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門別類梳理需求 真心助力企業成長|通州金融服務對口解決難題

2020-12-13 南通網

分門別類梳理需求 真心助力企業成長|通州金融服務對口解決難題

2020-12-11 09:15:35 來源: 南通網

本報訊 (見習記者印春湘 通訊員馬雪江 範會偉)昨日,通州開展產業人才資本鏈融合對接活動,20家產業項目、30家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大賽獲獎項目和24家銀行、10家投資機構等現場面對面洽談合作。江蘇亮的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春風說:「這是我第三年參加這個活動,前兩次都滿載而歸,第一年獲得南通科創投500萬元資助,第二年獲得南京銀行通州支行300萬元的授信。」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攔路虎」。近年來,通州針對處於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階段的企業,不斷探索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新方式,為企業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務。前三季度,全區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2009億元、1427億元,比年初分別增加296億元、258億元,總量、增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一張辦公桌、幾個工位、幾臺電腦,再加上裝滿創意的智慧大腦和滿腔創業創新的激情,這是大部分科技企業初創期的樣子。「十年磨一劍」的研發周期,巨大的創新投入,是很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在初創時的「必承之重」。針對這一難題,今年3月,通州成立1200萬元的科技擔保基金,化解初創期科技企業無廠房、無設備、無產品的「三無」尷尬,把有技術、有市場、有前景的科創型企業扶上馬、送一程。

江蘇濠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於視覺感知AI產品的研發,在人工智慧圖像深度學習和圖像幾何三維重建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落戶三年來已獲政府產業引導基金4200萬元,依託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財力支持及信用背書,公司產業場景不斷更新,業績年年翻番,迅速成長為擁有行業影響力的小巨人。

經歷了初創期的「陣痛」,處在成長期的企業依然存在擔保難、抵押難問題,針對這部分企業,通州出資10億元與中投保等共建政府性擔保機構,更大程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江蘇準信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這個紅利:企業融資金額為1000萬元,原定擔保費率為1.2%/年,現擔保費率降至1%/年,支持服務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金額2萬元。

今年8月,通州「再出手」出資8000萬元建立了公益性轉貸公司——南通潤通轉貸服務有限公司。截至10月底潤通轉貸已為博沃電子等10家企業提供轉貸服務,轉貸金額達3億元,為企業節約成本約200萬元。

成功上市是企業成熟的標誌,只有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可能得到私募股權基金和產業併購基金的「青睞」,而他們的參與會給企業帶來資金、管理甚至資源等多方面的幫助。為讓更多的成熟期企業儘早迎來上市的「高光時刻」,連日來,通州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區司法、國資中心、行政審批、稅務等部門為上市入軌企業提供綜合「保姆式」服務,以實地調研、問題梳理、提前會商、定期研判「四步走」保障企業IPO衝刺。

通州有上市企業8家,總量全市第一。但如何在保存量的基礎上儘快做出增量,通州區地方金融監管局提出了資本市場「顧問團」的方案。針對不同企業在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通州定期邀請交易所、全國股轉中心和資深中介機構專家組成資本市場 「顧問團」,上門與公司決策層進行「多對一」輔導交流,提升企業上市的信心和能力。今年以來,該區組織的「顧問團」先後對富浩電子、濠漢信息、山口精工、準信自動化等10多家優質企業進行了走訪,取得了企業的一致好評。去年以來,通州新增華新環保、樂爾、富浩等入軌企業6家,報省證監局輔導企業3家,形成了可持續的上市梯隊,新三板基礎層在軌運作企業有2家。

通州構建的全周期金融服務體系提升了區域科技創新速度。目前,通州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62家,約為5年前的2.36倍,總量和增速均位居南通前列。前三季度,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5.1%;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38.27億元,同比增長4.2%。


一鍵分享至

相關焦點

  • 通州金融服務對口解決難題
    江蘇亮的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吳春風說:「這是我第三年參加這個活動,前兩次都滿載而歸,第一年獲得南通科創投500萬元資助,第二年獲得南京銀行通州支行300萬元的授信。」資金是企業發展的「攔路虎」。近年來,通州針對處於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不同階段的企業,不斷探索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新方式,為企業提供全周期的金融服務。
  • 兵團強化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增強發展後勁
    奎屯錦疆化工有限公司獲得的貸款是兵團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渡過難關的真實寫照。  今年以來,兵團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積極引導銀行及金融機構深入落實中央和兵團各項金融政策措施,以落實「六穩」、做好「六保」任務為工作重點,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金融問題。
  • 農行創新金融信貸產品 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有了這200萬元農業銀行的信用貸款,奧達信電器不僅解決了企業在增加訂單、設備升級等方面的資金需求,更為企業後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故事背後,是以農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做出的有效實踐。
  • 騰訊雲助力廣西貴港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該平臺依託騰訊雲金融科技優勢和當地金融服務資源,攜手貴港本地運營合作夥伴微普惠科技,能夠為貴港市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服務,助力貴港市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構建區域化產融生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該平臺預計將實現對貴港市80%產業鏈的覆蓋。
  • 交行山東省分行濟南營管部強化金融服務保障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交通銀行山東省分行濟南營管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指示精神,嚴格按照總行、省行工作部署,多措並舉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力度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全面做好金融服務保障工作。
  • 朝陽開展「鳳鳴計劃」,助力企業加速成長!
    「鳳鳴計劃」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企業量身定製「成長包」,集中區域優勢資源,助力企業加速成長。首批200家鳳鳴企業,主要涉及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文化科技、新消費、新金融等新興領域。找鳳鳴管家為了更好的培育企業發展,鳳鳴計劃配備了「一對一」的專職服務管家,深入企業實地走訪,了解企業發展現狀,詢問企業需求,第一時間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計劃實施以來,實現走訪服務全覆蓋,共收集企業需求400餘條,需求解決率為90%以上。
  • 餘杭中泰街道:服務量身定製 精準助力企業
    中泰街道在開展統戰成員單位走訪服務過程中得知該情況,立即進行精準幫扶。針對甲楠智創中心不動產證辦理事宜,該街道主動對接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餘杭分局。在多科室「並聯」式聯動下,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員利用下班時間完成材料審核,趕在申報節點之前幫助企業完成不動產證辦理。
  • 助力解決小微企業、靈活就業者融資難題 360借條瞄準新方向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發布的《「網際網路+」靈活就業群體的金融服務現狀與需求》(下文簡稱《現狀與需求》)指出,儘管靈活就業和穩定就業樣本中都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有受到過融資約束的情況,但是靈活就業群體中受到融資約束的比例更高。52%的穩定就業群體面臨過需要借貸但是借不到錢的情況;這一比例在靈活就業群體中高達69%。
  • 南京農行走進江寧高新區 助力科技企業 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
    政策助力,推動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科創型中小企業多數處在創業階段,缺少優質抵押物,也缺少優異的歷史銷售業績,融資難融資貴成為這類企業亟需解決的難題「當前,南京江寧高新區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眾多科技企業的發展急需通過金融助力,加快將創新成果轉化形成現實生產力。」南京江寧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富表示,此次銀企對接活動真正體現了打通服務科技企業的「最後一公裡」的要求。
  •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數位化升級信息不對稱可以得到多維度解決
    40.5%有資金需求的長尾小微經營者通過網際網路銀行融資自救;70%獲得貸款的小微經營者認為精準「滴灌」的無接觸貸款有實效。 在政策指引下,各金融機構或獨立開展、或與科技公司聯手,都在積極採取措施,特別是通過非接觸式金融服務,豐富可智能響應小微企業需求的金融服務場景,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幫助小微企業打通企業資金流堵點,金融科技的價值得以凸顯。
  • 「保、穩、託」三「管」齊下,南通通州為中小微企業輸送「生命能量」
    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人員的主力軍,也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群體。南通市通州區結合國家、省、市扶持企業的最新政策,研究和制定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配套政策,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物流、用工、用氣等「卡脖子」難題,讓企業在疫情中「挺」過來、「活」下去,贏得發展的「春天」。
  • 暖企業 促投資!鶴山開展「暖企」行動,切實解決企業難題!
    暖企業 促投資!鶴山開展「暖企」行動,切實解決企業難題!,落實「暖企業、促投資」行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尋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馬上跟布丁君來看看➲馮細就帶隊開展暖企行動 9月2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馮細就帶隊到對口企業鶴山市嘉米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與企業有關負責人交流座談,了解公司產品生產、市場規模及企業投資規劃等方面的情況,詢問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及需要地方政府協調解決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辦法。
  • 天眼查助力小微企業解決「三大難題」
    近日,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徵信備案資質的天眼查,向全社會免費開放「企業認證」功能,使得小微企業能夠在天眼查平臺上推介自己的產品及業務發展等信息,能夠幫助小微企業拓寬品牌推廣及人才招募渠道,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實現長期發展。
  • 泰州高港「金融」+「科技」 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活血」
    「太感謝了,沒想到你們能這樣送服務,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了!」江蘇泰州星瑞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濤激動地說道。近日,公司與交通銀行高港支行進行業務籤約,雖然沒有握手寒暄,但按照防疫需求,一切過程緊張而有序。不到一周就獲得了500萬元貸款。這是在高港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支持下,金融機構助力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
  • 北京自貿試驗區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揭牌 四大板塊助力企業發展
    四大板塊助力企業發展 中國(北京)自貿區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上線本次上線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朝陽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圍繞自貿區內各類企業需求,設置了金融創新案例展示、服務貿易撮合、活動公布徵集、政策諮詢解讀四大板塊內容,平臺實時更新上傳各家金融機構在北京自貿區的成功案例
  • 天津銀行:金融科技助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津銀行始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和各級監管機構工作要求,主動作為,狠抓普惠金融創新發展,持續探索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科技賦能創新金融產品,持續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 天津金城銀行創新金融服務 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央廣網天津9月28日消息(記者賈立梁)作為全國首批、北方首家的民營銀行——天津金城銀行聯合北京醫鏈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了醫療領域「政採貸」業務合作,並於日前實現首筆業務落地河北,今後雙方合作將重點服務河北省醫療領域的政府採購企業以及相關中小供應商,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 創新優質金融服務 陪伴企業一路成長 杭州聯合銀行助推民企高質量...
    作為一家紮根杭州的區域性金融機構,杭州聯合銀行始終以服務民營企業為責任和使命,不斷探索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民企融資成本,與民營企業同根同源同發展,有力支持區域實體經濟健康向好。
  • 建設銀行創新「民工惠」解決方案 助力解決欠薪難題
    原標題:建設銀行創新「民工惠」解決方案 助力解決欠薪難題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
  • 真誠相伴共成長 農行濰坊分行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紀實
    華以農業快速成長為水培工廠技術的獨角獸企業,離不開農業銀行持續的金融支持。「從公司成立到現在,憑著土地使用權作抵押,農行已為我們提供了2000萬元的貸款支持。」華以農業董事長王春林感慨地說。近年來,農行濰坊分行深入踐行普惠金融服務理念,拓寬融資渠道,強化產品創新,優化服務機制,持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水平,助推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