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程健 文/圖
行程上萬公裡,演出18場次,全省各地的數十萬群眾通過現場、電視和網絡直播觀看了演出。
從隴東高原到河西大漠,從礦城白銀到隴上江南,從藏地甘南到臨夏回鄉,從酷暑盛夏到金黃深秋。
四個月來,由甘肅省民委主辦的「石榴杯」民族歌舞巡演走過了甘肅的14個市州和三個民族自治縣,在廣袤的黃土大地上灑下了民族團結的文藝種子。
以歌舞藝術播團結種子
今年6月18日晚,首場「石榴杯」甘肅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一廊一區一帶」行動巡迴演出在會寧縣成功舉辦,標誌著由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甘肅省民族歌舞團承辦的「石榴杯」民族歌舞巡演正式拉開序幕。
此次文藝巡演內容以民族歌舞為主,分四個篇章。第一篇章在裕固族舞蹈《盛裝舞》中拉開序幕:二重唱《無風的夜》、哈薩克男子群舞、蒙古族樂隊《讚歌》、蒙古族舞蹈《歡宴》等節目,以嘹亮的歌聲、優美的舞姿,帶領觀眾領略了祁連風採和民族風情,感受新時代的色彩斑斕。
第二篇章草原歡舞通過藏族原生態+酒歌,藏族舞蹈《馬鈴舞》《巴朗鼓舞》,向觀眾展現了一幅在九色甘南香巴拉踏歌起舞的藏鄉歡騰巨畫:威武的安多漢子正彈起龍頭琴,美麗的藏族姑娘正跳著歡快的馬鈴舞。他們,以藏族特有的歌舞文化,深情謳歌時代、全心展望未來。
第三篇章河州花開則以保安族舞蹈《春綠隴原》、東鄉族舞蹈《坊間小巷》、情景歌舞《大美河州》展現了臨夏大地上發生的山鄉巨變:遙望千年,絢爛的彩陶折射著文明創造的曙光。放眼現在,保安族、東鄉族、回族、撒拉族群眾在黨中央和各族人民的深情關懷下,走向富裕。可謂一片春意盎然,一派繁花似錦。
第四篇章同心共築通過民間藝術《肅州彈唱》、當代舞蹈《為愛前行》、小合唱《凡人善舉》、女聲二重唱《中華吉祥果》、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讓觀眾再次品味了古老的民間文學,再次深刻感觸疫情期間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中國力量和中國自信。
酒泉市副市長張毅說,巡演是省民委和省民族歌舞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民族文化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是落實省委林鐸書記關於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講話精神的務實舉措,展示了全省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風貌,體現了甘肅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喜人局面,對促進酒泉市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文化認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注入新能量具有重要意義。
以藝術之名譜團結華章
巡演活動是第17個民族團結宣傳月的重要活動之一,旨在深入學習宣傳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民族文化建設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展示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風貌,和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喜人局面,促進民族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增進文化認同、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注入新能量。
同時,深化「一廊一區一帶」(傾力打造「河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著力構建「隴東南民族團結進步鞏固區」,努力深化「沿洮河—黃河民族團結進步提升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深入發展。
嘉峪關市民閆寶豔說道:「當我看到畫面和節目中,展現的我省民族地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恩黨、感恩祖國的情懷油然而生,視覺得到了衝擊,心靈得到了洗禮,精神受到了鼓舞。」
對於演職人員來說,為期4個月的演出中,付出的不僅僅是賣力演出時的勞累。
從盛夏的豔陽,到高原的缺氧。頂雪冒雨、寒風凜冽,並不能阻擋他們以歌舞藝術之名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譜寫民族團結之華章。
省民族歌舞團演職人員呂晨燕說:「看到現場觀眾掌聲雷動,螢光棒左右搖擺,觀看時神情專注。我被現場氣氛所感染,表演上更盡情了!能夠為各地、各民族的群眾帶去好的節目,讓大家更多地了解各個民族,啟發大家更加緊密地團結一心,共同繁榮,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成就。」
「作為民族歌舞團的一份子,能夠為金昌市的群眾帶來民族歌聲,我特別榮幸。」尾聲歌曲《中華吉祥果》演唱者之一馬俊玲告訴記者:「上臺前會緊張,但一到臺上,我就屬於舞臺,現場群眾的熱情,讓我的自豪感會油然而生,激勵著我一定要唱得更好,給大家呈現最好的表演。」
張掖的演出在雨中結束,演出結束後,演職人員如同往常一樣,繼續留在現場,幫助拆臺、裝卸設備。
「上臺第一步就滑了一下,趕緊調整好,但心裡特別緊張,之後的高難度動作到底要不要做,會不會出現狀況。」舞蹈隊隊員巴音朝樂說:「害怕出現意外,讓觀眾失望,但每一個動作不能少,必須更好地完成。堅定了信心,也就不太緊張了,還是很好地完成了表演。」
「觀眾的掌聲和熱情,讓我們更加專注和勇敢。只要有觀眾,我們的演出便風雨無阻,何況臺下有幾千人。」舞蹈隊隊員秦淼娜堅定地說:「我們要用舞姿向觀眾展示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讓更多的人了解各個民族的風土人情,促進民族團結更加緊密。」
以歌舞之樂結民族情深
「看到穿著白大褂的演員出場,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在酒泉的演出現場,從事醫生職業的張瑜看完演出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她告訴記者,尤其是作為醫務工作者,看到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節目,感觸太深,太感動。
在甘南合作,以藏族文化為核心的草原歡舞篇章,唱出了民族團結的濃濃深情,舞出了同心共築的嶄新華章,引發了藏族同胞的激情,歡舞聲、掌聲接連不斷。
看完演出,甘肅燎原乳業集團行政綜合辦主任馬聰瑞說道,能夠享受如此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他要衷心地感謝黨和政府對民族地區的關懷和支持。
「我們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希望通過藝術層面的交流,促進我們民族之間的團結。也希望這樣的文藝演出能夠更多地來到這裡,以藝術融合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繁榮。」當晚演出的贊助商之一、合作市舞之翼藝術培訓學校校長才讓央宗如是說。
慶陽的演出結束後,市民劉玉霞激動不已:「在家門口看到了甘肅各民族的精彩演出,感受到了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感覺非常贊!」
在平涼,回族群眾馬有祿更是歡喜萬分。他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群眾,在家門口看到如此高水準的演出,不僅領略了各民族獨有的文化魅力,更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我們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回望來路,省市縣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甘肅省民族歌舞團演職人員傾心盡力,全省各族人民群眾歡心雀躍,民族團結的偉大事業欣欣向榮。
展望未來,民族團結的種子灑滿隴原大地。石榴花開,果實飽滿,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石榴籽,象徵著隴原各族兒女建設美好家園、走向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