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不仁在先,大陸企業雙倍工資挖牆腳

2020-12-19 騰訊網

臺積電在美國限制下將斷供對海思晶片,但大陸的晶片產業正處於加速發展狀態。據日媒報導,中國大陸兩家新成立晶片企業從去年開始大量從臺積電挖人,吸收了百名臺積電資深工程師以及經理。兩家企業過去鮮為人知,但通過大量引進人才有望加速晶片產業,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

日本《日經》新聞12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中國大陸半導體初創企業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HSMC),泉芯集成電路製造(濟南)有限公司(QXIC)從去年開始大量挖人,包括資深工程師以及管理人員都會其尋求的目標。

大量引進技術人才後公司將致力於開發14納米以及12納米晶片製程技術,儘管這些技術依舊落後於臺積電2-3代,但這目前已經中國大陸最先進的工藝製程。據介紹,弘芯成立於2017年11月,總部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為招攬臺積電人才開出優渥條件,開出的薪資是臺積電年薪紅利的2至2.5倍。另泉芯更是2019年剛成立不久的初創公司,為吸引人才泉芯的薪資待遇同樣比臺積電要好。

隨著半導體領域的技術人才流動加快,一些前臺積電管理層也紛紛選擇加入大陸企業,如前臺積電聯合COO蔣尚義,前研發部高管梁孟松以及前聯華電子CEO孫世偉等。消息人士指出,人才流失並不會動搖臺積電在業內的地位。

成立於1987年的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半導體製造廠,包括蘋果、高通等都是臺積電客戶,而過去大陸主要的晶片供應也來源於此。臺積電在回復日媒報導時評論指出,臺積電近年的離職率低於5%,員工是臺積電的寶貴資產,未來將持續致力於培訓內部人才。

據早前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從臺地區引進的技術人才超過3000人,但也有對半導體進行分析的研究機構Gartner表示,即使中國大陸通過聘請人才來扶持行業發展,但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先進的晶片廠建立需要時間和積累。

在工藝製程上,世界領先水平是5nm,並且已經開始向更高層次衝擊,而國內目前的目標是14nm量產以及更進一步的7nm研究,短時間內無法趕上是事實,但幾年來短板已經成為被卡脖子的環節,哪怕時間長也要去做。

相關焦點

  • 大陸高薪從臺積電挖人,不到兩年招攬超百人
    據臺灣《商業周刊》報導,截至目前,臺灣半導體企業轉入大陸的人才已經超過 3000 個。這其中不乏業界領軍人物,比如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上海新昇半導體 CEO 邱慈雲。豪擲 2 倍多高薪,挖來臺積電工程師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發展多方受阻,各半導體公司都在努力提升技術,突破困境。
  • 臺積電9月份給華為斷供,是否失去市場第一的位置?
    華為晶片斷供期間,不僅英特爾6nm訂單被擱淺,大陸企業也再次加大挖人的速度和力度,以雙倍年薪挖走臺積電資深工程師。之前跟臺積電屬於合作關係,挖人還得看張忠謀的臉色,所以才將人才引進的重心放到歐美市場。可臺積電卻跟老美一起斷供華為,好在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卡脖子的道理,科技是有國界的。這次大陸企業的做法是對的,高價挖人,正是因為我們重視人才。
  • 臺積電「斷供」華為,大陸反擊挖走資深工程師
    臺積電應該早有心理準備,「斷供」華為意味著其與大陸企業之間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這不,「挖角」這事就不用兜兜藏藏了,日媒最新報導,大陸企業開出雙倍以上年薪,從臺積電成功挖走100多位資深工程師及前高管!放在當年這樣的事情可真不敢想像,要知道當時臺積電的薪資水平幾乎是中芯國際的兩倍,應屆生踏入臺積電就能拿到50萬年薪,而一名博士放在中芯國際頂多30萬年薪,大陸半導體人才流失嚴重
  • 挖牆腳什麼意思,挖來的愛情牢靠嗎?
    相信在很多人的身邊,我們經常會聽到「挖牆腳」三個字,而很多人聽到挖牆腳的時候簡直是恨之入骨。那麼到底什麼是挖牆腳,挖牆腳是什麼意思呢?挖牆腳最原本的意思是指將牆體的下半部分挖掉,使得整個牆體失去平衡性而發生倒塌,隱喻為拆臺,具有一定的貶義意義。現如今更多的人將其應用在關於競爭對手的一切事情上,比如在工作中,挖牆腳則為挖掉競爭對手的一些有利資源,使得個人利益實現最大化。
  • 撫順高三教師領完工資就「跑路」,竟因為隔壁學校「挖牆腳」
    來自高三家長的一封信 去年9月、11月在高三關鍵階段,孩子的語文老師耿某,英語老師果某某,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領完工資就突然離職到新賓高中上班了
  • 英語熱詞:「挖牆腳」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挖牆腳」用英語怎麼說? 2019-04-25 11:07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挖牆腳」本意是指將牆的下半部挖掉,以至牆的整體失衡而倒塌。
  • 如果你也害怕別人挖牆腳,讀下李敖的語錄,你就不怕了,真知灼見
    現實中什麼樣的人會害怕別人挖牆腳呢?說白了,就是自己女朋友長得很漂亮,自己感到配不上人家,就會感到會被別人挖牆腳。哪怕自己感覺配得上,也會害怕別人挖牆腳,因為長得漂亮的女人跟著自己,很多沒有能力的人,就害怕。還有一些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車子的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女朋友,也會害怕被人挖牆腳。
  • 大陸晶片人才稀缺?外媒:大陸兩廠挖走超過100名臺積電資深員工
    近日,據臺灣地區媒體《經濟日報》轉引《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稱,自2019起,已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被中國大陸半導體企業弘芯和泉芯挖走,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此前,就有媒體爆料,華為在遭受新一輪「斷供制裁」後就開始不斷引進相關晶片人才,以解決現階段晶片危機。一場關於晶片人才的競爭悄然「崛起」。
  • 臺積電老闆張忠謀看不起大陸晶片製造:很難超越臺積電!
    就拿最近的晶片禁令來說,華為之前的供應鏈比如臺積電、比如中芯國際,都將不同程度受到禁令的影響,最終將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從而使得華為好不容易建立的一點優勢,很有可能灰飛煙滅!臺積電老闆放話:大陸晶片企業超越臺積電不容易!
  • 100位臺積電工程師跳槽大陸
    最近臺灣媒體報導,從去年起,有100多位原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從臺灣省被挖到大陸工作,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而且挖人的薪酬待遇有臺積電的兩倍到兩倍半(臺積電平均薪資35w)。明面上的差距以我國最好的相關企業中興國際為例:
  • 日媒稱陸企挖走百人,臺積電董事長:疫情嚴重,沒人離島
    (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一周前,日媒放出消息,自2019年開始,中國大陸兩家企業通過提供優厚待遇,已招攬100多位臺積電工程師和經理人員,前往大陸從事晶片研發製造項目。對於被大陸企業「挖人」傳聞,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日(8月18日)首次回應稱,該傳言與事實不符。他還表示,近半年來疫情嚴重,沒人會離島。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11月28日,臺灣綠媒傳出臺積電部門主管跳槽至大陸濟南的晶圓代工廠擔任要職,並聲稱「擔憂技術外流」。針對該傳言,臺積電當天回應表示:不予評論。事實上,臺灣半導體企業員工跳槽大陸工作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臺積電人才流失十分正常。「別人給的薪水高人才自然往那裡走,如果不想人才外流自然要提高薪水,少拿愛臺灣要挾別人,老話一句,只花的起香蕉,只能請到猴子。」一位臺灣網民評論道。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11月28日,臺灣綠媒傳出臺積電部門主管跳槽至大陸濟南的晶圓代工廠擔任要職,並聲稱「擔憂技術外流」。 針對該傳言,臺積電當天回應表示:不予評論。事實上,臺灣半導體企業員工跳槽大陸工作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臺積電人才流失十分正常。 「別人給的薪水高人才自然往那裡走,如果不想人才外流自然要提高薪水,少拿愛臺灣要挾別人,老話一句,只花的起香蕉,只能請到猴子。」一位臺灣網民評論道。
  • 臺積電,這家卡脖子企業如何起於臺灣?
    一位晶圓廠從業者感慨,臺積電目前只有英特爾的工廠與三星的製程工藝可與其媲美,與中芯國際等大陸廠商的差距至少 5 年。「半導體產業是一個憑真本事拼生死的行業。偶爾的取巧不可能保持長時間的強大,必須要有自己傍身的技術,接受自由市場的考驗,然後站在太陽底下去戰鬥。」他說。
  • 臺積電超百名員工跳槽至大陸,但兩岸的半導體競爭絕不是零和博弈
    隨著大陸半導體產業的不斷發展,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正逐漸失去以往獨領風騷的優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半導體廠商來大陸投資設廠,加上大陸也湧現出了更多的從事半導體產業的企業,在資金、人才等要素不斷交融下,兩岸企業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複雜。
  • 流行語:"挖牆腳"用英語怎麼說?|例句|貶義詞|比喻|翻譯_網易教育
    「挖牆腳」本意是指將牆的下半部挖掉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臺積電是晶片代工企業,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代工企業的科技含量並不太高,利潤也一般吧,像家電代工企業包括手機代工企業有名的如富士康。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未籤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時間權限問題法律分析
    而雙倍工資是用人單位在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情況下向勞動者支付的額外補償,即雙倍工資與工資的內涵及外延均有質的區別,其在性質上不宜認定為工資,而是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罰則。,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善企業內部規制的情況下,一再地對其苛以雙倍工資的罰則,增加用人及經營成本,必將影響企業的發展潛力,那麼一旦中小企業失去了繼續發展的活力,勞動者面臨的將不再是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如何受到法律保護的問題,而是他的「飯碗」在何處的問題,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將不僅僅是勞動合同法所能解決的。
  • 臺積電張仲謀生於寧波,長於大陸,真心希望臺積電為國效力
    大部分人,包括我身邊的人總以為張仲謀是臺灣人,實際上,他生在大陸,長在大陸,只是後來才去的美國。相反中芯國際的張汝京卻是在臺灣長大,成長,後來來的大陸,創建了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廠。這兩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歷是相反的。
  • 正如張忠謀,華為晶片斷供所料,工程師將被雙倍年薪挖走
    正如張忠謀所料,在華為晶片斷供的關鍵時期,內地企業再次加大人員挖掘的速度和力度,並以雙倍年薪帶走了許多臺積電工程師。我們應該知道,內地半導體業與臺灣之間的薪酬差距仍然很大,在過去,他屬於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所以我們要看張忠謀的面貌,才能吸引人才進入歐美市場。臺積電是在美國斷供華為,幸運的是,我們也意識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不至於卡在脖子上,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沒有必要認真對待。