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26 09:23:36
自物聯網這一概念提出後,指引信息科技發展,吸引眾多重量級玩家加入,美國以英特爾、英偉達、IBM、微軟和亞馬遜為首,國內則以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科技力量為核心,繼此形成了中美物聯網競爭形態,並推動產業蓬勃發展。
在PC時代,英特爾和微軟曾無比風光,憑藉「Wintel」,這對老搭檔不僅獲得了高利潤,也促使網際網路的發展
只是自第一代iPhone推出後,信息科技邁向移動互聯,面對移動衝擊下,英特爾和微軟表現平淡,ARM成為移動晶片霸主,安卓和iOS壟斷了移動互聯作業系統。如今,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指出,伴隨信息科技的發展,進入萬物互聯時代,迎來是科技史上最大機遇,物聯網具有網際網路幾十倍的市場規模。
這一次,英特爾轉型更為積極和更加堅定,聚焦5G、無人駕駛、人工智慧等技術,並以數百億投資併購提升物聯網競爭力,如167億美元收購FPGA製造商Altera公司,同時,以153億美元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顯示出轉型決心。
在圍繞物聯網生態大肆投資相關創新企業,推動人工智慧、雲、物聯網和晶片技術發展,在2018年在全球投資總額已超過1.15億美元,正是英特爾積極推動IoT+AI方向轉型,2017年營收628億美元,創出新高,而數據中心(雲)和物聯網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英特爾是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能夠真正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尤其在伺服器一側需要大量的計算,邊緣側又需要更高的性能、功耗比,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夠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英特爾能夠做到這一點。
同時,針對各個細分領域,不同的應用場景對邊緣計算有不同的要求,而正是由於用戶最終的需求,英特爾不斷推動著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和物聯網結合,至此,踏著這股浪潮,英特爾昔日會輝煌再現,過去一年,市值增長近千億美元,如今,市值高達2431億美元。
同樣是PC網際網路霸主的微軟,同樣沒有抓住移動互聯機遇,然而,一個印度人改變了微軟命運。
自薩提亞·納德拉在2014年接棒微軟第三任CEO後,積極向物聯網、雲服務和人工智慧轉型,包括今年表示,計劃4年投入50億美元用於支持物聯網研究和創新。另外,還擁有一支高效的AI軍團,被譽為微軟的未來,這支軍團人員規模高達8000人,在AI技術上,領先眾多競爭對手。
為推進雲和人工智慧技術服務全人類,為此,微軟也重組成立了雲和人工智慧部門,能更好地讓這兩種技術落地,通過雲、端、邊,並利用AI技術促使「雲」無處不在,和無處不在的AI,這是撐起微軟市值挺進萬億美元規模的核心之一。
微軟也寄望於作業系統可以適用於其他物聯網設備,如今,Win10無處不在,運行Win10設備突破7億,在納德拉執掌這幾年中,微軟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他把微軟從泥潭中帶出,成就了微軟,也譜寫自己傳奇。
微軟憑藉雲計算、AI和IoT等轉變,在業務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智能雲和邊緣計算取得成效,2018財年營收表現強勁,高達1104億美元,迎來歷史性突破,市值更是屢創出新高,截止今日,市值高達8271億美元。
一切設備互聯,讓信息科技向萬物互聯轉變,眾多科技企業未來發展向物聯網傾斜,搭平臺、建生態,聚資源,形成百家爭鳴格局。
在這一波趨勢下,英特爾和微軟兩個老搭檔再次牽手,今年早些時候,微軟宣布推出人工智慧平臺Windows ML,而英特爾則推出VPU晶片,是一款專為加速邊際人工智慧工作負載而設計的晶片,Windows ML和英特爾VPU組合,可以讓客戶端的應用程式和核心作業系統更加智能化。
信息科技發展,隨時間變遷,進入物聯網時代,作為老牌科技巨頭要向屹立不倒,順應時代變革是企業持續領先核心,在這波浪潮中,微軟和英特爾相繼走出移動互聯陰影,依然屹立行業之巔。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