代,創始人為江蘇常州人楊守玉,因其繡法自成一格,被詡為當今中國第五大名繡,又名「正則繡」、「錦紋繡」,是把畫理和繡理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一種新的刺繡藝術。
-
亂針繡刺繡技藝
按照繡稿的輪廓線和色塊滿刺一層底色,刺底色的線宜粗一些,線條可以長一些;第二層做細。需注意製作頂序,一般先刺面積大的和後面的物體,面積小和前面的物體後做,重要的引人注目的最後做,每做一處,都要照顧到整體與各個物體間的關係;第三層進行精細藝術加工。
-
狄靜:亂針繡
亂針繡又名「正則繡」、「錦紋繡」,由常州武進人、刺繡工藝家楊守玉女士創始於三十年代。繡法自成一格,以針代筆,以色絲為丹青,使繪畫與刺繡融為一體,被詡為當今中國第五大名繡。 狄靜,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常州市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作品屢屢獲得國際、國家級和省級大獎。
-
古鎮藏"針上油畫" 探訪中國五大名繡之亂針繡(圖)
重慶千年古鎮磁器口上,隱藏著一座亂針繡的繡坊。近日,記者走訪該繡坊,解密民間工藝亂針繡。 亂針繡又名正則繡,是1930年代由刺繡家楊守玉所創造,發源於重慶璧山,針法融合了中國傳統刺繡的技術以及西洋藝術的特色,並受到清末民初沈壽的仿真繡所啟發影響,其精髓是將畫理與繡理結合。
-
【文脈頌中華】母女三代情定非遺亂針繡 中國藝術在世界開花
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繡,在時間的洪流中傳演不息,是龍城最耀眼的符號!國慶期間,常州發布開設「文脈頌中華」專欄,帶你領略常州非遺的魅力。亂針繡長短不一,交錯縱橫,方向不同,層層交疊,立體感強,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這區別於傳統平針繡、由楊守玉先生首創的亂針繡法,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常州三寶」之一。
-
《蒙娜麗莎》:線為丹青,亂針繡出的「神秘微笑」
因為這種針法與中國傳統刺繡迥別,貌似亂針,故名「亂針繡」,被詡為中國當今第五大名繡。亂針繡作品《戰爭與和平》發展至今,亂針繡如今以寶應、常州、丹陽等地的繡品最為出名,且各有特點。寶應亂針繡傳承人湯祝萍1968年出生的湯祝萍目前是寶應亂針繡主要傳承人之一,但最初學的卻是緙絲(緙絲是中國傳統絲織工藝品種之一,以生蠶絲為經線
-
亂世遺孤:「亂針繡」的創立與傳承,也談作為非遺的特殊性
亂針繡是一種獨特的中國刺繡工藝,不同於蘇、湘、蜀、粵四大名繡,其繡法自成一格。亂針繡主要採用長短交叉線條,分層加色手法來表現畫面。2007年入選江蘇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楊守玉獨創亂針繡以來,亂針繡的發展就跟隨著楊守玉幾度浮沉,歷經坎坷。
-
疏影簾櫳對繡屏,鴛鴦織就怕針停:聊聊汴繡的藝術特徵與文化傳承
(1) 汴繡的針法特徵製作汴繡時使用的針線跟我們平時使用的針線不太一樣,這種針又細又小,大概只有三釐米左右的樣子,因為其多採用色彩鮮豔明亮的絲光線,完成以後的畫面才顯得格外光彩奪目,引人拍手叫絕。從針法上,主要可將其分為平針繡和亂針繡兩類,其中,平針繡是繡線從圖案的一側開始起針,拉到圖案的另外一側落針,這樣便形成單數起針、雙數落針的方法,同時要達到平、齊、細、順的效果。而亂針顧名思義,其運用針法的長短不一,方向不同,相互交叉錯落,運用針線的層次關係,分色分層的進行繡制,而在其繡制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加色,形成色彩豐富的效果。
-
湘繡:飛針走線繡瀟湘
1972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來件精美的刺繡衣物,其中信期繡、長壽繡、乘雲繡等六種繡樣與楚繡風格一脈相承,可見湖南地區刺繡不僅歷史悠久,針法技藝也一直保持著高水平發展。湖南地區刺繡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和楚文化特質,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創造能力,令人嘆為觀止,是古代刺繡史上輝煌燦爛的篇章。
-
寶應名人:繡行天下的朱大師
作為「常州三寶」之一的亂針繡,輕易不傳外人,何況是一個來自蘇北的年輕後生。而亂針繡傳人陳亞先大師,為朱軍成的稟賦與毅力所打動,摒棄世俗,將自己畢生技藝悉數傳授給這個來自水鄉寶應的年輕人,亂針繡這朵繡苑奇葩從此在寶應大地上生根綻放。 父母不能理解。含辛茹苦畫有所成,創業艱難初見成效。
-
關於亂針繡(正則繡)創始人的新考證
亂針繡又名正則繡,是一種以針線為工具在布上作畫的針畫藝術。
-
失戀催生第5大刺繡亂針繡,立體美感超油畫,大師之作僅售3萬
在揚州,有一個叫做「486」的地方,乃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區,在這裡,我們可以一次性欣賞到玉雕、通草花、堆錦等神技,而首席村婦最感興趣的是:亂針繡。除了它出神入化的技巧,也在於它背後那個八卦故事。很多傳聞甚至認為她之所以會/能開創亂針繡,便是因為她少年失戀、愛的表哥娶了別的女子,咫尺天涯遠,既然不能組成家庭成為伴侶,所以想著能以針為畫筆和畫家表格保持相同志趣做藝術上的知音那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